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畜牧兽医》2014,(5):43-44
<正>丹麦人卡瑞纳·米克尔森(Karina Mikkelsen)是丹麦Odense附近Thaysen Lyck猪场的一位优秀的产房管理者,她负责管理的产房,平均窝产活仔数为15.6头,断奶仔猪数为14.1头。她称,她甚至可以让每头母猪每年提供超过30头的断奶仔猪,这是一个非常优异的繁殖成绩。那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下面就从她具体的产房管理说起吧。1给猪喝水、量体温,打扫产床米克尔森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新生仔猪关在保温箱里,然后将缺水的母猪赶起来喝  相似文献   

2.
正1产床管理大部分室内饲养的母猪是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分娩场所产仔(一般是产床)。虽然数量尚不多,但越来越多的分娩母猪被饲养于宽松的自由分娩栏和自由分娩大栏。户外饲养母猪在拱棚(简易猪棚)中分娩。鉴于现代猪的遗传潜能,无论健康管理团队选择何种生产系统,都应设计每窝容纳12头断奶仔猪在分娩栏(舍)长到100kg左右。产床的形式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哺乳仔猪与母猪采用全漏缝产床饲养,与半漏缝产床饲养同品种大约克母猪2批数据比较,仔猪下痢发生率全漏缝产床均比半漏缝产床低14.9%(P0.01)和22.1%(P0.01),断奶(26日龄)成活率提高2.0%和12.5%,窝重提高1.3 kg和3.4 kg,经济效益明显。建议半漏缝产床养殖户尽快将半漏缝产床改造全漏缝标准产床,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2,(23):11
<正>产床的其中一侧是固定的,另一侧的前支脚可以自由转动,可完全打开。这样设计便于产房中的母猪在通道和产床间自由进出。这种设计特点也使得产床的宽度是可调节的,可根据母猪身形在56厘米到62厘米之间进行调节,从而对母猪产下的仔猪也有保护作用。产床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后方闸门的位置在170厘米到190厘米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分类新生仔猪腹泻:0~7日龄;仔猪腹泻:7日龄到断奶;断奶后腹泻。(二)流行病学病原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如果产床、母猪皮肤感染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仔猪容易发生腹泻。母猪的初乳中缺乏抑制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抗体,会导致仔猪腹泻。一般3胎以内母猪多见。仔猪未吃到初乳或仔弱、母猪乳头不足或产后感染等,可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6.
科学合理的产床对母猪和仔猪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最终提高生产效益。本文通过对产床长度、高度、限位栏宽度、产床距地面高度以及漏缝地板的板条宽度等一些细节进行阐述,提出目前养猪场中产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旨在优化母猪产床,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3,(8):18
<正>山东山东神牛药业有限公司田洪强:反映情况:(1)母猪产前产后不吃食,便秘。多发生在中小型猪场,多由于代谢性疾病引起。母猪怀孕后期腹压增加,胃肠功能紊乱,转入产床应激,饮水不足导致便秘等。霉菌毒素的存在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建议平时使用益生菌类,调节猪体肠道。(2)仔猪伪狂犬病零星散发。由于母猪带毒(蓝耳、圆环病毒等)导致免疫失败。伪狂犬病目前尚无治疗办法,建议:一是做好母猪保健,二是完善免疫程序(母猪产前30天、仔猪出生1~3天滴鼻、4~7天注射)。  相似文献   

8.
1脏母猪进产房仔猪出生后,几乎没有抗病能力,病菌最易侵入并导致仔猪生病,由于母猪上产床前对产床保温箱等都已彻底清理消毒,通过母猪带来疾病是最主要的感染渠道,清洗干净并消毒上床前母猪很重要。采  相似文献   

9.
正1产前阶段管理1.1加强母猪消毒初生仔猪抗病力差,为降低初生仔猪患病机率,应在种猪舍就将母猪身上的脏物冲洗干净,然后用药液消毒一次。母猪上产床后,应连猪带床消毒一次,并隔日再消毒一次。1.2检查乳房母乳是哺乳仔猪唯一的营养来源,仔猪也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惯,故母猪乳房是否正常决定着仔猪能否成活或正常发育。生产中母猪常因乳房发炎、肿胀或萎缩导致泌乳不足,泌乳不足造成仔猪营养不良而患病。如果在母猪上产床  相似文献   

10.
(一)哺乳仔猪腹泻发病率高的原因1.猪舍条件原因。由于冬季猪舍取暖、通风、用水等因素导致产房潮湿、寒冷、空气污浊是冬季哺乳仔猪死亡的客观原因。2.哺乳母猪的原因。母猪过肥或过瘦,或产仔后发生疫病。母猪生产后容易出现奶水过浓或无乳,都可导致仔猪腹泻。母猪免疫接种不及时或漏免,导致母猪排毒或直接传染疫病给仔猪,导致仔猪腹泻。各种原因导致产床潮湿或传染寄生虫病给仔猪导致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1.
正猪葡萄球菌病是一种以仔猪的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猪传染性皮肤病,新生仔猪有伤口时更易引发本病。葡萄球菌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当疾病暴发时,最好做药敏试验。发病仔猪尽早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好,严格消毒产床和待产母猪体表可减少感染机会。下面介绍一例诊断和防治猪葡萄球菌病的经验与体会。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23日,某养猪户主求诊,他的猪场饲养有母猪105头,近期发现哺乳仔猪皮肤发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舍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在不影响仔猪存活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养猪行业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在过去的10年里,丹麦的高产母猪品种的窝产仔数增加到了18头左右。然而,观察到的趋势还表明,产仔数一直增加会影响仔猪的初生重,从而会影响断奶体重。例如,在丹麦,自2007年以来,高产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增加了2.3头,而仔猪的断奶体重减轻了近1kg(图1)。18头仔猪中大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可以取得很多令人赞叹成绩,但是否可以对母猪哺乳仔猪的潜力进行量化呢?丹麦最近的一项研究对母猪进行了测试,母猪通过了测试。猪舍与动物福利专家Vivi Aarestrup Moustsen解释了如何进行的测试。母猪天然具有哺育仔猪的巨大潜力并不是什么新闻,例如在以前的《Pig Progress》专家文章的观点中就可以读到。SEGES丹麦猪研究中心(DPRC)的一项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潜力的程度,该试验将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出生后,饮初乳数次后发生的腹泻,大多数以白痢为主,少部分会发生黄痢或血痢,新生仔猪发生腹泻,机体迅速脱水,机体软软无力,行动、反应迟钝,极易被母猪踩死或压死,若不及时医治,仔猪死亡率很高,给养殖业带来极大损失。笔者总结归纳了当地养猪场综合防控仔猪腹泻病的经验,供读者参考。1病因分析(1)临产母猪圈舍消毒不严格,在产床上、料槽、保温箱内存在病菌。(2)母猪临产前自身消毒不严格,母猪身上残留病菌,特别  相似文献   

15.
1母猪未消毒就进产房 仔猪出生后,抗病能力差,病菌易侵入并导致仔猪生病。由于母猪上产床前对产床保温箱等都已彻底清理消毒,通过母猪带来疾病是最主要的感染渠道,清洗干净并消毒产前母猪显得更为重要。一些猪场采用冲洗2次消毒的办法,再结合随时清理母猪粪便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初生仔猪前期患病几率。即在种猪舍将母猪身上脏物冲洗干净,然后用药液消毒1次,到上产床后再连猪带床进行1次消毒,尽可能减少从种猪舍带来病原菌。现在一些猪场仍没能做到母猪入舍前的清洗消毒工作,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猪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成绩,产房更是敏感,温度、湿度和空气素质等三要素能否满足母猪、仔猪的要求,直接影响母猪产后恢复、采食、泌乳以及仔猪健康和生长速度。生产上主要是通过栏舍构造和采用机械设施调控猪舍环境。结合日常工作的需要,产房的布局多半是双列式产床纵向排布,双列式产床有母猪头头相对和背背相对两种排布模式。为了比较两种产床的排布模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某猪场一整年的产房生产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1产前护理饲养场通常会在母猪上产床之前对产床和保温箱采取彻底的清理和消毒措施,并且对生产母猪的猪体进行消毒。有的猪场采取冲洗1次、消毒2次的方式,同时要随时将母猪的粪便清理干净,这样对于降低初生仔猪前期患病的概率有一定的效果,也就是给母猪在种猪舍冲洗干净其身上的脏物,再用药液进行1次消毒,母猪上产床后连同床再消毒1次,尽量将母猪从种猪舍携带的病原菌消灭。温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仔猪的成活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金宝(Zinpro)、帝斯曼(DSM)和普瑞纳(Purina)三家公司在美国联合设立了一项"30头仔猪(Feeding 30)计划"。他们一致希望帮助养猪生产者提高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能够帮助美国养猪生产者实现该目标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提高单头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丹麦农场主Kim Heiselberg在经过其猪场的繁殖区时需要踮着脚轻轻地走。这不是神经过敏,也不是母猪容易受惊,而仅仅是因为他饲养的母猪和仔猪很宁静,并且他希望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他的秘密是什么呢?他偶然地发现对日粮进行多种改进能消除母猪的腹胀。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月某个体猪场发生一种以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个体猪场共饲养基础母猪40余头,母猪饲喂全价日粮,猪瘟、丹毒和肺疫疫苗于母猪空怀时每年防疫2次,产床为木板产床,仔猪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