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害获灭注射剂分别按0.2、0.3、0.4mg/kg剂量经皮下注射给药,进行对猪自然感染寄生虫的驱除效果观察。结果:在给药后7、14d临床检查,0.2mg/kg剂量对猪血虱驱虫效果达中效;0.3、0.4mg/kg剂量对猪血虱的驱虫率均达100.00%,用药后至出栏的几个月内未出现复发。在给药后14d粪检,0.2mg/kg剂量组对猪蛔虫虫卵减少率为89.57%;0.3、0.4mg/kg组虫卵减少率均达100.00%。表明害获灭注射剂0.3、0.4mg/kg剂量驱除猪蛔虫和猪血虱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驱虫效力,选择1.5岁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绵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1~3组为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4、0.5和0.6mg/kg.b w组,沿背部皮肤中线浇注给药,4组为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按0.2mg/kg剂量颈部皮下注射,5组为阳性对照组,不给药;采用粪便虫卵检查法评价驱虫效果。结果:给药后7、14d检查,0.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0.0%、95.0%,减少率分别为97.0%和99.3%; 0.6mg/kg剂量给药后7、14d检查,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0%; 0.4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的转阴率、减少率均低于0.5、0.6mg/kg剂量组。对照药物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mg/kg剂量组对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略高于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5mg/kg剂量组;埃谱利诺菌浇泼剂3个剂量组试验绵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埃谱利诺菌浇泼剂0.4、0.5、0.6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安全有效,其中0.5、0.6mg/kg剂量高效安全低残留,推荐剂量以0.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驱虫药驱虫前后伊犁马粪便中虫卵种类及数量的变化以及驱虫药对马匹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平均体重(265.5±35.6)kg、出生日期相近的1岁伊犁马40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8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试验Ⅰ组给予伊维菌素,试验Ⅱ组给予吡喹酮,试验Ⅲ组给予阿苯达唑,试验Ⅳ组给予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混合药剂驱虫,对照组不驱虫。在驱虫前及驱虫后1、2、3、7、14 d采集马匹粪便样本,进行虫卵鉴别与计数,计算寄生虫感染率;驱虫后14 d采集马匹血液样品,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结果](1)驱虫后14 d,除对照组粪便中虫卵种类和数量较多,试验Ⅱ组粪便中有少量虫卵外,其余试验组均未发现虫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马匹粪便中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均降低了612.50个(P<0.01),试验Ⅱ组EPG降低了562.50个(P<0.01)。(2)试验Ⅰ组单核细胞数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试验Ⅳ组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分为5、10、15mg/kg体重剂量组,并设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经口一次给药,采用粪检法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①三氯苯咪唑片剂5mg/kg剂量组7,14,21,28d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100.0%,10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4.9%,100.0%,100.0%和100.0%;10,15mg/kg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②同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和原料药的驱虫效果无显著差异;③三氯苯咪唑片剂3个剂量组试验牛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mg/kg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家兔为试验动物,观察芬苯达唑微晶体对动物肠道寄生虫的影响。50只人工感染猪蛔虫的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第Ⅰ组、Ⅱ组按体重5 mg/kg、10mg/kg不同剂量的芬苯达唑微晶体对家兔口服饲喂驱虫,同时第Ⅲ组、Ⅳ组按体重10mg/kg芬苯达唑及0.2 mg/kg伊维菌素口服给药作药效对照,并设空白组,分别于用药前3d和用药后5d取粪便进行虫卵计数。结果表明,各剂量组药物对肠道蛔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9.6%,100%,98.8%,99.7%,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100%、90%、90%,芬苯达唑微晶体组对兔肠道寄生虫驱除作用要优于其他用药各组,10 mg/kg体重最佳,表明芬苯达唑微晶体能提高芬苯达唑的驱虫效果,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苦楝皮驱除犬蛔虫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苦楝皮驱除犬蛔虫的试验效果,采用云南当地苦楝皮,将20只京巴犬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5mL/kg)、中剂量组(15mL/kg)、高剂量组(25mL/kg)。以7d为1个投药周期,将炮制好的苦楝皮饲喂病犬,连续给药3个周期。通过采集粪便和实验室观察,计算出给药后虫卵转阴率,并确定最佳疗程及剂量。试验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苦楝皮对犬蛔虫都有驱除效力,但高剂量组综合效力最好,虫卵转阴率可以达到96.5%,且以7d为1个周期,连续用药3周可以达到对犬蛔虫病的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阿维菌素复方制剂2号中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混合有无配伍禁忌及驱除绵羊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方法通过虫卵和痒螨检查确定阳性羊,设Ⅰ组:阿维菌素复方制剂2号(阿维剂量0.4mg/kg.BW.左旋剂量4mg/kg.BW);Ⅱ组:1%阿维菌素注射液0.4 mg/kg.BW;Ⅲ组:20%左旋咪唑注射液4 mg/kg.BW;Ⅳ组:左旋咪唑片剂7.5 mg/kg.BW;Ⅴ组:空白对照组,按羊的体重皮下注射或口服药物。结果Ⅰ、Ⅱ组羊用药后痒螨驱净率达100%,10 d试验羊虫卵减少率为100%和粗计驱虫率也为100%。Ⅲ组羊虫卵减少率和粗计驱虫率分别为91.3%和85%,Ⅳ组羊虫卵减少率和粗计驱虫率分别为82.7%和75%。结论阿维菌素复方制剂2号中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混合无配伍禁忌,其驱除绵羊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蜘蛛香胶囊对靶动物犬的安全性,试验选择24只试验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倍推荐剂量(50 mg/kg)组、3倍推荐剂量(150 mg/kg)组和5倍推荐剂量(250 mg/kg)组,每天口服给药2次,连续给药3 d。分别在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集血液,对犬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给药前后犬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犬临床症状正常,给药后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蜘蛛香胶囊在5倍推荐剂量(250 mg/kg)范围内连续给药3 d,对靶动物犬的临床体征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该药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选择四川省某养麝场内16只感染莫尼茨绦虫的林麝,分别采用吡喹酮片剂(25 mg/kg体重,用药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1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进行药物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第7天和第14天采集其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绦虫卵并进行虫卵计数,通过计算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评估其驱虫效果。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吡喹酮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71%(6/7)、100%(7/7),而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为44.44%(4/9)、77.77%(7/9)。驱虫试验结果说明吡喹酮对林麝莫尼茨绦虫绦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探索驱虫效果好、使用安全、成本相对较低的驱虫药物,分别对丙硫苯咪唑片剂组用药量22~60 mg/kg;芬苯达唑组用药量12.8~20.0 mg/kg;害获灭组注射用量0.3~0.5 mg/kg;阿力佳用量0.3~1.0 mg/kg;精制敌百虫片40~69 mg/kg;以上五种药物进行驱虫试验。结果表明:精制敌百虫片54 mg/kg,驱虫后第3天虫卵减少率为96.1%;阿力佳用量1 mg/kg驱虫后第3天虫卵减少率为100%。这两种药物用于山羊胃肠道线虫驱虫相对安全、效果最好、成本较低,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喂鞣花酸对哺乳期纯血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影响,揭示鞣花酸在马属动物消化道寄生虫防治方面的作用,为新型驱虫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平均体重(143.33±16.10) kg、出生日期(±5 d)、寄生虫感染率相近的哺乳期纯血马马驹15匹,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每组5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照组马驹不做任何处理,试验Ⅰ组马驹每天补喂15 mg/kg BW鞣花酸,试验Ⅱ组补喂30 mg/kg BW鞣花酸,试验期60 d,分别在试验的第0、15、30、45、60天采集马驹粪便样品,检测各组虫卵种类,统计虫卵数量,并评价驱虫效果。【结果】哺乳纯血马驹感染率高的寄生虫有10种,其中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是马副蛔虫、马圆线虫及细颈三齿线虫。随着鞣花酸补喂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寄生虫的感染率呈降低趋势,细颈三齿线虫卵、马圆线虫卵、马副蛔虫卵和韦氏类圆线虫卵的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补喂鞣花酸后第60天试验Ⅰ和Ⅱ组虫卵总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66.59%和97.06%;试验Ⅰ组第30和60天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0.10%和42.97%;试验Ⅱ组第30和60天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7.51%和49.86%。【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给哺乳马驹补喂鞣花酸能够显著降低寄生虫的感染及粪便中细颈三齿线虫卵、马圆线虫卵、马副蛔虫卵和韦氏类圆线虫卵的排出量,且补喂剂量为30 mg/kg BW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寄生虫病的药物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药物对波尔山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效果,采用杀螨脒、癣净灵、灭虫丁等13种药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0×10- 6桔子皮液离体杀螨时间仅158 min,癣净灵活体动物杀螨时间最短为22 h;建议外用灭虫药物应首选癣净灵;广谱药物阿力佳杀螨时间为24 h,残效期为28 d;按驱虫净15 mg/kg体重+虫净灵10 mg/kg体重剂量,患羊进行口服驱虫,一般2次后,发现首次感染肝片吸虫后的羊只对驱虫药物敏感,效果明显,经3次驱虫后,病羊基本转阴;消化道线虫驱虫试验表明:按5 mg/kg 体重剂量口服Rintal片时,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虫卵转阴率,虫卵孵化第三期幼虫减少率和第三期幼虫转阴率较高,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复方阿维菌素乳制对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驱杀效果。方法选35只羊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第1组9服剂量为0.5mL/10kg.BW,第2组为1.0mL/10kg.BW。用药后10d,对试验羊进行体表寄生虫以及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的检查,并观察各组试验羊精神、食欲等生理反应。结果1.0mL/10kg.BW剂量组比0.5mL/10kg.BW剂量组驱虫效果明显。结论复方阿维菌素乳剂对绵羊体内外寄生虫有较高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产伊维菌素对猪蛔虫、猪鞭虫的驱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猪蛔虫含胚虫卵感染豚鼠和幼猪,豚鼠于感染后15天驱虫,幼猪于感染后三个月粪检虫卵,阳性者进行驱虫试验。结果表明:0.10~0.20mg/kg伊维菌素,每日一次,连续二天,对蛔虫的减虫率为98.1~99.9%;0.20mg/kg一次顿服,对猪蛔虫成虫的驱虫率及虫卵减少率均达100%;0.20mg/kg一次顿服,对猪鞭虫成虫的驱虫率达81.1%。虫卵减少率达71.4%,在服药过程中未见动物对该药的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做好包虫病防控工作,开展了犬细粒棘球虫驱虫试验,以观察吡喹酮片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除效果。选择当地土种犬作为试验犬,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5 mg/kg剂量分别直接投喂试验药品和对照药品,连续进行三次投药,试验投药前后对犬粪便分别采取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同时在犬投药前后,分别采取羊粪便进行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驱虫效果均为100%,但对照组犬的主动吞食率较低为0.38%,而试验组犬主动吞食率达到89.22%;在犬驱虫试验区域,羊只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也大幅度下降,其中试验组感染率下降到了10%;对照组下降到23.33%。试验药品中加入天然成分掩盖吡喹酮的苦味,使犬的主动吞食率增高,且该药品相对松软有助于分割使用。因此该试验药品是比较理想的抗寄生虫药物,用于驱除犬细粒棘球绦虫效果较好,推荐剂量为5 mg/kg。  相似文献   

16.
硝唑尼特治疗犬贾第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试验犬8只,将其随机分为4个小组,每组2只.连续6 d对8只试验犬分剐进行粪检,确定无贾第虫感染后,用体外纯培养的犬贾第虫滋养体接种试验犬,然后每天采集试验犬新鲜粪便40 g,用硫酸锌漂浮法进行粪检,当检测犬贾第虫感染呈阳性时,分别用1、2、4 mg/kg体质量剂量的硝唑尼特时1、2、3组试验犬进行灌服治疗,第4组试验犬不用药作为对照.用药后,每天以同样的方法检测贾第虫包囊,并计数.结果表明,以2、4 mg/kg体质量给药的试验犬1 d后粪检结果转为阴性,以1 mg/kg体质量给药的试验犬4 d后粪检结果转为阴性.结果表明以2、4 mg/kg体质量剂量的硝唑尼特对犬贾第虫痛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分别按5、10、15mg/kg.bw剂量1:2服给药,驱除黄牛自然感染线虫,投药后14d粪检结果:15mg/kg剂量试验组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均为100%;10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909/5,减少率99.9%,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909/5,减少率94.6%;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80%,减少率99.2%,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70%,减少率91.1%;而对照组同期检查虫卵(幼虫)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第21d剖检结果:15mg/kg、10mg/kg、5mg/kg剂量总计驱虫率分别达99.2%、97.4%和95.7%。均达到了高效。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氯苯咪唑混悬剂,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60头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①三氯苯咪唑混悬剂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3.3%、90.0%,对成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91.7%、93.8%,对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83.3%、90.1%;10、15mg/kg剂量对肝片吸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及成虫、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②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mg/kg剂量与同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的驱虫效果无明显差异;③三氯苯咪唑混悬剂3个剂量组试验牛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15mg/kg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临床使用以10mg/kg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9.
多拉菌素和芬苯咪唑对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有效驱虫药物,做好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的12只感染毛首线虫的林麝,使用多拉菌素注射液(按0.3 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按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喂3天)进行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7天和14天分别采集其粪便进行鞭虫卵EPG计数,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药效。[结果 ]给药后7天、14天,多拉菌素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60.00%(3/5)、80.00%(4/5),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57.14%(4/7)、28.57%(2/7)。[结论 ]多拉菌素对林麝毛首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绵羊线虫的驱虫效力与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3,0.4,0.5mg/kg.b w剂量对绵羊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并以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b w剂量做对照。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0.3mg/kg,0.4mg/kg.b w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和90%,减少率分别为89.1%和95.9%;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60%和75%,减少率分别为77.2%和86.7%;0.5mg/kg.b w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为85%,减少率为95.4%。解剖检查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三种剂量对绵羊消化道、呼吸道多属线虫均有效,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0.8%,95.6%和99.7%,伊维菌素浇泼剂0.5mg/kg.b w剂量与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b w剂量驱虫效果基本一致;绵羊经皮给药可耐受1.0mg/kg.b w剂量。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浇泼剂经皮给药驱除绵羊线虫高效安全,临床推荐剂量以0.5mg/kg.b w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