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0、1、3、5、8、10、20和40kGy剂量的60Co γ射线对透明质酸溶液进行辐照,研究了辐照对透明质酸分子量、黏度特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后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和黏度特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透明质酸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随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弱,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  相似文献   

2.
辐照杀菌对鸡蛋蛋白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液态蛋蛋白液经辐照处理后有关特性的变化情况,为液态蛋的辐照杀菌技术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研究了不同辐照条件下鸡蛋蛋白液的pH值、色度、黏度、热变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的变化。试验表明,在辐照剂量0~3.0 kGy范围内随辐照剂量增大,蛋白液的pH值有所下降,但变化相对不大;蛋白液的黏度在辐照剂量0~0.4 kGy范围内随辐照剂量增大有较大下降,但剂量大于0.4 kGy 以后蛋白黏度随辐照剂量增大变化较小;蛋白液的色度随剂量增大无变化,但蛋液经加热凝固后,2.0 kGy以上剂量辐照组蛋白胶体颜色出现褐色,且随辐照剂量增大而加深;随辐照剂量增大,蛋白液起泡性能增强,但泡沫稳定性下降;随辐照剂量增大辐照后蛋白液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3.
辐照对黄原胶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杰  哈益明  王锋  李咏富 《核农学报》2010,24(6):1208-1213
以0~500kGy 60Co γ射线对固态黄原胶进行辐照,研究辐照对黄原胶分子量及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超氧自由基(O2-·)及羟自由基(·OH)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0kGy的辐照可使黄原胶粘均分子量从1.71×106增加到2.23×106,超过10kGy后,黄原胶粘均分子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少,500kGy时降为1.59×104。低于10kGy辐照,黄原胶的还原力、对DPPH·和对O2-·的清除率与剂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还原力降低了3.16%,对DPP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从17.37%和18.18%减少到16.87%和8.51%,增大辐照剂量,黄原胶的还原力和对DPPH·和O2-·的清除率与剂量呈正相关,500kGy时黄原胶的还原力比对照增加164.22%,对DPPH·和O2-·的清除率升高至60.79%和30.06%;对·OH清除能力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清除率从0kGy时的9.29%降低到500kGy时的3.63%。辐照可以引起黄原胶聚合或降解,从而导致其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辐照对壳聚糖分子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束辐照降解壳聚糖,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光谱仪、X衍射仪对辐照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壳聚糖的分子量逐渐降低;颗粒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5~ 300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电子束辐照对其结构、脱乙酰度和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六种果皮原料果胶的理化及凝胶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不同品种水果的果皮(柚子皮、西番莲皮、脐橙皮、石榴皮、榴莲皮)以及向日葵盘所提取果胶的理化和质构特性,研究了不同原料果胶的得率、色泽、果胶酸含量、甲氧基含量、酯化度、黏度及质构特性,特别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准确测定了各类果胶的分子量。结果表明:柚子皮、向日葵盘和脐橙皮果胶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18.06%、14.61%和14.43%;西番莲皮果胶质量分数为8.76%;而石榴皮及榴莲皮果胶质量分数较低(均<3%)。从分子量看,石榴皮、脐橙皮果胶分子量较大(>1000kDa),向日葵盘果胶分子量最小(483kDa)。此外,几种果胶的溶胶均属低黏度值果胶(<25厘泊),且在pH值为7.0时黏度最大、在pH值为5.0时黏度最小。结合凝胶质构分析表明:石榴皮果胶分子量最大,凝胶强度最大,但为高甲氧基果胶,且得率较低;而向日葵盘果胶分子量最小,但得率较高,且为低甲基果胶,在非糖及含糖体系中均可形成性能优良的凝胶,因此是生产果胶的良好原料。该文为果胶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辐照技术对草鱼货架期及品质的影响,以新鲜草鱼为原料,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下,研究4℃条件下草鱼贮藏品质的变化,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色差值、pH值、鲜度值(K值)为指标,并配合汁液流失率及感官评价来综合评定生鲜草鱼肉鲜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0、3、6和9 k Gy辐照剂量下,辐照剂量越高,生鲜草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及K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增长趋势越缓慢,pH值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而色差值受辐照剂量影响较小;9 kGy辐照剂量对草鱼肌肉品质有一定影响,表现为草鱼肌肉色差值和汁液流失率较低剂量升高,伴随着感官评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当辐照剂量为6 kGy时,生鲜草鱼肉贮藏效果最好,低温(4℃)冷藏可延长保质期至30 d。本研究延长了草鱼的货架期,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其鲜度和品质,为草鱼的冷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γ射线辐照降解含抗生素废水的效应,选取磺胺甲恶唑(SMX)这种难以在废水中分解的磺胺类抗生素,研究不同溶剂对γ射线辐照降解废水中SMX效果的影响,以及羟基自由基(·OH)、水合电子(e_(aq)~-)和氢自由基(H·)在SMX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数量关系。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的SMX,低浓度与酸性条件更有利于SMXγ射线辐照降解;γ射线辐照联合1、10和100mmol·L~(-1)H_2O_2均会促进SMX降解;自由基清除剂(叔丁醇和异丙醇)会抑制SMXγ射线辐照降解效果。SMX辐照降解过程中·OH、e_(aq)~-和H·的降解速率常数比例为14.6∶1.0∶3.0,表明SMX降解主要是以·OH氧化的途径完成。当辐照剂量达到6 000 Gy时,100 mg·L~(-1)SMX的降解率达88.88%,而总有机碳(TOC)的降解率仅为15.30%,表明SMX经γ射线辐照降解后矿化效果不佳。本研究结果为γ射线辐照降解含抗生素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幼苗多酚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利用5 mW·mm-2的He-Ne激光和增强UV-B(10.08 kJ·m-2·d-2)辐射处理"晋麦8号"小麦幼苗,分别在不同时段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使小麦幼苗叶片PAL活性升高,PPO与POD活性降低,且随处理天数的增加,不同处理组小麦幼苗叶片PAL、PPO、POD活性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长期增强UV-B辐射,导致多酚类物质的代谢速度降低甚至停止,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生物膜破坏:经过一定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可修复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幼苗叶片多酚类物质代谢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电子束辐照对大米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发展、完善辐照杀虫灭菌技术应用于储粮方面的理论研究,该研究采用0、0.83、1.56、2.30、4.93kGy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大米样品,考察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大米的脂肪酸值、胶稠度升高(p<0.05),吸水率、膨胀率下降(p<0.05);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糊化温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显著降低大米的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p<0.05),明显影响米饭的蒸煮品质(p<0.05),剂量为4.93kGy时蒸煮米饭出现明显的褐变。电子束辐照大米的剂量不宜超过2.30kGy,以0.83kGy的辐照剂量较佳,该研究结果将为储藏和进出口检疫中对大米进行辐照杀虫、灭菌时的剂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鸡胸肉为原料,提取盐溶蛋白并进行超高压处理,SDS-PAGE法测定超高压处理的盐溶蛋白,研究了超高压和瓜尔胶对鸡胸肉盐溶蛋白及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处理压力的增大,盐溶蛋白浓度显著降低,蛋白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凝胶强度、胶黏度等显著提高,凝胶弹性变化趋势则是先增后减;超高压使大分子量的蛋白变性程度明显,中小分子量的蛋白电泳条带变化较复杂。试验证明:超高压能够改变大分子蛋白的结构,使其断开为中小分子,利于被机体吸收利用;瓜尔胶的添加有助于凝胶特性的增强,对于食品中凝胶的利用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电离辐射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技术 ,研究了壳聚糖辐射降解后产物分子量、粘度、微量元素与辐照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 0~ 45 0kGy的辐照剂量可以使壳聚糖的相对分子量由 8 2× 1 0 5降至 1 0× 1 0 3 左右 ,降解效果明显 ,最适辐照降解剂量为 47 75kGy ;经 1 0~ 45 0kGy剂量辐照 ,壳聚糖粘度减小 ,分子量和粘度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食用槟榔为研究对象,研究辐照对其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食用槟榔杀菌效果明显,当辐照剂量为3.65kGy时,食用槟榔的菌落总数由初始的5.8×105CFU·g-1降低到1.1×103CFU·g-1,霉菌数小于10CFU·g-1,大肠菌群数由4.6×102MPN·g-1降低到3 MPN·g-1以下;当辐照剂量为8.45kGy时,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均未检出。辐照对食用槟榔中水分、灰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总糖、总酚含量和pH值的影响显著。9.77kGy以下的辐照剂量不会对食用槟榔的色泽、气味、滋味与口感及可接受性产生明显的影响。4~10kGy的辐照剂量能够很好的满足食用槟榔产品的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乙酰甲胺磷的辐照降解效果,以乙酰甲胺磷溶液和添加了乙酰甲胺磷的玉米糁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剂量、溶液初始浓度、pH值、KMnO4用量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及辐照剂量对玉米糁中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的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同一辐照剂量下,降解率随着乙酰甲胺磷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辐照剂量为9 kGy时,乙酰甲胺磷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初始浓度为25、50、100、150 mg·L-1水溶液中的乙酰甲胺磷降解率分别为95.76%、94.32%、90.40%、65.60%,玉米糁中的降解率为44.05%;溶液pH值为中性条件时,乙酰甲胺磷的辐照降解效果优于酸性;KMnO4对溶液中乙酰甲胺磷的辐照降解率具有明显影响,当辐照剂量为7 kGy时,8×10-4 mol·L-1的KMnO4可使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乙酰甲胺磷溶液降解率达到94.10%。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降解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超高压处理玉米醇溶蛋白的流变性和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阐明超高压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流变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超高压处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的流变特性参数,应用幂定律拟合了剪切应力(τ)与剪切速率(γ)的关系曲线,建立了黏度(η)和温度(T)的数学模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超高压处理前后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晶温度(Tc)、熔融温度(Tm)、结晶焓(ΔHm),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逐渐偏离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随着压力增大,黏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当压力为400MPa时,黏度达到最高;随着温度升高,黏度开始下降,当温度为40℃时,黏度降到最低;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黏度随之下降,但当剪切速率接近100s-1时,黏度变化不明显。超高压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粉的熔融温度升高,结晶焓减小,DSC热特性曲线变性峰(Tm-Tc)有变宽的趋势。SEM显示超高压处理后部分玉米醇溶蛋白颗粒凝聚成环状或者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海州常山的影响,以海州常山一年生根蘖苗为试验材料,以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15、25、35、45 Gy)进行辐射处理,研究其对海州常山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的增加会促进海州常山根蘖苗枝、叶损伤的发生,损伤率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在低辐照剂量处理下,苗高净增量和新稍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海州常山根蘖苗LD50为41.07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根系活力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低剂量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45 Gy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各辐照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35 Gy处理下损伤率高,损伤类型丰富,生长受到抑制,但可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来维持自身活力,表明35 Gy为海州常山辐射育种的适宜剂量。本研究结果为海州常山辐射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辐照处理对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对马铃薯淀粉进行0~400 kGy辐照处理后制成淀粉糊,使用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辐照后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特性。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糊均呈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辐照剂量越大,马铃薯淀粉糊的表观黏度和剪切稀化程度越低,并逐渐偏近牛顿流体。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糊的弹性模量峰值及其相应的峰值系统温度和20℃弹性模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辐照处理后淀粉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辐照处理对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对马铃薯淀粉进行0~400 kGy辐照处理后制成淀粉糊,使用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辐照后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特性.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糊均呈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辐照剂量越大,马铃薯淀粉糊的表观黏度和剪切稀化程度越低,并逐渐偏近牛顿流体.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糊的弹性模量峰值及其相应的峰值系统温度和20℃弹性模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辐照处理后淀粉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陆秋君 《核农学报》2006,20(5):410-413
本研究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桃果实进行贮前辐照处理,以观察桃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压缩特性的变化规律,并测定了果实的糖度和pH值,获得相应的品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0kGy剂量的辐照处理加速果实的后熟和软化,0.3kGy剂量的辐照处理对果实硬度Fmaxi和压缩弹性模量E没有显著的影响;辐照对pH值和失重率有一定影响,对糖度没有显著影响。在贮藏初期糖酸比下降,而在后期0.3kGy剂量的辐照使糖酸比下降平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石榴皮中黄酮的抗氧自由基活性。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榴皮黄酮对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石榴皮中的黄酮对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石榴皮具有阻止自由基的生成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γ辐照对水中四环素(TC)的降解作用,探讨了TC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联合H2O2、CH3OH对其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γ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TC。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TC降解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pH=9时TC去除率最高。添加H2O2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C的γ辐照降解率;而添加CH3OH则明显抑制TC的γ辐照降解。通过量化计算和液质联用(LC-MS)分析发现,γ辐照降解水中TC主要是基于.OH自由基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