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口疮病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山羊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会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羊口疮病的诊治方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3年12月以来,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相继发生该病。本次病例为  相似文献   

3.
小反刍兽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PPR),曾被称小反刍兽伪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胃肠炎一肺炎综合征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小反刍兽类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942年,该病首先在非洲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发生,给小反刍动物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灾害。2007年7月我国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但已基本控制。限于国内介绍该病的资料文献很少,为了在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时能采取紧急措施,使其及时得到预防、控制和扑灭,笔者将该病的有关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也称为传染性脓疮、羊口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皮炎,主要感染幼龄动物的唇部。该病山羊比绵羊更严重。人偶尔会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绵羊溃疡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唇和腿溃疡、龟头包皮炎及外阴炎,是由传染性脓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正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绵羊和山羊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增高,幼畜发病后死亡率极高。该病为烈性传染病,已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等  相似文献   

6.
李丽 《当代畜牧》2014,(36):18-19
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定为A类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本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山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羊业带来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给养羊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弱,50℃的温度60分钟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羊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小反刍兽疫是危害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烈性传染病。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也把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只感染绵羊和山羊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下面笔者就本  相似文献   

9.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畜禽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将羊痘列为甲级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绵羊为绵羊痘病毒,山羊为山羊痘病毒,各种动物的痘病毒各有其固定的宿主。绵羊比山羊易感。该病发生后常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且常导致孕羊流产。其特征是在皮肤与某些部位的黏膜出现痘疹和水疱、呼吸困难、流粘液性或脓性鼻液,  相似文献   

10.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也叫羊口疮,主要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山羊和绵羊身上都可发生。该病状的主要是唇、鼻、眼睑、乳房、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发生丘疹、水疱、脓疱和痂皮等特征。羊口疮主要发生在一岁以内的羔羊,其中3~6月龄羔羊是最易患病羊群,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正羊痘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性极强,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列入其中~[1],在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也将其列为Ⅰ类动物疫病。羊感染痘病毒后,会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痘疹,可见到典型的红斑、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脱落等现象,常因继发感染使死亡率增加。山羊、绵羊都会感染,羔羊较成年羊  相似文献   

12.
正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幼小的绵羊、山羊发病传播率较高,发病时,会有脓疱、溃疡等直接出现在羊的口唇等部位的皮肤和黏膜上,危害巨大,畜牧业经济损失严重,因此,羊口疮的防治需要加以重视。1传播感染特点1.1该病的易感对象是绵羊和山羊,3个月以内的幼小羊崽最易感。  相似文献   

13.
PCR检测山羊痘病毒试验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痘(Goatpox)又称之为“羊大花”,是由山羊痘病毒(Capripox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任何日龄羊均可感染发病,山羊年龄越小越易感染山羊痘,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在大多数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患病羊初期体温升高,有浆性、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感染后1~4d出疹,部位多在阴唇、乳房、尾内面、阴囊和包皮等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疹后几天内形成水疱发生化脓和坏疽。  相似文献   

14.
动物外来疫病——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该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等。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染,野生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未见人感染的报告。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给小反刍兽动物养殖及国家和外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山羊传染性脓疱又名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它是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产羔季节易发,发病年龄无严格区分(绵羊主要发生于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人畜均可感染.病羊和带病毒动物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该病在羊群中可连续危害多年,但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该病潜伏期为36~4R h.病程为3周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的特征发热、肺炎、口炎、腹泻等,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两年来由于养殖户对该病防疫意识的淡漠,此病一旦发生将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感染和传播途径(1)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7.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唇、面部等部位的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急,传播快,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采食吞咽困难并继发肺炎等疾病而死亡。2010年7月,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并成功治疗一例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羊胡子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我县被列为贵州省33个扶贫养羊县之一,大规模引进波尔山羊和黑山羊,山羊传染性脓疱的传播和流行也较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发展。现将该病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绵羊与山羊是主要宿主.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当不发生继发性感染时,机体调节就可以控制疾病发展,逐渐恢复痊愈.该特性可能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有关,因此,重点阐述了羊口疮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此外,还对羊口疮病毒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也称为“蹄癀”、“口疮”,其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为牛羊等偶蹄兽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良性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及周围皮肤发生水疱或溃烂;恶性症状常因心肌炎而致动物死亡。本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山羊、绵羊均可患此病。本病流行快,危害严重,不易被控制和消灭。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中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