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月季种子发芽率及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月季种子为材料,开展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不同播种基质及无菌播种对其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低温层积处理的月季种子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月季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P<0.05),发芽率分别为55.56%和48.89%,发芽势分别为42.22%和30.00%;月季种子在河沙中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优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及菜园土基质;在MS培养基中添加GA3更有利于月季种子萌发,当GA3浓度为0.5 mg/L时,其发芽率为55.56%,发芽势为34.44%.[结论]低温层积处理、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浸泡月季种子可有效提高其萌发率;适宜的播种基质及培养基对月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种皮、种子抑制物、温度、层积基质、外源激素以及营养物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60%硫酸溶液浸泡3 h的种子吸水率适中、活力高,经流水冲洗24 h后种子浸提物对油菜种子的抑制率最低,以珍珠岩作层积基质,经25℃暖温层积9个月和5℃低温层积3个月的发芽率较高,GA3(100 mg/L)+6-BA(10 mg/L)混合溶液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55.8%)最高,用营养混合溶液浸种,于低—高—低温层积后,能明显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3.
影响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层积时间、去种皮和不同激素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能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层积75 d带皮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皮对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层积45 d带皮种子发芽率为8;,而去皮后种子发芽率达到90;;去皮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早发芽,低温层积30 d后经500 mg/L GA3处理发芽率较高;GA3和6-BA处理对带皮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明显;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单株之间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提高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萌发率,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统计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60 min时的发芽率最高,为45.1%。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为0∶1时,发芽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滤纸),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低温层积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组合处理下,赤霉素浓度在150 ~900 mg/L,种子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层积14 d、赤霉素浓度为0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4 %。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变温培养条件下温水浸种60 min,低温层积14 d,使用纯基质做萌发床。  相似文献   

5.
毛梾沙藏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沙藏深度(30、50、70、90 cm)及不同沙藏环境(实验室、配电室、苗圃地)中毛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沙藏深度50 cm的毛梾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35.27%、28.13%、14.54;实验室较其他2种环境的发芽效果好,其发芽率达50.6%。由此表明,沙藏诱发了毛梾种子的生理适应机制,适当沙藏有利于毛梾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新疆紫草种子萌发的最佳基质及外源激素,研究了不同基质和外源激素浸种对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播种深度对新疆紫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JZZ4(河沙中部)发芽率最高,为73.333%,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质量分别为11.329、41.684、3.676 cm和0.094 g,JZS10(河沙+泥炭土上部)次之,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质量分别为63.333%、10.645、70.624、6.634 cm和0.084 g;不同外源激素浸种的新疆紫草生长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矮壮素浸种最好,赤霉素次之,2,4-D最差,且以150 mg/L矮壮素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8.889%,为对照(蒸馏水浸种)的2.583倍,并且具有较高的发芽指数(9.935)、活力指数(41.076)、鲜质量(0.086 g)和根长(4.093 cm)。综上所述,促进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为河沙,浸种的最佳外源激素为150 mg/L矮壮素。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生山楂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阿尔泰山楂、准噶尔山楂、红果山楂成熟的种子分别采用湿种恒温、变温、外源激素浸泡处理、阴干后层积方法进行层积处理测其种子特征指标及层积后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变温层积对两种山楂种子的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种山楂种子所需的较适层积时间范围有差异阿尔泰山楂种子层积日90d左右发芽率可达39.5%,红果山楂种子层积150d左右发芽率可达27.1%;准噶尔山楂种子在所有层积处理中的萌发率都相对较低100mg/L的GA3处理层积180d后发芽率为10.2%,三种山楂种子均为自然休眠种子不同层积处理能够打破其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变温层积处理效果较好,阿尔泰山楂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低温和不同时间的层积处理、不同播种基质以及不同的播种环境对北美鹅掌楸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能显著解除北美鹅掌楸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播种催芽前经过2℃、60 d低温层积处理以及2℃/12℃变温、56 d的变温处理均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数和发芽率.播于蛭石、珍珠岩和细沙中的种子发芽率90 d后均显著高于草炭,但前3个基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细沙、蛭石、珍珠岩均可以作为北美鹅掌楸的播种基质.对3种播种环境的研究表明,种苗的工厂化生产适宜在气候条件稳定的温室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处理5个不同种源地燕麦种子,采用砂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种源地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抑制效应,低盐对种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鲜重、芽长、根长逐渐降低;在5个种源地燕麦中,以布拖01和普格03的燕麦种子最耐盐,而喜德07的燕麦种子对盐浓度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评价现有云南松种质资源,在云南松高世代育种过程中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以我国西南地区15个云南松种源地种子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源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幼苗早期生长的差异,并分析种子质量、发芽性状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幼苗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松种子质量、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在种源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变幅分别为13.662~22.957 mg·粒-1、59.20%~98.00%、11.98~17.54 d,其中广南种源种子具有最大种子质量、最高发芽率、最短发芽时间的特点.不同种源间幼苗早期生物量差异极显著,总生物量以广南种源最大,保山种源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松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受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影响,同时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影响幼苗早期生物量,所以种子质量可作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预测因子.云南广南种源种子质量、发芽性状、幼苗早期生长表现最优,在种源选择时可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山核桃催芽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别山山核桃催芽影响因子,探寻大别山山核桃最佳催芽方法。[方法]对比大别山山核桃种子增温催芽、蒲壳、无纺布及种源对发芽的影响。[结果]增温催芽方法使得大别山山核桃种子发芽提前到2月中旬,比常规播种发芽提前25 d以上,且增温能够提前激活大别山山核桃种子中与催芽相关的生物酶活性,但蒲壳中如二氢黄酮醇苷等部分抑制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的存在会有效减弱温度对于生物酶系统的活化效果,也会使增温催芽的效果减弱。采用无纺布处理的大别山山核桃种子出芽率以及后期芽苗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未设置无纺布处理的对照组。[结论]增温催芽、不带蒲壳、设置无纺布处理能显著提高大别山山核桃发芽率及芽苗生长量,不同种源间苗生长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忍冬种子为材料,研究忍冬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打破休眠的方法以及发芽最佳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忍冬品种种子大小和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温处理前后忍冬种子胚率从41.57%上升到53.07%,说明低温具有破眠作用;浸种0~2d种子吸水率由0快速上升到52.35%,说明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砂纸摩擦和0.3~0.7g/L赤霉素均可促进忍冬种子破眠,其中砂纸摩擦+0.5g/L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为68.30%,效果最佳;蛭石+松针土(体积比为1∶1)发芽率为10%,是种子发芽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理化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方法]采用摇床振荡水培养、MS培养基培养、赤霉素(GA3)浸种后MS培养基培养几种方法,分别处理烟草种子和浸种回干烟草种子,研究水分、温度、光照及激素等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摇床振荡水培养能促进种子萌发,MS培养基培养比较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浓度0.1~0.9 mg/L的GA3浸种10 min能打破种子休眠,而附加浓度1~7 mg/L GA3培养基培养能促进烟草植株茎的生长,其中浓度为0.7 mg/L GA3浸种和培养基附加7 mg/L GA3培养的效果最好。经过浸种回干的种子在每个对比试验中均比未处理的种子提早萌发。[结论]浸种回干和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能有效打破烟草种子的休眠,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解除蚬壳花椒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有效方法,提高蚬壳花椒种子萌发率。方法:以恒温4益、恒温25益、变温(先4益层积35 d,后25益层积35 d)湿沙层积70 d处理蚬壳花椒种子,每隔7 d进行1次取样,测定种子内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分析各处理解休眠效果,探索最佳层积温度。以层积处理后的种子用不同发芽基质(湿沙、草炭、珍珠岩、土壤)进行拌种处理,探索最适宜发芽基质。结果:变温层积可以有效解除蚬壳花椒种子休眠;草炭拌种可以大幅提高种子萌发率到68%。结论:变温层积可以加速蚬壳花椒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水解,提高种子内酶活性,促进种子内生理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从刻叶紫堇(Corydalis incisa)种子种皮透水性测定、种胚休眠特性检验、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测定3个方面探讨了刻叶紫堇种子休眠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不同层积方式和激素处理等方法探讨解除刻叶紫堇种子休眠的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种皮和种皮中含有的萌发抑制物并不是阻碍刻叶紫堇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而是由于刻叶紫堇种胚本身存在休眠,决定了其必须经过形态-生理后熟才能萌发;刻叶紫堇种子须经过沙藏层积才能打破休眠,本试验中低温转暖温沙藏是最佳层积方式,与GA3浸种结合既可以提早打破休眠,还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白刺花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及解除休眠方法,为改进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白刺花种子种皮的吸水性、种胚活力及种胚萌发特性试验,分析其种皮和种胚对休眠的影响;测定其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利用酸腐、碱腐、激素、沸水和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破眠,筛选适宜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白刺花种子剥除种皮后2 d即可充分吸胀,而完整种子吸水5 d后才达到饱和;白刺花种胚活力为73.5%,具有相对高的发芽潜力;剥离种皮的种胚发芽率最高,为72.99%,显著高于完整种子和仅具胚的种子(P<005);白刺花胚乳和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其中50.0%胚乳浸提液可使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至75.85%;划破种皮破眠法可使白刺花种子发芽率达72.42%,其次是98%浓硫酸+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发芽率为57.42%).[结论]白刺花种皮的透水和透气性、胚乳及胚中所含的抑制物是影响白刺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机械划破种皮、用98%浓硫酸(酸腐)+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激素浸泡)软化种皮能有效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提高其萌发率,可在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的温度条件(15、20、25℃)对滇重楼种子进行培养,观测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20℃恒温条件下,培养55 d后,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萌发率为98.89%,根的生长情况也最好;15和25℃条件下培养的种子,萌发率低,萌发不整齐,根生长缓慢。[结论]20℃恒温是滇重楼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菟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成熟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温等因素对种子休眠解除的作用,结果显示:种子采收后30d进入休眠状态;在ABT生根粉200mg/L浓度下浸泡种子24h,对打破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发芽率达33.0%;10℃低温贮藏30~40d,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可达66.9%;10℃低温贮藏40d后,再用浓度150~200mg/L的ABT生根粉浸泡种子24h,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提高到85.2%、81.2%,且对实生苗的长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缩短皂荚种子休眠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以层积处理为对照(CK),通过测定发芽时间、发芽率、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对比浓硫酸法、碱水法、热水法、冷热水交替法、砂纸法、层积法对皂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砂纸法和浓硫酸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4%;砂纸法处理的种子集中在4 d内发芽,发芽时间最短,且幼苗根长最长,达80.52 mm;浓硫酸法处理具有最高的叶绿素含量,为6.597 8 mg/g;CK在株高方面有明显优势,植株鲜重以浓硫酸和砂纸处理为最佳。[结论]综合各因素考虑,砂纸法和浓硫酸法是促进皂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