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主要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当地牧民制定较为可行的驱虫方案,本研究于2009年3月至4月,对乌审旗不同地区的绵羊群进行了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驱虫效果比较试验。分别从6个采样点随机选取300只绵羊,由直肠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形态学鉴定,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感染率。同时,选取蠕虫感染强度较大的60只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几种抗寄生虫药物的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并以混合感染为特点,且与当地的草场类型、气候条件和饲养方式以及用药历史密切相关。总感染率达80.7%,感染优势虫种为线虫。根据虫卵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出13种,分别隶属于2门3纲4目9科和12属。药物驱虫结果表明,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剂仍显示出强大的驱虫效果,而推荐剂量的阿苯达唑片剂几乎没有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时对防控示范点的牛蠕虫病开展病原学监测,进行了望江县放牧牛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望江县草山草坡地区放牧牛蠕虫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表明,望江县放牧牛感染的优势蠕虫为片形吸虫、莫尼兹绦虫和肺丝虫;优势虫种感染具有季节动态。调查结果可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绵羊泰勒焦虫寄生在绵羊的红细胞内会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称为绵羊泰勒虫病。感染该病的绵羊发育迟缓,产肉、产毛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大量死亡,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绵羊泰勒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危害性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1979年~1996年间,我市共蠕虫学剖检63头动物,其中黄牛3头、马2匹、绵羊8只、猪10头、鸡20只、鸭20只,发现蠕虫43种,隶属3纲18种26属,其中吸虫5种、绦虫4种、线虫34种、优势种有肝片形吸虫、同盘吸虫、绵羊仰口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兰氏毛首线虫、细颈囊尾蚴、圆形似蛔线虫、复阴后圆线虫、长刺后圆线虫、无齿圆线虫、普通圆线虫、辐射杯环线虫、鼻形杯环线虫、鸡蛔虫和鸡异刺线虫等15种,应做为今后防制的重点虫种.  相似文献   

5.
用间接血凝法对绵羊东毕吸虫病的诊断作了试验及其研究。在试验中采用戊二醛固定绵羊红血球,对影响血凝效果的诸因素作了测定。作者认为在 pH6.8条件下,用每 ml 含20μg 蛋白质浓度的雄虫粗抗原致敏1:20000鞣酸处理的红血球获得的试验效果最佳。被检血清在1:160以上的稀释度凝集时,定为阳性。用间接血凝法对近百只寄生有东毕吸虫的绵羊和数十只寄生有其它蠕虫的绵羊作了试验观察。该方法对东毕吸虫病绵羊的检出率为91.11%。由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病绵羊引起的假阳性率为8.6%。寄生有消化道线虫的绵羊均为阴性。该试验结果表明,间接血凝法诊断绵羊东毕吸虫病有较高的敏感性,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用间接血凝法和粪孵法分别对20只患有东毕吸虫病的绵羊作了诊断试验。其结果,间接血凝法对东毕吸虫病绵羊的检出率比粪检法高20%。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完全蠕虫解剖法检查绵羊52只,山羊92只,收集虫体128万多条,虫体经分类鉴定共92种,隶属7纲、31科、48属;优势虫种16个;一只羊最多混合感染38种寄生虫,最大荷虫量142768条。经防治试验,认为用啤酒瓶稀释,按每公斤体重一次口服丙硫咪唑(Albendazole)5毫克对羊寄生蠕虫有良好驱治作用;用螨净(NEOCTDOL)按1∶1000浓度药浴,对驱治羊体表寄生虫也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绵羊焦虫病即绵羊梨形虫病,是由寄生在绵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绵羊焦虫病是经硬蜱传播,由梨形虫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绵羊的焦虫病死亡率很高。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一般经蜱爬行或叮咬进行传播。2012年4月,在迁安市野鸡坨镇某养羊户发生了该病,由于及时、有效的治疗,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绵羊焦虫病后,用血虫净治疗效果较好,用药后病羊痊愈,无羊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羊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有两种:一是山羊泰勒焦虫,另一种是绵羊泰勒焦虫,都能感染绵羊和山羊。山羊泰勒焦虫比绵羊泰勒焦虫的致病性强,山羊泰勒焦虫病的死亡率很高。泰勒焦虫虫体寄生在羊的红血球内,是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又称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解河南省牛寄生蠕虫的情况,给今后防治牛寄生蠕虫病提供资料,我们曾在开封、郑州、洛阳、南阳、信阳、漯河、安阳、焦作等地,对耕牛寄生蠕虫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结果加以整理,并修订了虫种名称。根据对近百头牛的剖检,共发现牛寄生蠕虫23种,其中:吸虫5种,绦虫与绦虫蚴3种,线虫15种。现将各虫种名录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前人的工作羔羊莫尼茨条虫病是绵羊寄生条虫病内对畜牧经济危害较大的条虫病。本病分布极广,其存在和危害性在我国若干牧区已经证实。世界各国对羔羊莫尼茨条虫的药物驱除问题,从19年开始研究直到目前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研究时采用的药药物三方面。首先报告了硫酸铜作为绵羊条虫成  相似文献   

11.
昆明小鼠肠道蠕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机选取普通级成年昆明小鼠10只,用蠕虫学剖检法进行寄生性肠道蠕虫区系调查。结果表明,在小鼠肠内共检获寄生性蠕虫3种,其中以隐匿管状线虫和四翼无刺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2.
正羊链球菌病即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及浆液性肺炎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病绵羊最为易感,山羊次之。绵羊焦虫病即绵羊梨形虫病,是由寄生在绵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引起,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13.
泰勒焦虫病,是指泰勒焦虫寄生在绵羊等动物身上引发的一种疾病。动物一旦患上此病,死亡率相当高,本文分析了泰勒焦虫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以及如何防治,以便更好的指导基层工作人员,使得其预防、治疗绵羊疾病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泰勒焦虫病,是指泰勒焦虫寄生在绵羊等动物身上引发的一种疾病。动物一旦患上此病,死亡率相当高,本文分析了泰勒焦虫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以及如何防治,以便更好的指导基层工作人员,使得其预防、治疗绵羊疾病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泰勒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危害当年羔羊,多见于2~6月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几年来,随着辽宁省养羊产业的迅速发展,绵羊饲养量也在迅速增加,绵羊泰勒焦虫病的病例也逐渐增多,该病已成为危害养羊产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在阐述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基础上,对蠕虫病、焦虫病、疥癣病及羊鼻蝇病这几种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近年来中国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方法】对分离自2005-2011年间的羊血液基因组以及蜱基因组,依次用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18S rRNA基因的特异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对所有羊血液基因组和蜱基因组的PCR扩增表明,在中国所调查的4省9县市,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存在明显差异。甘肃省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较高,主要呈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混合感染,现场调查危害比较严重。新疆喀什仅存在绵羊泰勒虫,调查没有见到临床发病病例。在湖北样品中检测到吕氏泰勒虫,但未发现临床上发病病例。在云南样品中没有检测到羊泰勒虫及其发病病例。【结论】羊泰勒虫病在中国上述区域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该研究为这些区域羊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据调查结果,安徽省家鸡寄生蠕虫计36种,隶属于14科20属。其中吸虫6科7属11种;绦虫4科7属14种(含2个未定种);线虫4科6属11种。在所获虫种中,小型漏带绦虫Choanotaenia parvus和合肥异剌线虫Heterakis hefeinsis为新种;安德烈戴绞绦虫Davainea andrei和热带变带绦虫Amoebotaenia tropica为国内新纪录;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orientalis、鲁氏前殖吸虫Prasthogonimus rudolphi火鸡异剌线虫Heterakis releagris以家鸡为宿主在国内属首次报道;分枝膜壳绦虫Hymenolepis cantaniana、少睾变带绦虫Amoebotaeniaoligorchis等7个虫种为安徽省新纪录。此外,对各种寄生蠕虫的感染虫率、感染强度、混合感染情况以及优势虫种等方面也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9.
绵羊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焦虫科焦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季节性焦虫病,近年来发病甚少,但随着牲畜流动性加大加快,喀左县新引进的羊群偶有发生,作者就发病诊疗情况及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伊维菌素对蠕虫感染羊体内阿苯达唑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联合应用伊维菌素对阿苯达唑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药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单独口服给予阿苯达唑和配合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其在自然感染蠕虫病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选取自然感染消化道蠕虫的鄂尔多斯细毛羊12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只.第1组单独口服阿苯达唑(15 mg/kg),第2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的同时口服阿苯达唑(15mg/kg).于给药后第45min至72h,由颈静脉采集血样,离心分离血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发现,在血浆样品中未检测到阿苯达唑原药,而检测到了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两种代谢产物;组间,两种代谢产物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各参数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配伍给予伊维菌素后阿苯达唑砜和亚砜的AUC均有下降趋势,而表观分布容积则有增加趋势,且滞后时间显著延长.因此,配伍应用伊维菌素对阿苯达唑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一定影响,在临床联合用药过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