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构建不同组成型启动子的乳酸菌表达载体系统,评价不同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活性,筛选出强表达的启动子,为后续研究乳酸菌作为活菌载体表达外源抗原或功能性蛋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载体pPG为骨架,将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序列分别替换为组成型强启动子Pldh、PHH和Phce,利用PCR方法扩增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并在下游多克隆位点中分别插入荧光素酶(LUC)、EGFP和Ampr报告基因,构建9种乳酸菌表达质粒,电转入副干酪乳杆菌HLJ-27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9株重组乳酸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报告基因在重组菌中的mRNA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检测蛋白的表达量,并检测表达蛋白的活性,以评估3个启动子的活性强弱。【结果】PCR成功扩增出大小约720 bp的EGFP基因和850 bp的Ampr基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9株重组乳酸菌中,分别成功表达出了58 ku的LUC蛋白、26 ku的EGFP蛋白和28 ku的Ampr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乳酸菌Nisin诱导表达载体,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在乳酸菌中的可控表达,本研究以产Nisin乳酸乳球菌染色体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双组份调控元件nisRK基因和诱导型启动子nisA基因,并克隆至乳酸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W425et中,以nisA基因替换原组成型启动子P32,构建乳酸菌Nisin诱导表达载体pW425N。为检测载体的诱导表达功能,以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W425N-gfp,以分离自仔猪肠道内嗜酸乳杆菌为受体菌,电转化法制备重组乳酸菌pW425N-gfp/L.acidophilus。结果表明,重组载体能够在Nisin诱导下表达目的荧光蛋白,并且最佳Nisin有效浓度为30 ng/mL,最佳诱导时间为3 h。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外源功能性蛋白在乳酸菌中的诱导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匍匐翦股颖HSP26.7基因启动子在植物抗逆方面的功能,克隆了匍匐翦股颖的一个小热激蛋白HSP26.7基因的启动子并进行了序列分析;构建了同时具有该启动子序列和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拟南芥植株.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存在HSE,ABRE等响应高温和其他胁迫的调控元件,受高温胁迫强烈诱导,...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乳酸菌(LAB)宿主表达载体的启动子,本研究以大肠杆菌- LAB穿梭载体pPG612为基本骨架,利用GatewayTM克隆技术操作构建了LAB组成型启动子探测载体,并利用该载体筛选了短乳杆菌的S层启动子.我们利用底物X-gluC与报告基因gusA编码的蛋白酶之间的特异性显色反应筛选阳性菌落,超声破碎后的菌体蛋白经SDS-PAGE和westem blot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在宿主菌中具有组成型启动子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表达载体及筛选其他LAB启动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汪生鹏  陆长德 《蚕业科学》2006,32(4):491-496
为了探讨家蚕丝素重链基因的调控机制,应用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为基因转移载体,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研究了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克隆片段在家蚕丝腺的不同部位,以及脂肪体细胞和Sf9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渗漏。结果发现,丝素重链启动子克隆片段在家蚕中部丝腺存在表达渗漏,并且在中部丝腺前部的表达活性要强于中部丝腺的中部和后部;克隆片段在脂肪体组织存在表达渗漏,通过荧光解剖显微镜可以在体表观察到绿色荧光;克隆片段在Sf9培养细胞中也存在表达渗漏。上述结果说明目前已知的有关家蚕丝素重链基因的调控元件仍不充分,家蚕基因组中可能还有其他调控丝素重链基因表达组织和时相的特异性元件存在。  相似文献   

6.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转化中。为了研究融合标记基因NPTⅡ::GFP在柑橘遗传转化中的筛选效率,本实验将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驱动的nptⅡ∷GFP融合标记基因表达载体pNGM和由CaMV35S启动子分别驱动NPTⅡ、GFP两个基因的表达载体pNPTII-GF经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锦橙上胚轴。GFP绿色荧光检测结果显示,GFP在转NPTⅡ∷GFP融合基因植株中强烈表达,荧光强度与非融合GFP转基因植株的表达水平相当。NPTⅡ∷GFP融合标记基因对锦橙的转化效率为10.8%,与非融合NPTⅡ基因的转化效率(11.0%)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NPTⅡ∷GFP融合标记基因是一个有效的柑桔遗传转化筛选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植物表达载体,试验采用TA克隆的方法,从PPRV质粒中分别扩增出F、H基因,在H基因终止密码子前加入KDEL序列,形成H-KDEL,从烟草SRⅠ中扩增出促进外源基因表达的MAR12序列和MAR34序列,从pHL005质粒中扩增出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以上克隆载体均带有相应酶切位点。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和序列大小均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各克隆载体均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8.
研究桑树抗病关键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及其活性,对阐明基因的功能与表达调控机制十分重要。利用Tail-PCR技术成功地从桑树叶片基因组DNA模板中扩增得到病程相关蛋白基因MuP R1-2的启动子,将之命名为pM uP R1-2。利用PlantC ARE软件分析pM uP R1-2的核苷酸序列,发现其具有多个转录起始所必需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另外还包含多种环境因子响应元件。构建由pM uP R1-2启动GUS基因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及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M uP R1-2具有启动子的功能,证实烟草叶片接种Pst DC3000菌液后能驱动下游报告基因GUS表达,pM uP R1-2具有病原菌诱导表达活性。进一步构建pM uP R1-2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与GUS荧光定量分析发现pM uP R1-2不仅具有病原真菌和细菌诱导表达活性,同时具有可被多种激素诱导表达的特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为基因转移载体,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为报告基因,研究不同截短的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2127/+23、-925/+23和-238/+23)驱动报告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通过病毒感染介导,3种长度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在脂肪体和血细胞中存在异位表达,从个体体表可直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3种长度的启动子都能在后部丝腺中高效起始EGFP的转录,产生绿色荧光;长度为0.9kb和0.2kb的启动子0.9KH、0.2KH在中部丝腺能起始EGFP转录产生绿色荧光,而2.1kb的启动子(2.1KH)能起始EGFP转录,但未能检测到绿色荧光;3种长度的启动子也能在Sf9培养细胞中起始EGFP基因表达。上述结果表明,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没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旨在构建含有乳铁蛋白肽基因和a干扰素基因的载体,并制备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研制抗乳房炎和口蹄疫转基因克隆牛提供供体细胞.本研究构建了由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启动的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由CMV启动子调控的人α干扰素基因的载体,以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neo基因作为筛选基因;分别采用脂质体和电击法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得到转基因阳性细胞,并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中目的基因的整合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干扰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得到了同时含有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α干扰素基因的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且α干扰素蛋白在转基因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糖蜜和植物乳杆菌的添加对谷草黄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内试验基地106号和107号两种谷草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添加糖蜜(鲜重1.0%)和植物乳杆菌(106 CFU/g鲜重),无添加作为对照组进行黄贮调制,每组3个重复,于10~15 ℃室温中存放90 d。开封取样,测定黄贮的pH值、营养成分、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乳酸/乙酸值。[结果]添加组可以极显著(P<0.01)提高2种谷草黄贮中乳酸、乙酸含量以及乳酸/乙酸值;显著(P<0.05)降低106号谷草ADF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107号谷草pH值。[结论]添加糖蜜和植物乳杆菌可以提高谷草黄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预干处理、添加糖蜜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制剂对饲用谷子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灌浆期106号和107号饲用谷子为原料,采用双因素(含水量×添加剂)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用新鲜及预干处理的谷子调制青贮;利用2种不同含水量的谷子调制的青贮中,无添加为对照组(CK),添加1%糖蜜和0.2%植物乳杆菌的混合制剂为试验组(ML),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0~30 ℃室温环境中发酵45 d。开封后测定青贮干物质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值、乳酸含量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预干处理极显著(P<0.01)提高2种饲用谷子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和pH值,显著(P<0.05)提高106号饲用谷子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同时,极显著(P<0.01)降低乳酸和乙酸含量。106号饲用谷子预干青贮ML组的干物质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CK组。2种饲用谷子的新鲜和预干青贮ML组的pH值均极显著(P<0.01)低于CK组,乳酸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CK组。2种饲用谷子预干青贮ML组的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CK组。[结论]预干处理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留,但对青贮发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糖蜜和植物乳杆菌对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但能促进青贮乳酸发酵,显著降低pH值,提高乳酸/乙酸值。  相似文献   

13.
对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传统奶油制品进行了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经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分子鉴定,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1个属4个种,分别为1株类布氏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和7株副干酪乳杆菌。该研究拟为内蒙古传统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及优良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宜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4株菌的单菌和多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试验筛选最佳发酵菌种,同时研究了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对其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不灭菌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4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75%;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双菌组合的发酵效果优于三菌和四菌发酵,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由该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的最佳菌种组合为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6种新疆地区不同传统酸奶,通过平板涂布、划线分离、革兰染色、接触酶试验和凝乳试验鉴定后得到4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L1、L2、L3、L4。通过PCR鉴定16S rDNA序列,证明L1、L2株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3、L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4株乳酸菌L1、L2、L3、L4的产胞外多糖含量分别为176、248、205、294 mg/L;L4株产胞外多糖量最高,L1株产量最低。研究丰富了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发酵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牛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构建含有牛骨骼肌α-肌动蛋白(α-actin)启动子、牛骨骼肌肌球蛋白轻链2(mylpf)启动子及牛肌酸激酶(ckm)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将3种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分别与含有海肾荧光素酶的质粒共转染牛成肌细胞和牛成纤维细胞。经双荧光素酶检测得到转染成肌细胞,72 h后,α-actin启动子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ylpf启动子和ckm启动子,转染成纤维细胞72 h后,这3种启动子的表达量和空载体相近。结果表明,α-actin启动子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效率高于mylpf启动子和ckm启动子;3种启动子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与空载体相近,证明了这3种启动子的骨骼肌特异性。通过对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为外源基因在骨骼肌组织的特异性表达提供了试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肉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pGEM 3Z为载体 ,分别构建了家蚕 (Bombyxmori)和野桑蚕 (Bombyxmandarina)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控制的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质粒 ,利用昆虫细胞瞬时表达系统进行启动子特性分析 ,并就家蚕滞育激素对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家蚕和野桑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在家蚕Bm5细胞、Sf2 1细胞中都有转录活性 ,但是活性都很低 ;家蚕滞育激素在体外条件下对家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节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13~ 33nmol/L时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由此推测来自家蚕卵巢的Bm5细胞可能存在与滞育激素作用的受体。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方法从猪基因组DNA中扩增了1.2 kb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进一步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MSTNPro-EGFP;通过转染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和猪成纤维细胞,对猪myostatin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控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猪myostatin基因启动子可以启动GFP在C2C12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而将猪MSTNPro-EGFP载体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后并未观察到GFP的表达,说明myostatin基因表达的肌肉特异性源于启动子的转录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又称为鸭瘟病毒,是一种只感染雁形目禽类的疱疹病毒。DEV具有基因组大、非必需基因多、能插入外源基因的容量大、遗传稳定等优点,其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为外源基因提供了诸多可插入位点,以DEV为载体,成功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A蛋白[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VP0蛋白[2]、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3]以及鹅细小病毒VP2蛋白[4]。构建重组DEV的重要一步是将报告基因插入到基因组中,目前常用的报告基因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红色荧光蛋白(RFP)以及LacZ报告基团。本研究用RFP报告基团插入DEV UL2基因中,获得表达红色荧光的重组病毒,一步生长曲线表明,RFP对DEV的生长无影响;连续传代12代,RFP能够稳定表达,为DEV载体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