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掌握昌吉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及消长规律,同时为养殖户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本试验收集2013~2014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猪血清共135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共1350份血清间接ELISA方法检测总抗体阳性率为80.07%(1081/1350),平均抗体滴度为8log2;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仔猪、14日龄仔猪、21日龄仔猪、30日龄仔猪、40日龄仔猪、55日龄仔猪等不同阶段猪群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69%、86%、93%、72%、82%、88.67%、80.67%、72.66%、82.67%。因此,结合检测结果、临床生产数据及猪场已采用CSF的免疫程序,建议试验区仔猪猪瘟免疫程序为23~25日龄进行首免疫,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生产公、母猪每年春秋两秋各普免一次,经产母猪每次断奶前跟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并提出针对该病的最佳免疫程序,分别采集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14日龄、21日龄、30日龄、40日龄和55日龄仔猪等不同猪群的血液,分离血清,共计1 50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的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口蹄疫总体抗体阳性率为86.4%。3个猪场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90.6%、78.4%,不同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公猪100%、后备母猪100%、哺乳母猪100%、妊娠母猪100%、7日龄仔猪91.9%、14日龄仔猪92%、21日龄仔猪87.6%、30日龄仔猪83.4%、40日龄仔猪73.9%、55日龄仔猪58.2%。综合本研究结果及该猪场前期的免疫程序,建议仔猪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为40日龄首次免疫,54日龄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昌吉地区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PRRSV的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分别采集了昌吉地区4个免疫了弱毒苗的规模化猪场,和3个免疫了灭活苗的规模化猪场血清共1 036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经检测,4个免疫PRRS弱毒苗规模化猪场总阳性率为79.05%(468/592),平均KQ为49.63,标准差为39.41.3个免疫PRRS灭活苗规模化猪场总阳性率为62.61% (278/444),平均KQ为45.88,标准差为31.22.结果表明,在规模化养猪场使用灭活苗免疫预防PRRS感染作用不如弱毒苗,因此,建议临床应用中应选择弱毒苗为宜,结合检测结果、临床生产数据及猪场已采用猪PRRS免疫程序,建议商品猪在仔猪断奶后初免.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正向间接血凝检测猪瘟抗体水平,采用ELISA测定猪口蹄疫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A、B、C三个规模化养猪场,仔猪在21日龄时猪瘟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50%、100%、100%;蓝耳病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00%、28.21%、23.33%;口蹄疫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50%、51.28%、13.33%。因此,建议农六师垦区规模化猪场21日龄免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和猪口蹄疫,1周以后免疫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5.
饶丹 《中国猪业》2022,17(4):52-55
为了解河南省新乡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采用猪瘟疫苗抗体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对该猪场不同日龄的保育猪、妊娠母猪、后备母猪及公猪进行猪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妊娠中后期母猪的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离散度分别为16.13%、17.01%,离散度相对稳定,免疫效果好。后备母猪、哺乳母猪抗体阳性率达100%,离散度分别为0.65%、8.80%,相对偏低,免疫效果好,猪群比较稳定。公猪的整体抗体阳性率为100%,猪场3个区中公猪的抗体离散度分别为3.23%、3.51%、6.11%,公猪免疫效果好且抗体整齐度高。保育仔猪前期的猪瘟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00%,保育中期抗体阳性率最低,为50%,保育后期抗体阳性率是80%,保育中后期离散度分别为24.77%、32.98%,离散度相对不稳定,免疫水平不均一,存在感染野毒的风险,不同个体间抗体水平差异比较大。结合试验猪场具体情况,在保育猪30~55日龄之间再检测,确定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提高仔猪的免疫效果。本文通过对某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检测分析,为该猪场生产中防控猪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实验旨在观察猪场母猪与仔猪猪瘟的免疫程序。在南堰猪场根据其母猪与仔猪的猪瘟免疫程序,选取15日龄乳猪、25~80日龄断奶保育猪、产后15d母猪、产后25d母猪,采用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检测其猪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水平,其中,母源抗体合格率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但25日龄断奶时仍然高达97.8%,所以仔猪断奶前无需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还可适当推迟猪瘟活疫苗的首免日龄;而仔猪猪瘟苗首免4周时抗体合格率为100%,因此仔猪猪瘟苗二免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个月;母猪在断奶时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也为100%,说明该母猪断奶时不需要注射猪瘟活疫苗。从检测的母猪与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的合格率来看,母猪、仔猪在猪瘟免疫注射间隔时间上均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7.
2种猪瘟抗体检测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单抗 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均可用于猪瘟抗体的检测 ,为了比较其效果 ,笔者应用这 2种方法对目前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 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1 .1 .2 猪瘟单抗 ELISA诊断试剂 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1 .1 .3 受检血清 采自新疆南北疆 3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不同日龄的猪血清 ,其中仔猪 ( 1 5~ 45日龄 )480份 ,生产母猪 5 2 0份 ,肥猪 ( 70~ 1 60日龄 ) 40 0份 ,置 4℃冰箱保存备用。 3个场猪瘟免疫…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018年新疆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抗体水平,笔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采自7家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猪的321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猪瘟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4.11%(270/321),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平均阻断率为66.60±24.44。各猪场间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极显著。各日龄段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在60%~100%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保育猪阳性率最低(为60%),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其他各日龄段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均在80%以上。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7个规模化猪场中,有6个猪场的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能达到国家标准(70%),但离散度普遍较高,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平顶山地区猪细小病毒(PPV)疫苗免疫效果,研究采用间接ELISA法对平顶山地区6个乡镇的15个不同规模猪场共1 040份血清样品进行细小病毒IgG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平顶山地区不同规模猪场细小病毒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1.15%,其中大型规模化猪场、小型规模化猪场和散养场阳性率分别为82.67%、72.4%和54.17%。不同类别猪群血清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经产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81.0%,仔猪和保育猪阳性率稍高,分别为79.55%和67.5%,种公猪和后备母猪阳性率最低,分别为47.22%和47.30%。研究表明平顶山地区猪群存在感染猪细小病毒的风险,需要加强相关免疫与防控。  相似文献   

1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某规模化猪场仅进行了猪瘟的常规免疫,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现象严重。采集的154份血清样品其中母猪血清样45份,仔猪血清样109份)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温抗体水平,结果母猪血清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2.22%,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6.67%,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59%;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衣原体病、弓形体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0,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用试管凝集由氏杆菌病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杨莉  齐向涛  许追  许丹丹  欧都  齐亚银 《养猪》2014,(3):116-118
试验以石河子地区7个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收集不同类别猪血液样本共1208份,应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石河子市规模化猪场的PCV2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经过对石河子地区4个未免疫PCV2疫苗规模化猪场的681份血清调查,结果该4个规模化猪场PCV2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9.93%(340/681);经过对石河子地区3个免疫PCV2疫苗的规模化猪场的527份血清调查,结果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2.03%(485/527)。发现PCV2目前在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猪场中感染较严重,所以对该地区未免疫PCV2的规模化猪场建议净化后进行该疫苗免疫,建议免疫方案为:1)种公猪、种母猪每年免疫3~4次,1头份/头;2)仔猪14~20日龄免疫1次,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0.5头份/头。3个免疫PCV2疫苗的猪场目前免疫抗体水平比较理想,基本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初步分析PED灭活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血清母源特异抗体动态,笔者应用重组PEDV部分纤突(spike,S)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基于PEDV S1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了产前4周用PED灭活疫苗免疫母猪的初乳、分娩当天血清及其仔猪1、7、14、21、28和35日龄(d)时血清中的PEDV抗体。结果显示: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特异地检测PEDV抗体,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猪轮状病毒的抗血清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于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与IPM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14%;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0%。免疫母猪初乳、分娩当天血清中的PEDV抗体阳性率为100%,初乳比血清中的平均抗体水平低;1d仔猪血清PEDV抗体阳性率为50%,平均抗体水平低,与初乳中的抗体水平接近,7d以后所有仔猪血清全部转为PEDV抗体阴性。建立了检测PE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产前用PEDV灭活疫苗给怀孕母猪免疫1次时,其所产仔猪血清中的母源特异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低,且维持时间短暂。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云南省某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分析,通过监测整体猪瘟抗体水平来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并对抗体效价不合格的猪只及时补种疫苗,对猪瘟的防控有重大意义。本试验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云南省某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283份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74份,免疫合格率为73.9%。哺乳仔猪检测65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22份,免疫合格率为66.2%。断奶仔猪检测74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28份,免疫合格率为62.1%。育肥猪检测75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21份,免疫合格率为72%。母猪检测69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3份,免疫合格率为95.6%。所有猪群中断奶仔猪免疫合格率最低,与临床上断奶仔猪猪瘟发病率较高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正向间接血凝检测猪瘟抗体水平,采用ELISA测定猪1:2蹄疫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A、B、C三个规模化养猪场,仔猪在21日龄时猪瘟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50%、100%、100%;蓝耳病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00%、28.21%、23.33%;口蹄疫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50%、51.28%、13.33%。因此,建议农六师垦区规模化猪场21日龄免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和猪口蹄疫,l周以后免疫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6.
为对昆明市禄劝县某规模化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对该猪场18份妊娠母猪、24份哺乳母猪和38份2.5~3月龄保育猪,共80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3种猪群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4%、95.8%和89.5%;猪伪狂犬病抗体阳性率为100%、100%和7.9%。表明该猪场猪瘟免疫合格;猪伪狂犬病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免疫合格,但保育猪免疫失败。建议分析保育猪免疫失败原因,完善免疫程序,及时补充接种伪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调查南疆某规模化猪场免疫猪群的猪瘟抗原与抗体水平,为制定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试验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场免疫猪群的480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与分析,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采集的24份猪瘟疑似病料进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对随机采集的480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449份为阳性样品,阳性率为93.5%;不同类别群体中以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7.2%;2~4胎母猪与5~6胎母猪的抗体阳性率为97.8%;22~28 d的阳性率最低,为76.9%;36~50 d的仔猪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2.3%。对采集的24份猪瘟疑似病料进行抗原检测,显示均为阴性。研究表明,该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免疫情况良好,未出现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检测了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 10 93份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2 6 7份 ,免疫合格率为 75 .5 %。哺乳仔猪检测 10 7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34份 ,免疫合格率为 6 8%。断奶仔猪检测 333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12 3份 ,免疫合格率为 6 2 %。育肥猪检测 34 0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94份 ,免疫合格率为 72 %。母猪检测 313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16份 ,免疫合格率为 95 %。所有猪群中断奶仔猪免疫合格率最低 ,与临床上断奶仔猪猪瘟发病率最高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吉林省部分地区5个猪场的30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检测结果,被检猪场中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51.67%,5个地区猪场均检测出阳性猪。其中30日龄内仔猪阳性率为12.77%;种公猪总阳性率为56.19%;经产母猪总阳性率为67.80%。结果证实,吉林省不同地区猪场均存在PCV2感染,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为了查清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课题组采用ELISA试剂盒,对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465头哺乳猪、456头保育猪、436头育肥猪、419头母猪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查明了哺乳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11%,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0.57%,育肥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22%,母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9%,证明被检猪群免疫抗体不理想,尤其是保育猪抗体水平较低。同时对12个规模化种猪场,4类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猪瘟疫苗的133头哺乳猪、110头保育猪、105头育肥猪、135头母猪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乳猪在吃奶前超免猪瘟高效细胞苗6头份,21日龄时二免猪瘟高效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三免猪瘟高效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1 d跟胎免疫效果最好,使保育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9.29%,有些猪场使用该方法免疫后,使保育猪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生长发育逐渐走向正常;而采用仔猪在断奶后28日龄至35日龄时首免猪瘟普通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8 d跟胎免疫的方法效果最差,不宜推广应用。通过对山西一些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的调研,基本查清了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和最佳免疫方法,可为养猪场防控猪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