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三种不同组合家野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断奶野猪(♂)×大白(♀)、野猪(♂)×皮特兰(♀)、野猪(♂)×杜洛克(♀)(以下各宗系简称野大、野皮、野杜)杂交仔猪各2窝,每窝3头,共计18头,试验期为140 d.试验结束后屠宰对其血清10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野皮与野杜组ALP均高于野大组,差异显著(P<0.05),且野杜组与野大组差异极显著(P<0.01);野大组与野杜组LDH均高与野皮组,差异显著(P<0.05);野杜组GLU、TG均高与其它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野杜组CHO低于野大组和野皮组,差异显著(P<0.05),且与野大组差异极显著;从TP、Ca、P、ALT和AST看,3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青海互助八眉三元商品猪育肥最佳生产方式,以长白(♂)×白杜八(♀)、大约克夏(♂)×白杜八(♀)、白色杜洛克(♂)×长八(♀)、大约克夏(♂)×长八(♀)、白色杜洛克(♂)×约八(♀)、长白(♂)×约八(♀)等6个不同杂交组合的三元商品猪为材料,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饲养对比试验,比较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猪的增重速度、料肉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杜长八组的试验末重、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杜长八三元杂交生产育肥猪。  相似文献   

3.
家猪与家野杂交猪血液中八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的杂交猪8头,纯种野猪(♂)×鄂西黑猪(♀)的杂交仔猪(以下简称F1代)8头及长白猪(♂)×F1代母猪(♀)的杂交二代(以下简称F2代)8头,对其血液中的八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红细胞数方面3种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代猪及F2代猪的红细胞数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9.58%和2.89%:在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含量、血清清蛋白及血清球蛋白方面,F1及F2代猪均高于长大猪,且差异显著(P<0.05),F1代猪高于F2代猪,且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钙含量及血清磷含量指标上3种杂交组合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及F2代猪的血清钙含量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10.80%和4.24%,血清磷含量提高了6.19%和3.80%.  相似文献   

4.
野公猪与鄂西黑母猪杂交一代猪与2种家猪生长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17头杂交野猪(野公猪×鄂西黑母猪)、21头长白猪和22头大约克猪的初生重、30日龄重及平均日增重以及杂交野猪从出生到6月龄各阶段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杂交野猪的公猪和母猪的初生重、30日龄重及平均日增重均分别低于长白猪的公猪和母猪,也低于大约克猪的公猪和母猪,且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野公猪的初生重、30日龄重和60日龄重均与杂交野母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6月龄重低于杂交野母猪,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选择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可乐猪3个猪品种为父本,以大约克猪纯繁(大约克×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纯繁(杜洛克×杜洛克)组为对照,研究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乐猪为父本时,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缩短了2d,仔猪的有效乳头数略有下降,但产活仔数(11.0±1.41)头/窝、断奶仔猪数(9.7±1.45)头/窝、断奶育成率(94.41±2.826)%均为最高(P〈0.05),死胎数(O.3±0.25)头/窝和死胎率(3.25±3.25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总产仔数最高(11.3±1.81)头/窝,说明有良好适应性的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从窝重上采看,可×大杂交组的初生窝重(14.850±2.4432)ks/窝、20日龄窝重(45.700±12.3641)ks/窝、断奶窝重(67.500±9.5657)kg/窝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相关性分析显示,死胎数影响仔猪的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这些结果说明以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改善大约克猪的繁殖力,值得在毕节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及鲁烟白猪与鲁育大约克、长白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长白×鲁烟白猪组合最高,与大约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组合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7.69%(P0.05)和6.55%(0.05),料重比降低2.36%(P0.05)和3.99%(P0.05)。3个组合的胴体直长、平均背膘厚和瘦肉率及滴水损失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都以长白×鲁烟组合最高,但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鲁烟×鲁烟最高,分别比大约克×鲁烟和长白×鲁烟提高0.61%(P0.05)和0.46%(P0.05)。四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原种种群中红壳色文蛤(G、g)、江苏原种种群红壳色文蛤(S、s)为材料,进行不同地理种群双列杂交试验,建立杂交组合G(♀)×s(♂)和S(♀)×g(♂),自交组合S(♀)×s(♂)和G(♀)×g(♂)。对各组合受精卵直径、孵化率以及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广西种群红壳色文蛤为母本的组合G×s、G×g在受精卵直径与以江苏种群为母本的组合S×g、S×s存在差异(P0.05),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浮游期以及附着期的壳生长均表现为母本效应,组合G×s、G×g生长较组合S×s、S×g更具生长优势。杂交组合均比自交组合生长快,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美国尼罗罗非鱼与吉富品系罗非鱼进行种内杂交,子一代与奥利亚罗非鱼进行种间杂交,对三元杂交罗非鱼组合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筛选生长性能优良的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罗非鱼组合的平均日增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美吉F_1"(♀)×奥利亚(♂)"吉美F_1"(♀)×奥利亚(♂)美国(♀)×奥利亚(♂)。"美吉F_1"(♀)×奥利亚(♂)和"吉美F_1"(♀)×奥利亚(♂)三元杂交奥尼罗非鱼组合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是5.54、5.37,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60%、9.15%。  相似文献   

9.
为通过杂交育种解决南日鲍种质退化问题以促进鲍养殖效益,分别选取2012年10月份开展的南日鲍(♀)与皱纹盘鲍大连群体(♂)、盘鲍日本群体(♂)杂交所得的苗种以及南日鲍自交所得的3种苗种,于2013年3月份在海区水质情况良好的同一渔排吊笼养殖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组,每组2 500个鲍苗,试验390d左右,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测定鲍的体长、体重,分别统计每组鲍的数量。结果表明:分苗前,杂交鲍苗的生长速度、度夏养殖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交所得鲍苗(P0.05);而南日鲍(♀)×盘鲍(♂)杂交所得鲍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略高于南日鲍(♀)×皱纹盘鲍(♂),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年秋季分苗后,养殖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依次为:南日鲍(♀)×盘鲍(♂)南日鲍(♀)×皱纹盘鲍(♂)南日鲍(♀)×南日鲍(♂),且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鲍养殖生产中,采用杂交育种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提高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断奶至配种间隔和妊娠期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整理四川省南充市种畜场850窝长白母猪、470窝约克夏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断奶至配种间隔、妊娠期对长白和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断奶至配种间隔间存在基本相似的规律性,即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6 d(约克夏)或7 d(长白)以内,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性状指标较高,到第8天降到最低点,约11 d以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等繁殖指标又开始提高.分娩母猪大多集中在妊娠期113~115 d和116~118 d,呈明显的正态分布.随妊娠期延长,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异常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均出现减少的趋势,但大约克母猪差异并不显著,长白母猪差异显著(P<0.05).妊娠期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初生窝重等均呈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