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全 《四川林业科技》2013,34(1):107-109,118
结合GIS技术的内容和特点,着重从火点定位、林火蔓延分析、火灾决策分析、火情态势标绘、火灾损失评估、火灾档案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GIS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讨论几个方面查看和收集相关文献,并探讨了当前GIS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GIS技术的内容和特点,着重从火点定位、林火蔓延分析、火灾决策分析、火情态势标绘、火灾损失评估、火灾档案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GIS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排解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因对地形不熟悉,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问题,改变灾后损失情况常要动用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统计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前的网络通讯技术和WEBGIS技术,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个高效实用的分布式森林防火指挥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技术流程与功能模块,其次分析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即对森林管理所涉及到的数据组织管理、Web GIS的系统体系结构、Web GIS的共享与互操作等技术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最后以该系统的军事在线标绘功能为例,展示了系统实际运用效果图。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航空护林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结合东北航空护林中心航护观察员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建立ArcGISEngine支持下的森林火场侦察标绘系统,对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和数据整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供了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智能林火标绘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优势和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它的成效和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李仁 《中国林业》2009,(2):37-37
智能林火标绘仪,是一种借助平板笔记本电脑平台,将GPS卫星导航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组合而成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森林航空消防领域,在飞行观察业务建设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创出了一条具有较高智能化的飞行观察工作模式,由此带来的便捷、高效和科学规范管理优势将为我国的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森林航空消防的基本含义,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航空护林中的重要性。针对航空护林工作的特点,探讨了使用基于GPS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消防飞机的调度指挥。该系统可实现消防飞机智能定位、实时监控、轨迹回放、火场信息传输、语音通信、火场标绘、统计和分析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航空护林调度指挥信息化管理。同时,对森林航空消防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地森林火灾预防难、扑救难、易伤亡的特点,在对森林防火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GIS为核心,建立森林防火基础地理数据库,综合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硬件开发技术及林火理论对其进行研发,建立了森林火灾扑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实现了GPS人员动态跟踪及火情采集、林火热点管理、林火蔓延模拟、灭火扑救辅助决策、森林火灾发展态势发布、三维火环境场景浏览等多个功能。系统以.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Skyline三维可视化技术、ArcGIS Engine开发组件为基础,结合GPS芯片、通讯网络及智能手机进行集成开发。系统建立示范以来,在日常林火管理中能及时发现潜在森林火灾、开展计算机辅助决策与处置,实现森林防火计算机信息化,从而提高林火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21-129
针对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与现状,分析森林防火监管技术需求,提出融合应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卫星通信、大数据等手段构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监测体系,通过遥感监测分系统、通信传输分系统和态势指挥分系统的设计,解决当前森林防火中存在的多源观测数据获取、处理能力不足,数据实时传输能力差,现场态势掌握和态势发布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期全面提升我国森林火情预警、火情实时态势监控、火情态势分析、灾后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雷达三维遥感是获取各种森林冠层特征参数的一种突破性技术, 具有精确地直接测量和估计森林结构特征的能力。文中介绍了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的背景、发展情况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 详细分析了通过激光雷达直接测量、建模或推断及多源融合获取森林结构特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Crystalline or almost pure organic compounds can be formed either alone or with two or three related compounds in juxtaposition in shakes in central heartwood. The compounds may not always be present in the more complex extractives formed at the heartwood periphery. The largest amounts of deposits are in the innermost or widest portion of the shake. No evidence could be found of a source of substrate, energy or specific enzymes necessary for the selective biosynthesis of these deposits.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formedin situ by an undetermined mechanism during enlargement of the shake.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heartshakes of some species can contain deposits of inorganic, metal organic, resinous or organic compounds in a pure or concentrated condition. The type of deposit in different genera is discussed.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s have been made of the deposits in the heartshakes ofIntsia bijuga, Dacrydium spp.,Anisoptera curtisii, Pinus elliotii andOrites excelsa. The deposits were of a benzenoid or terpenoid nature or aluminium succinate.I thank Mr. R. Wearne for organic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several Armillaria spec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urkey,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ecology in Turkish fores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five forest stands, approximately 5–74 ha in size, in Kastamonu province in the Black Sea Region of Turkey for the presence of Armillaria species in stumps and logs. The stands were mixed Abies nordmanniana ssp. bornmülleriana and Pinus sylvestris forests managed using a selective cuttings system; the proportion of fir in the total number of stems and stumps ranged from 36 to 98%. Based on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d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s of the rDNA, all rhizomorphs sampled from the stumps and logs were of Armillaria ostoyae. The size of the genets was estimated with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s analysis of the isolates and ranged from single stumps to approximately 450 m2. One to seven genets were found in each stan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ts had arisen from spores and vegetative spread was limited on most sites.  相似文献   

14.
寒地城市居住区冬季植物景观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寒地城市冬季漫长 ,如何创造良好冬季植物景观是居住区外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 ,文章探讨发挥寒地植物冬季景观特色 ,从植物形成景观的基础形态、干皮颜色、果实等 ,到形成景观 (配置 ,色彩 ,结构 ,认识 ,管理 )等 ,为寒地居住区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安全健康意识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更加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样品预处理研究进展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简单分析介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建平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植物在石质山地的造林成活率、土壤化学性质随造林年限的变化和造林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胸径、树高年净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在石质山地的成活率在21%~85%之间,其中白榆和沙打旺的成活率分别为81%和85%,而小叶杨、刺槐、栾树的成活率均在70%左右;植被能明显提高石质山地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全N、P2O5含量,但提高程度随土层深度、养分种类和造林年限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土层,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0.01)并显著降低土壤P2O5含量(p〈0.01);只有保水剂可引起土壤全K含量的明显升高;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白榆、小叶杨、刺槐、栾树树高和胸径的年净生长量,但保水剂的提高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海松江中央公园内65株特大银杏树白蚁为害情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银杏受害率为100%,其中存在活白蚁的银杏占总量的56.9%,采用毒土处理、粉剂疗法、建立白蚁监测点等措施,经过两次灭杀,活白蚁的灭杀率达到92.3%和93.3%,从而使存在活白蚁银杏树的比例从56.9%下降到2.7%,白蚁发生情况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经常暴露在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之下,这些胁迫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并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为了抵御不利的环境条件,植物已经进化出复杂而精细的网络来感知胁迫并激活防御系统。为此,植物激活许多信号转导通路,这些信号转导通路可以改变一些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植物形态、生理和生化的改变以适应逆境。DNA胞嘧啶甲基化是高等真核生物的主要表观遗传机制之一,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调节基因表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表观遗传变异比遗传变异更为灵活。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植物都会发生表观遗传的改变。许多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参与植物的发育和应激反应。基于相关研究对DNA甲基化进行了综述,对植物逆境胁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栎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栎属植物种复合体(Complex)、种以及群体在表现型、同工酶和DNA3个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国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我国栎属植物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木材碳封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封存可以分工业封存和生物封存, 工业封存包括地质封存、海洋封存、矿石碳化以及工业循环利用, 这些方法能快速回收CO2, 但工艺流程技术复杂, 成本较高。木材碳封存是生物碳封存的一种类型, 树木光合作用吸收的碳主要存贮在木材中。运用木材密度、微密度等检测仪器, 通过确定木材密度变化, 结合其含碳率来计量木材的碳封存过程以及封存过程中碳的分配格局, 同时研究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可以为研究森林的碳吸收动态提供便捷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