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木霉和粘帚霉菌株筛选及生防的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2年6月至12月中旬,用4批共200颗菌核作诱饵,分离到粘帚霉(Gliocladiumspp.)、木霉(Trichoderma spp.)、镰刀菌(Fusariumspp.)、青霉(Penicilliumspp.)、毛霉(Mucorspp.)、根霉(Rhizopusspp.)、曲霉(Aspergillus spp.)、腐霉(Pythiumspp.)和少量难鉴定菌株,共计171个菌株,其中粘帚霉80株、木霉55株,分别占46.8%和32.2%,在不同采样期内均为优势种群。所诱捕的木霉经鉴定分为7个种,哈茨木霉和康氏木霉出现较早,而黄绿木霉和拟康氏木霉出现较迟。通过测定所获得木霉菌株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筛选出Tk1、Th2生防潜能较好的菌株。经离体叶片测定,Tk1和Th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0.6%和89.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个不同的园林土壤中真菌种类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分离出7属14种真菌,其中毛霉属三种:即林木毛霉、丰盛毛霉和碎囊毛霉;曲霉属三种:日本曲霉棘孢变种、日本曲霉原变种和佩特曲霉;镰孢属一种;青霉属四种:绳状青霉、分枝青霉、短密青霉和桔青霉;芽枝霉属一种;木霉属一种即康氏木霉;轮枝霉属一种。  相似文献   

3.
油菜花瓣附生真菌区系及对核盘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油菜不同部位脱落花瓣和未脱落花瓣进行附生真菌区系的分析,得到1908个菌株.除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外,其他真菌经鉴定后主要属于10个属,它们是短梗霉属Aureubas/d/um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 spp.、葡萄孢属Botrytis spp.、黑葱花霉属Pericord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黑孢属Nigrospora spp.、青霉属Peniccillium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p.和附球孢菌属Epicoccum spp..其中,短梗霉菌、镰刀菌和交链孢菌为优势真菌群.通过菌丝间的相互作用、对峙培养方法测定160个菌株对核盘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核盘菌之间存在重寄生作用和溶菌作用等方面的拮抗机制.并初步筛选得到了一批拮抗作用较强、定殖能力也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红枣贮藏期病原菌系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宁夏红枣贮藏期果面上出现的真菌菌系主要有7种.其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青霉(Penicillium spp.)、木霉菌(Trichoderm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是优势菌株;曲霉属(Aspergillus spp.)、毛霉(Mucor spp.)和根霉(Genus rhizopus spp.)是亚优势菌株.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真菌微生物在果面上出现的菌落数增加.不同处理的宁夏红枣贮藏期间细菌随贮藏时间延长增殖加快.经保鲜剂处理后的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贮藏时细菌增殖较慢,未经处理的宁夏红枣贮藏时细菌增殖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银杏叶饲料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对从古银杏土壤中分离出的40株真菌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各类真菌中,曲霉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银杏叶中的纤维素能力最强,其次是青霉,再其次是毛霉和木霉。若用于真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生产中,曲霉和青霉是比较优良的菌种,其中编号为YX201040C的黑曲霉和编号为YX2010216的焦曲霉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二)病害类 1.细菌类污染:假单孢杆菌、粘芽孢杆菌、黄色单孢菌肥、托兰斯假单孢杆菌、枯草杆菌粘液变种、蜡状芽孢杆菌粘液变种、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 2.真菌类污染:①木霉类:绿色木霉、康氏木霉、木素木霉。②青霉类:桔青霉、青霉菌。③根霉类:根霉、黑根霉、华根霉。④曲霉类:黑曲霉、烟曲霉。⑤黑霉类:黑霉菌。⑥毛霉类:大毛霉菌。⑦链孢霉类:链孢霉。⑧聚端孢霉菌。⑨尖刀镰孢菌肥。⑩拟青霉菌。 3.酵母类污染:酵母菌、浅红酵母、清酒酵母。  相似文献   

7.
香蕉吸芽苗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香蕉吸芽苗的根、叶等组织内分离到11个属的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镰孢属(Fu-sarium)、胶帚霉属(Gliocladium)、木霉属(Trichoderma)、球二孢属(Botryodiplod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单格孢属(Ulo-cladium)、散子囊菌属(Eurotium)、直双孢属(D idymaria)和丝葚霉属(Papuladpora)。炭疽菌属为优势菌,占内生真菌分离物总数的50%。从香蕉吸芽苗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0个属的真菌:曲霉属、镰孢属、木霉属、丝核菌属、毛霉属(Mucor)、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帚霉属(Scopulariopsis)、球壳孢属(Sphaeropsis)和盾壳霉属(Coniothyrium)。拟青霉属、青霉属和毛霉属为优势菌,分别占根际土壤真菌分离物总数的39.7%、23.8%和17.5%。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甜瓜从播种到收获及采收后的根际真菌进行了分离,共得分离物一千零二十一号菌编,然后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并统计了它们在西甜瓜整个生长期及收获后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西甜瓜根际真菌种类有青霉、曲霉、根霉、毛霉、交链孢霉、木霉、立枯丝核菌、腐霉、疫霉、菜豆壳球孢。其中,毛霉、交链孢、镰孢霉在西甜瓜整个生长期及收获后都有出现,青霉、曲霉、根霉分离出现频率也很高,而立枯丝核菌、菜豆壳球孢、腐霉、疫霉、木霉只出现在西甜瓜生长的某个或某几个时期,且分离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霉菌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菌的种类霉菌(M old)是真菌(Fungi)的一部分,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真菌都可称为霉菌。常见的产毒霉菌主要是曲霉、青霉或镰刀霉。目前,发现污染饲料的霉菌有黄曲霉、普通青霉、顶青霉、黑曲霉、白曲霉、梨头霉、毛霉、根霉、镰刀霉、灰色葡萄霉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月霞  陈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1-11,17
从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造纸厂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出能较好降解纤维素的3种菌株绿色木霉、青霉和曲霉,3种菌株分别进行单独和混合发酵培养,对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优良菌株的混合培养可明显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从羊蹄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内生真菌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DA培养基进行羊蹄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并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羊蹄中共分离到45株内生真菌,其中根部21株,占46.67%。从茎部和叶部分别分离到14株和10株。这说明羊蹄根部的内生真菌资源比茎部和叶部更为丰富。羊蹄根部的内生真菌比茎中和叶中生长得快。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中共有青霉属8株,木霉属4株,镰孢霉属3株,拟茎点霉属、黑霉属和曲霉属各1株,无孢类群27株(占整个内生真菌类群的60%)。[结论]青霉属、木霉属和镰孢霉属为羊蹄内生真菌的优势种属,而无孢类群为其绝对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2.
火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蔷薇科植物火棘的茎、叶、果中分离出内生真菌15株,其中茎中分离到4株(J1~J4),叶中分离到8株(Y1~Y8),果实中分离到3株(G1~G3);分别测定15株内生真菌的液体培养物(发酵液和菌丝体混合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13株内生真菌(86.67%)对某些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50%以上的抑菌活性,其中J4菌株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都在50%以上,最高可达97.14%,其抗菌谱较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淖毛湖主栽甜瓜品种黄86及西州蜜的健康和发病植株根、藤蔓、果实及根际土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为淖毛湖主栽品种的甜瓜病害防控提供必要的病原菌和微生物病害种类信息。【方法】采集病株及对照健康株样品的根、藤蔓、果实及根际土,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培养细菌及真菌,采用16s rDNA及ITS 初步鉴定分离菌株,对比健康株及病株样品中的微生物,分析潜在的病原菌及微生物病害种类。【结果】甜瓜品种黄86健康株及病株中共计分离、培养鉴定可培养菌株23株,其中细菌13株,真菌10株,潜在病原菌4株;甜瓜品种西州蜜健康株及病株中共计分离、培养鉴定可培养菌株51株,其中细菌37株,真菌14株,潜在病原菌4株。【结论】甜瓜品种黄86主要病原菌2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可分别引起甜瓜枯萎病、黄萎病;甜瓜品种西州蜜主要病原菌1株,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可引起甜瓜镰孢根腐病。  相似文献   

14.
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茶树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36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36株涉及11个属,茎部32株涉及9个属,叶部26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荼树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真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2、2003年从大连黑石礁海区潮间带采到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礁膜Monostroma sp.、石莼Ulua lactuc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99株真菌,用7种细菌和3种真菌作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获得拮抗真菌31株,占总测试菌株的31.3%。不同时间、不同海藻拮抗真菌的分离比例差异很大。拮抗真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3株拮抗真菌可抑制对虾黑鳃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2株拮抗真菌属于青霉属。  相似文献   

16.
杜仲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杜仲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tre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 porium turcic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菌种,对49株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有22株内生菌至少对3种测试菌有抑制作用,9株内生菌对6种测试菌都有抑制作用;11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3种测试菌有抑制作用,4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6种测试菌都有抑制作用。说明从杜仲内生真菌中可以选择出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17.
猫儿屎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猫儿屎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其茎、叶、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初步鉴定;采用滤纸片法测定猫儿屎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从猫儿屎的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91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6目7科15属;曲霉属为优势种属,占总量的32%;91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菌种DS37、DS58、DL06和DL14的抑菌活性较强.结果表明,猫儿屎内生真菌种类具有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黄酮类化合物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草根、茎、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采用黄酮物质显色反应法对42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得到菌株42株,其中26株分离自根,9株分离自茎,7株分离自叶。其中10株菌的显色反应呈阳性,说明能够产生黄酮类物质,这10株菌中,有7株来自根,1株来自茎,2株来自叶。进一步利用比色法对这10株菌发酵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GF1-8、GF3-5、GF3-2有较高的黄酮产量,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38mg·mL-1、0.125mg·mL-1、0.102mg·mL-1,3株菌均分离自根。  相似文献   

19.
尼罗罗非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患病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组织分离出2株细菌,命名为M-O1和M-02。用M-O1和M-02分别在实验室人工感染健康的尼罗罗非鱼,被感染鱼3周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从被感染的鱼体中分离得到2株类似细菌(分别命名为W-01、W-02),说明分离的菌株为本次尼罗罗非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通过生理生化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确认以上分离到的4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z hydrophila),分别命名为M-O1、M-02、W-01、W-02。用19种常见药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4菌株对丁胺卡那、氟哌酸、庆大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氟罗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极为敏感;对氧哌嗪青霉素、利福平、麦迪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敏感,对羧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林可霉素为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蒲公英中筛选对禽类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对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株发酵产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药用植物蒲公英的根和叶中分离得到3株内生真菌,分别记为PG1、PG2和PG4。初步鉴定PG1属于镰孢霉属,PG2和PG4属于卵形孢霉属。它们的发酵产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但对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其中,PG1的发酵液与PG2菌丝体丙酮提取液抑菌效果与2种常用禽用抗生素抑菌效果相当。[结论]蒲公英内生真菌在禽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