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某花卉基地大棚非洲菊不同花期、不同时间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的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和Taylor回归方程进行了其空间分布图式的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为非洲菊上蓟马优势种,盛花期共数量占蓟马总数的96%,成虫数量随非洲菊开放花朵的增加而增加,到盛花期达最高密度15头/朵,而若虫主要集中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最高密度达36头/朵。5月中旬为蓟马的危害高峰期,且蓟马的总量随温度的增减变化明显。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在非洲菊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成虫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自身的习性,而若虫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利用Iwao回归法中的α,β参数计算出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为田间调查取样提供了有效方法,并为西花蓟马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于2010年对昆明市近郊大棚和露地辣椒植株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棚内更适合西花蓟马生存,降雨可明显降低露地辣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辣椒开花期,西花蓟马种群数量迅速上升,成虫数量在盛花期达最大值,为平均735头/朵花,而若虫数量在末花期达最大(79头/朵花);西花蓟马成虫在辣椒上部叶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中、下部,而其若虫数量以辣椒中部叶片最多。运用聚集度指标、Taylor方法和Iwao的M-m方法进行空间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主要集中在辣椒花朵,其成虫、若虫的个体间相互吸引,存在个体群;其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四季豆西花蓟马的危害情况进行研究,为四季豆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依据。为了更加了解西花蓟马在四季豆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方程对四季豆叶片上的西花蓟马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叶片在绿色和浅绿色两种生长情况时,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四季豆叶片上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成虫主要分布在四季豆上部,若虫分布在下部;若虫数量在各个时期均多于成虫数量,成熟期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普遍高于开花期叶片上的种群;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要多于浅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四季豆西花蓟马呈聚集分布,在田间防治四季豆西花蓟马时,应该注意对若虫以及绿色叶片上的蓟马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4.
宁夏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该虫的发生、危害、扩散行为及探讨西花蓟马的监测、诱杀和综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拟合、聚集度指标检验等方法,对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频次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分布数量为0~7头/朵,其中0和1头/朵的频次较高,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频次明显递减。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拟合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符合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更符合奈曼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设施蔬菜辣椒花期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较大,聚集原因是环境异质性所致。【结论】明确了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研发更有效的西花蓟马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对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在荒漠草原区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 虫呈现聚集分布。Taylor 幂法则分析方程为lgS2= lg0.1987 + 2.0167lgm,由于b(2.0167)>1,表明巨膜长蝽的分布类型 符合聚集分布。Iwao 的M*-m 回归方程为M*=1.492 + 1.206m,表明巨膜长蝽在荒漠地区分布型的基本成分是个体 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均数姿结果均大于2,说明巨膜长蝽聚集的原因是由于 本身行为与环境因素的作用引起的。Iwao 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得出巨膜长蝽的理论抽样数模型院D = 0.1 时,n = 249.22/m+20.69;D=0.2 时,n=62.3125/m+5.1725。采用M*-m 关系的序贯抽样模型制定出巨膜长蝽的序贯抽样模型 为院T1(n),T0(n)=20n依11.52。  相似文献   

6.
昆明大棚月季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蓟马对昆明切花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西花蓟马近年来已成为昆明切花上蓟马的优势种.本文对昆明市大棚切花月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生育期蓟马若虫、成虫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西花蓟马数量随花朵开放增加,最多为花中期16头/朵,西花蓟马在蓟马中所占比例在大棚内6月份可达100 %.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和Taylor幂法则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蓟马成虫、若虫和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且种群随其密度的升高分布越聚集;蓟马若虫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由此行为与环境(如温度、湿度、寄主养分、杀虫剂施用频率等)共同作用所致,而西花蓟马成虫聚集行为则更多由环境因子造成.  相似文献   

7.
冬季作物上主要蓟马的组成及吡虫啉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冬季作物花期主要蓟马的组成、空间分布及吡虫啉对其的毒力情况,采用5个聚集度指标、Iwao和Taylor模型对云南省砚山县冬季常见作物花期的主要蓟马种类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浸液饲喂法测定吡虫啉对主要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冬季花期3种作物上主要蓟马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蓟马(Thrips flavus)、烟蓟马(Thrips tabaci);不同作物上蓟马的组成比例存在差异,豌豆上的优势种为西花蓟马,萝卜和油菜上的优势种为黄蓟马;黄蓟马在萝卜上的种群密度最高(14.356头/株),花蓟马在豌豆上的种群密度最低(1.889头/株)。聚集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4种蓟马在不同作物上均为聚集分布,且蓟马个体间表现出相互吸引;单种蓟马种群密度与聚集度呈正相关性,即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聚集度增大,蓟马成虫的聚集主要是由自身习性造成。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蓟马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依次为黄蓟马(LC_(50)=174.263 mg/L)烟蓟马(LC_(50)=203.089 mg/L)花蓟马(LC_(50)=263.104 mg/L)西花蓟马(LC_(50)=390.132 mg/L),西花蓟马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抗药性。蓟马在常见作物上能安全越冬和危害,成为翌年春季农作物上的虫源,应加强对这些冬季作物上越冬蓟马虫口数量的控制,同时需重点监测西花蓟马对吡虫啉抗药性增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对枣瘿蚊幼虫在幼龄枣树上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枣瘿蚊幼虫在幼龄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对密度具有依赖性,密度越大,聚集度越高,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各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自身的习性和环境条件共同引起的。根据Iwao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了枣瘿蚊幼虫在幼龄枣树上的理论抽样数,在同一允许误差值下,随着枣瘿蚊幼虫平均数的增加,最适理论抽样数逐渐减少;根据WAO的序贯抽样方法确定了枣瘿蚊是否需要防治,在抽样数不同的情况下,累计虫量若小于序贯抽样表中的下限则不需要防治,若大于序贯抽样表中的上限则需要防治。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聚集度指标研究稻负泥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1、幼虫分布型是聚集分布;2、根据 m~*~m 的回归关系,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m~*=3.164+1.347m(r=0.890~**),属于聚集分布。比较了植保上常用的四种抽样方式,均适用于田间调查。文中分析并计算了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估计了抽样精确度。结果表明,幼虫的种群密度愈高,理论抽样数就愈少;密度愈低,理论抽样数就愈多。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调查研究了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葱田间蓟马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在甘肃省金昌武威地区,大葱田间蓟马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蓟马聚集受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若虫与成虫的理论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豫东地区主要城市白三叶草坪昆虫群落进行调查,以期为豫东地区白三叶草坪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调查鉴定结果表明,豫东地区白三叶草坪昆虫群落包括13目41科93种,其中害虫种类67种,天敌25种,杂食性昆虫1种。害虫的优势种包括中黑盲蝽、大豆蚜、烟粉虱、花蓟马、棉尖卷叶蛾、暗黑鳃金龟、黄斑跳甲、甜菜夜蛾等,不同季节优势种不同,它们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舞毒蛾卵块的空间分布型,用聚集度指标度量适合聚集分布。Iwao的回归分析法与Taylor幂法则也是确定聚集型分布的好方法,结果都说明是聚集型的。由此可确定抽样调查的最适抽样数,编制序贯抽样分析表,用于预测预报和防治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杨十斑吉丁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十斑吉丁虫空间分布型可用频次分布拟合或用一些聚集度指标来度量。它的幼虫频次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用聚集度指标度量适合聚集型分布。Iwao回归与Taylor幂法则也是确定聚集型分布的好方法,结果都说明是聚集型的。以此可以确定抽样调查的最适抽样数,编制序贵抽样分析表,用于防治效果的检验与危害程度的分级。  相似文献   

14.
桔园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iji各虫态及种群空间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幼虫、蛹、种群呈聚集分布,成虫为均匀分布.幼虫、蛹的聚集由外界因素所致,而种群的聚集由外界因素和其自身的聚集行为所致.各虫态及种群的个体群大小随各自平均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递增.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种群的序贯抽样技术和最适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布的适合性检验、空间格局指标分析,对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在温州蜜柑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与危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橘全爪螨田间种群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低密度下偶尔符合Neyman A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内成员间的分布为随机分布,个体群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种群低密度下的聚集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高密度下的聚集与该螨自身生物学特性有关.当田间种群数量达到某一危害级别时,相应级别的危害空间容积不超过总体空间的30%,相应的田间药剂防治面积也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白三叶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盐肤木叶浸提液对铅胁迫白三叶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组织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经盐肤木叶浸提液处理后,铅胁迫白三叶幼苗苗高、根长明显增加,组织细胞形状、大小及排列疏密程度发生改变,栅栏组织细胞形态较为清晰;盐肤木叶浸提液处理对铅胁迫白三叶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帆  谢国红  姚俊克  王红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50-4850,4853
研究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抗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白三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均呈下降趋势,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盐胁迫对白三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对照与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系活力对照与低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与高浓度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扁穗雀麦为供体,白三叶和红三叶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扁穗雀麦茎叶和根提取液对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扁穗雀麦茎叶提取液对两种豆科牧草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25 g/L茎叶提取液的低浓度处理对两种三叶草的苗高有促进作用,且差异显著;所有提取液处理对其根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50 g/L根提取液对白三叶发芽率、苗高、根长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抑制红三叶的苗高和根长生长。各提取液对两豆科牧草幼苗鲜干重表现一致,均为抑制作用。同浓度处理下,白三叶对扁穗雀麦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大于红三叶。  相似文献   

19.
王育鹏  张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74-5076,5237
[目的]研究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zukiae)对寄主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豆链格孢菌对寄主白三叶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株相比,感菌株株高矮小,单株鲜重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株的83.27%和47.06%;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破坏了叶片膜结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感菌9d后,处理组是对照组的1.33倍;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下降,感菌9d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4.70%和45.00%。[结论]了解了胁迫条件下白三叶草的生长情况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变化进程和变化规律,为探索白三叶草对豆链格孢菌的抗病机制及其抗病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狗尾草、黑麦草、白三叶为材料研究了混栽其中的紫茎泽兰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白三叶在高肥力的条件下对紫茎泽兰的控制效果最好,中肥力次之,低肥力最差;而狗尾草在三种肥力条件下最终控制效果基本相同,基本上消灭了紫茎泽兰。因此可以建议,在土壤肥力较差时,可以通过施肥等措施来加强黑麦草和白三叶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控制紫茎泽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