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il,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rrhagic E.coli,EH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dve E.coli,EAggEC)和弥散性黏附大肠杆菌(difuse adherence E.coil,DAEC).  相似文献   

2.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是引起较大儿童和成年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对人类的公共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机制、粘附素系统、III型分泌因子和毒力岛等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EHEC的主要血清型。感染大肠杆菌0157:H7可使人息腹泻、出血性结肠炎,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征。笔者运用胶体金免疫(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GIA)检测卡和荧光PCR技术,对东莞市108份冻肉中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了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郭乐  李敏  王玉炯 《中国猪业》2009,4(1):50-53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家畜中,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引起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ETEC肠毒素基因和菌毛蛋白(黏附素)基因对于ETEC的致病性起主要作用。除了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结合多糖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外,新近出现的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概述并评价了各类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疫苗.并简要介绍了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疫苗最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3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及遗传特性,国际上将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分为肠致病性E.coli(EPEC)、肠出血性E.coli(EHEC)、肠侵袭性E.coli(EIEC)、肠产毒性E.coli(ETEC)、肠集聚性E.coli(EAggEC)。其中ETEC菌株通过LT和ST致病基因的作用引起腹泻。EPEC的致病性与LEE毒力岛上的eaeA毒力基因有关。EIEC的侵袭性是因为在侵袭性质粒上含有ipaH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m reaction,PCR)对199株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0157:H7中肠道聚集粘附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1(enteroaggregagive Es-cherichia coki heat-stable enteotoxin 1,EAST 1)基因进行了检验。结果,从1%(2/199)菌株中检出了EAST1基因。对其中1株(EHEC0157 96-84)的EAST1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与以往发表的其他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的EAST1基因的序列相比较,EHEC0157 96-84与EAggEC(O42,TL100和160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扩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iffusely adherening e.coli,DAEC)的EAST1基因序列相同,但与EAggEC菌株17-2的EAST1基因有1个碱基对不同,从而导致1个氨基酸残 基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EAST1或它的变异型基因广泛分仙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中。  相似文献   

7.
SPF鸡经不同顺序、不同时间间隔人工感染MPAIV和E.coli 173株(04)后,对试验鸡的病死率和针对大肠杆菌不同抗原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独接种组,且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死亡率最高;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针对E.coli OMPs和LPS的抗体水平低于单独感染E.coli组,其中又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为最低,提示MPAIV和E.coli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这种协同机理可能与因MPAIV的感染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并进而促进了E.coli在体内的定居与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断奶后的幼龄兔较易发生腹泻,且有传染趋势。养兔场的主要损失与此有关。究其病因,在密集饲养条件下能引起传染性腹泻的因素有:寄生虫(如球虫),细菌和病毒(1)。有文献报告(2),在这类腹泻幼兔中,有72.3%的幼兔肠道内有大量的大肠杆菌(E.coli)增殖,而在健康幼兔肠道中虽然也有E.Coli存在且伴其终生,但数量少且无致病性。可见E.coli与幼兔传染性腹泻或称肠炎密切有关,给养兔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害养兔业的发展,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此,根据江西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学部历年来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其相关毒力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规模化养鸭场患典型大肠杆菌败血症雏鸭分离的28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中鉴定出210株(包含37种血清型),其中O93、O78、O92、O76占43.8%(92/210)为优势血清型,O46、O32&O93混合型、O60&O93混合型为首次从鸭群中分离到。应用PCR结合核酸序列测定对210株致病性E.coli(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和28株自健康雏鸭泄殖腔拭子分离的E.coli(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包括强毒力岛(HPI)中的鼠疫菌素受体基因(fyuA)和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Ⅰ型菌毛必需蛋白基因(fimC)、P型菌毛结构基因(papA)和血清耐受基因(iss)检测,结果表明:fyuAi、rp2、fimC、papA和iss基因在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的携带率分别为41.0%、43.3%、92.9%、97.6%和96.7%,在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携带率分别为21.4%、25.0%、92.9%、100%和92.9%,患病鸭和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iss、fimC和papA携带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papA的携带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宿主(鸡、猪和人)源E.coli;HPI毒力岛在鸭源E.coli中分布较广,其携带率表现为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极显著高于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HPI毒力岛的携带率与菌株的致病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O78等特定的血清型有一定的关系。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有37.6%(79/210)同时携带fyuAi、rp2、fimCi、ss和papA基因,极显著高于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14.3%(4/28)(P〈0.01)。  相似文献   

10.
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ET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能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粘附于动物小肠黏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肠  相似文献   

11.
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可以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并不引起疾病,因此人们最初认为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直到1885年Escherich首次从婴儿腹泻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后,才开始认识到其致病性。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畜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通称,主要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 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G)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哺乳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ET…  相似文献   

12.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所致的一种鸡的传染病,有原发性的,也有并发或继发性的.该病目前已成为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迄今为止,国外已发现的E.coli血清型有160多种,对禽有致病性的约占15%左右。国内目前已报道的鸡致病性E.coli血清型多达50余种。不同地区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转化E.coli K12中,体外分离培养肠肌纤维母细胞,将E.coli K12与肠肌纤维母细胞体外共培养,观察大肠杆菌是否侵入肌纤维母细胞并在细胞内存活.结果表明:在感染后2 h,大肠杆菌可粘附并侵入肌纤维母细胞,有大量成簇状和散状的大肠杆菌侵入细胞,感染后24 h细胞内仍有少量细菌存活.2h感染率和24 h感染率分别为20.3%和3.25%.本试验首次证实大肠杆菌透过细胞膜进入肌纤雏母细胞细胞质,为研究肠道肌纤维母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S9922是从7日龄以内死亡犊牛大脑中分离出的一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引发犊牛的脑炎及腹泻。为研究E.coliS9922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外界消毒剂的抵抗作用,试验对E.coli S9922进行了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溶血性试验、药敏试验和LD50的测定,同时测定了E.coli S9922对环境消毒剂稀戊二醛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苯扎溴铵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的抵抗力。结果表明,E.coli S9922 V-P试验为阴性,吲哚试验为阳性,能发酵甘露醇、木糖、葡萄糖、鼠李糖、麦芽糖,且均能产酸不产气;在牛大肠杆菌27种常见血清型中,并未检测到E.coli S9922的血清型;在5%的兔血和5%绵羊鲜血平板上未见溶血圈;E.coli S9922对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青霉素耐药,对多粘菌素b和大观霉素不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特性;LD50计算结果为107.238mg/kg,表明E.coli S9922是一株强毒株;在高浓度的消毒剂作用下,均能杀灭该菌,而在低浓度消毒剂作用下,稀戊二醛溶液和苯扎溴铵溶液比聚维酮碘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效果好。研究结果可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提供试验数据以及对畜舍内环境消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是各种家畜易患的传染病,特别是初生幼畜易感。患畜以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为主症,严重者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现就大肠杆菌病的病原菌、发病机制、幼畜病状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病原菌大肠杆菌(亦称埃希氏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内的正常寄生菌,是动物肠道后段的常驻菌。初生幼喜当其首次接触外界环境时,即有大肠杆菌从口腔进入消化道,并在3削k道的后段大量繁殖,以后即终生存在,并从粪便散播至周围环境。肉食兽与杂食兽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比草食兽更多.每克粪便含菌达数十亿个。因此,如果在饮水中或食物中发…  相似文献   

16.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重组菌PSLM004质凿经JaqI酶切,其840bp的片段用^82P-dATP标记后作为STI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 表明,该探针可以和人源、猪源产STI的ELEC有阳性杂交反应,而不与不产STI的载体菌株pBR322、非致病性E.coli和勘察肠道 力有杂交反应。用该探针对35株已知血清型的E.coli、65株从人腹泻分离的E.coli.和7株猪腹泻.coli进行STI基因检测,分别有6株、7株和2株STI探针菌落杂交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7%(6/35)、11%(7/65)和28%(2/7)。乳鼠生物学试验比较研究表明,70%(11/16)的STI探针检测阳性菌株其乳鼠生物学试验也为阳性,用该探针可以对产STI的ETEC者临床检测和流行病不调查。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为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依据它的致病性大致可分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eoli,EiEC)、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及大肠埃希氏菌(E.coli)。其中ETEC可产生不耐热性肠毒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O_(157)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 coli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最有代表性的血清型,感染后能够导致人的出血性结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  相似文献   

19.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99菌毛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从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中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序列的K99菌毛蛋白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后,将该片段连接到E.coli表达载体pET28a( )中,转化E.coli表达菌株BL21(DE3),筛选得到可诱导表达K99抗原的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分离纯化K99重组蛋白,以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重组蛋白的兔抗血清;免疫印迹分析表明,此重组蛋白制备的抗血清能与标准的K99强毒株姓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20.
禽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菌所引起的多种禽病的总称。其中比较见危害严重的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全眼球炎、气囊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关节炎等病型。其特征为败血症和剧烈腹泻,导致严重脱水。本病可引起幼禽大量死亡或发育不良,对养禽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