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氮源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氮源后,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10.6%.18.7%,出菇高峰期也提前了2d;试验还表明:与不覆土相比,草菇覆土栽培方式可使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别名美味草菇、美味苞脚菇、兰花菇、秆菇、麻菇及中国菇等。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0每100g干菇含维生素C207.7mg,糖分2.6g,粗蛋白2.68g,脂肪2.24g,灰分0.91g。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杨自轩 《食用菌》2004,26(6):21-21
草菇是人们十分喜食的鲜美食用菌,广东省气候炎热,特别适宜种植草菇。近年来栽培面积很大。由于草菇生育期极短,对原料利用不多,菇渣中还有大量养分未分解。据估计,广东1年用12,000t原料种草菇,大约产生10,000t废渣,这些废料90%直接作肥料或丢弃,利用率很低。对此,我们研究用种草菇的几种废渣再种平菇技术,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前3潮菇生物学效率都在70%左右,使每公斤废料又多产生1~2元效益,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草菇袋栽高产技术曹征贵(江苏省灌南县科委223500)目前,栽培草菇多采用畦栽法或堆栽法,生物转化率较低。为提高草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笔者经两年试验探索,用塑料袋栽培草菇获得了高产,生物效率达65%。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1原料处理选用干燥、无霉变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草菇和双孢蘑菇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用草菇菌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研究了常规培养料与草菇菌渣培养料不同比例配方和草菇菌渣培养料不同制备方法对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的配方(玉米芯45%、杏鲍菇菌渣30%、牛粪20%、石灰5%)栽培草菇,具有稳定性好、养分充足等优点,可在保证草菇产量的情...  相似文献   

6.
刘雪琼  张军 《食用菌》2011,33(1):18-19
草菇味美鲜嫩、营养丰富,颇受大家喜爱,是上海浦东新区常年栽培的主要食用菌种类之一。目前上海地区50%以上的草菇菌种由浦东新区菌种生产单位供应,但由于草菇菌种在生产保存中容易退化,每年8-9月份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菌种质量问题,菇农遭受减产甚至绝收,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草把堆式老法栽培草菇,占地面积大,菇房利用率低,单产不高,经济效益甚小。据报道,草把堆式栽培的产量,国内一般为稻草重量的7~10%,台湾省为6~7%,香港为3.81%,马来西亚为4.76%。草菇罐头是我厂出口产品之一,为了发展我区的草菇生产,探讨草菇高产的栽培方法,我们进行了巴氏灭菌处理草料床栽草菇试验。  相似文献   

8.
曾绩 《食用菌》2006,28(3):45-45
草菇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的室外稻草生料堆式栽培,虽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产量低且不稳定,生物学效益平均只有7%左右;以稻草为主料,二次发酵床架式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一般为10%~20%,比室外堆栽提高2~3倍。但对于大面积栽培,培养料发酵处理需要花大量的劳动力;广东等地推广的室内巴氏消毒处理栽培法,一般以棉子壳、废棉为主料,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在25%~35%,但生产成本高、病虫害多、稳定性差。至今为止,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草菇栽培模式,但因其特有的种性和生态习性使得这些人工栽培模式的产量低且不稳定,仍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化、规范化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草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菇含丰富的蛋白质,同其他菇类相比,氨基酸是平菇的2倍,香菇的3倍;另外,草菇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常食草菇可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草菇生长快,生育期短,一般从播种到采收仅需10~12d,一个栽培周期需25~35d,生物学效率可基本稳定在18%~35%。由此可见,栽培草菇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蚕豆收获之后,其茎秆一般用作燃料烧掉,但若用来栽培草菇,则是一种仅次于棉籽壳的优质原料。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蚕豆秆栽培草菇,产量是稻麦草原料的2~3倍,可与棉籽壳相媲美,每100kg原料经栽培后可产鲜草菇40kg左右,收入400余元。其栽培技术如下。①原料处理蚕豆脱粒后,将其茎秆充分晒干,铺在场地上用石磙或机械反复碾压,使其破碎成5~10cm的小段。②培养料配方蚕豆秆80%,干牛粪粉10%,麦麸或米糠4%,油菜籽饼粉2%,过磷酸钙2%,石膏粉2%。另加石灰粉5%(对水拌料)。pH值9,含水量6…  相似文献   

11.
草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的保健食品。目前普遍采用扎把大堆层叠式栽培法,堆料过大过高时,料堆表面接种发菌,堆内高温厌氧发酵腐烂,使草菇菌丝无法深入堆内,培养料利用率低,产量不高,相对生物学转化率只有5%~10%。采用大棚小堆高产栽培法,可使产量大幅度提高,相对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15%~20%,且操作方法简单、实用,现将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生产季节安排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40℃,适宜温度为28~39℃,在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  相似文献   

12.
草菇的传统栽培是利用稻草,产量低而不稳。60年代末,台湾省吴培烟首先利用废棉栽培草菇,生物效率达50%,轰动了当地的种菇业。广东、香港、上海等省市和地区,先后用废棉和棉籽壳栽草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在20~35%。现将废棉、棉籽壳栽草菇的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3.
林宗义  李植动 《食用菌》1995,17(3):31-32
室内床架稻草栽培草菇,是揭阳县1985年立项研究的科研课题,现已获得成功。目前揭阳市的揭东和榕城,常年草菇栽培面积达25万m~2以上,年产鲜菇400~500t,创利200多万元。该成果的推广应用,使稻草室内栽培草菇的生物效率达12%~16%,高产的可达25%~28%,比1985年以前的6%~8%提高了1倍以上。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草菇长期在我国南方栽培,近年来随着北移栽培研究,草菇在河北省取得大面积栽培成功。一般用麦秸、棉籽壳和废棉等三种原料室外露地栽培,生物学效率可分别稳定在15~20%,30~35%和35~45%。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北方栽培草菇必须注意综合运用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才能取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欧建群 《食用菌》2002,24(5):19-19,18
目前,我地栽培草菇大多采用稻草、棉子壳等,这些原料都必须从北方调运。为了开发当地资源,笔者自1998年起开展了利用工业下脚料剑麻渣栽培草菇,经几年来的栽培试验,筛选出了以利用剑麻渣为主料栽培草菇的理想配方,现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主料为剑麻渣,来自本市南雄剑麻加工厂下脚料;辅料为稻草、蔗渣和玉米粉。供试品种草菇 V 23,母种来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1.2 试验配方①剑麻渣 85%,玉米粉 13%,过磷酸钙1%,石膏1%。②剑麻渣85%,蔗渣13%,过磷酸钙1%,石膏1%。③剑麻渣85%,稻草13%,过磷酸钙1%,石膏1%。④剑麻渣  相似文献   

16.
草菇是一种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一般栽培草菇是以稻草为培养料,这在棉花产区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我所于1980年,用棉籽壳作原料,栽培草菇获得成功。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下。材料斜面菌种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蔗糖2%、琼脂2%),棉籽饼粉培养基(棉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18.
王裕清 《食用菌》1993,15(2):37-37
近两年来,我们在柑桔园里套栽草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柑桔比对照平均增产20%,草菇转化率达30%~35%,平均亩产增收1000元。现将套栽技术介绍如下: (一)供试品种草菇菌株为V_(23),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原种、栽培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栽培种菌龄25~27天。  相似文献   

19.
分析4℃处理24、48 h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渗出液代谢组;用200μmol·L-1黄芪多糖溶液浸泡草菇后在4℃放置24、48 h,测定草菇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转录组,检测糖基转移酶基因VVO_02307表达量。结果表明:4℃处理24、48 h草菇渗出液代谢组分明显不同;与4℃处理24 h草菇比较,处理48 h的草菇中蔗糖含量较低,亚油酸含量较高。与对照比较,黄芪多糖溶液浸泡的草菇在4℃处理24 h时自溶不明显,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可能是通过提高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活力实现的。研究结果可为草菇低温保鲜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草菇周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12个草菇栽培菌株及其栽培过程中环境条件的调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V17和SV18的产量较高,头潮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且上层床架的产量高于下层床架。适当加强菇房内的空气循环,减少菇房上下层空间的温湿度差异,有利于提高草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