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动物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经典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 ,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其基因型值是控制该性状的所有基因加性效应的总和。因此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是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的 ,比如用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来描述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质 ,这些理论对动物的遗传改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育种实践中 ,人们不断发现 ,有些数量性状除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外 ,还受某一主效基因的影响 ,对这些主基因的研究、鉴别和利用就又成为一新的研究课题。所谓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  相似文献   

2.
猪产仔数性状主效基因及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仔数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数量性状,通过常规选育所获得的进展甚微,许多学者在寻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和遗传标记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综述了猪产仔性状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的研究情况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3.
肉质性状直接关系到肉品的经济价值,因此猪肉品质问题已经引起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影响肉质性状基因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与肉质性状相关的一些基因,包括目前基本确定其功效的氟烷基因(主效基因),酸肉基因以及其他一些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主基因是指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生长发育性状是羊的重要的经济性状,羊生长发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经济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很多控制动物经济性状的主基因被发现.另外羊的生长发育性状如出生重、断奶重、成年体重等多是数量性状.数量性状最明显的特征是受多基因控制,并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目前对数量性状的研究主要是从众多的基因中挑选出作用较大的主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在羊的主基因研究方面已经发现了影响羊繁殖、肉质及生长发育等经济性状的主基因.主基因被分离后,通过有力基因型的固定以及标记辅助选择,可获得大大超过常规选择的进展,使育种目标尽快得以实现,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仅就影响羊生长发育的几个主基因的研究进展作简要阐述,以期为育种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基因是指在染色体上占据一定区域的控制某一数量性状(或阈性状)的基因位点或基因簇(Gene Cluster),其检测与确定涉及到QTL定位、主基因效应分析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对主基因的概念、检测方法以及牛、羊、猪各物种主基因和相关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研究现状作了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繁殖性状作为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其选育和改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因为繁殖性能的优劣通过直接影响母猪繁殖生产力,并间接影响了养猪场的经济利益。其中产仔数作为繁殖性状之一,它的提高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分子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展开了对数量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研究影响窝产仔数的基因也成为了热点之一。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很多与猪产仔数有关的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笔者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肉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肉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数量性状,各肉质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并且对内质的研究需要结合屠宰后的表型数据,这些给肉质的检验和评定带来很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DNA水平的遗传分析。人们研究发现肉质性状表型位的变异,除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外,还受主基因的作用。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称为主基因即主效基因,是相对于微效多基因而言的。我们把一些与生产.经济性状(数量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加以研究,这些候选基因对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基因的确定,标记辅助选择,及从DNA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有遗传稳定,准确度高的优点。为此本文把对影响猪肉肉质脂肪性状主要候选基因的研究状况做一论述,为今后培育低脂肪优良猪品种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奶性状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数量经济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所决定。介绍了影响奶牛产奶性状的几个候选基因,如:α-酪蛋白基因,嗜乳蛋白基因、脂酰辅酶A甘油二脂酰基转移酶、垂体转录因子,骨桥蛋白基因,催乳素基因和催乳素受体基因等在奶牛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在影响家畜数量性状表型值差异的因素中,除了受到微效多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一个或几个主效基因的影响。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基因的效应达到0.5-1.0表型标准差时,可将其看作主效基因。在动物的育种中,把一些与数量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加以研究,通过对候选基因与主效基因的连锁确定,从而从分子水平的角度来对家畜进行选择。在遗传育种研究中,家禽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PCR和PCR-RFLPs等技术检测了特种野猪72个样品的繁殖(ESR和FSHβ)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布,ESR基因运用PCR-RFLPs法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FSHβ基因直接采用PCR进行检测,检测这两种基因不同基因型在特种野猪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并对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合特种野猪的繁殖性能记录,建立合理统计分析模型,旨在研究ESR和FSHβ这两种基因对特种野猪产仔数性状的影响,从基因角度寻找特种野母猪繁殖力低的原因,寻找其解决办法,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手段提高特种野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FSHβ基因和ESR基因可以作为控制猪高繁殖率的候选基因。注意提高ESR基因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将能显著提高猪群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抗冻基因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温是限制植物分布与生长的重要因素,低温伤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因此造成农作物的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本文综述了抗寒基因研究中一些已分离和鉴定出的低温诱导表达基因,对抗冻基因的功能特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了抗冻基因工程的研究方向,对典型抗冻基因的表达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此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广义的木聚糖酶是指能够降解半纤维素木聚糖的一组酶的总称 ,主要包括三类 :( 1 )内切 - β -1 ,4-木聚糖酶 ( 1 ,4- β -D -木聚糖木聚糖水解酶 ,EC 3,2 ,1 ,8) ,优先在不同位点上作用于木聚糖和长链木寡糖 ,从 β - 1 ,4-木聚糖主链的内部切割木糖苷链 ,从而使木聚糖降解为木寡糖 ,其水解产物主要为木二糖与木二糖以上的寡聚木糖 ,也有少量的木糖和阿拉伯糖。 ( 2 )外切 - β -l,4-木聚糖酶 ( 1 ,4- β -D -木聚糖木聚糖水解酶 ,EC 3,2 ,1 ,92 ) ,作用于木聚糖和木寡糖的非还原端 ,产物为木糖。 ( 3) β -木糖苷酶 ( 1 ,4- β -D …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肠炎沙门菌参考株SE50336的SefA主要亚单位编码基因sefA的缺失株SE50336ΔsefA,进一步探究野生株及SEF14菌毛缺失株的生物学功能。以SE50336为模板,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efA缺失株,通过绘制生长曲线、生物被膜测定试验、刚果红-考马斯亮蓝无盐培养基菌落表型试验、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Caco-2)的体外黏附测定来检测和比较2种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并利用野生株和缺失株分别攻毒小鼠,探究SEF14菌毛对肠炎沙门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株及缺失株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与野生株相比,ΔsefA缺失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所下降;菌落表型试验中野生株表现出典型的rdar(red, dry and rough)表型,而ΔsefA缺失株表现出saw(smooth and white)表型;RT-qPCR试验中,野生株的生物被膜形成主要关联基因csgA、bcsA、pgaC、fimA的转录量均显著高于ΔsefA缺失株。但缺失株与野生株对于Caco-...  相似文献   

14.
张宇光  许海涛  刘梅  胡兰 《饲料工业》2006,27(12):59-61
动物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Mcpherron等研究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时发现的一种新的生长因子。当时命名为生长分化因子-β(GDF-β),后经研究发现,其对骨骼肌的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因此改名为肌肉生成抑制素[1-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骨骼肌有负调控作用,动物缺乏MSTN时出现肌肉增大,骨骼肌肌群分布广,而且不增生脂肪等现象。MSTN主要在胚胎期的骨骼肌中表达,它的缺失使一些动物表现双肌性状[4-7]。1MSTN基因的发现及组织分布Mcpherron等(1997)根据TGF-β超家族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  相似文献   

15.
Canine CD20 gene     
The human CD20 antigen, a 35kDa cell surface nonglycosylated hydrophobic phoshpoprotein is expressed consistently on almost all human B-cells, and its monoclonal antibody is used for the therapy on human B-cell lymphoma. In the present study, canine CD20 gene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CD20 mRNA was investigated in canin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and lymph nodes from healthy dogs, and canine lymphoma cells. Using canine cDNA as a template, full-length of canine CD20 gene was sequenced by 5'-RACE and 3'-RACE methods. The full-length of the cDNA sequence of canine CD20 was 1239bp encoding 297 amino acid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canine CD20 showed 73 and 68% sequence similarities with those of human and mouse, respectively. Canine CD20 was predicted to contain domains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consisting of two extracellular domains (EM), four transmembrane domains (TM), and three intracellular domains (IC) as in human CD20. Canine CD20 mRNA was detected in PBMCs and lymph node from healthy dogs, and B-cells of canine lymphoma, but not in T-cell lymphoma cells and non-T and non-B-cell lymphoma cells by RT-PCR analysis. From these results, canine CD20 might be targeted for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against B-cell lymphoma of dogs.  相似文献   

16.
锌是动植物体组成的必需成分,也是动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锌参与不同的细胞进程,包括催化作用、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抑制剂犤1犦。例如,锌至少是60~80种酶的组成部分犤2犦,它在酶中主要是提供结构或催化作用。碳酸酐酶的活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病毒致瘤相关基因meq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B-1肿瘤细胞建立的马立克氏病为病理模型,利用PCR技术扩增不同病变组织中的meq基因,构建meq基因重组阳性质粒,测定和比较它们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与L-meq(1 200 bp)和标准株GA的meq(1 020 bp)比较,MSB-1细胞和脾脏肿瘤组织的meq基因(1 197 bp)、羽髓meq基因(1 017 bp)分别相应缺失3个碱基(CCA);MSB-1细胞和脾脏肿瘤组织的meq基因具有与L-meq相同的180 bp插入序列;氨基酸序列也发生相应变化。结果表明,meq基因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马立克氏病病毒的致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11-814
为了构建共表达鹅细小病毒(GPV)VP3基因与鹅IFNγ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本研究将GPV-VP3基因和鹅IFNγ基因克隆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串联基因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GoIFNγ-VP3,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禽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蓝斑法筛选重组病毒,并进行8轮蚀斑纯化,以及PCR鉴定和间接免疫荧光(IFA)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病毒rFPV-GoIFNγ-VP3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GPV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克隆G基因全长并与其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株进行分析,为IHNV的预防检测提供依据。通过提取IHNV-G蛋白RNA并进行扩增,将其克隆到p MD-18T并与p Chlamy-4载体相连,重组到莱茵衣藻中并提取总蛋白,结果可得:扩增片段长度为1 500 bp,经SDS-PAGE电泳得到一条大约为58 k Da的蛋白条带,Westen Blot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莱茵衣藻所表达的蛋白可以与6×HIS标签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且以重组表达的G蛋白为抗原,鼠抗IHNV血清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驴抗鼠IgG为二抗,再次进行Westen Blot检验,其结果显示,经诱导后的G蛋白能与鼠抗IHNV血清反应,并在58 k Da处出现了一条明显的特异性条带,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表明重组莱茵衣藻表达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