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非洲猪瘟"重大疫情防控阻击的严峻形势下,大、中、小型猪场及散养户必须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重点在于构建严密的生物安全防范链、确保养殖全程不受致病原的攻击。本文重点交流非洲猪瘟下的生猪复养策略。1猪场复养的准备工作现代规模化猪场复养,除了落实足够的休养期管理制度外,尚需落实以下重点措施:疫源地、病史场彻底清场、清群并扎实开展养殖场所冲洗保洁、消毒灭源及相关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工作,圈舍经严格保洁消毒后晾干备用。  相似文献   

2.
对规模化猪场危害最大的病毒性腹泻病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3种。对于该类疫病,猪群有时单一感染其中的某一病毒致病,有时混合感染多种病毒致病,但这些传染病一旦在规模化猪场暴发,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该类疫病的发生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疫病种类多、疫情复杂程度不断加剧,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日益严重[1],新的疫病未了、旧的疫病又复发,免疫抑制现象的病症层出不穷。规模化猪场要控制上述这些问题,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是杜绝或减少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从而防止或减少对动物的致病攻击的一系列相关管理措施。其总的目标是保持猪群的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规模化猪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保证猪群健康,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高天宇等人试验研究也证实,在种猪场和商品猪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可显著降低猪疾病的…  相似文献   

4.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稳产保供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数字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效率,促进猪群健康、安全生长。本文阐释了传感器类设备、脸部识别类设备和疫病监测类仪器在规模化猪场的具体应用,希望对智能设备在规模化猪场的使用提供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18年10月22日报道,10月14日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一规模化猪场(生猪存栏19 938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大型规模化猪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统筹疫病防控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以下简称"两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好生猪产业和市场供给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  相似文献   

6.
猪的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主要的病毒性繁殖障碍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疫病有单一感染某种病毒致病,也有混合感染多种病毒致病.但这些疫病一旦在规模化猪场暴发,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综述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以期为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该类疫病的发生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猪病呈现混合感染、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散发、疫病防控风险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规模化猪场健全的生物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展开论述,以期不断完善生物安全体系,保障规模化猪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场疫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爆发重大疫病或外来疫病的风险,这已经是国内外规模化猪场广泛认可的经济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手段。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疫情频发,个别规模化猪场也未能幸免,这是对我国养猪业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严峻考验,同时暴露了我国规模化猪场在生物安全管理上的欠缺和漏洞。笔者就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一般性措施及健全针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疫管理进行阐述,希望能为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9.
赵玉  屈勇刚 《中国猪业》2021,16(2):69-73
近年来,猪的口蹄疫疫情时有发生,面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尤其在国内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中,一旦发生疫情不利于控制,极易造成疫情大范围暴发,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仍然是关键所在。本文以口蹄疫为例,简述口蹄疫的特点,并通过选址与布局、生产管理、可移动风险和疫病防控等4个方面,阐明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疫病的重点和核心,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应对重大疫病、建设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猪场提供有效帮助,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5,(6)
2014年8月山东省莱芜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猪急性死亡为临床特征的疫情,病猪高热稽留、先便秘后腹泻,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猪瘟病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对健康猪群紧急免疫,调整猪场的猪瘟免疫程序,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成功控制了该场的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为猪瘟继发副伤寒感染的临床病例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5,(6)
通过对山东某规模化猪场一起混合感染引起疫情的病原检测分析发现,疫情主要是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引起;同时根据抗体水平的检测发现,仔猪、肥育猪蓝耳病、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偏低,且离散度大,说明该猪场免疫程序存在设计缺陷。由于该猪场疫情属于混合感染,进行防控时应从猪场整体考虑制定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猪烈性传染病是规模化猪场烈性传染病防制的重点,由于猪气喘病、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在大型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猪烈性传染病的防制面临新的难题。本研究提出猪烈性传染病动态控制体系的新思路,通过在规模化猪场建立疫病监测系统、预防系统(包括免疫技术、生物安全技术、药物控制技术)、净化系统,通过病原调查、免疫监测和预防系统使猪场构成封闭系统,对猪场几十个相关关键点的动态控制,使猪烈性传染病疫情在警戒阶段和违和阶段前得到控制,始终使猪群健康标准保持在安全临界线以上,将猪烈性传染病疫情的危险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保持大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疫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8个市县的4个规模化猪场、11个专业户猪场的接诊疫情调查,笔者认为今夏在湖北省流行的疫情不是某种疫病,也不是某几种固定组合疫病,更不是某种新的疫病的大流行,而是多种疫病在相对短的时段呈现较多的散在的地方性流行。原发病以细菌性疾病居多。只要正确诊断与治疗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效果。并且分析了造成此次疫病大流行假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母猪产后不食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不仅直接影响母猪产后恢复、泌乳性能,还会影响断奶后及时发情。笔者通过对广东省西部地区肇庆、云浮、阳江、茂名等4市8个规模化猪场分娩母猪发病情况调查,分析致病因素,为大型猪场妊娠舍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为促进本地生猪生产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笔者于2021年暑假在当地某规模化猪场的集中实践锻炼体会,认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依旧具有艰巨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实践锻炼的规模化猪场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以给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掌握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减少伪狂犬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规模化猪场应当采取的有效防疫措施。方法:采用ELISA法对某规模化猪场7~12月份的经产母猪和后备猪进行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该猪场的伪狂犬病阳性率为21.26%,是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结论:该猪场在检测出伪狂犬病抗体呈阳性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控制了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一个规模化猪场暴发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治案例 2007年6月初,广东某大型猪场发生疫情,现场的情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化猪场的疫情风险不仅危及企业的生存,还涉及了人们所关注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介绍了规模化猪场的建设要点以及猪舍内、外环境和猪体内环境的安全体系构建,并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猪瘟及猪伪狂犬病一直是规模化猪场传染病防制的重点。从一规模化猪场免疫猪群发生猪瘟(温和型)和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治谈起,探讨了在当前各类疫病高发及混和感染频发的情况下,如何采取相关的综合防治措施,扑灭疫情,将猪场损失降至最低点,及时调整和完善猪场免疫程序,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猪规模逐渐的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发展,猪场的疫情防控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怎样加强规模养猪场的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控制疫病的流行与传播,已成为摆在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猪场疫病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对猪场的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