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不同品种哈密瓜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淼  胡国智  熊韬  冯炯鑫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802-1808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特性,为科学评价和鉴定哈密瓜的品质特性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主栽的6个哈密瓜品种为试材,测定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相关指标,并将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品种哈密瓜的品质特性。【结果】6个品种只有白玫果皮呈现出表面光洁的白色,可作为亮点,特色销售。果肉口感只有早醉仙和黄醉仙质地柔软,并带有果香。果实质地最硬的品种是白玫和新红心脆,耐贮性较强。除了新红心脆和西州密25号是大中型果,其余4个品种单瓜重在1~2 kg,大小适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除黄醉仙外,其余品种均达到14%以上。【结论】不同品种间含糖量、糖酸比差异显著,由大到小的排序均为黄皮9818>西州密25号>白玫>新红心脆>早醉仙>黄醉仙。早醉仙、黄醉仙、新红心脆为一类,黄皮9818、西州密25号、白玫为一类。不同品种哈密瓜品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丰富北京地区设施栽培优良樱桃番茄品种,筛选出口感和品质较好、产量高的优良樱桃番茄品种。【方法】对20个樱桃番茄新品种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单项和综合的分析研究,包括果色、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等外观指标和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通过多项指标的分析评价,筛选营养品质高、风味佳和综合性好的品种。【结果】经试验比较分析筛选出P069和P078这两个品种表现为果型圆整、颜色鲜艳、大小均匀、口感香甜,满足种植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推广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北京地区口感番茄种植现状,为筛选出更加优质、高产品种,以6个口感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长势、抗病性、果实外观性状,测定产量、营养品质指标,并进行果实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1183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高,糖酸比10.23,口感风味最佳,其他品质指标及长势、抗性、丰产性等综合表现优秀,加鲁特17号和京番309各项品质指标突出,口感风味较好,可作为北京地区口感番茄种植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17份菜心品种进行品质鉴评及分类,为后期加工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信息。【方法】通过HPLC等方法测定菜心内含营养物质以及口感硬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7个菜心品种的维生素C、果糖、葡萄糖、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以及硬度等内在风味营养品质及外在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菜心品质主效成分,综合评价菜心品质。【结果】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较大,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59%,分别为甜度因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质地因子。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白菜苔、连州尖叶迟菜心、迟尖叶菜心-1和迟尖叶菜心-4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227.23、135.38、143.87、127.22 mg/g,以干重计),且迟尖叶菜心-1和迟尖叶菜心-4的质地细嫩,连州尖叶迟菜心维生素C含量较高(10.30 mg/g,以干重计)。【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可判定17个菜心品种的口感甜度差异明显,生产上可根据菜心的不同品质性状进行加工利用及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评价,为建立火龙果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高原峡谷区普遍种植的红心火龙果为材料,对果实的果形指数、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糖酸比、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12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508%,其中体现果实风味的指标在3个主成分中的载荷值均较高,集中体现在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固酸比、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糖酸比7个指标,基于聚类分析将15组火龙果品质分为3类,结合品质综合得分将15组火龙果品质得分排序为NKFHLGICBEAMODJ,总体呈现出中等果形的品质最好,较大果形的次之,小果形的较差。【结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的风味口感是评价火龙果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果实品质呈现出中型果大型果小型果,为火龙果的产业发展及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进16个品质番茄品种,以冠粉8号品种为对照(CK),在陕西省大荔县韦林镇田园村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为较大型红果番茄品种中,从适宜保护地栽培和果实外观、丰产性、外观品质和采收期来看,以西润1726为最佳,但是从番茄口感风味相比较,美戴和品质菜用品质最佳;樱桃番茄以甜贝502和红樱桃最佳;黄色番茄品种以皇后70和阳光11最佳。同时对参试品种的糖(Brix%)、原酸、糖酸比进行了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冷敏感和抗冷番茄的F2代分离群体,对番茄耐冷抗性基因进行QTL定位.[方法]通过将番茄耐冷品种O-33-1与冷敏感品种耐运2000杂交,得到的F1代番茄自交获得用于构建图谱的F2分离群体.测定O-33-1、耐运2000以及F2代番茄分离群体的生理指标,确定其抗寒性;利用AFLP技术构建连锁遗传图谱,对番茄耐冷性基因进行QTL定位.[结果]番茄耐冷品种O-33-1的抗寒性显著高于冷敏感品种耐运2000,F2代分离群体的抗寒性高于耐运2000而低于O-33-1,介于两亲本之间.本试验构建的番茄遗传图谱共包括连锁群16个,共包含155个标记,整个图谱总的长度为686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42 cM.平均间距最小的连锁群为16,为1.75cM.并且检测到1个抗冷性的QTL位点.[结论]通过对番茄耐冷性状QTL分析发现了1个QTL,被定位于连锁群4上11E/M619和9E/M330之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无土栽培模式种植并推广的高品质鲜食番茄品种。【方法】以主栽鲜食番茄品种普罗旺斯为对照品种,对无土栽培模式下8个鲜食番茄品种植株的田间长势、抗病性进行观察评价,同时对8个品种番茄果实的果色、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等外观、风味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京番701、瑞粉882植株长势较旺,京番701、瑞粉882、京采6号田间较抗病毒病,京番309、京采6号果实转色较早;各品种果形指数都在0.77~0.87之间,为近圆形,属于较优果形;京番701和瑞粉882果实为大果,其余品种为中小果。京番309、瑞粉882、京采6号果实硬度较低;甜脆脆、原味1号、京番308、京番3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甜脆脆、京番701、京番308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普罗旺斯、京采6号、瑞粉882可滴定酸含量较低;普罗旺斯、京番308和京采6号糖酸比较高;京番309、京番701、原味1号维生素C含量较高;瑞粉882、甜脆脆、原味1号番茄红素含量较高。依据各指标在鲜食番茄品种比较中的重要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9.
青冈县棚室番茄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果型品种宇番1号产量表现较为突出,且口感和果型都很好;小果型品种红樱桃166效益最高,口感品质最佳,2个品种均适宜在青冈县棚室栽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杏果实不同发育期总糖、总黄酮、总酚、可滴定酸的含量,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新疆杏4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采用相关分析法综合评价杏果实品质指标。【结果】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不断上升,完熟期总糖含量到达峰值。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山杏总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其余杏品种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不同,在幼果期,小白杏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04 mg/g,在转色期和青熟期,山杏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4和1.01 mg/g。托克逊杏总酚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趋于稳定,而其余3个杏品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和发育期中,青熟期小白杏总酚含量最高为6.42 mg/g。【结论】青熟期小白杏总酚含量最高,青熟期山杏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杏品种,且口感较佳、重量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网纹甜瓜、红江橙、番木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挂果期叶面喷施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处理3种水果,测定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总糖等生化物质的变化,并与其他2种增甜剂春雨1号和果王进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可有效提高这几种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水果酸度,明显改善果实品质,对网纹甜瓜、红江橙的增甜效果优于其他2种增甜剂。[结论]蔗糖基聚合物作为水果增甜剂,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轻糖原味菠萝蜜果干加工关键技术,为生产轻糖原味无硫新型果干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干苞黄肉菠萝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成熟度菠萝蜜对原味果干加工特性的影响、果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糖渍工艺和果干质量的影响、不同复合糖液配比对果干质量的影响,确定轻糖原味菠萝蜜果干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的最佳方案.[结果]轻糖原味菠萝蜜果干加工最佳工艺:采用1000 mg/L乙烯利、45℃下催熟72 h的80%~90%成熟度菠萝蜜为原料,在加入0.6%D-异抗坏血酸钠的80℃清水中热烫3 min,再采用直接加糖、间歇强制循环复合糖液(糖水初始糖度25°Bx、75%麦芽糖浆添加量15%和甘油添加量0.3%)的技术进行糖浸,直至糖液稳定在35°Bx后捞起沥干糖水,烘干后制成的轻糖原味菠萝蜜果干水分≤18%、总糖(以还原糖计)≤60%、二氧化硫残留≤0.02 g/kg,具有新鲜菠萝蜜特有的果香味,质地柔软,甜度适中,口感较好.[结论]综合运用熟果加工技术、热烫杀菌灭酶无硫护色联合处理技术和间歇强制循环轻浓度复合糖液浸渍技术生产的菠萝蜜果干,具有新鲜菠萝蜜特有的果香味,总糖含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低,可实现果干的原味化、轻糖化和无硫化,该技术可用于轻糖原味无硫新型果干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风味是番茄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番茄的风味包括甜味、酸味、香味等,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及含量有关。本文从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番茄风味的贡献入手,对番茄果实主要风味贡献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对这些物质形成的遗传机理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论述,就番茄果实风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番茄品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番茄风味品质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乐山古老荔枝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资料。[方法]测定酸荔枝和白荔枝两种乐山古荔枝果实的品质及营养成分,并与引进品种大红袍比较。[结果]酸荔枝和白荔枝都属于小果型,果实近圆形,暗红色,比大红袍成熟略早。酸荔枝和白荔枝的单果重都与大红袍差异显著,可食率分别与大红袍差异极显著和显著。酸荔枝的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高于白荔枝和大红袍,分别达31.13 mg/100 g、19.91%。2种古荔枝的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与大红袍差异不显著。[结论]乐山酸荔枝和白荔枝的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丰富,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过量表达miR319和过量表达LA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野生型M82、过量表达miR319和过量表达LA番茄为材料,分析过量表达miR319和过量表达LA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过量表达miR319植株的可滴定酸、可溶性糖、VC和番茄红素的含量下降,而过量表达LA植株的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番茄红素的含量上升,VC含量下降.2个转基因植株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M82比较都有所上升.[结论]过量表达miR319和过量表达LA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是相反的,过量表达LA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1-12023
[目的]研究夜间亚低温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果实几种糖含量及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9℃夜间亚低温处理对番茄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糖含量与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夜间亚低温处理后,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夜间亚低温处理使番茄果实中AI和NI的活性降低,但SS和SPS活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番茄幼果期,果实中AI和NI活性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在果实成熟时转化酶活性急剧升高;SS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降低,在果实成熟期SS活性很低;试验期内,SPS活性一直处于低活性水平。番茄果实中AI和NI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夜间亚低温导致成熟期番茄果实含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标准差权重法在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评价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番茄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樱桃番茄品系为试材,在果实完熟期测定果实外观品质(单果重和果色)、营养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水分含量)和耐贮性(常温下贮藏21 d的变质率),以指标的标准差计算指标权重进行各番茄品系的综合评定。[结果]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品系YH02-6的商品性相对较优,以其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较优;品系YH02-9、YH02-1和YH02-7的商品性较好,其中,YH02-9也是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较好,而YH02-1和YH02-7以其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品系YH02-11、YH02-5和YH02-8果实的商品性一般。[结论]标准差权重法用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其方法简便易行,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不同品种甜瓜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营养丰富、口感优质的甜瓜品种。【方法】测定25种甜瓜果肉部分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可溶性蛋白5个营养指标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甜瓜营养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品种甜瓜每个营养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瓜同一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京蜜11’其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方面均占明显优势。【结论】‘京蜜11’营养品质为最优,其口感较好,符合主流审美,可在北京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绿木霉及其混剂施用后对番茄植株生理性状、果实品质、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混合接菌,测定各种相关指标。[结果]植株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果实中可溶性糖与Vc含量增加;土壤中有益细菌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增加。[结论]施用黄绿木霉菌混剂对植株、土壤影响明显。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的应用对提高番茄质量、改善土壤环境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蜀脆枣为材料,德阳市罗江区当地主栽品种罗江调元枣为对照品种,对枣果实的发育动态、外观品质(单果质量、纵横径、着色指数等)和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蜀脆枣的单果质量和可食率均优于罗江调元枣,且适宜的糖酸比形成了酸甜的口感;通过对蜀脆枣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发现大棚栽培蜀脆枣成熟期的单果质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蜀脆枣,成熟期比露地栽培蜀脆枣提前了7~14 d,且落果率和裂果率均低于露地栽培蜀脆枣,但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蜀脆枣在可食率、糖酸比和果实口感方面差异不大。综上所述,蜀脆枣的果实单果质量高、可食率高、风味酸甜爽口,在罗江区表现引种良好,为罗江区提供了良好的南方鲜食枣新品系引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