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马湖水文变化对渔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分布有众多的天然湖泊 ,但是经过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设 ,许多湖泊已经演变为水库型湖泊。在洪水季节或年份 ,水库型湖泊担负着削减河道洪峰的功能 ,而在枯水季节或年份 ,利用其蓄水功能 ,发挥其灌溉、航运及养殖效益。骆马湖就是这一类型的湖泊 ,自六十年代以来 ,其综合效益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是 ,由于骆马湖位于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 ,在严重干旱的年份或季节 ,因灌溉需水量的增加而使湖水位迅速下降 ,从而对湖泊淡水水产养殖产生巨大影响。1 湖泊概况骆马湖 (30°31′N ,12 1°56′E)位于江苏省北…  相似文献   

2.
小体积网箱养殖不同鱼类的试验陈云波(皖西联合大学,六安237010)陈荣宁(舒城县库区办231000)安徽省龙河口水库座落在舒城县西南山区,东径116°45′、北纬30°18′,为湖泊型水库;库面宽阔,东西长,养殖水面30km2;库区水源充沛,水质清...  相似文献   

3.
曲靖地区水库大范围移植太湖新银鱼和池沼公鱼初获成功小结何强,徐定章,达明泽,肖建普(云南省曲靖地区水利电力局655000)曲靖地区位于云南省东部,东经102°42′-105°50′,北纬24°19′-27°03′。区内最高海拔4017.3m,最低海拔...  相似文献   

4.
于洪贤 《淡水渔业》2001,31(5):28-29
1999年我们结合省科委下达的《高寒地区水库渔业高产、稳产、高效技术研究》项目 ,在高寒地区水库进行河蟹养殖技术的研究。通过二年的摸索 ,在河蟹品系选择、放养、防逃、捕捞、病害防治、远距离运输、养殖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为下一步进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1 养殖场地选择选择黑龙江省泥河水库作为试验水库。泥河水库位于呼兰河支流泥河的下游 ,地理位置为北纬4 6°17′ ,东经 12 6°36′。库区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季节变化明显 ,特点为春季大风少雨 ,夏季温热多雨 ,秋季气温下降急剧 ,霜期到来早 ,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  相似文献   

5.
<正>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纬38°43′39°02′,东经115°38′116°07′,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366 km2,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蓄水量约1亿m3,白洋淀在维系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平原乃至京津地区  相似文献   

6.
清平水库位于南宁地区宾阳县新桥镇,中心座标为北纬22°54’~23°37’,东经108°32’~109°15’,是一座中型的蓄水灌溉型水库。清平水库集雨面积为76km^2,有效水面积6270亩,库容9700万m^3,平均水深12~13m。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04,(7):71-71
由于水库、湖泊等内陆水域水面广、容量大,不仅发挥着重要的蓄水、灌溉功能,而且具有广阔的渔业利用前景。近年来,为了改变粗放粗养模式下大水域养殖产量偏低、效益不高的现状,许多养殖单位和渔农在水库、湖泊等大水域中进行了施肥养鱼的有益尝试。生产实践证明,化肥养鱼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渔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评价商丘市渔业现状?下一步应如何发展?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较丰富的渔业资源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辖6县2区1市。地理坐标为东径114°49′—116°39′,北纬33°43′—34°52′。总面积10352平方公里。全市有中、小型水库6座,湖泊14座,坑(池)塘2.3万口,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2条,总水面24万余亩,其中可养鱼水面20万亩。6座水库呈阶梯式排列,设计库容12890万  相似文献   

9.
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通报,4月15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监飞机先后在30°38.3′N,124°09.2′E至30°35′N,124°24.8′E和30°20′N,124°40′E至30°17.4′N,124°45.7′E海域发现条带头褐红色赤潮。两赤潮的发现表明东海区目前已进入赤潮多发季节。为此,我省沿海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赤潮的应急监视、监测,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发现赤潮,并加强对沿海水养殖、捕捞作业等方面人员的赤潮知识宣  相似文献   

10.
《水库渔业》1982,(3):31-34
我库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省黄冈地区东南部,于1958年兴建,1962年完工。承雨面积176.57方公里,正常养殖面积一万亩,是一座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相似文献   

11.
刘键 《淡水渔业》2001,31(1):24-25
1 碧流河水库水体状况碧流河水库座落在东经122°10′~122°53′,北纬39°24′~40°20′的碧流河主河道上,并有季节性三条主河流。水库可养殖水面为53万亩。水库处北温带气候区,平均水温(据1989~1996年资料统计)春季96℃,夏季236℃,秋季204℃。全年结冰期为100天左右。大银鱼生长适温范围为0~30℃,产卵水温2~6℃,在碧流河水库产卵孵化期为12月下旬至第二年的3月上旬。水库底质具备大面积的泥塑沙底(硬底),为大银鱼在碧流河水库自然繁殖提供了较优越的环境条件。1989~1991年调查表明,碧流河水库库水含盐量、酸碱度、硬度都符合国家一…  相似文献   

12.
1水库特征及调查方法塔拉干水库位于内蒙古哲盟开鲁县境内,是一座旁侧引水式大型平原沙漠型水库,其主要水源是西辽河水系支流新开河水。该库1958年建成蓄水,主要功能是农用灌溉,目前可养殖水面约1333hm2。库区年均日照约3116h,年均积温约3300℃...  相似文献   

13.
陆光泽 《内陆水产》2001,26(10):6-6
1库区环境条件东兰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东经107°5′~107°43′,北纬24°13′~24°51′,县内库区面积达4533公顷,河道长94千米,年平均水温20.4℃。水库底质为砂砾及淤泥底,库水的透明度在0.25~5米,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pH值为7.1~8.2,呈微碱性,溶氧量6.6~9.08毫克/升。水库内含丰富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为太湖新银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饵料来源。库区库汊众多,其中坡豪库汊、大同库汊、信河库汊比较大,是太湖新银鱼在汛期避汛的好场所。水库内敌害鱼类较少,天然生…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区短鳄齿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5年东海区(26°30′~35°00′N、121°00′~127°00′E)渔业资源监测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方法分析了东海区短鳄齿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深、水温、盐度与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区短鳄齿鱼主要分布区域为:28°00′~30°00′N、123°00′~126°30′E;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以秋季(9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短鳄齿鱼适宜水深、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70~110 m、17~23℃、34.3~35.2。结合东海海流分布特点,初步推断短鳄齿鱼为暖水性海洋小型鱼类,其生物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受台湾暖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骆马湖属典型的过水性湖泊,面积260km^2(水位23.0m),网箱网围养殖区26.7km^2,由于网箱养殖草鱼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销路畅的特点,大多数网箱以养殖草鱼为主。现将湖泊网箱养殖草鱼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湘江水电梯级工程对洞庭湖渔业资源的影响与对策金球林,何兴春(湖南省渔政管理处410006)1洞庭湖渔业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洞庭湖位于东径111°10′—113°10′,北纬28°30′—30°21′。西起澧县、东到岳阳,南从乔口,北临荆江...  相似文献   

17.
龙羊峡水库位于北纬35°46′~36°13′,东径100°23′~100°50′之间,为山谷型水库。库区全长106公里,最宽处19公里,总蓄水量247亿立方米,正常水位海拨2600m,最大深度160m,落差70m,年际水位变化10m左右,平均水深64m,面积57万亩。龙羊峡水库是我国黄河上游一座集发电、防洪、灌溉、水产增养殖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青海省重要的渔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混养是我国池塘、小型水库及湖泊养殖的主要特色,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品种混养能更加合理地利用水体和饲料,发挥各品种之间的互利作用,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通过几年的试验,我们探索出了两种较成熟的生态高效混养模式,均已在白洋淀地区获得成功。1池塘1.1基本条件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周边无污染。池塘面积2~6.7hm~2,壤土或沙壤土池底,配备完善的底  相似文献   

19.
杨渡远 《海洋渔业》1993,15(5):211-213
<正> 台湾浅滩位于南海东北部,台湾海峡南端喇叭口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2°24′30″~23°44′、东经117°17′~119°07′30″,东北面与澎湖列岛毗邻,面积约为2.3万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常年季风不断,海底地形复杂,多种水团在此交汇形成上升流,具有低温、高盐、富营养盐、高浮游生物量及高初级生产力等特征。因此,在台湾浅滩及附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夏秋季东海区北部沙海蜇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08年夏秋季在东海区北部对沙海蜇的定点资源监测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2008年夏初沙海蜇生物量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不同生活阶段的温盐度属性进行了探讨,同时讨论了其伞径变化规律并对产卵时间进行推测。研究表明:6月中旬,沙海蜇出现站位平均资源密度133 kg/h,出现范围33°00′~33°30′N、123°00′~124°00′E,出现率仅为4.76%;9月上旬,沙海蜇出现站位平均资源密度976 kg/h,出现范围30°30′~33°30′N,出现率45.07%,高生物量分别在32°30′~33°30′N、123°00′~124°00′E之间的南黄海中央海域和济州岛东南部外海靠近韩国专属经济区海域。生物学伞径以8月下旬最大,从6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从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逐渐减小的趋势。2008年夏初沙海蜇出现率和生物量较低的原因可能和该年份东海区春末夏初比常年水温偏低有关。在6~8月份的快速生长期,沙海蜇表现为高温低盐的特性;在9月份以后的生长衰退期,表现为低温高盐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