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在山羊育肥期饲喂不同饲草,研究不同饲草对育肥山羊的生长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绝对增加值(体质量)10 d时,A、D组极显著高于B、C组(P0.01);40 d时,D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绝对增加值(体长)10 d时,D组极显著高于A、B、C组(P0.01);40 d时,C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绝对增加值(体高)40 d时,C组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绝对增加值(胸围)10、30 d时,D组极显著高于A、B、C组(P0.01);40 d时,C、D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2)D组的总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D组总增胸围、平均日增胸围极显著高于A、B、C组(P0.01);D组的总增体高与平均日增体高极显著高于A组(P0.01);A组的料肉比显著高于D组(P0.05),B、C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3)在20 d时,C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在40 d时,A组的红细胞数目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极显著高于D组(P0.01),A、B组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D组(P0.05)。试验结论:(1)不同饲草对山羊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试验前期,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随着试验期延长,差异逐渐不显著。各处理组的经济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青贮、鲜草、稻草、育肥配合饲料。(2)不同饲草对山羊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总体不明显,且各处理组机体均呈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以成年小尾寒羊种公羊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0只种公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锌含量不同的日粮,研究日粮锌水平及补饲时间与种公羊精液品质的关系。A组:对照组,饲喂锌含量39.69 mg/kg的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Zn 40 mg/(d.头)(锌含量48.12 mg/kg);C组:基础日粮+Zn 60 mg/(d.头)(锌含量53.83 mg/kg);D组:基础日粮+Zn 80 mg/(d.头)(锌含量59.55 mg/kg);E组:基础日粮+Zn 100 mg/(d.头)(锌含量65.26 mg/kg)。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间射精量差异不显著(P>0.05)。②鲜精活率,A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C、D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E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③精子密度,A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D组差异显著(P<0.05),与C、E组差异不显著(P>0.05);C、D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E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④不同锌水平各组间精子畸形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⑤精液pH值,A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D、E组差异显著(P<0.05);C、D、E 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⑥缺锌公羊补锌2个月后精液品质能够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营养水平和饲粮组合对育肥羔羊生产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按同质原则将 28 只试羊(3~3.5 月龄)分为 4 个饲粮处理组,采用 3 因子(2×2×2)设计,研究两个营养水平(A 因子,A1—0.9NRC 和 A2—0.8NRC)下不同饲粮组合(B 因子,B1—添加甜菜渣和 B2—不添加甜菜渣)对不同杂交组合(C 因子,C1—波德代(♂)×蒙古羊(♀),C2—陶塞特(♂)×蒙古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A、B、C 三因子对试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仅正试期头 20 dC2日均增重显著(P<0.05)高于 C1。A1水平羔羊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P<0.01)低于 A2,而饲料转化率及熟肉率极显著(P<0.01)高于 A2。B1正试期后 40 d 日均增重有高于 B2的趋势,而 GR 值有低于 B2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木醋液与中药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随机选取90头哺乳仔猪,采取预饲30 d淘汰的方式,挑选日龄相同、血缘相近、体况一致的45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头,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结果]C组肉豆蔻酸的含量极显著低于A组(P0.01),显著低于B组(P0.05);除C组棕榈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低于其他2组外,C组其余单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硬脂酸等)含量较为丰富;C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C组赖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B组(P0.01),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苏氨酸的含量也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谷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其余风味氨基酸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试验组猪肉中残留的重金属浓度均低于我国无公害猪肉的行业标准。[结论]添加中药制剂与木醋液混合制剂显著提高了猪肉中有益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猪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提升了猪肉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富硒乳酸菌中药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57±1.5) kg、体况良好的育肥猪9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育肥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0.5%富硒乳酸菌中药制剂,预饲期10 d,正式试验60 d,试验期共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3%组育肥猪粗蛋白、磷的表观消化率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3%和0.5%组的大肠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0.1%和0.3%组育肥猪肠道乳酸菌菌落数显著增加(P0.05),在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方面的数据0.3%组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3%富硒乳酸菌中药制剂能有效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华扬小麦型日粮复合酶HYF311在猪育肥前期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择三元杂交猪(杜×长×大)120头,随机分为3组(正、负对照及试验组),每组5重复,进行为期30d的饲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前期小麦日粮添加小麦型复合酶,可显著提高猪平均日增重4.6%(P<0.05),降低料肉比7.5%(P<0.05),生产性能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相当(P>0.05);使用小麦酶可降低饲料成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小麦型复合酶在猪小麦日粮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牛羊生长发育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该试验选取60只小尾寒羊和15头西门塔尔牛作为试验对象。牛羊试验各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正常蛋白质水平、低蛋白质水平和高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预试验7d,正式试验90d。试验结束时检测生长性能指标和肉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试验羊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显著升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各组试验牛也呈相同趋势。试验Ⅰ组牛羊肉的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升高(P<0.05),熟肉率、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牛羊肉的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熟肉率、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结果表明,提高蛋白质水平可提升牛羊的增重和肉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羊饲料中最适蛋白质水平为12%,牛饲料中最适蛋白水平为1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补饲全乳或代乳粉对奶公犊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42.94±3.45)kg新生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A组全期饲喂全乳,B组30日龄后饲喂精饲料,C组饲喂代乳粉,3组饲喂粗饲料相同。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 60、90和120日龄时,A和C组奶公犊体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B组(P<0.05),体斜长、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B组(P<0.05),全乳组优于代乳粉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2) A和C组熟肉率、失水率和嫩度值较B组显著提高(P<0.05),肉色评分、眼肌面积、剪切力和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降低(P<0.05),A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3) 120日龄时,A和C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B组45.90%和41.39%(P<0.05),蛋白质含量则显著高于B组20.80%和20.00%(P<0.05),豆蔻烯酸、亚麻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0.05),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显著低于B组(P<0.05),其余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9.
采用3×2×2因子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A因子:A1为1.0倍NRC,A2为0.9倍NRC,A3为0.8倍NRC)、遗传背景(B因子:B1为甘肃肉羊新品种选育群羔羊,B2为‘杜泊’(♂)×甘肃肉羊新品种(♀)F1代羔羊)和性别(C因子:C1为公羔,C2为母羔)条件下羔羊的生产性能、采食行为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A1组羔羊试验末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A2和A3组(P<0.01),料肉比极显著低于A2和A3组(P<0.01);B1组羔羊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低于B2组(P<0.01),料肉比极显著高于B2组(P<0.01);C1组羔羊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C2组(P<0.01),料肉比显著低于C2组(P<0.05).随营养水平的降低,羔羊每个逆呕食团咀嚼次数显著上升(P<0.05);B1组羔羊反刍时间极显著低于B2组(P<0.01).根据经济效益分析,A1组羔羊纯收入极显著高于A2和A3组(P<0.01);B1组纯收入极显著低于B2组(P<0.01);C1组纯收入极显著高于C2组(P<0.01).说明杜甘杂种羔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较高;公羔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优于母羔;采用1.0倍NRC的饲粮可以获的最佳生产性能和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将40只初生体质量相近的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F1代羔羊随即分成A、B、C、D 4组。A、B、C组羔羊在10~15日龄同时断奶,分别喂以A、B和C 3种代乳料,D组羔羊则继续由母羊哺乳饲喂。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10~55日龄),A组平均日增质量(0.224±0.03)kg,极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1);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高、体长和胸围基本一致。3个试验组羔羊粪中干物质含量均高于20%,因此,各组羔羊均处于正常生长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喷淋与吹风对热应激肉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30头体质量、月龄和日增质量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A(对照组)、B(间歇性喷淋吹风组)、C(吹风组)3组,进行47d(预试期7d,正试期40d)的环境调控试验,每日定时测定畜舍内外的温、湿度和试验牛只的基本生理指标,定期测定每头试验牛只的采食量和体质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1)与A组相比,B、C 2组14:00时肉牛的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B组的降低幅度最大;14:00时3组肉牛的直肠温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B、C 2组14:00直肠温度的升高幅度较05:30时有所降低。2)B组的日均采食量比A组极显著提高了19.55%(P<0.01),比C组提高了6.67%(P>0.05);C组比A组显著提高了12.07%(P<0.05)。平均日增质量方面,B组比A组显著提高了18.52%(P<0.05),比C组提高了5.79%(P>0.05),C组比A组提高了12.04%(P>0.05)。3)B、C 2组的头日毛盈利比A组分别提高了13.08%和7.99%。【结论】炎热夏季,在肉牛舍进行间歇性喷淋吹风和吹风,可不同程度地缓解肉牛的热应激,提高肉牛的经济效益,且以间歇性喷淋吹风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设计4种添加不同来源的干玉米酒糟残液(DDGS)的饲粮,净能(NE)含量为8.7~11.5 MJ·kg~(-1),将生长育肥猪(平均体重22.0±4.3 kg,共432头)随机分配到4组(每栏9头,每组12栏),饲喂并观察其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变化。4组饲粮均以玉米和大豆为基础,均添加DDGS 40%,但NE含量不同。A组NE最低,为8.7 MJ·kg~(-1);B组NE为9.4 MJ·kg~(-1);C组NE为2 469 MJ·kg~(-1);D组NE最高,为11.5 MJ·kg~(-1)。NE含量通过商用测算系统评估提供,试验饲粮配方以满足或超过营养需要为标准,满足包含NE在内的可消化赖氨酸需求标准。总体来说,B组猪的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但与A组无显著差异。A、C、D组间无显著差异。B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与A组、D组相近,且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C组(P0.05)。B组G:F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2)。各组间热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瘦肉率均无显著差异(P0.19)。通过匹配实测G:F与NRC(2012)标准中的G:F,来评估饲料中相应的NE含量。采用NRC(2012)标准中的玉米、大豆NE含量计算得出A~D组的DDGS的NE分别为9.9、8.0、10.9、10.5 MJ·kg~(-1)。通过8个明确的方程来计算,并与确定的NE模型比较来预测4组中DDGS的NE含量。育肥猪的G:F表明,商用测算系统评估提供的B组和D组的NE含量值超过预估,而A组和C组低于预估。试验表明,添加DDGS 40%,NE较低的饲粮可提高ADFI,降低ADG和G:F,但DDGS中NE含量低于2.9 MJ·kg~(-1)或饲粮NE含量低于1.1 MJ·kg~(-1)均对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亚硝酸盐对越冬红螯螯虾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越冬红螯螯虾为对象,探讨其在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下的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得到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螯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22.0 mg/L,安全浓度为2.2 mg/L。设置4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0 mg/L)、B组(0.5 mg/L)、C组(2.3 mg/L)和D组(5.0 mg/L),胁迫6周后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各组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组成活率、体质量增加率、体长增加率最低。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肝小管排列趋于混乱且大小出现差异,肝小管间结缔组织随之减少,产生空泡化,在D组中变化尤为明显。SOD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在肝胰腺中,A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在肌肉中,A组显著高于C、D组(P<0.05),D组显著低于A、B组(P<0.05)。MDA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升高,在肝胰腺中,4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肌肉中,A组显著低于C、D组(P<0.05)。免疫相关指标均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在肝胰腺中,4组ACP、AKP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最高,D组最低;在肌肉中,A组AC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组AKP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UL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能量代谢指标TG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A组显著高于D组(P<0.05)。亚硝酸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比例,且菌群多样性D组最低,A组最高,亚硝酸盐导致了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白头翁散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影响。把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CK组)和试验A、 B、 C组,CK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 B、 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白头翁散1、 2、 3g/kg,正式期28d,结果发现,在平均日增重方面:A、 B、 C组分别为597.53、 628.21、 626.43g/d,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比CK组分别提高43.25、 73.93、 72.15g/d,差异显著(P0.05);在料肉比方面:A、 B、 C组分别为1.75、 1.68、 1.72, CK组为1.86,分别比CK组降低0.11、 0.18、0.14;在腹泻率方面:B、 C组最低,为6.81%、 6.75%,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下降5.37%、 5.43%; A组次之,为10.54%,与CK组差异显著(P0.05),降低1.64%; A组与B、 C组差异显著(P0.05);在腹泻指数方面:B组、 C组最低,为7.78、 7.95,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降低6.17、 6.00; A组次之,为10.3,与CK组差异显著(P0.05),降低3.92; A组与B、 C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白头翁散能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料肉比、降低腹泻,综合分析,添加2g/kg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过瘤胃胆碱对育肥湖羊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40只体质量为(15.05±3.38)kg的湖羊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日粮A)、试验组(日粮B、日粮C、日粮D),每组重复10次,分别饲喂添加0、0.1%、0.2%、0.4%过瘤胃胆碱的日粮,预饲期为7d,试验期为65d.结果表明,4组试验湖羊的体斜长、体高以及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B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C、日粮D(P<0.05),4组日粮的料质量比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D的干物质、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B、日粮C(P<0.05),日粮D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B和日粮C(P<0.05),但与日粮A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D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日粮C与日粮D的酸性洗涤纤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显著高于日粮A和日粮B(P<0.05).日粮D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B、日粮C(P<0.05),日粮A、日粮B、日粮C的钙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B和日粮D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但与日粮C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过瘤胃胆碱对湖羊的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消化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0.4%的添加比例对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消化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代乳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羔羊早期断奶的可行性。[方法]将37只10~15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F1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代乳料;D组羔羊为对照组,不断奶,随母羊哺乳。分别测定各组的生产性能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生产性能指标:10~15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16~25、26~35日龄各组羔羊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46~55日龄时,试验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B组和C组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中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B组总蛋白(TP)含量有高于A组和C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A、B、C 3组间总氨基酸浓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用代乳料饲喂羔羊并实现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红豆杉叶干粉对仙居鸡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胸肌和腿肌中BCL2和NF-κB mRNA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红豆杉叶干粉在仙居鸡饲粮中适宜的添加量,并探讨红豆杉叶干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用于仙居鸡生产的可行性。[方法]试验选取140日龄健康生长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仙居鸡400只作为试验鸡,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3%、4%的红豆杉叶干粉,试验期90 d。[结果]与A组相比,C、D组鸡脾脏BCL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组鸡肾脏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各组鸡十二指肠BCL2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C、D组鸡胸肌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B组鸡胸肌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D组鸡腿肌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组腿肌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D组鸡肝脏NF-κB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组肺脏NF-κ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D组脾NF-κ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十二指肠NF-κ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C组鸡胸肌NF-κ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C组腿肌NF-κ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添加量红豆杉叶干粉对仙居鸡BCL2和NF-κB基因组织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来源铁和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96头(30±2)日龄、体重为(7.63±0.0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考察不同来源有机铁和锌及高锌对断奶仔猪各生长阶段生产性能指标及腹泻情况的影响。A组添加进口甘氨酸铁(Gly-Fe)280mg·kg-1和甘氨酸锌(Gly-Zn)200mg·kg-1;B组添加国产Gly-Fe600mg·kg-1和蛋氨酸锌(Met-Zn)280mg·kg-1(浙江产);C组添加国产羟基Met-Fe300mg·kg-1和羟基Met-Zn250mg·kg-1(长沙兴嘉公司产);D组为对照组(含无机铁和高锌)。结果表明:各日粮在不同试验阶段对试猪生产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在1~2周阶段,高锌日粮处理组D有很好的效果,试猪日增重显著优于A、C组(P<0.05),极显著地优于B组日粮(P<0.01),A、C组的试猪日增重显著优于B组。A、C、D组料重比显著优于B组(P<0.01)。4组试猪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3~4周阶段,A、C组的试猪日增重显著优于D组(P<0.05);A、B、C组的料重比均优于D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还表明,高锌日粮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壳寡糖在生长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将体重相近的270头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对照组仅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1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之上,添加30mg/kg的壳寡糖,试验组2是在低能低蛋白饲粮的基础之上添加30mg/kg的壳寡糖,试验持续100d。结果表明,1)试验组1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间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试验猪背最长肌pH24h范围为5.6~6.1,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猪背最长肌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处理组a^(*)与b^(*)值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猪IMP含量均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2与对照组试验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组1猪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以及p5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处理组间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不显著(P>0.05)。5)试验组1血清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IgM含量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2血清C3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将30mg/kg壳寡糖掺拌进基础饲粮内,有助于增强育肥猪的免疫力、抗氧化能力,提高其生长性能,并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短期舍饲育肥的安格斯犏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0头年龄(4月龄)和体重((114.97±28.33) kg)相近的安格斯×大通牦牛的健康安格斯犏牛,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试验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30∶70(C30组)、45∶55(C45组)和60∶40(C60组),预饲期10 d,正饲期90 d。结果表明:1)与C30组安犏牛相比,试验全期C45和C60组平均日增重(ADG)和胸围均显著提高(P<0.05),而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试验1~30 d的C45和C6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降低(P<0.05),而61~90 d显著提高(P<0.05);试验1~30 d的C45和C60组及61~90 d的C60组ADG显著提高(P<0.05);试验1~30 d和61~90 d的C45和C60组F/G显著降低(P<0.05)。2)与C30组相比,C45组和C60组安犏牛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游离脂肪酸等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