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孙守江  孙铭  马馼  李曼莉  毛培胜 《草地学报》2022,30(11):2865-2874
植物衰老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牧草提前衰老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深入揭示植物衰老特性和调控机制,不仅对于阐明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种群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延缓衰老技术和调控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植物衰老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由内部遗传因子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本文综述了植物衰老的概念、研究历史和植物衰老学说,重点论述了植物衰老的端粒学说,并总结了端粒在植物衰老中的研究进展,以为后续从端粒系统角度解析植物衰老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端粒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它能维持染色体的结构稳定和功能,保护其免受核酸酶降解,防止其末端融合或重排等。端粒长度的维持机制主要有ALT机制和TA机制。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端粒酶的利用在衰老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论述端粒的结构、端粒的维持机制以及端粒与衰老的关系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端粒、端粒酶与动物衰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端粒封闭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端粒的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 , 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治疗肿瘤和控制细胞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及其基因和调控机理, 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抑制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的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治疗肿瘤和控制细胞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老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抑制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端粒、端粒酶与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于DNA的末端复制问题和自由基对端粒DNA的不可修复性损伤而使其缩短,进而导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端粒酶是一种具有保持种属特异性端粒长度的酶,在延缓机体的衰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真核细胞的衰老及凋亡与端粒DNA序列长度的缩短有关。端粒相关蛋白则可能通过调节端粒酶或其他相关因子的行为对端粒长度进行调控。目前端粒的长度可作为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文中综述了端粒的结构、功能、相关蛋白及其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端粒是存在于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物,由于末端不能复制,正常体细胞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而逐渐丢失端粒序列,导致细胞老化和死亡。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在细胞的增殖、衰老及永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和端粒酶及其与衰老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吕昆  林丹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99-104
端粒是真核染色体分子末端的DNA区域,是由重复的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形成的DNA-蛋白复合物,对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长度的缩短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同时,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性生殖手段,越来越多的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应用。由于体细胞核移植通常采用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因而供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核移植后重组胚的端粒在胚胎早期是否会被修复、端粒长度是否有变化等问题,对于研究克隆动物的重编程、发育生物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将对端粒的结构和端粒长度的机理研究、在克隆哺乳动物中对端粒长度的探索研究,以及近几年来关于端粒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端粒和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末端染色体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酶是染色体末端转移酶 ,是合成端粒DNA的酶 ,对端粒的结构起着稳定的作用。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初期 ,但直到近几年科研人员才发现他们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端粒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端粒酶在约 85 %以上的恶性肿瘤中呈阳性 ,而动物肿瘤与端粒酶的研究还是空白。文章主要介绍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世界上首例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的病例的端粒酶 TERT表达。作者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在病鸡的心、肝、脾、肺、肾、气管、十二指肠、睾丸、骨髓、脑、胸腺、法氏囊等组织中发现 TERT表达呈阳性 ,说明在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发生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提示端粒酶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并且该结果与人类肿瘤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TTAGGG 6个碱基串联重复构成[1]。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端粒逐渐变短,当端粒缩短到特定长度时,引发分裂性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逐渐变扁、变平、变大,最后停止分裂直至凋亡[2]。因此,研究人员形象地将端粒称为细胞的"分裂时钟"[3]。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其核心酶包含蛋白亚基和RNA元件两部  相似文献   

11.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它对维持染色体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端粒酶能够以自身的RNA序列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的重复DNA序列,对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1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1.1端粒的结构和功能1.1.1端粒的结构: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  相似文献   

12.
端粒蛋白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与端粒结合的蛋白组分。近年来寄生虫端粒蛋白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寄生虫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端粒蛋白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功能,共同参与寄生虫生命周期的调节,同时也为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主要综述了包括TRFs、Rap1、TERT、RPA、Sir2和Orc1、Gbp、Ku、Rbp38以及LaTBP1等原虫端粒蛋白及其功能,以期为寻找新的防治寄生虫病的靶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端粒位于真核染色体末端,是稳定染色体末端的重要元件。端粒酶(TER)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核蛋白(RNP)反转录酶(RT),其核心酶包括蛋白亚基和RNA元件。在DNA复制过程中的端粒丢失可以被有活性的端粒酶补偿回来。哺乳动物端粒酶在发育中受调控,端粒的重编程可能是由于早期胚胎不同时期的端粒酶活性而造成的,因此,研究胚胎发育早期端粒和端粒酶重编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端粒和端粒酶在克隆动物胚胎发育上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富含G的简单重复结构。在生理状况下,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在复制分裂过程中将逐渐丢失碱基,从而致使端粒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至一定长度时细胞将进人生长停止衰老死亡阶段,即出现细胞的凋亡。最近几年来,人们研究发现一种端粒酶能够逆转录合成端粒DNA,并添加到端粒从而达到防止端粒缩短,维持端粒的长度,进而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由于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生理状态下,  相似文献   

15.
种子使植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种子活力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性状,直接影响田间出苗率和作物产量。然而,由于种子老化,种子活力在贮藏过程中下降。为了有效地保护基因资源,减少由于种子老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有必要探究种子老化的机制,以便了解种子老化的起因以及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在种子贮藏过程中,高温高湿是加速种子老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活性氧(ROS)引起的氧化损伤是主要原因。ROS可导致蛋白质损伤、脂质过氧化、染色体端粒结构异常和DNA损伤引起的各种细胞成分损伤。此外,ROS还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种子老化。种子在吸胀初期会对一些损伤进行修复,但是,如果对关键结构造成巨大损伤,就会导致修复失败,种子永久失去活力,无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老化的确切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综述了种子老化过程中ROS的产生以及清除途径、ROS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染色体端粒系统对种子老化的响应以及种子耐老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这对了解种子老化的原因以及种子老化机制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端粒酶与细胞永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正常动物细胞DNA的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将停止增殖并死亡。端粒酶可以从端粒DNA 3′OH末端延伸端粒或合成新的端粒。本文主要介绍了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细胞永生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包括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催化亚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端粒和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酶在85%~95%的恶性肿瘤中呈阳性,而正常体细胞则呈阴性,因此是一类潜在的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抑制剂的开发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估计和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中的特殊结构,其功能是保护染色体末端的单链DNA不被机体识别成破损的双链DNA,避免错误修补,维持染色体的完整和细胞的活性,被称为“有丝分裂时钟”和“生命时钟”。在脊椎动物中,端粒的绝大部分是由一连串重复序列——(TTAGGG)n构成,在昆虫中,这种重复序列为(TTAGG)n,在植物中,这种重复序列为(TTTAGGG)n。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都可能影响动物的寿命,目前在医学上端粒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是在蜜蜂学上的研究很少,只有在蜜蜂滋养细胞和脂肪细胞上有所研究。目前应该以此为基础,借鉴端粒在医学上的研究,继续展开探索,以期获得更深入的结果,为提高蜜蜂寿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端粒、端粒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因为其与肿瘤的密切关系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有资料证实,端粒酶的激活与恶性肿瘤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2]。有些专家认为,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多少可以做为恶性肿瘤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