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盆栽荷花     
柳鹏 《花卉》2013,(5):9-9
荷花品种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类,盆栽荷花以观花为主,因此盆栽应选花莲类。  相似文献   

2.
李盛仙 《花卉》2010,(7):38-39
我国荷花品种约250多个,分为花莲、子莲和藕莲三大类。花莲又称观赏莲,分单瓣型、复瓣型、重瓣型、千瓣型、台莲型5种花型。其中著名的有一梗两花并蒂而开的“并蒂莲”;有一梗开四花,两两相对的“女面莲”;一年花开不绝的“四季莲”;还有一种花托变形,  相似文献   

3.
我国莲资源及育种研究综述(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莲藕的遗传及育种3.1莲的遗传分析莲是常异花授粉植物,虽然雌雄同花,但雌蕊比雄蕊早成熟一天,这种性成熟时间上的差异保证了它的自然异花授粉。现有莲资源(藕莲、籽莲、花莲)遗传基础的杂合性,增加了对莲某些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的困难,此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花莲是研究遗传规律较好的材料,虽然育成的品种多,但遗传研究少。黄国振(1983)对荷花的重瓣化遗传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荷花的重瓣性状是隐性遗传,如用“单瓣”白花建莲与“重瓣红花”红千叶杂交,F1代可表现单瓣红花,说明红花对白花是显性,F2代则分离出重瓣红花、单…  相似文献   

4.
我国莲资源及育种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莲(NelumbonuciferaGaertn.),是我国最具特色、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水生经济作物。近些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植莲区进一步扩大,对新品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反过来也刺激了莲的科研工作,我国在莲品种资源、育种、繁种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仅对莲(包括藕莲、籽莲和花莲)资源与育种情况作一概述。1栽培简史及分布莲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5000多年前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了炭化莲籽。《诗经》中《郑风》与《陈风》篇分别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的颂荷诗…  相似文献   

5.
莲潜叶摇蚊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莲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大栽培类型,我国多数省区均有种植,是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6.
莲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如今更是被广泛种植。重点介绍了莲的分类以及华南地区莲的产业情况,对比了子莲、藕莲、花莲的栽培关键技术,列举了莲的观赏、食用、药用、文化及美容价值,并阐述了莲的主要加工领域,最后结合时代背景与莲的价值描绘了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莲(Nelumbo spp)的利用为黑土带经济开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低成本和低风险机遇。对鲢鱼塘稍加改造,莲即可与鲢鱼实行搭配种养。对160多个莲品种的研究,使得花莲的大量生产销售成为可能。1999年以来,还一直致力于花莲栽培的"最优管理规范"开发。目前,正对"莲-鱼"搭配种养、莲对营养物和有机物的植物修复潜能进行研究评价。对莲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南京艺莲苑     
海川 《花木盆景》2013,(8):12-13
南京艺莲苑是一家专门从事水生花卉科研生产与农庄旅游的民营企业,占地12公顷,由中国花协荷花分会副会长、中国荷花新品种评审委员会委员丁跃生于1986年创办,注册"艺莲苑"商标。著名花卉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教授题写苑名。艺莲苑的主导产品为大型荷花、微型盆栽荷花(碗莲)、耐寒睡莲、热带睡莲。其它水生植物有千屈菜、花菖蒲、水葱、花叶水葱、花叶芦竹、再力  相似文献   

9.
荷花(Nelumbo nucifera)为睡莲科莲属植物。其亭亭玉立的风姿,高洁脱俗的品质,是纯洁高雅的象征。自古以来,荷花就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中国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典式荷花专类园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保定"古莲华池",历尽沧桑,至今仍生机勃勃地迎接四海旅游者。在今天的现代风景园林中,荷花愈发受到设计师青睐和国人的喜爱。厦门园博苑水域面积达5.27平方公里,占园区总面积近50%。为绿化、美化、净化水域,打造休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水上园博园",2009年~201 2年厦门园博苑先后3次引进花莲、子莲、热带莲等200余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120个在闽南自然物候条件下具有较好生物学特征,易开花、着花多、群体花期长,适合园博苑生长,具有较高观赏价  相似文献   

10.
庞大的荷花家族中有一族迷你型荷花,它高不盈尺,叶圆如碟,藕细如指,花大若钱,可栽在碗里观赏,古人称之为“碗莲”。爱花人谁都相居自己的小庭院里或阳台上亲手种上几盆(碗),  相似文献   

11.
荷花品种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荷花的栽培品种甚多,本文是近三年收集到的30余个不同品种,在缸植的条件下,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的初步报告。试验结果表明荷花中出现花莲、子莲、藕莲等不同系统,这与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栽培选育的目的性有关。作者认为影响荷花生长发育较大的外界环境因子,是温、光、土、肥等四项。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藕莲生产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en)在生产上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类。前两类属于水生蔬菜,其中藕莲又是水生蔬菜中最主要的一种,盛销国内外,对改善淡季蔬菜供应起重要作用。江苏是我国藕莲的主要产区,近几年来发展较快,面积已由80年代初期的7~8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5万亩左右,单产也有一定的提高,平均亩产已由600kg提高到800kg,高产田达2000kg以上,除在国内运销北方各省外,并大量加工出口。生产上在选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但也出现一些新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省内外有关同志和专家,于1988年 9…  相似文献   

13.
<正>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白城地区近年也有大面积栽培,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  相似文献   

14.
碗莲的栽培     
碗莲,顾名思义就是养在碗般大小的器皿中的荷花.碗莲花期正值盛夏花卉淡季,置一盆于书案儿架,别有一番情趣,近几年碗莲在市场上很畅销。  相似文献   

15.
“建莲”是福建省建宁县“西门莲”的简称,是红花莲和白花莲的天然杂交种,也是我国子建中的优良品种。其花色鲜艳、花期长达两月余,又是很好的观赏用莲。据“建宁县志”记载种莲始于南唐梁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莲子质量以西门莲塘所产为第一,水南次之,东门第三。古代曾将建莲作  相似文献   

16.
鲁运江 《蔬菜》2002,(4):35-35
莲鞭又称莲标、藕带等,它是由头年的种藕形成的芽鞘内混合芽抽生出的细长莲标形成的藕鞭,一般有33~45cm长左右。采收的莲鞭白嫩新鲜,水分充足,味道甘甜,解渴润喉,既能作水果生食,又可熟食,是一种水生特色蔬菜。一般667m2可产25-30kg,高产田可达40-50kg,产值100-200元左右,是籽莲田综台增值的又一有效途径,现将其主要早生快发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发标力强的籽莲品种 我国按莲的栽培利用价值不同,可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大类。培育莲鞭一般都选用发标力强的籽莲品种,如湘莲、芙蓉…  相似文献   

17.
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花、朱华、君子花、水宫仙子、泽芝等,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花大色艳,叶翠形美,适应性强,群体花期长,藕及莲子营养丰富。荷花根置泥中而不烂,花迎朝阳而无畏,叶顶烈日而无损,尤其是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千百年更是广受文人墨客的称道和推崇,爱莲、吟莲、以莲自喻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8.
籽白莲又称籽莲或白莲,生产中称籽莲,深加工后称白莲。它是我国荷莲三大类型品系(藕莲、籽莲、花莲)的栽培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省为多。籽白莲加工食品——莲籽八宝粥、莲蓉、莲籽汁、莲糕、莲籽糊等上百种高档营养食品畅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19.
2016年6月19日至7月3日,笔者针对越南的荷花资源、研究及产业状况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越南野生荷花资源很少,但品种多样性较高,从北到南广泛栽培,主要用于莲籽、鲜切花和藕带生产,很少生产莲藕。子莲在各地大量栽培,但品种少、产量低;花莲品种稍多,鲜切花广泛见于花市销售,用于寺庙祭奠;藕带主要在胡志明市及周边地区生产。采收加工机械化程度低,除莲籽去壳主要靠机器外,其余均靠人工。越南大面积栽培荷花供旅游的场所较少,极少举办荷花展;很少有单位从事荷花研究,育种工作尚未开展;文章发表少、未见荷花相关专著和摄影集。越南的莲文化十分丰富,荷花、荷叶、莲蓬等图案相关的绘画、雕饰和工艺品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20.
去皮莲藕贮藏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杰  冯彤 《长江蔬菜》1998,(2):26-27
以白花莲耦为试材,经去皮,化学药剂处理,HPE薄膜袋密封包装,在冷藏和曙贮藏下,研究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去皮莲耦在冷藏期间呼吸强度,乙醇含量,果胶甲酯酶活性逐渐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