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缙云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预防与治理2个层面提出防控耕地土壤酸化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缙云县耕地土壤以酸性和微酸性为主,2012年土壤pH 4.5~<5.5的样本比例占71.7%;耕地土壤pH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近30 a土壤pH在<5.5的耕地比例从56.6%增加至85.4%。氮肥施用量增加、种植制度改变及作物高产是引起缙云县耕地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施肥与水分管理、秸秆还田和施用高质量有机肥、优化种植结构等减缓耕地土壤酸化的途径。对酸化耕地土壤的治理应全方位采取综合措施,在推行石灰等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的同时,增施高品质有机肥和生物肥,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耕地土壤酸化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恩施州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8年土壤样品测试情况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对比,恩施州偏酸耕地增加近50%,由耕地酸化诱发的作物畸形生长、怪病渐多、产量下滑、品质降低等问题逐渐显现和扩展。成为恩施州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的新隐患。本文重点描述恩施州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和危害、分析土壤酸化成因、提出治理措施,为制定耕地土壤酸化改良规划提供依据,为农民群众治理耕地酸化,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浏阳市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原因,阐述了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土壤酸化改良措施,遏制耕地酸化势头,因地制宜地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4.
兴业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兴业县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危害及引起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以期促进该县耕地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明确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酸化耕地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摸清酸化耕地土壤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状况,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治理提供参考。应用GIS技术对西秀区土壤进行Kriging插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西秀区总耕地土壤面积为61 940 hm2,强酸性耕地土壤面积占总耕地的0.12%,酸性耕地土壤占10.39%,弱酸性耕地土壤占比85.12%,中性耕地土壤占比4.37%。2020年的弱酸性耕地土壤占比与1983年相比增加36.25百分点,中性耕地土壤减少31.77百分点,酸性耕地土壤和强酸性耕地土壤分别减少2.37百分点、0.03百分点,耕地土壤酸化严重。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依据土壤酸化程度分别采取技术措施改良治理,及时开展试验研究,探索高效的酸化土壤治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7年的土壤样品检测结果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台安县酸性土壤增加了近10%,本文对土壤酸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良意见,为广大农民治理耕地酸化,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桃江县耕地土壤的酸化现状,分析了桃江县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数据和2005—2018年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资料及15个乡镇的实地调查资料,发现桃江县耕地土壤pH值下降明显,土壤酸化呈上升趋势,酸雨沉降和农民盲目施用大量化肥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施肥,调整施肥结构;开展试验,探索耕地土壤酸化治理的有效方案;宣传引导,提高全县治理耕地酸化土壤的意识等耕地酸化土壤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龙海市耕地土壤取样分析,以了解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并与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分析龙海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土壤p H值下降了0.2个单位,整体呈酸化趋势;全氮含量增加47.8%,水解氮含量增加9.5%;有效磷含量增加11.3倍;速效钾含量增加82.5%;有机质含量增加39.1%,并提出科学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登市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pH(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酸化直接导致了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打破了原有的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应对酸化耕地土壤进行改良。1文登市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1.1土壤pH分级分析根据2005~2012年文登市11 478个样品的化验分析,耕地土壤pH的变化范  相似文献   

10.
朱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34-235
分析了睢阳区20年来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睢阳区耕地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略有上升,土壤有酸化趋势.速效养分氮磷增加而钾降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有机质、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淤土最高,并提出了3种耕地养分提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土壤酸化进程,保障耕地综合产能,2018—2022年,浙江省遴选了土壤酸化(p H值<5.5)比较严重的区域开展试点县酸化耕地治理,如杭州市临安区、乐清市、长兴县等地。本文从酸化耕地降酸提质效果、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技术模式迭代升级、农户用地养地治酸意愿变强等方面阐述了4年来浙江省开展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成果,耕地酸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试点工作集成了多套土壤酸化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及典型案例,同时对土壤酸化治理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南方酸化耕地治理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浙江南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规律,为土壤酸化防治提供依据,利用近期获得的温州和丽水2个市20个县(市、区)4 443个测定数据,统计分析了浙南地区耕地土壤酸碱度现状及其区域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浙南地区耕地主要由酸性(p H值介于4.5~5.5)和微酸性(p H值介于5.5~6.5)土壤组成,地貌与成土母质是控制这一地区耕地土壤酸度的关键因素,人为活动加剧了耕地土壤酸化。丘陵与河谷平原中土壤pH值低于5.5的耕地占比均在83%以上,土壤酸化问题非常严重;滨海平原耕地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为主。分析认为,浙南地区耕地土壤酸化治理重点是丘陵与河谷平原,需通过施用碱性物质进行降酸;滨海平原与水网平原应做好耕地土壤酸化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耕地土壤的酸化问题及其改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制约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比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和近年(2006~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资料及7个县(市、区)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湖南耕地土壤的酸化现状、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调查发现湖南省耕地土壤酸化明显,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基于此,从耕地质量的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改良酸化土壤的对策,建议结合改良技术与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实施县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现“藏粮于地”,以平阳县耕地质量等级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耕地地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平阳县耕地地力总体上处于中高水平,质量较好。近30 a来,有机质和速效磷都呈增加趋势,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速效钾有所下降。土壤酸化、耕作层较薄和排水不畅或水土流失已成为影响该县地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建议进一步采取分区耕地整治等措施,健全耕地质量动态管理与服务体系,从科技、工程、资金配套等方面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和面积呈上升趋势。介绍了土壤酸化的概念、危害以及成因,从施肥和栽培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壤酸化的预防措施,最后提出了治理土壤酸化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作为红壤区的典型省份,土壤酸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酸化土壤上应用土壤改良剂和农艺措施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酸化耕地土壤为例,分析了该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综合应用前人研究成果,在治理措施上突出分类施策,提出适合江西省酸化土壤的综合治理技术,为促进全省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推动全省农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浠水耕地地力评价(2006年)及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拟就浠水县耕地土壤p H值现状、土壤酸化成因及土壤酸化给种植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良技术对策,以期为该地酸化土壤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安市耕地具有代表性土样的分析化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酸化严重。总结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危害、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