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技服务》2020,(1):49-50
为定西市白条党参无公害规范种植提供参考,介绍了白条党参种子处理、种苗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挖、加工及贮藏等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白条党参种植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白条党参的发展。作者通过在工作期间调查、总结,分析了甘谷白条党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以期促进甘谷县白条党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拉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甘谷县中药材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白条党参种植特色鲜明、效益突出。作者在实践中探索甘谷县白条党参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甘谷县中药材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高寒旱区道地优质白条党参价格持续走高,生产中出现不按优质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扩种和栽培管理的现象,影响白条党参产量、品质和声誉,为此调查研究优质白条党参生长特点和环境因子,试验总结持续生产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党参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是提高党参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渭源县具有悠久的白条党参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党参种植基地。但是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依然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产量低、成本高、农民增收不明显。对此,根据多年的党参种植与管理经验,在机械化种植环境下,通过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党参6.67hm2,其中科技示范基地1.33hm2,制定了党参人工繁殖栽培技术的规范流程,目的是完善种植户的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使白条党参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甘肃白条党参丰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药,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身、补血、抗癌的功效。主产于甘肃渭源、陇西、岷县、临洮一带的党参,因其所含化学成分特异,医疗保健效果显著而被誉为"白条党参",甘肃省白条党参栽培面积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陇西县是我国重要的白条党参生产基地,全县属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旱,水是白条党参种植的制约因素。为此,在陇西县进行了白条党参耗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党参育苗移栽1年期内总耗水量约400 mm,能获得300 kg左右的鲜根产量,前期(定植—出苗)耗水量少,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6%;中期(出苗—开花)需水量最大,此期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75%;后期(开花—收获)需水量较少,约占总耗水量的19%左右。肥量和施肥模式不同,白条党参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施肥量为N 192.0 kg/hm~2、P 192.0 kg/hm~2、K 57.6 kg/hm~2时,单产量最高,耗水量最小,水分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党参种苗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立一套完善的种苗培育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近年来不断的试验中发现,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白条党参的质量和产量。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宜陇西道地白条党参种苗培育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陇西县进行了白条党参幅宽50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模式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株行距为5 cm×25 cm条件下,白条党参根长26.9 cm,根直径0.83 cm,一等品率41.56%;折合产量最高,为9 370 kg/hm2。可以得出,在陇西自然生态条件下,党参50 cm地膜露头栽培最佳株行距为5 cm×25 cm。  相似文献   

10.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生津之功效。该文以甘肃省宕昌县白条党栽培为例,从育苗、大田移栽与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党参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甘肃省药材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很多党参主产区存在倒茬困难问题。本文在前期大田生产观察的基础上,于白条党参道地产区渭源县新寨村开展以燕麦茬口为对照,以黄芪、板蓝根、党参、黄芩四种为前茬的党参成药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茬口对党参产量和商品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小,其次为党参、黄芩、板蓝根茬口。  相似文献   

12.
陇西县白条党参产量与生育期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0—2010年陇西县白条党参产量统计资料和生育期气象资料,分析了白条党参产量与生育期主要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陇西县白条党参产量与年降水量、9月份降水量及平均土壤绝对湿度间均存在线性正相关,泊松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9、0.6229、0.5041;与7月份平均气温、7—8月份≥0℃活动积温均存在线性负相关,泊松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8、-0.6305  相似文献   

13.
<正>党参栽培区域广,各区域生态条件差异大,栽培方式不尽相同。党参以甘肃白条党、山西潞党和台党、甘肃纹党、川党最著名。为了提高党参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特提出甘肃"白条党"栽培规范化技术,供全乡党参种植户参考与借鉴。一、党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党参适应性强,喜温和、冷凉湿润气候,对光照要求较严,耐干旱,较耐寒。气温在3℃~7℃时,开始萌芽,6℃~8℃出苗,日均气温18℃~20℃时,植株生长最快。最适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中药材党参的管理与种苗储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是天水市中药材生产中的大宗产品。要天水市海拔1 600~1 700 m的浅山地区种植,主要品牌为白条党参,产品质量上乘,供不应求,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领头的作用。作者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根据党参的生产性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出了一套完整的党参管理与种苗储藏的新技术,在生产中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总结出白条党参栽植的最佳土壤深松深度,进行了本试验。结果发现,不同深松深度栽植对党参生育期影响不大,深松35 cm时出苗率最高,深松深度对党参产量、根长、根直径和药材一级品率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特点基本一致,大小顺序为25 cm35 cm45 cm≥15 cm。最终得出在陇西自然环境条件下,栽植党参最佳深松深度范围为25~35 cm。  相似文献   

16.
<正>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属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山西省中部地区,因其根如参,故名党参。党参的药用部分为根,具有补气养血、和脾养胃、生津养肺等功效。党参种类较多,尤以甘肃渭源的白条党参品质好。随着渭源县党参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种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立优质种苗繁育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2005—2010年定西市旱作农业科  相似文献   

17.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白条党参和蚕豆间作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制定了白条党参50 cm地膜露头栽培的地块选择、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筛选出适合陇西县白条党参生长发育且增强抗逆性,能促进优质增产的最佳微量元素组合,2014年陇西县农技中心进行了白条党参微量元素互交效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钼酸铵+硫酸亚铁组合处理表现最佳,其次为硫酸锰+硫酸亚铁组合,再次为硫酸锌+硫酸锰和硫酸锰+硫酸亚铁组合。  相似文献   

20.
白条党参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规范了白条党参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种苗选择、地膜露头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挖、产地初加工、贮藏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