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从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成为涉农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2018年,山东省依托省内农业高等院校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政策期望以公费教育为切入点,破解市场配置优秀人才资源流动不畅,致力于解决乡村振兴涉农人才短板问题。文章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在深化农科生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农业院校是实施高等农业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乡村振兴需要的高层次农科人才.该文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我国高等学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农村创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对西南大学7个涉农学院的118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缺乏创业热情、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不一致、创业教育不健全、创业经验不足等是制约其进行农村创业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农村创业的热情、健全针对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型农村创业师资队伍和培养体系、加强创业实践、增强农村创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重点是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的有效举措。农业高校是农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具有独特优势,也是使命所在,应为乡村人才振兴发挥好人才培育功能。农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冲突、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不契合等问题。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农业高校亟需主动对接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结构;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完善保障措施;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促进思想转变;促进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机能共生,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双创型“新农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新农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双创型“新农人”人才培养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农科”内涵及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全面解析,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模块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分别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4模块分层次结合农科教推进双创教育,并从“专创结合”人才培养、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实践经费渠道拓宽和双创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文章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文章从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人才需求的视角出发,对近年来广西高等院校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广西高等教育存在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规模小,农科类本科专业布点少,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几乎空白等结构性问题,提出了深化广西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四点建议,旨在为广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应不断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靠人才,这为人才提供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潍坊科技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办学宗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丰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寿光模式”的新内涵,探索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学研创融合”“科产教一体”“校地企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U-G-R-E”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问题,逐渐摸索与实践出一条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对非农工科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打破传统农业学科建设的智能化瓶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济大学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唯一的非农业类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同济模式已见成效。以同济大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科的改革和建设为例,通过对涉农学科的建设思路、课程设置、平台孵化、培养模式等进行分析,为同济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的同时,也为其他非农工科院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振兴人才”探索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新农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学教融合为课程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农事操作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在农科专业好感度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农科”建设内涵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重构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构造融主动学、自觉练、重实践于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乡村振兴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科大学生“离农”现象较多以及乡村基层干部引领乡村振兴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研究、形成可行高效的乡村人才振兴路径。采用文献研究、制度设计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较为完整的路径。提出培养农科大学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产业引领人才和培优乡村管理干部等举措和路径。农业职业院校作为“三农”发展的排头兵,在服务人才振兴,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条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网络云平台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受到严重影响。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经验,开展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助于提升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通过调研国内9个地区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高校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4种常见模式,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修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旨在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农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背景,通过调研和走访,分析农林高校就业育人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以及就业育人的路径,旨在培育能够满足乡村振兴要求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实现精准就业的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实施进程中,以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农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区位、人才供给和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表现突出,但也存在学科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支撑作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对接不畅、社会服务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困境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地方农业院校探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的路径,应坚持农科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全面振兴;"以本为本",创新培养模式,突破人才瓶颈;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校地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高校须向社会输送大量新时代高素质双创型农学人才。 浙江大学农科专业适应人才发展需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农科培养方案中,开设创新创业类课 程,推进创新创业的科研训练,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学生对外交流,为高职教育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培养新 时代高素质双创型农学人才提供有效参考路径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要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新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等不同维度深入理解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农业高校在新农科建设中要树立核心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坚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坚持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互相支撑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专业改革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与区域发展紧密融合。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改革实践为案例,进一步探讨地方农业高校新农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把立德树人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扎根东北服务东北突出新农科建设与行业企业协同,以学生为本重点关注学生阶段成长发展目标、强化专业自评估实现专业动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注重四个教育模块融合、突出学教融合实现学生学习回归与教师教育人回归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地方本科高校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部分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评价、部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对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进行研究,以明确农科类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评价课程体系,构建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反馈机制,提升毕业要求达成度,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新农科人才。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高等农林教育迫切需要强化以新农科建设为主线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农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人才培养,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应融入对"农匠"精神的培养,"农匠"精神具有技艺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深刻内涵。培养"农匠"精神可以采取专业素质教育升级与通识教育融通,产业、科研与专业教育融通,多维度的教育资源与素质教育融通的机制,通过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多重教育行动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人才留在农村,对于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家庭农地流转的角度,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例,利用江西省12县(市、区)2 55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参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的“留农”效果,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加过“一村一名大学生” 人才培养工程的农民其家庭转入农地的概率比没有参加过的高56.7%,表征农民参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能显著地促进农民其家庭转入农地的概率,提高了“留农务农”的人才培养政策效果。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因培养方式、学历层次和农民年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函授教育方式比远程教育方式高7.1%、专科教育比本科教育高17.9%、低龄组比高龄组高23%。因此,为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根据不同培养方式、学历层次和农民年龄,制订差异化培养方案;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积极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农科人才培养以服务乡村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农户科技需求为基本导向。论文在探讨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依托3所院校农科学生及3个省份抽样调查数据,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探寻对接现状,并运用logistic分析影响对接的基本因素。研究表明,农科人才服务乡村意识比较薄弱、农户科技需求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供需对接,迟滞了乡村产业振兴步伐。为此,建议通过改进农科人才培养体制、提高农户科技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举措来化解矛盾,实现供需对接、促进乡村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