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规范引导了特种蔬菜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特征和特性、产量和品质,实施标准化、模式化生产,实现嫩果冷水冷却,保鲜箱中保鲜,确保了生产的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冷却肉辐照保鲜过程中相关环节可能出现的潜在危害,制定了冷却肉辐照保鲜过程 H ACCP计划,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构建了冷却肉辐照保鲜 H ACCP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几种可食性抗菌涂膜及其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建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42-144
冷却肉是未来肉品消费的主要趋势,货架期是限制我国冷却肉发展的瓶颈所在。该文综述了几种可食性涂膜保鲜剂在冷却肉保鲜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与应用,以期能对冷却肉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今后冷却肉保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新型冷却肉保鲜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却肉保鲜就是运用各种手段抑制或杀灭各种有害微生物,从而保持冷却肉的品质并使之达到一定的保藏期。对目前冷却肉的保鲜方法及其研究机理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为今后冷却肉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成果简介应用"减菌化工艺"原理,研究了冷却方式、时间、温度对初始细菌数的影响,形成了降低冷却猪肉初始菌数控制技术;开发了冷却肉嫩化保鲜综合技术,研发了纯天然冷鲜肉保鲜剂,使半真空包装保鲜期达到26~30天,托盘包装保鲜达到16~21天,货架期内,肉色稳定,商品状态很好;创建了先进的冷却肉"减菌化生产新工艺"和冷却肉的SVP包装新方法,此工艺有效地控制了冷却肉汁液流失,将汁3%~7%液流失率  相似文献   

6.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北京科技博览会现代农业科技与产品展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教授、上海市真空冷冻干燥与保鲜专业委员会主任孙企达研制的真空冷却气调冷链保鲜装置,可装在承重为2吨的普通卡车上,方便地开到农田、果轩铎农产品进行就地加工,现场保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由江苏丹阳大晟保鲜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VAC-3真空冷却保鲜装置,可在采后第一时间内消除农产品的田间热,降低农产品释放的乙烯(催熟剂),使果蔬在20分钟之内迅  相似文献   

7.
<正>冷却保鲜是将水产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但不冻结的保鲜方法。一般温度在0~4℃,是延长水产品贮藏时间所广泛采用的方法。鱼类捕捞后采用冷却法可保藏1周左右,冷却温度越低,保鲜期越长。冷却鱼的质量和保藏期,取决于原料质量、冷却方法、冷却所延续的时间和保藏条件。一、冰藏保鲜冰藏保鲜是目前渔船作业最常用保鲜技术,它的对象最好是刚刚捕获的或者鲜度较好的渔获物。  相似文献   

8.
郑俏然  姚成强  余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67-3668,3687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液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为生姜的开发利用及猪肉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浓度95%乙醇生姜进行浸提,并将其提取液应用于冷却猪肉的保鲜中,对冷却猪肉在贮藏期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生姜提取液能有效抑制冷却猪肉贮藏期间细菌的繁殖及蛋白质分解,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冷却猪肉汁液流失的速率。其中,70%生姜保鲜液保鲜效果最佳,至少能保存15 d。[结论]生姜提取液对冷却猪肉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且能稳定猪肉色泽。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壳聚糖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对冷却肉的防腐保鲜效果,对冷却肉的微生物指标、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2.0%的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可使冷却猪肉的保质期达12 d以上,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对冷却肉中潜在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冷却猪肉的天然防腐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贮藏保鲜新技术:减压保鲜减压保鲜是用降低大气压力的方法来保鲜水果、蔬菜、花卉、肉类、水产和一切易腐产品。它是贮藏保鲜技术的又一新发展。减压保鲜贮藏是将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冷却的容器内,用真空泵抽气,使之取得较低的绝对压力,其压力大小要根据物品特性及贮温而...  相似文献   

11.
长沙地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湖南奶牛养殖发展缓慢的原因,以促进湖南奶业的发展,对长沙地区主要奶牛场奶牛的产奶性能和饲料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8月奶牛的产奶量降至最低;2)不同牛场间4~9月乳成分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测定月份和牛场对乳蛋白互作影响极显著;3)长沙奶牛粗饲料明显缺乏.据此,笔者提出了发展长沙(湖南)奶业的主要措施:1)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具有长沙(湖南)特色的奶牛饲料,如全株青贮饲料稻和整粒棉籽;2)采取综合措施缓解奶牛热应激;3)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养殖模式及存栏规模牛场奶牛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6家奶牛群体改良(DHI)参测牛场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养殖模式(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及饲养规模对牛只生产性能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比较了近年来不同规模奶牛场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DHI参测奶牛场以规模化牧场为主,牧场的存栏规模以300~600头最多,其次为300头以下、600~1000头、1000头以上。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规模牛场之间在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牧场养殖模式下牛群平均胎次、生奶产量和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小区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牛场生产性能比较显示,日产奶量、校正奶量和305天奶量均以300头以下牛场为最高(P<0.05),乳脂率以1000头以上牛场为最高(P<0.05),乳蛋白率以600~1000头存栏规模的牛场最高(P<0.05)。从近7年校正奶量变化情况看,存栏600~1000头的奶牛场校正奶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棉籽替换TMR(全价混合日粮)中精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产奶量、膘情、胎次相近、泌乳后期健康的荷斯坦奶牛30头,褐牛25头.采用自身对照,对照期按牛场常规TMR饲喂奶牛,试验期在TMR中用2kg全棉籽替换等量的精料饲喂奶牛,与对照期相比较.[结果]试验期乳脂率、乳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期(P<0.01),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乳脂率提高了9.09;和8.70;;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乳糖率提高了2.82;和7.98;;试验期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乳蛋白都有增高的趋势,但与试验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奶牛泌乳后期,用2kg全棉籽替换TMR中等量(2kg)精料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和乳糖率,但对体细胞数及其它乳成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简要地介绍了丹麦猪场、奶牛场的常见设施构造.介绍了猪场中产房、受精房、妊娠房、后备猪房、保育猪房及肉猪场的主体构造组成;较普遍使用的半漏缝地板;以及一些猪场配备的喂料控制系统.介绍了奶牛场中的挤奶设施、生活设施等主要组成情况;奶牛场一般使用电动的挤奶器挤奶;使用电动传输带将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利用琼脂扩散试验,对湖南省境内21个牛场的奶牛、黄牛和水牛以及一个县农户的水牛进行的牛白血病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氢醌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泌乳量、胎次、泌乳月相近的 18头黑白花奶牛分为 3组 ,分别饲以精料补充料Ⅰ ,Ⅱ ,Ⅲ。精料补充料I含有11%的豆饼 ,在等能等氮分别添加 0 .l%和 0 .0 2 %氢醌 (脲酶抑制剂 )的前提下 ,用尿素取代精料补充料I中全部豆饼构成精料补充料Ⅱ和Ⅲ。结果表明 :3组试牛泌乳量、乳脂率、血液尿素氮、日增重和体增重校正标准乳差异均不显著(P >0 .0 5 ) ,但Ⅰ组试牛日增重和体增重校正标准乳有提高趋势 ,而Ⅱ ,Ⅲ组试牛泌乳量有上升趋势。因此 ,在奶牛饲养中适当应用氢醌尿素对泌乳量无负效应 ,而且可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以3个牛场2009~2010年参与DHI测定的成年母牛的泌乳期数据为资料,用Wood模型通过SPSS的非线性参数和决定系数来拟合泌乳曲线并分析泌乳曲线参数在不同牛场和胎次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牛场估测的泌乳曲线模型参数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导致部分泌乳特性参数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牛群选育或饲养管理或二者共同的结果.因此,分析泌乳曲线应与牛场自身的饲养管理和选育程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与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为有效指导并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协方差分析模型,利用SAS 9.2软件分析不同场、胎次、泌乳月及两两间互作效应等非遗传因素对262头新疆褐牛SCC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并阐述各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Excel 2 013对新疆褐牛1 510条DHI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邻两月SCC差值等级划分方法,绘制了不同牛场SCC变化趋势及其与产奶性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场和胎次对新疆褐牛SCC及产奶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月效应对产奶量和乳中SCC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场、胎次、泌乳月两两间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SCC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场和胎次互作效应对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和泌乳月互作对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泌乳月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各产奶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新疆褐牛乳中SCC增加,乳中干物质含量增加,而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下降;绘制泌乳期SCC差值与产奶量和乳糖率变化曲线发现,随着SCC差值升高,产奶量及乳糖率均降低,表明使用SCC差值等级法能够有效评价奶牛产奶量变化并及时判定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趋势。通过比较新疆褐牛两个牛场的产奶量、乳成分以及SCC控制情况,发现二号牛场各性状均优于一号牛场,其产奶量较高、SCC较低,且不同胎次水平的乳脂率、乳糖率及乳中干物质均较高,体现较好的生产管理水平。【结论】针对新疆褐牛非遗传因素的研究表明,为有效提高和改善该乳肉兼用牛品种的产奶性能和奶品质,应着力改善牛场管理水平、优化环境卫生及规范挤奶设备等;一号牛场应加强生产管理水平和DHI监测记录,通过控制新疆褐牛SCC来降低和避免泌乳牛的乳房炎隐患。  相似文献   

19.
从采自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的5个奶牛场疑患隐性乳腺炎奶牛乳样,分离、纯化、鉴定出34株牛乳源大肠杆菌.根据GenBank发表的大肠杆菌16SrRNA序列和eaeA基因序列,用Oligo 6.0软件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复检,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eae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10株为阳性,阳性率为2...  相似文献   

20.
北方寒区奶牛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北方;寒区奶牛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我们受农业部和农场总局委托,“八五”期间在8511农场,香坊农场,852农场,850和克山农场奶牛群,根据北方寒区特点,在奶牛选种,后备牛的培育,饲养管理,饲料选择和调制,配种和疾病防治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