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综合选择指数在肉鸽育种中的应用方法。测得银王鸽产蛋率、受精率、28日龄重、雏鸽存活率四个经济性状的数据,根据肉鸽各个经济性状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制订出适合肉鸽的综合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2.
不同选择指数对中国荷斯坦种公牛综合育种值排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包含不同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对荷斯坦种公牛排队的影响。收集了全国199个牛场的664 284头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数以及35 281头荷斯坦牛的体型性状。然后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预测生产性状和体型性状的育种值,计算3种不同综合选择指数下47头种公牛的综合育种值,并对其排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使用包含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4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和包含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评分3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2)对公牛的排队一致性很高,秩相关为0.94;只包含生产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TMI2)和加入了体型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3)对公牛的排队差异很大,秩相关分别为0.76和0.67。这些结果提示,乳脂量、乳蛋白量可以替代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体型性状进入综合选择指数对评价种公牛综合遗传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约束选择的研究概况在动植物育种中,经常会遇到多个性状的问题。对于多个性状的选择,基于经济的考虑,Hazel(1943)提出了综合选择指数法。由于多个性状间普遍存在的相关性,一个性状的改良会使其它性状发生程度不同、方向不同的改变。综合指数法只是把握了多个性状经济复合值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性状的具体情况。例如(Foulley,1976:Anderson,1977),用综合选择指数法选择青年公牛时,若考虑初生重和断奶  相似文献   

4.
综合选择指数的通径分析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综合选择指数的通径分析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指数中任一性状Xi对聚合遗传经济值H的直接贡献、Xi通过Xi对H的间接贡献以及它们对总贡献GGSH(i)的贡献率,由此可分析出在选择指数I中各性状的主次及作用(有利还是不利),以便更好地引用选择指数或制订更好的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5.
综合选择指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指数是把所要选择的各方面的性状,按照遗传特点和经济效果综合成为一个指数,然后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留。利用宁夏地区某牛场20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外貌鉴定得分进行统计测定,对其选择指数进行了计算,并根据选择指数大小对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1号、2号牛选择指数最高,3号、8号、18号选择指数最低,其它居中。20头奶牛选择指数的排序与它们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优劣情况相比较,所得结果两者基本一致。表明选择指数在奶牛选种选配方面能提供重要依据,在奶牛育种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动物育种学已经涉及了多门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综合了经济学、畜牧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复杂的矩阵运算及数据分析过程不再是一个大的障碍,许多算法得以在实际育种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普遍认为在进行多性状选择的过程中,综合选择指数法仍是高效率的选种方法之一。综合指数法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引入性状经济加权值而将经济效益纳入选种过程中,并且计算过程并不繁琐、简单易行。综合选择指数使个体的选择不再只是依赖性状的表型值,而主要考虑其综合选择指数大小。其优点在于很全面地融入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经济效益,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猪只的种用价值。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方法较为易行,选择可以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7.
BLUP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的育种值最初分别采用个体本身成绩、祖先成绩、同胞成绩和后裔成绩进行估计。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又都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后来人们采用丁能够利用更多信息资料的选择指数法,在进行多性状的选择时又发展了综合选择指数法(Lush,1942)。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综合选择指数及图算在獭兔育种中的应用,通过利用獭兔综合选择指数公式:I=1.289 4P1+1.112 1P2+158.871 4P3。式中:I为综合选择指数,P1、P2、P3分别为窝产仔数、泌乳力、断奶个体重,1.289 4,1.112 1,158.871 4分别为3个繁殖性状的系数值。采用图算的方法,可大大简化综合选择指数的计算程序,并且详细说明了综合选择指数图算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了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1990~1993年度的育种记录,用最小二乘法(Harvey程序,1987)校正了出生月份和出生年度的固定效应,并估测了公羊和母羊3个体重性状及5个羊毛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相关性综合选择指数制定原理,分别制定了公羊和母羊的早期综合选择指数(EI),并利用表型通径分析,表型遗传通径分析及遗传通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母羊利用早期性状(初生和断奶性状)表型值预测晚期性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约束选择指数和理想增效选择指数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前者是设某些性状的遗传改变为0,而让另一些特定性状的遗传改变达到最大值;后者则是指所有性状因选择而发生的相应改变是预先确定的,它是根据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和其它预先确定的因素的相对的重要性而发生变化。本文还将这两种方法与一般的选择指数(即无约束的选择指数)理论加以比较,同时也介绍了约束选择指数在各种家畜中的一些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畜禽生产性状的经济权重是指在预期生产市场形势下当各性状保持不变时,其中某一性状发生变化所产生的边际效益。合理确定性状的经济权重是制定猪育种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制定综合选择指数的必要前提。畜禽性状经济权重的计算主要由主管评定法、生产函数法、差额法、回归法、单  相似文献   

12.
品系育种是迄今畜禽纯种选育与杂交利用系统中最为安全高效的途径,综合选择指数则是多性状选择改良的理想方法。该研究试将综合选择指数与绵羊品系育种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制作"绵羊品系选择指数"的方法示例,以便高效可控并有预见性地推进绵羊品系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肉鸽主要品种资源与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鸽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通过对中国主产区肉鸽的优良品种进行种资源特点调查,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肉鸽;并针对在生产中发现的不同品种间存在的一些有利经济性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此指导中国肉鸽生产迈入更加科学的良性发展环节;同时简述了中国肉鸽育种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今后肉鸽育种科研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范春国  汪绍南 《养猪》1992,(2):26-28
选择湖北白猪Ⅳ系6世代性能测定公猪40头,分别对4月龄和6月龄各主选性状进行表型与遗传相关分析及遗传力估测,同时对综合选择指数排队进行秩相关分析。初步表明,两个阶段间各项性状均具有较高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且遗传力基本接近,选择指数的秩相关系数达0.98,证明对湖北白猪Ⅳ系公猪进行早期选择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近25年来,美国在奶牛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成就:绝大多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已经确立;对公牛和母牛的遗传学评定已成为一门高度严密和精确的科学;普遍选用遗传性状优良的种畜;评定系谱值和性状综合评分的选择指数法得到普遍的认可和运用;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6.
次级性状是指除主要生产性状外的那些对生产效益没有直接影响的性状。本文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对西门塔尔牛育种综合选择指数中次级性状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分析讨论了次级性状在兼用型西门塔尔牛选育中的应用及其不利因素,以期为育种实践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7.
保种与选育是动物育种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为现代育种学家所共识。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应该是将保种与选育结合起来 ,即在不断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同时 ,兼顾那些有必要或值得保护的性状与性能。综合选择方法是动物多性状选择改良的一种有效方法 ,那么在育种工作中如何在不使保种特性丢失和性能下降的条件下制订综合选择指数呢 ?倘若保种性状就是选育性状 ,只需给该性状的遗传改进量施加一定的约束即可 ;当保种性状不是选育性状 ,并且与选育性状间存在着遗传相关时 ,如果将保种与选育性状的表型值放在一起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通过限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塞北兔几个繁殖性状简化选择指数的制订,其塞北兔简化选择指数的公式如下:I=4.0546P1+0.019IP2+0.0439P3公式中,I为简化选择指数,P_1、P_2、P_3分别为窝产仔数、泌乳力、断奶个体重,4.0546、0.0191、0.0439分别为三个繁殖性状的系数值。通过使用算图的方法,可大大简化计算指数的程序,且详细说明了算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针测膘和超声波测膘比较李剑豪(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510650)膘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胴体瘦肉率呈强负相关(r=-0.5),可以通过测量膘厚得知胴体瘦肉率,所以膘厚也是在猪的品种选育综合选择指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自Hazel(1945)发明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非典型综合选择指数原理,并应用该指数,以日增重,耗料指数和膘厚为选种目标,利用后备公猪及其亲代和同胞的资料,制定猪的选择指数,其指数估计淮确度为0.65,世代遗传进展为11.26。指数法可容纳本身,亲本,同胞等多种信息来源的多个性状,对提高选择的淮确性,不失为是一个较为有效,易于应用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