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87株血清7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 anatipestifer,RA)。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7型RA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化特性;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鸡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血清8型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68株血清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血清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血清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中国的发现。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死鸭分离到146株血清4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4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各在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日龄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种鸭和商品鸭中分离到89株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病在我国鸭群感染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白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地分离力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和利福平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2007年宁波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多种禽类,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众多,已经公开报道的就达25种,不同血清型的RA菌株、同一血清型不同源的RA分离菌株,其致病性存在差异,且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之间缺乏免疫交叉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血清3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102株血清3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各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耐药谱也很广。但各分离株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的高致病性细菌性传染病。为研制血清10型RA灭活油乳剂疫苗,选取10株血清10型RA分离株进行动物体复壮、分离和鉴定后,分别对部分毒株进行了毒力测定和灭活油乳剂疫苗的研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用分离株对7日龄雏鸭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株YXL1和HXb2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8×108 cfu和82 cfu,不同菌株之间的毒力差异很大。用研制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对雏鸭进行2次免疫后,免疫鸭可获得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可抵抗强毒RA的攻击,以HXb2免疫后的攻毒保护性最好。抗体水平检测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用血清10型RA分离株HXb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原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6月至2002年4月,从浙江省7个地、市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不同品种病死分离到20株鸭疫里氏杆菌(RA),所分离菌株对各品种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各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正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山东省临沭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A)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2023年5—6月在8家养殖场无菌采集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鹅心血、脑和肝脏组织病料,利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用玻片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血清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性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2株分离菌的菌落特性、镜检、生化特点和16S rRNA基因序列符合RA特征;有7株RA为血清1型,2株为血清2型,3株为血清11型;所有菌株均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和阿莫西林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氨苄敏感;用3种血清型RA攻毒均可导致雏鸭发病死亡,且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RA感染典型特点相同。结果表明:临沭县RA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流行3种血清型,其中血清1型为优势血清型;RA对多种抗菌药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较强。建议加强定期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结合本地菌株生物学特性选择疫苗和抗菌药防治,以提高RA感染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贵州三穗地区某鸭场临床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的病死鸭体内分离得到6株病原菌,经细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RA。对6株RA分离株的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中有4株为血清2型,其余2株血清型未定;所有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将血清2型RA菌株以9×107cfu/m L剂量经肌肉注射后可导致雏鸭发病死亡,病死鸭表现典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症状。结果表明,贵州三穗地区主要流行血清2型RA,且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且致病性强,应加强对血清2型RA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1.
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l84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分布为l(638株)、2(367株)、3(102株)、4(146株)、5(89株)、6(49株)、7(87株)、8(68株)、10(43株)、ll(35株)、13(56株)、14(61株),另有101株不属于1~2l血清型,而分属于4个相同的抗原型,被命名为22(2l株)、23(18株)、24(34株)和25(28株)血清型。各血清型对雏鸭均具有较强致病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血清3型鸭疫里氏杆菌制备兔抗高免血清和平板凝集诊断抗原,对收集的2010年3月~10月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医院就诊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病例进行血清3型鸭疫里氏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同时,采集山东养殖量较大的9个县、市、区的13个养殖场372份鸭血清,利用平板凝集试验对3型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39株鸭疫里氏杆菌,且19株为血清3型,占鸭疫里氏杆菌总数的48.7%;在采集的血清样本中,3型鸭疫里氏杆菌阳性率为21.7%。可见,3型鸭疫里氏杆菌在山东上述地区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natipestifer,RA)的灭活油乳剂疫苗,本研究将10株血清1型RA的临床分离株经腿部肌肉注射7日龄雏鸭进行动物体内复壮,结果表明所有被测菌株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易感雏鸭致死率100%.对其中3株RA分离株CH3、WJ4和YL4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108 cfu、3.25×108 cfu和2.37×106 cfu.选取5株RA分离株分别制备灭活油乳剂疫苗,分别于5日龄和18日龄对樱桃谷鸭进行两次免疫后,免疫鸭能够产生高水平的RA特异性抗体,对2 LD50 WJ4或CH3攻毒产生很好的保护效果,其中由CH3、CQ3和YXb12制备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对攻毒的保护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4.
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北京地区两个发病的鸭场中分离到两株细菌,经过染色,生化鉴定,凝集试验和琼扩试验,鉴定为2型鸭设里默氏杆菌,经过致病性试验,其中一株有很强烈致病性,另一株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感染小鸭未能引起小鸭发病。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1997 年10 月~1998 年12 月, 从北京地区30 个商品鸭场随机收集自然死亡鸭561 只, 经过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鉴定, 确定29 个鸭场存在鸭传染性浆膜炎, 61 % 的病例患有本病, 其日龄范围为7 ~42 日。结果说明,一年四季中, 鸭传染性浆膜炎均是引起北京地区肉鸭死亡的主要疾病, 广泛分布于该地区各养鸭场; 肉鸭日龄越小, 对本病越易感, 随着肉鸭日龄的增加, 尤其在5 ~6 周龄后, 肉鸭对本病的抵抗力增加。从死亡鸭的脑、心血、肝脏、脾脏和胆囊均易分离到鸭疫里氏杆菌, 但从脑组织最易分离到该菌; 共分离到鸭疫里氏杆菌421 株, 分别属于1 、2 、6 、10 、13 、14 型, 其中1 、2 、6 、10 型占总分离株的96 % , 是目前主要流行的血清型。给健康鸭注射各血清型分离株的液体培养物均可复制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并引起鸭死亡。109 株受试菌对红霉素、青霉素 G、新生霉素、痢特灵、氯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我国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的鉴定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1997年1月-1998年3月,从北京市20个商品鸭场自然病死的北京白鸭和河南省与上海市部分鸭场的樱桃谷鸭分离到276株鸭疫里氏杆菌,采用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其进行了血清型的研究。其中70株细菌为1型,64株为2型,其余142株怀1,2,型参考菌株的抗血清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患病鸭群7只病死雏鸭进行了剖检,无菌采取鸭心血、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到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初步确定这起雏鸭死亡的原因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和生化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KD和151KD之间。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44KD外膜蛋白与免疫鸭血清和自然感染后康复鸭血清出现较强的阳性反应,而感染发病的濒死鸭血清反应则很微弱。  相似文献   

19.
从某发病的鹅场分离到 1株血清 1型的鸭疫里氏杆菌 ,与同地区分离到的 1株血清 1型鸭源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 ,分别经腿肌注射的途径攻雏鸭和雏鹅。结果表明鸭源分离株对雏鸭和雏鹅的致病性比鹅源分离株强 ,而且这 2株鸭疫里氏杆菌对雏鹅的致病性比雏鸭强  相似文献   

20.
OmpA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 Q  Han X  Zhou X  Ding C  Zhu Y  Yu S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1,150(3-4):278-283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disease of farm ducks worldwide. The pathogen R. anatipestifer causes septicemia anserum exsudativa in duck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basis of its pathogenesis and the virulence factor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by deleting ompA gene from R. anatipestifer serotype 2 strain Th4, we constructed a mutant strain Th4ΔompA to investigate whether R. anatipestifer OmpA is an important virulence factor.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growth curve, bacterial and colony morphology of Th4ΔompA in tryptic soybean broth (TSB) or on TSB agar were similar to its parent strain Th4, the adhesion and invasion capacities of mutant strain to Vero cell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urthermore, the median lethal dose (LD(50)) of both strains was determined to measure the virulence with 10-day-old Cherry Valley duckl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D(50) of Th4ΔompA mutant was >10(10)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 it was attenuated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4 which LD(50) was 4.41 × 10(8) CFU. Addition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blood bacterial loading of ducklings infected with the Th4ΔompA mutant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Th4-infected duckling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mpA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R. anatipestifer, and that it may act as an adhe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