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草业科学专业是具有世界意义并有70年历史的成熟专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高等草业教育,并建立了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3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草业科学专业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而占中国南方天然草地面积十分之一以上、以山地农业和岩溶农业为主的广西,尚未建立草业科学高等教育。为此,在对世界和中国高等草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向以及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的战略及意义,并从广西岩溶山地和草地的面积、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符合全国高校设置规定,并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的专业基础;草业科学有较宽的学科门类,与广西大学现有农类学科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能够提高学校的综合性;草业科学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自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学科点建立以来,发展缓慢,为更好地发展草业科学学科,应以草业科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大力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人才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水平,从而进一步支持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介绍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学科的现状,提出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措施,并分析了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草业科学作为新兴一级学科,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使得国际化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而专业英语作为该专业学生了解国外草业现状、发展趋势,走向国际交流的重要课程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为此,针对草业科学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和改进授课形式、拓展课外教学等方法,以提高草业科学专业英语的授课效果,促进草业科学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系根据目前草业科学专业未设二级学科,考虑到学科的专业发展和招生的要求,在草业科学专业下设草业科学、饲料科学、草坪与花卉、草地生态与资源本科专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草地学报》2007,15(1):F0002-F0002,F0003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牧草学、草原学和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完整的专业。草业科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2年草业工程实验室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衅草业科学学科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6.
《草地学报》2007,15(2):F0002-F0002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牧草学、草原学和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完整的专业。草业科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2年草业工程实验室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草业科学学科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7.
草业经营学是近年来国内新兴起来的一门草业学科,而在国外它已属于成熟的与草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草业学科。草业经营学是管理经济学在草产业上的应用,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草业企业管理实践的学科,它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决策、制定过程的经济思维概念、框架,培养管理者提高观察、分析、预测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其研究的是草业如何使用最先进的科技、工艺和最有效的营销策略,根据社会需求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四川草原》2015,(2):63
<正>四川农业大学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牧草学、草原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完整专业。草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2年草业工程实验室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草业科学学科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9年草业科学专业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获准设立草学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1986年教育部批准为草业科学硕士点,2000年教育部批准为畜牧一级学科草  相似文献   

9.
草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草业科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从草业科学的学科特点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草业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社会对草业科学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科学领域,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维的概念被普遍运用。维具有理论体系的实在性,为科学构架所依附。草业科学有自己的维度。草原类型学、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和草业信息学分别构成草业科学的类型维、化学维、系统维和信息维。其中类型维是认知草原现象的总钥匙。化学维是系统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本初判读刻度。系统维是现代草业和草业科学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依托。信息维是现代草业科学的神经网络。4维学科独立地阐述了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又互相交叉渗透,贯彻于草业科学各个板块和分支学科之间,既联系又规整了草业科学,形成草业科学整体丰富多彩的多维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世界高尔夫运动至今已走过500多年的历程,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高尔夫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本研究阐述了有机高尔夫的内涵,从高尔夫球场的选址和建造,草坪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有机高尔夫的精髓,并提出了我国有机高尔夫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基因工程菌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在基因组学、安全性、功能性、疫苗载体构建、菌株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NZ9000作为口服疫苗载体的表达系统进行了评述,展望了其在生物制药、疫苗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简芬英 《青海草业》2001,10(3):47-48
依据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 ,提出了我省饲料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黄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具有独立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日益关注。兰州是全国惟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兰州市创建山水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针对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情况,阐释了兰州市黄河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湿地的保护管理不完善、水资源破坏严重、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相对落后等。最后,分别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提出黄河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和建议,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动照相系统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托  王静  张洪峰  吴晓民 《野生动物》2010,31(3):161-163
概述了自动照相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外野生动物调查中的现状,同时还结合作者近几年的研究体会,分析了自动照相系统用于野生动物调查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这项技术虽仍有不足,但由于自动照相系统所具有的客观性、隐蔽性、非损伤性及监测的长期性等特点,将来会在野生动物调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在内蒙古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振伟 《草业科学》2007,24(12):79-81
阐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内蒙古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紫花苜蓿利用方式,旨在有效地解决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畜牧业发展及紫花苜蓿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贺兰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12,29(7):1163-1169
根据民勤县历史粮食产量数据,采用GM(1,1)预测模型,用MATLAB软件实现了GM(1,1)预测算法并进行了精度检验,预测了2011-2015年各年民勤县的粮食产量,以及2011-2019、2020-2028、2029-2037年这3个阶段的民勤县粮食产量均值。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民勤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但增幅不大,增产潜力低。而发展草地农业能“藏粮于草”,保证粮食安全,又能治理民勤生态环境恶化,还能调整粮经饲比例。因此,加速草地农业的发展是促进民勤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规划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民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草学学科发展历程回顾,客观评价了今日我国草学的学科现状。在分析我国草学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基础上,阐明了21世纪草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初步提出了提升我国草学学科地位,创建一流学科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The ability of antibodies in bloodmeals of mice and hamsters immunized with Leishmania major subcellular fractions and sandfly (Phlebotomus duboscqi) gut antigens to inhibit development of L. major in its vector P. duboscqi was examined. Antibodies from animals immunized with either L. major subcellular fractions alone or sandfly gut antigen alone were not very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development of L. major in the sandfly. When P. duboscqi were fed on blood from animals immunized with both parasite flagella and sandfly gut antigen, development of L. major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P<0,05). Control sandflies fed on naive animals displayed a normal pattern of parasite development to the metacyclic stage.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showed that one of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antisandfly gut antibody can cause inhibition of parasite development is by lysing sandfly gut epithelium.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f leishmaniosis through immunization against both the parasite and its sandfly vector.  相似文献   

20.
This experiment was inten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long non-coding RNA (H19) expression levels in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and lay the foundation of its mechanism reach in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C2C12 cell line and ICR mice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bioinformatics assay was used to exploit its non-coding character and low conservatism in different species,and the expressions of H19 in C2C12 cell differentiation,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and the phase of muscle regeneration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H19 expression levels in postnatal mouse skeletal muscl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during C2C12 cell differentiation,H19 mRNA increased gradually,and then maintained a high level;The expression of H19 wa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through days 4 to 6 after injury.In consideration of its express character in C2C12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skeletal muscle damage repair model,H19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yogenesis and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