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旨在研究DON、ZEA联合染毒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L-10和IFN-γ的影响。DON、ZEA联合染毒剂量为0.012 5 μg·mL-1和0.006 25 μg·mL-1、0.050 μg·mL-1和0.025 μg·mL-1、0.2 μg·mL-1和0.1 μg·mL-1、0.8 μg·mL-1和0.4 μg·mL-1,进行DON、ZEA联合染毒48 h对鸡脾脏淋巴细胞上清液IL-2、IL-4、IL-10和IFN-γ含量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染毒组细胞上清液IL-10和IFN-γ蛋白含量,细胞内IL-2、IL-4和 IL-10 mRNA水平随毒素剂量的升高而增加 (P<0.01);各染毒组细胞上清液IL-2和IL-4蛋白含量均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1);细胞内IFN-γ mRNA表达量均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P<0.01)。DON、ZEA联合染毒导致细胞因子IL-2、IL-4、IL-10和IFN-γ分泌失衡,且呈剂量依赖性;DON、ZEA联合染毒鸡脾淋巴细胞上调或下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 Th1和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因此造成细胞免疫损伤,从而对细胞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研究大豆球蛋白(11S)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将IPEC-J2细胞分为6组[A(对照组)、B、C、D、E和F],各组中分别添加0、1、5、10、5、5 mg·mL-1的11S,并且在E组和F组分别添加1 μmol·L-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和1 μmol·mL-1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分别于8、16、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二胺氧化酶(DAO)、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NF-κB p65、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用qPCR法检测细胞NF-κB p65、IKKβiNOSIKKα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1S可以降低猪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添加PDTC和L-NAME可以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11S可促进NO、DAO、5-HT和IL-6的分泌,降低IL-10的分泌,增加p-NF-κB p65、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及NF-κB p65、IKKβiNOSIKKα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添加PDTC和L-NAME可抑制11S的作用。综上,11S可引起猪小肠上皮细胞损伤,随着11S浓度的增大,损伤程度增加,PDTC和L-NAME可以降低11S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毒死蜱和百菌清的单剂毒性和联合毒性,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态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毒死蜱和百菌清单剂,以及二元组合时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对斑马鱼幼鱼性腺轴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毒死蜱和百菌清对斑马鱼胚胎分别表现为中等和高等毒性,96 h-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39 mg·L-1和0.353 mg·L-1。毒死蜱和百菌清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联合暴露时,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LC50分别为0.38 mg·L-1和 0.063 mg·L-1。中浓度(26.7 μg·L-1)和高浓度(106.7 μg·L-1)的毒死蜱可以诱导斑马鱼幼鱼体内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VTG2)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ERβ1、ERβ2)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低浓度(1.1 μg·L-1)百菌清诱导斑马鱼体内VTG1、VTG2、ERβ1和ERβ2基因的上调表达;低浓度(6.7 μg·L-1毒死蜱+1.1 μg·L-1百菌清)二元组合会引起斑马鱼体内VTG1、ERβ1、ERβ2和ERα基因下调。说明毒死蜱和百菌清对斑马鱼幼鱼具有雌激素内分泌干扰效应,但毒死蜱和百菌清二元组合对斑马鱼幼鱼的雌激素内分泌干扰效应降低。在评估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时,应充分考虑复合污染时的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C)对β-伴大豆球蛋白(7S)诱导的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IPEC-J2用于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7S模型组(5 mg·mL-1 7S)和VC(25、50、100、200、400、600、800、1 000 μmol·L-1)保护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和IL-1β、IL-6、TNF-α、IL-4、IL-10的分泌水平,用q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IL-4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7S可显著(P<0.01)降低IPEC-J2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上调细胞促炎性因子和下调抗炎因子的产生;与7S模型组相比,同时添加7S和VC的试验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显著(P<0.01)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升高。因此,不同浓度VC均可保护由7S诱导引起的仔猪肠上皮细胞损伤,100 μmol·L-1 VC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单一与联合染毒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以10 μg·mL-1 ZEA与0.2 μg·mL-1 DON 对睾丸支持细胞单一与联合染毒处理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率,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ZEA与DON单一及联合染毒均可导致仔猪睾丸支持细胞活率下降,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凋亡率升高,并下调线粒体相关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Bid以及下游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与Caspase-9的表达量,且联合作用大于单一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ZEA与DON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凋亡,且联合毒性大于单一毒性,表现为亚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牛抵抗素通过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诱发牛肺泡巨噬细胞的相关炎症反应机理。使用100 ng·mL-1终浓度牛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分别在0、1.5、3.0、6.0、12.0、24.0 h时采用qRT-PCR检测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4、TRAMNF-κB)mRNA水平表达量,通过ELISA法检测下游IL-6、1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0 ng·mL-1牛抵抗素处理牛肺泡巨噬细胞后,TLR4、TRAMNF-κB基因表达量于6.0 h时极显著上调(P<0.01),诱导12.0 h时,相关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IL-6、1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于1.5 h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且均存在时间依赖效应。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后,可激活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通过信号传递,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引起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对生长期的细绿萍1001、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进行处理,探索生长素NA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为1、5、10、15和20 μg·mL-1均能诱导细绿萍1001结孢,NAA浓度为15 μg·mL-1时的结孢率为34.7%,浓度为10 μg·mL-1时结孢率为15.0%,浓度为20 μg·mL-1时结孢率为12.3%,浓度为5 μg·mL-1时结孢率为9.3%,浓度为1 μg·mL-1时结孢率为5.0%,对照的结孢率为0%。NAA浓度为15 μg·mL-1的结孢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均有显著差异;NAA浓度为15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6.56,NAA浓度为10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52,NAA浓度为20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5,NAA浓度为5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1,NAA浓度为1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3.83,对照的结孢数量为0;NAA浓度为1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65∶1,NAA浓度为10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6∶1,NAA浓度为20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5∶1,NAA浓度为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2∶1,NAA浓度为1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1∶1,NAA浓度为1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例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都有显著差异;其他品种、处理都未能诱导出孢子果。1、5、10、15和20 μg·mL-1的NAA浓度处理后细绿萍1001的萍体大小和碳氮比(C/N)有明显提高,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提高;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经处理后萍体大小和C/N比都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明发酵饲料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将50只1日龄中速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日粮+10%未发酵饲料),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1硫酸粘杆菌素,5%发酵组、10%发酵组分别用5%、10%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粮中的未发酵饲料。肉鸡13日龄时,对照组连续2 d口腔灌服400 μL无菌水,其他组连续2 d口腔灌服400 μL沙门氏菌液(1×109 CFU·mL-1)。肉鸡15日龄时进行屠宰,取血清测定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内毒素(LPS)、D-乳酸(D-LA)水平,取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结肠形态,取结肠黏膜测定TLR4路径关键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肉鸡血清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上升,TLR4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TLR4、MyD88、TRAF6、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血清LPS、D-LA水平显著上升,而抗生素组、5%发酵组、10%发酵组的这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多菌种联合发酵饲料能够改善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受损,效果接近20 mg·kg-1硫酸粘杆菌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水温(18、28 ℃)条件下盐酸氯苯胍(robenidine hydrochloride,ROBH)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血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20 mg·kg-1体质量剂量的盐酸氯苯胍单次口灌斑点叉尾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盐酸氯苯胍的浓度,内标法定量,并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开展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血浆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特征,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18 ℃=4.17e-0.01t+2.48e-0.008t-6.65e-0.05tC28 ℃=7.69e-0.02t+0.13e-0.01t+-7.82e-0.27t。血浆中盐酸氯苯胍达峰时间Tpeak 分别为42.36和10.03 h,峰浓度值Cmax分别为3.51和5.76 μg·mL-1,表观分布容积V/F(c)分别为3.79和2.78 L·kg-1,分布相的一级速率常数α分别为0.248和0.222 h-1,消除相的一级速率常数β分别为0.006和0.007 h-1,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14.67和2.54 h,消除半衰期T1/2(β) 分别为85.52和58.63 h,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分别为0.000 2和0.000 2 h-1,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分别为0.009和0.01 h-1,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54.18和326.74 μg·mL-1·h-1。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体血浆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受水温的影响显著,高水温条件下盐酸氯苯胍的达峰时间短,峰浓度值约是低水温时的2倍,水温对血药曲线下面积的影响较大,对肾清除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不同季节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评价纳米二氧化钛(nTiO2)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研究其对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 obliquus)、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以及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蝌蚪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nTiO2对斜生栅列藻、大型溞、斑马鱼和非洲爪蟾蝌蚪的急性毒性分别为0.140 mg·L-1(72 h-EC50)、1.26 mg·L-1(48 h-EC50)、22.0 mg·L-1(96 h-LC50)和5.02 mg·L-1(96 h-LC50),毒性级别分别为高毒、中毒、低毒和中毒。  相似文献   

11.
以香樟叶叶绿素提取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研究永州香樟叶叶绿素的提取工艺,并初步探索提取的香樟叶叶绿素对液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香樟叶叶绿素的最适提取工艺为丙酮-乙醇(2:1,体积比)为溶剂,料液比1:20 g·mL-1,超声时间8.8 min,浸提温度50 ℃,浸提时间3.9 h,连续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香樟叶叶绿素的平均提取量为4.667 mg·g-1。抑菌实验表明,在盐水体系中以10 mmol·L-1的香樟叶叶绿素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