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香格里拉牦牛奶渣为原料,经贯筋藤蛋白酶水解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牦牛奶渣蛋白肽的工艺条件,并研究牦牛奶渣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牦牛奶渣蛋白肽的提取工艺为:牦牛奶渣超微粉碎→加水溶解→超声波破碎→振荡水浴酶解→离心→取上清液→冷冻干燥;最佳酶解条件:时间70min、温度65℃、料液比1:110(g/mL)、酶的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12%;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61.63±1.12)μg/g,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195.13±1.83)μg/g,还原能力(108.6±0.49)μg/g。研究表明,牦牛奶渣蛋白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本研究为其应用于生物制剂、保健食品及医药品等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1 四川奶业的模式和问题1.1 四川省奶业现状 四川省奶业发展不平衡,大致可分为三种奶业模式:1.1.1 牧区模式 三州牧区牛的总存栏达560万头,其中牦牛418万头,母牦牛(犏牛)挤奶约70~80万头。三州农牧民历来有自己生产、加工、消费牛奶的习惯。牦牛是高原牧区古老的综合性品种,奶的来源主要是养牦牛挤奶,农牧民电动或手工加工奶,制成酥油、奶酪或干奶渣,这与高原放牧生活喝酥油茶习惯有关。牦牛的奶产量牧民多以生产酥油计算,一般头年产酥油15~25千克,折鲜奶产量200~300千克,乳脂率7.5%左右。牧区奶的产量约占全省的2/3…  相似文献   

3.
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目针对川西北牧区牦牛生长周期长,出栏年龄大,饲养管理粗放,肉的品质欠佳,养殖效益低等问题,开展了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通过牦牛生长发育、牦牛肉的营养成份和安全卫生指标的测定,确定牦牛适宜出栏年龄为3.5岁,提出了牦牛适时出栏的配套技术,制定了《绿色食品麦洼牦牛肉标准》、《绿色食品麦洼牦牛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正> 牦牛是青藏高原牧区高寒严酷自然生境条件下的特有畜种,是高寒牧区各族人民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离开了牦牛,就很难设想该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在我省高寒牧区开展牦牛资源开发和牦牛杂交及杂交优势利用,提高牦牛杂交经济效益的研究,在当前牧区牦牛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针对川西北牧区牦牛生长周期长,出栏年龄大,饲养管理粗放,肉的品质欠佳,养殖效益低等问题,开展了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通过牦牛生长发育、牦牛肉的营养成份和安全卫生指标的测定,确定牦牛适宜出栏年龄为3.5岁,提出了牦牛适时出栏的配套技术,制定了<绿色食品麦洼牦牛肉标准>、<绿色食品麦洼牦牛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牦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各方的注意,肃南牦牛作为珍贵的牦牛地方类群,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畜牧部门的重视。分析肃南牦牛的放牧管理现状,有效解决肃南牦牛冬春乏弱死亡,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缓解草畜矛盾,不断提升生态、生产水平,就必须加大饲草料供给、建立草地放牧兼补饲制度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用科学的饲牧管理方式保护牧区生态,发展牧区经济,实现牧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独立板块,其独特的遗传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关系到高寒牧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本文从牦牛的遗传改良、杂交改良利用、牦牛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论述了牦牛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的发展的独立板快,其独特的遗传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关系到高寒牧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文中从牦牛的遗传改良、杂交改良利用、牦牛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论述了牦牛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牦牛奶渣乳酸茵对藕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K)和3个不同乳酸茵含量处理组(Nzl:0.1ml·kg-1FM;NZ2:0.3ml·kg-1FM;NZ3:0.5ml·kg—FM),青贮60d后检测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试验表明:不同添加剂比例对藕草青贮饲料影响不同;NZ1和NZ3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祷草青贮饲料的pH(P〈0.05),具有较高的乳酸和乙酸含量(P〈0.05),NZ3处理的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牦牛奶渣乳酸茵可以改蒿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赫草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具有显著增加趋势,中、酸性洗涤纤维具有降低趋势,说明牦牛奶渣乳酸菌能够改籍草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牦牛奶渣乳酸茵的最适添加量为0.5ml·kg-1FM。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采自香格里拉地区的牦牛"奶渣"(是提取乳脂肪后的牦牛乳成分经压榨而成)鲜样、发酵样、干样进行理化分析,并对鲜、干"奶渣"加工干酪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鲜"奶渣"蛋白质含量为19.64%,脂肪为2.40%,水分为74.40%,灰分为1.1%,钙为0.47%,磷为0.17%,酸度为54°T,pH值为3.66。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以鲜"奶渣"生产干酪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离心脱脂转速为4 000r/min、离心5min、干燥10h(60℃),干酪素成品率34.18%;筛选出以干"奶渣"生产干酪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离心脱脂转速为5 0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干燥时间为15h(60℃),成品率达83.40%。经测定成品符合QB/T 3780—1999工业干酪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牦牛养殖是甘南高寒牧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甘南州养殖牦牛90余万头,约年产鲜牛粪48亿t,但牦牛粪资源化利用率极低。本文系统分析了牦牛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西藏牧区牦牛的群体结构、品种和何如科学育与肥提高出栏率进行剖析,提出如何提高西藏牧区牦牛养殖效益,为西藏牧区的牦牛健康养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牦牛的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和野牦牛利用及牦牛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论述了牦牛资源目前的和与保护现状。这将关系到高寒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牦牛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为乳、肉、役兼用型万能家畜。牦牛业一直是高寒牧区重要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发展牦牛业对提高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系川西北牧区唯一省属种畜场,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保护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畜种——牦牛、藏绵羊、河曲马等珍稀家畜遗传资源,开展其本品种选育、良种扩繁与改良利用,为川西北牧区提供良种种畜,引进优良畜种和新技术,进行牦牛、藏绵羊的科学养殖示范,同时还为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科研、教学、新技术示范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青藏地区牦牛生产的实际出发,在牧区实现与农业生产一样的方式繁育牦牛,并根据季节调整牧区牦牛数量缓解草原压力;以犏牛为突破口,实现牦牛农牧区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在农区以西门塔尔与野血牦牛杂交生产野西犏牛,为牧区提供育肥犊牛,并以野西犏牛母牛代替繁殖低下的母牦牛,实现牦牛生产方式的创新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周雨 《中国乳业》2019,(5):63-64
以西藏牦牛奶为原辅料开发冰淇淋类新产品,符合国内外冰淇淋原辅料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针对市场上无牦牛奶冰淇淋新产品,及各企业缺乏牦牛奶冰淇淋加工技术规程,开展了牦牛奶冰淇淋的加工技术研究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包含原辅料配制、混合、均质、冷却、成熟、凝冻、灌装、硬化、贮藏的牦牛奶冰淇淋加工技术规程,为下一步牦牛奶冰淇淋的工业化生产打下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麦洼牦牛是川西北牧区重要的草畜之一,麦洼牦牛犊牛的环境适应能力差、体质弱、易受疾病侵害,成活率往往较低。提高麦洼牦牛犊牛成活率可有效加快麦洼牦牛种业的发展,带动川西北牧区畜牧业增产增收,助力牧区乡村振兴。1麦洼牦牛生存现状麦洼牦牛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红原县瓦切镇、麦洼乡及若尔盖县包座乡一带。  相似文献   

19.
海西州牦牛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为乳、肉、役兼用型万能家畜。牦牛业一直是高寒牧区重要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发展牦牛业对提高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海西州牦牛存栏数有18.31万头,产奶0.8万t。在牦牛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柳梧乡达东村海拔3 670.0 m处的牦牛奶为原料,初步拟定出了牦牛切达奶酪的制作技术规程。为下一步西藏牦牛奶酪生产企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此技术规程所制作出的牦牛切达奶酪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含量为23.7%,脂肪含量为31.9%,水分含量为42.0%,蛋白质回收率为93.0%,脂肪回收率为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