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猪肉品质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品质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应用于猪的肉质改良,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说是可行的。综述了与猪肉品质有关的基因:氟烷敏感基因(Hal)、猪酸肉基因(RN)、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和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贵州地方白羽鸡种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多态性,筛选出改良白羽鸡肉质品质的分子遗传标记,为选择培育优良肉质鸡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兴义矮脚鸡白羽品系、罗曼蛋鸡及兴义矮脚鸡白羽品系与罗曼蛋鸡杂交的自交后代(F2)为研究对象,提取3个鸡种的血液基因组DNA构建DNA混合池,PCR扩增MSTN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直接测序筛选SNP位点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SNP位点突变对MSTN基因mRNA二级结构及编码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在鸡MSTN基因第1外显子(Exon-1)筛查到6个SNPs位点,分别为G51A、A60G、G195C、A234G、C297T和C324T,且6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在A234G位点处检测到兴义矮脚鸡白羽系和F2代存在多态性,但罗曼蛋鸡未发生变异;在C297T位点处检测到罗曼蛋鸡存在多态性,以C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兴义矮脚鸡白羽品系和F2代均未发生变异;G51A、G60A、G159C和C324T等4个SNPs位点在3个鸡种中均存在多态性.A234G位点突变对鸡MSTN基因mRNA二级结构稳定性无影响,G51A位点突变致使MSTN基因mRNA二级结构最小自由能降低但未改变其构象,A60G、G195C、C297T和C324T等4个SNPs位点突变均引起MSTN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的改变.鸡MSTN基因编码蛋白为不稳定的脂溶性蛋白,存在信号肽,但不存在跨膜区域,其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α-螺旋组成,且以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结论]MSTN基因在贵州地方白羽鸡种中的多态性较丰富,其中A60G、G195C、C297T和C324T等4个SNPs位点突变会导致基因mRNA二级结构的构象发生改变,可作为改良白羽鸡肉质品质的分子遗传标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测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mRNA在鸡骨骼肌组织中的分布以及在速生型隐性白羽鸡和慢生型清远麻鸡品种间的表达差异,采集不同周龄(0、2、4、6、8、10、12)隐性白羽鸡和清远麻鸡的胸肌和腓肠肌组织样,提取总RNA,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PGC-1α基因mRNA进行均一化处理,利用荧光阈值(Ct值)计算PGC-1α基因mRNA在不同骨骼肌组织以及速生型和慢生型鸡品种间的表达量。发现PGC-1α基因在鸡骨骼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广泛表达,在初生时表达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周龄的表达量;相同周龄时,慢生型清远麻鸡骨骼肌中PGC-1α表达量大多高于速生型隐性白羽鸡。表明不同类型鸡骨骼肌PGC-1α mRNA表达具有特定的发育模式,并可能与鸡肉品质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鸡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为候选基因,以宁夏地方品种固原鸡(白羽、麻羽、红羽),以及引进肉鸡品种AA鸡和蛋用品种罗曼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CCP技术对AMPD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基因型、基因频率以及遗传特性进行了相关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AMPD1基因有2个等位基因(A、B),3种基因型(AA、AB、BB).固原鸡各品系BB基因型频率均高于AA鸡和罗曼鸡,尤其以固原鸡红羽为最高(0.822 2),与AA鸡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AMPD1基因的遗传特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几个品种鸡中杂合度均小于0.5.在多态信息含量中,固原鸡白羽、红羽在AMPD1基因多态位点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其他各品种各多态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中度多态(0.5>PIC>0.25).本研究结果将为宁夏地方品种固原鸡开发利用及肉质品质的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鸡Myogen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检测及群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肌纤维在决定肌肉生长和肉质方面起主要作用,并受到MyoD基因家族的调控。该家族基因编码螺旋-环-螺旋蛋白。以鸡Myogenin基因为候选基因,通过PCR-SSCP分析该基因5′调控区的变异。结果表明,在鸡Myogenin基因5′调控区存在3处SNPs,这些SNPs产生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7个品种鸡间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推测该基因的变异对鸡生长发育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出肉制品中的鸡源性成分,本研究基于鸡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分析,并通过检测市售肉制品对所建立RAA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对高山鸡肉、乌鸡肉、芦花鸡肉、白羽鸡肉和野鸡肉基因组DNA的特异性扩增,而对猪肉、牛肉、羊肉等的DNA均没有扩增,可稳定检出的鸡源性成分最低质量分数为0.1%。在9份标识有鸡肉成分的市售样品中,7份检出鸡源性成分,有2份样品的鸡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AA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肉制品中鸡源性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ARS-AIRS-GART基因对鸡肉质风味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大恒优质肉鸡品系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对GARS-AIRS-GART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GARS-AIRSGART基因外显子4有1个SNP位点位于6545处(A→C突变),该位点为错义突变并导致氨基酸序列第173位点由天冬氨酸(Asp)突变为谷氨酸(Glu)。GARS-AIRS-GART-6545SNP位点对鲜味氨基酸含量和肌苷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NN型表现为高肌苷酸含量。【结论】由此推测GARS-AIRS-GART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这些性状的QTL连锁。  相似文献   

8.
3个鸡种A-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RFLP技术(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检测尤溪麻鸡、鹿苑鸡、隐性白羽鸡3个鸡种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第1和第3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表明:在该位点上,3个鸡种的A—FABP基因均存在SNP,外来品种隐性白羽鸡以杂合子cc居多,地方鸡种以cc居多,3个鸡种均含有较高频率的等位基因c,其中以尤溪麻鸡最高,而以隐性白羽鸡最低;对第3外显子扩增片段(375bp)进行回收测序,发现在第3外显子1805位存在SNP,尤溪麻鸡与鹿苑鸡c突变为r,的频率(分别为0.7344、0.7188)明显高于隐性白羽鸡c突变为71的频率(0.5156)。A—FABP第1外显子(85位点)的SNP不影响A—FABP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而第3外显子(1805位点)的SNP影响A—FABP的氨基酸序列变化,由脯氨酸转变为丝氨酸,说明该多态性可能通过A—FABP基因表达水平而影响鸡的肉质。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万载康乐黄鸡为研究材料 ,研究羽速基因对万载康乐黄鸡肉用性能的影响 ,其中包括报道甚少的有关羽速基因对鸡体尺、屠宰性能的影响 ,也包括未见报道的羽速基因对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 :羽速基因对鸡早期增重影响有显著差异 ,而对后期影响差异不显著 ,二者达到不显著的周龄与品种、营养及保温措施等有关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长速度的情况下 ,达到不显著的周龄不一样。快慢羽基因对万载康乐黄鸡肌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体尺及屠宰性能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leptin是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的蛋白产物,与其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结合后参与动物的摄食、能量代谢、生殖和激素分泌等生物学功能调控.笔者对鸡leptin在采食行为、能量代谢、繁殖性能和激素分泌等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和leptin抵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