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本文阐述茶树不同成熟度的枝条和留叶量对扦插发根与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在育苗上应用的价值。2.茶树的新梢由上而下,表皮从绿色依次成红棕色而至麻杆,成熟化程度亦逐渐加深,生长势随之递减,与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的解剖结构表现相一致。绿色巳硬化枝,愈合、发根最快、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均甚良好。依次为红棕色枝和麻杆。绿色硬枝和红棕色技易于育成壮苗,应优先选用这段枝条作为插穗。麻秆虽出圃率略低,也能育成壮苗,一般亦可采用。3.未木质化绿色软枝,在大田扦插亦能成活,不过成活率低。如能在发根前加强水分管理,发根后加强肥培管理,可望提高成活率和育成壮苗。在穗源不足的情况下,这段枝条可以适当采用。4.多叶插发根速度与一叶插相似,但根群发达,地上部生长良好,是培育壮苗的一个途径。由于枝条利用不经济,影响繁殖系数。在穗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2—3叶插。  相似文献   

2.
茶树插穗发根的解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浙农12等七个无性系茶树品种扦插发根过程的显微切片观察和主要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茶树红棕色枝和绿色枝的不定根原基分别起源于木栓形成层和中柱鞘内侧的韧皮薄壁细胞。根据插穗基部解剖学和形态学特征的变化,茶树插穗不定根的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即:根原基未分化期、根原基分化期、根原体分化前期、根原体分化后期和不定根形成期。用80ppm IBA 喷射母树两周后,个别品种的插穗在离开母树时已分化出不定根原体。插穗母叶内的淀粉和非蛋白氮高,母茎内的碳、氮比高,以及母叶内的蛋白氮含量低的品种,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与插穗性质的关系、提高插穗发根和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扦插发根解剖学研究、茶树扦插全息生物学、生理生化研究等 5个方面对茶树短穗扦插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并指出了今后茶树短穗扦插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缩短茶树无性苗繁育周期,提高无性苗质量,本试验以3年生台茶12号(又名金萱)茶树嫩枝为扦插材料,采用全光照弥雾快繁育苗技术,研究了插穗顶梢保留与摘除、不保留成熟功能叶、保留1~3片成熟功能叶对茶树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并于扦插前对茶树嫩枝不同部位芽叶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叶片成熟度增加,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递增趋势。净光合速率也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以第2片成熟功能叶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顶部一芽一叶含量最高。带成熟功能叶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均为100.00%,而不带成熟功能叶的一芽一叶插穗和一芽二叶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均仅为5.00%和23.33%。根系生长以带3片功能叶留梢插穗最好,生根早且根量大,10βd内就有大量白色根点从茎段基部冒出,60%~70%茶苗形成二次根仅需37βd,且地上部新形成的成熟功能叶数也最多,但是新梢高度增长值小于保留顶梢带1片成熟功能叶插穗,基部茎粗增长值小于带2片成熟功能叶插穗。成熟功能叶片数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和生根率;保留顶梢插穗的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优于去梢插穗。  相似文献   

5.
茶树短穗扦插是茶树无性繁殖中的主要方法,它不仅繁殖系数高,而且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国内外茶叶科学工作者都重视研究短穗扦插,尤其注重研究促进插穗早生根、多生根以及壮苗的技术措施。关于不同色膜覆盖下茶树插穗的愈合、生根过去已有一些研究。有的表明用绿色膜覆盖,对扦插苗成活率、根系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有人试用黄色塑料薄膜覆盖,发现对较难发根的无性系的发根性比无色薄膜有明  相似文献   

6.
茶树插穗成熟度对扦插苗影响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槠叶齐等六个品种(系)为材科,初步观测表明插穗成熟度对扦插发根及茶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作者认为在湖南提倡早秋插,并应注意棕褐枝和半硬枝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美王冠为试验材料,研究插穗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组合及不同季节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部位中,基部枝条为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5.7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200mg/m L生根粉(ABT3)浸泡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3.37%;不同扦插基质中,红壤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2.08%;秋冬交替季扦插成活率86.7%,明显高于春夏交替季扦插成活率40%。在秋冬交替季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为插穗、红壤土为基质、用ABT3浸泡60 min进行扦插可获得较好的扦插效果。  相似文献   

8.
茶树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扦插是利用茶树的再生作用和极性现象,将离开母体的枝条打擂来培育苗木,是茶树繁殖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不同插稳新鲜度,不同叶位杨德对茶树扦插育苗成活率、成苗率影响的试验,以求进一步完善扦括育菌技术。1材料与方法苗地准备如常规育苗地。供试品种武夷水仙。试验时期1996年11月短穗扦插,1998年3月出圃。稳条隔季生的半木质化,下端红棕色的无病虫害枝条。插总剪稳长3-4cm,一个短茎上具有一个饱满的腋芽和一片健全的叶片,剪口斜向与叶片方向相同,腋芽与叶片要完整无损。扦按方法行距10cm,株距Zcm,叶柄、芽露出土面,叶片…  相似文献   

9.
茶树扦插成活率除与品种,栽培管理条件有关外,与发根基质亦有密切关系。据报导南京雨花台公园用云母片进行茶树扦插,湖南省林科所以珍珠岩粉用于林木发根,广州华南植物园的山茶等林木用细砂发根,均获得较好的效果。为了摸索不同基质对不同茶树品种扦插发根的效果,给不同品种扦插选用最优的基质提供依据,我们于一九八一年七月至九月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0.
7月和8月是6月扦插的插穗发根成为独立单株而进入旺盛生育的时期。夏季管理好坏,可以说是茶树快速育苗能否成功的关键。在6月份,插穗扦插后10天左右,插穗地下部的切口形成愈合组织,20天后在茎的中部形成根源体(根基);并且很快开始发根;约40天后,几乎全部插穗都发根。最初由插穗的茎伸长初生根。然后由初生根到第二  相似文献   

11.
短穗扦插是目前繁殖茶树优良品种和解决种苗一个有效办法。现行的短穗扦插技术,发根要三十天,完成第一回根系要60—90天,成苗时间长,在根系未发生前,要天天浇水,管理花工。如何促进提早发根、快速成苗,提高工效,是短穗扦插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索,根据各地报导,具有促进植物发根,提高作物产量的特性。为了提高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和培育壮苗,去年秋插中,进行茶树扦插繁殖试验,作者应用厦门大学综合化工厂出产的三十烷醇  相似文献   

12.
澜沧县茶树扦插育苗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荣 《中国茶叶》2008,30(7):22-23
茶树扦插育苗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系数大、发根快、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且整齐等优点,是当前云南省澜沧县在茶叶生产上推广运用的一种茶树繁殖方法。但只有真正掌握了茶树扦插育苗技术,才能培育出生产需要的壮苗,达到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澜沧县茶果站通过4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实用的扦插育苗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茶叶生产上采用的短穗扦插方法,多以"一芽一叶一寸长"的短穗作为插穗,即在半木质化的红棕色枝条上剪取具有1个饱满腋芽和1片健全真叶,长3~4cm的短穗进行扦插.这种方法的穗条利用率和繁殖系数都比较高,但如果扦插密度大,管理水平较低,则会出现30%-40%的三类苗.因此,如何提高良种茶苗的质量已成为育苗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茶树短穗扦插时间的选择及防冻措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 ,我区茶农在秋冬两季 ,充分利用闲余劳动力、闲置土地和丰富的穗源 ,进行短穗扦插育苗 ,由于有些茶农扦插时间太迟 ,又没有采取防寒抗冻措施 ,遇上冬季低温天气 ,很容易受冻 ,成活率低 ,损失巨大。针对此情况 ,笔者在 1999年秋冬两季选四个时间进行短穗扦插育苗 ,并分别设置三种防冻措施处理进行对比试验 ,探讨茶树秋冬两季短穗扦插育苗的最佳时间和采取最有效的防冻措施 ,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1 试验材料1 1 苗地 苗地选择与整理与常规育苗相同。1 2 供试品种 为福建水仙 ,穗条选择隔季生的半木质化红棕色无病虫害健壮枝条。…  相似文献   

15.
茶树芽接可以显著地提高无性系产量而不降低其原有的品质。为了高产优质,应选择品质优异的无性系为接穗,芽接在生长健壮的无性系砧木上。文章介绍了马拉维目前使用的接穗和砧木品种。在苗圃中,不同品种的接穗和砧木组合,其芽接的成活率在60一80%间,比短穗扦插的成活率低,原因是受芽嵌接的成功与否及使芽接枝条扦插发根两个因素影响的缘故。使用较优  相似文献   

16.
ABT生根粉在茶树扦插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燎远  廖天宝 《茶叶》1998,24(4):205-207
本文报道了ABT生根粉25mg/L,50mg/L和100mg/L三种浓度处理迎霜,福鼎大白菜和龙井43三品种茶树扦插繁殖上的应用,通过对茶树扦插苗愈合组织形成,发根及成活率等项目调查,得出了ABT生根粉对促进茶树扦插苗愈合组织形成,不定根和新梢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作用,但在不同茶树品种间作用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茶树短穗扦插中,人们为了获得大苗、壮苗,采用了较多的措施,但关键还在于提高品种自身的生活力。为了寻找提高插穗的代谢强度和同化能力的方法,笔者进行了无性杂交F_1的扦插效果试验,方法是先将茶树进行无性杂交,并  相似文献   

18.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方法,是目前茶树良种繁殖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由于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后,茶树的扦插成活率显著提高.但由于育苗者提高了插穗的密度后,造成茶苗生长细弱的现象,这种水稻田加塑料膜密闭的育苗方法育出的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65%),虽然每年出圃的茶苗数量在增加,但茶园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作者试图在探索、研究一种低成本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短穗扦插是目前繁殖茶树优良品种和解决种苗来源的有效技术措施。但现行的扦插方法,发根要35天,完成第一回根系要60~90天,成苗时间长,在根系未发育前,每天需浇水2~3次,管理费工,而且若干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差的品种不易发根,成活率低。 为研究上述问题,笔者于1981年开始探索应用地膜覆盖进行茶树扦插育苗,并于1982年进行系统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短穗扦插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茶树良种繁育方法,其重要技术之一是苗床铺设不含或含有少量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红壤或黄壤心土,为插穗发根提供良好的根际环境.但由于心土需求量大,铺心土用工多且劳动强度高,因此心土资源短缺和用工成本高已成为短穗扦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近年来,笔者模拟传统育苗方法中心土的功能研制了4种具有对土壤消毒、促进插穗生根和抑制杂草滋生三重功效的土壤处理剂配方,进行本土扦插育苗试验,并从中筛选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配方(暂名为"旺苗")应用于多个茶树品种的本土扦插育苗.现将有关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