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绿色崛起是咸宁最好的发展路径。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咸宁2020年将努力建设优美的长江流域公园城市。回顾了自2018年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来,咸宁市以水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及活水保质治理措施和治理经验,已实现"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助力咸宁市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还老百姓一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包头市公园、广场等园林景观水体污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水体治理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其他城市景区水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大,城市黑臭水体逐渐成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变为极为迫切。从城市黑臭水体的定义、水质特点和治理现状出发,综述了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实施措施及研究进展;结合当下国家对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工作的新要求,从人工曝气、微生物生态修复和水生植物修复3个方面梳理并总结技术的发展现状。组合生态修复技术能解决单一生态修复技术不满足治理需求等问题,为治理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提供整治思路,统筹推进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但目前组合生态修复技术仍存在周期长、运维成本高等问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4.
笔者主要论述深圳洪湖公园湿地的地貌特征,湿地植物的分布,以及湿地生态群落结构;通过生态效益分析,合理的生态群落结构对净化水质,修复水体生态环境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利用人工湿地解决了城市景观水体长期富营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生态保护战略,西河湿地公园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珠江源生态屏障植被恢复生态治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曲靖及整个珠江源生态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从西河湿地公园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了西河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及意义,并提出了生态植被恢复、水体治理、水岸恢复、栖息地恢复等针对性恢复措施,为西河湿地公园及其他地区的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城市黑臭水体不仅损害城市景观破坏河道生态系统,还会影响居民生活危害身体健康,其治理工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黑臭水体的长效治理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并对水景水体的修复提出解决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城市景观水体建设及治理应以体现生态、休闲、亲水、自然和突出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南昌市近年“八湖二河”治理的实例,简述几种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版北京市公园分级分类中,生态公园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兼顾市民休闲游憩、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展示、科普教育宣传等多重功能的公园,包括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乡村等公园等,目前北京共有生态公园90余个。生态公园在市民休闲游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是自然景观欣赏,生态公园通常拥有大片的绿地、植物覆盖和水体景观,市民可以在这里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大部分生态公园同样提供健身锻炼的场所,常设有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市民可以在这里进行跑步、散步、瑜伽等各种形式的健身锻炼。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黑臭水体一直是各大城市主要的环境治理重点,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给老百姓带来极差的城市生活体验,也更多地反映在生态问题、水环境问题上,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已迫在眉睫。以河南民权县城区内部10条河道为对象,分析了河道水体现状、对黑臭水体进行识别分级以及分析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底泥处理、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和维护预防举措等管理手段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全球关注,是践行生态保护的有效战略。城市湿地公园,对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以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从突出区域特色、合理划分保护区、加强生态维护几方面加以改进,为进一步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沉水植物是一类具有园林造景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水生植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水体。本文分析了沉水植物在广州地区的公园、湿地、植物专园等地方的应用,提出了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城市之肾",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生态修复净化环境等功能。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对环境改善、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湿地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利用ENVI进行监督分类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前后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白鹭湾湿地公园2012土地类型划分情况为:植被、耕地/半裸地、人造物/裸地占比分别为42%,33%,25%;2015年土地分类占比分别为42%,20%,22%,同时增加了16%的水体,湿地公园耕地、植被、水体等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通过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有利于湿地公园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城市湿地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工程措施对海口市区水体进行了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和提升。为了评估此次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服务价值,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价格替代法、碳税法、工业制氧法、生态价值法等评价方法,测算了海口城市水体修复的调蓄洪水功能价值、水质净化价值、休闲娱乐价值、文化科研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生物栖息地价值、产品供给价值、供水服务价值。结果显示:每年海口城市水体生态修复后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4543万元,其中水质净化价值最大为2888万元,占比63.5%;休闲娱乐的服务价值次之1065万元,占比23.4%。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问题也成了国家关注的重点。从"城市滨水公园生态设计"概念引入,阐述了城市滨水公园生态设计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城市滨水公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启东蝶湖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实例研究,探讨了其生态设计原则与应用方向。提出了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应以环境保护与修复为主要目的,遵循坚持以人为本、重在自然的原则、坚持生态与景观并重原则、坚持多样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不同的区域的城市滨水公园,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化设计,以促使滨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目前我国城市河道普遍存在污染较为严重、水体水质较差、河水流动性差等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城市河道水环境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贯彻落实"河长制"、加强污染源控制、坚持生态理念、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治理途径。以期建设功能丰富的良性城区河道生态体系,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水体修复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的治理。综述了城市河道生物生态修复的发展,并总结了河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从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这3个方面归纳了现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景观水体自净能力比较低,易产生富营养化,因此景观水体的生境改善日益受到关注。在了解景观水体污染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探讨了可有效去除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或工艺,以期为应用于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晶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214-219
以金山公园为例,基于生态学原理和湿地生态理论,从生态景观协调、丰富乡土树种、创造植物多样性、完善水体景观生态系统和生态养护、生物防治,以及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后期建设和管理工作,倡导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惠安科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重塑,必须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前提,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过程、机理要求,重视日常的生态管护,并通过公园功能区重组、基础设施生态化改造、水体修复、森林景观提升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来打造清澈秀丽、景观自然丰富和谐、生态文化浓厚的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是城市生态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用水生植物修复黑臭水体具有投资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污染物降解效果好等优点。探讨了黑臭水体"致黑"、"致臭"的发生机制,阐述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修复河道黑臭水体成功经验和研究进展,对未来植物修复黑臭水体,重建河道生态景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