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是偶蹄类动物共患病,属于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羊口蹄疫传播迅速、潜伏期短、发病快、致病性强。羊只在感染口蹄疫后,其排泄物与产品中含有大量口蹄疫病毒,因此禁止其肉制品与奶制品进行生产销售,严重的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也危害了养羊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将对羊口蹄疫的危害、诊断以及防控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养殖户与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本病以患病动物口腔黏膜、鼻镜、蹄冠、乳房等处出现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但很少感染人。人接触或  相似文献   

3.
<正>1关于口蹄疫的基本情况关于疑似口蹄疫的最早描述是由意大利修道士希罗尼穆斯弗拉卡斯于1514年在威尼斯提出。患病的动物拒绝饮食,口腔黏膜呈红色,在口腔及脚上有水泡,而且大多数患病动物最终能够康复。这500多年前的描述与目前流行的口蹄疫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口蹄疫是影响偶蹄动物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涉及到的动物包括牛、水牛、  相似文献   

4.
由于口蹄疫的传染途径、病毒类型的多样化造成了多种动物共同患病。口蹄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只能采取预防接种口蹄疫疫苗的措施。伴随着生物学分子技术及电竞技术在畜牧业的兴起运用,我们可以结合相应的科学技术,使用有效的防控方式降低口蹄疫的发生频率。对口蹄疫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属于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通过介绍猪口蹄疫抗体水平快速检测技术在猪口蹄疫当中的应用,以期为广大养殖户及兽医工作者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及时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有效防控猪口蹄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口蹄疫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被视为对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是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对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防控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被视为对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是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对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防控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口蹄疫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很强传染性的动物疾病,它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阻碍。当前口蹄疫已经发现有7种血清型,每种血清型还有多个亚型,同时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大多发生于偶蹄动物。兽医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诊断技术水平,做到有效防控该病。一、羊口蹄疫的发生和鉴别诊断羊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为在患病羊的口腔黏膜和蹄部出现水疱,在所有偶蹄动物的患病症状羊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主要是指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牛、猪、羊等大型偶蹄家畜极易感染,而牛的感染率最高,人类可见偶尔感染发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而最为关键的是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对于疑似患病的种群动物必须采取隔离并进行紧急疫苗接种,以防止疫病的发生与发展。口蹄疫疫情一旦爆发,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乃至于整个地域畜产品交易都会被禁止,对地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口蹄疫疫病的防疫和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以口蹄疫的特点和临床诊断为切入点,就口蹄疫的防疫与检疫进行探讨,为口蹄疫疫病今后的防疫和检疫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牦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偶蹄动物共患病,传播范围广,对偶蹄动物的危害较大,本文通过阐述牦牛口蹄疫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并分析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在猪牛羊养殖过程中,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一种疫病,该病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猪牛羊的大量死亡,同时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需要对口蹄疫加强管控力度,保证猪牛羊实现健康生长,进而促进我国养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流行特点在我国,口蹄疫已经被列为A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染源为口蹄疫病畜水疱,与此同时呼吸道以及奶汁也是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急性发作期,患病牲畜大量排毒,其传播效率极高。与此同时,健康牲畜与患病牲畜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泡、溃疡或烂斑。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广、病原复杂多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1.流行特点。患病动物及带毒动物是本病最主要传染源,病初的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中传播性较强的一种动物疫病,其本质是病毒性疾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患病动物常表现为口腔黏膜、舌头、鼻镜、乳区以及蹄部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本文就猪口蹄疫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综合防治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科学防控猪口蹄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规模猪场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程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1974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18个A类疫病之首,我国也将该病列为一类疫病.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病是牛养殖中常见的牲畜疾病,而春季是牛口蹄疫病高发的季节。牛群中蔓延口蹄疫病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口蹄疫病的传染性非常强,不仅会危害牛群,还可能蔓延至猪、羊等牲畜甚至家禽。所以探究口蹄疫病的特点非常重要,养殖户要及时的发现牛群患病特征,并采取医治措施,做好日常的防控工作。本文从牛口蹄疫病的病症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防控口蹄疫病的措施,旨在为养殖者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患病猪死亡率高,对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十分大的影响。通过免疫接种、做好卫生消毒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建立生物安全的综合性措施对口蹄疫进行预防,并在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封锁隔离,紧急扑杀的方式能够较好的控制口蹄疫的大规模扩散和传播。本文主要论述了猪口蹄疫在养殖生产中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猪口蹄疫属于一种传染性很高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病,易感动物群体高达70余种,但猪的敏感性最高,在前期暴发的口蹄疫中以O型口蹄疫为主,给养猪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威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现代化猪场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大,给疫病防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口蹄疫流行现状和临床诊断方法,探究了现代化猪场口蹄疫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人畜共患病,对牛的健康影响很大,同时也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本文总结了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流行与传播方式,并提出了政府扶持、落实追究责任制、免疫接种、加强监督、定期消毒、建立防疫体系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对牛群的生命安全有一定威胁。本文就新时期牛口蹄疫的防疫要点展开论述。首先对牛口蹄疫的症状特点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疫病的防疫要点,包括提高卫生防疫力度、保证疫苗接种时效性、注重疫区封锁与管理和科学处理患病牛群,希望能对有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