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一种以牛和羊流产、早产、产死胎、新生胎儿畸形及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rthrogryposis hydraencephaly,AH)为特征的虫媒性传染病,也称为阿卡斑病(akabanedisease)。目前,已证实我国许多地区都有该病流行,对我国养殖业危害较大[1],是世界卫生组织(OIE)法定通报性疾病,也  相似文献   

2.
赤羽病(Akabanedisease)又称阿卡斑病,是牛、羊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赤羽病病毒是布尼安病毒科(Bunvaviridae)、辛波(Simbu)病毒群的成员之一。最早在澳大利亚暴发,后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也分离到该病毒。本病的流行对养牛、养羊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该病是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奶牛必须检测的七种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在热带和温带的许多国家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给世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赤羽病毒属于布尼病毒科布尼病毒属辛波血清群,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如蚊和库蠓)叮咬易感反刍动物进行传播,怀孕绵羊、山羊和牛最易感,临床上以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性畸形为特征。论文对赤羽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控制赤羽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赤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简称ADV)引起牛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综合症(简称AH综合症)为特征。 本病在热带、温带,特别是在近东和南亚地区分布较广。此外,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也有发生。该病于1949年首次在日本群马县(现为馆林市)发生。后来,从该地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体内分离1株病毒,并将之命名为赤羽病病毒。松本等(1980)对本病病原进行研究,确定是由布尼病毒属…  相似文献   

5.
赤羽病简介     
赤羽病又称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牛、绵羊及山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该病以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症和流行性暂时热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是由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 AKAV)引起的一种导致反刍动物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畸形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现流行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防治药物,给我国牛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AKAV分子病原学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正确认识赤羽病的病原学特征与致病机理,为该病的防治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赤羽病又名阿卡斑病,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辛波病毒群的赤羽病病毒所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的一种多形性虫媒传染病。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简称AH综合征)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1-2]。该病为虫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为吸血的蚊、库蠓等[3]。该病首次于1961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现此病,故而得名[4]。该病易发生在热带和温带,澳大利亚、南非、肯尼亚、以色  相似文献   

8.
赤羽病是由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引起的牛、羊等动物流产、早产、胎儿畸形、死胎以及先天性关节弯曲一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H综合征)的一种虫媒性传染病,也称为阿卡斑病。该病毒具有抗原多样性的特点。上世纪30年代,该病在澳大利亚羊群中首次暴发,而后1949年在日本也曾暴发,但到1961年才在日本的群马县赤羽村的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到病毒。  相似文献   

9.
应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赤羽病血清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AKD)又名阿卡斑病,是由布尼病毒科布尼病毒属的阿卡斑病毒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等动物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主要以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关节弯曲综合征和积水性综合征为特征。该病首次于194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生因而得名。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澳大利  相似文献   

10.
赤羽病又名阿卡斑病(Akabane,Jisease),是近30年来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地区牛、山羊、绵羊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症状以牛、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AG)和积水无脑症(HE)为特征。主要通过嗜牛羊血的昆虫—库蠓为传播媒介。该病的病原体是Akabane病毒,属于布尼病毒属辛波群的一个亚群、  相似文献   

11.
赤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羽病是由阿卡班病毒引起牛、羊等动物流产、死产、死胎、胎儿畸形、以及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的一种虫媒传染病.20世纪30年代该病在澳大利亚羊群中首次暴发.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也流行本病,给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文章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抗原、诊断进行综述,为有效防控赤羽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赤习毛病(AKA)又称阿卡斑病.该病以妊娠牛流产、早产、死产、异常产的犊牛,常发生四肢关节弯曲或屈曲,脊柱呈S状弯曲,不能站立、哺乳困难为特征.引起本病的病毒为布尼安病毒科布尼安病毒属的辛波病毒群的赤羽病毒.1997年,上海等地区的一些奶牛场暴发流产,流产率10~15%,流产胎儿以死胎、畸形、关节弯曲为多.1998年从当地捕获的蚊、蠓中分离到12株病毒,其中3株与赤羽病病毒相似,证明我国也有本病存在.  相似文献   

13.
赤羽病,又名阿卡斑病,因最初由日本研究者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现此病,故而得名。它是由阿卡斑病毒感染并导致牛、绵羊、山羊的异常产(流产、早产、死胎)、初生犊牛(羔)的关节异常弯曲和大脑缺损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阿卡斑病毒是由库蠓传播的。近似球型,属于RNA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但对乙醚和氯仿敏感。阿卡斑病毒具有血球凝集性,在高盐度pH6.0~6.2条件下,能与鸭、鹅、鸽等的红血球起凝集反应。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奶牛流产率逐年上升。为了探明是否存在阿卡斑病毒的感染,1997年9月,笔者应用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台票赤羽病(akabane disease,AKA)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AKA以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产为特征,能引起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  相似文献   

15.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感染牛、羊引起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先天性畸形为典型病理特征的虫媒传染病,蚊虫和库蠓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赤羽病传播和流行具有明显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可对流行地区的畜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牛赤羽病被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疫病,也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属于我国口岸检疫需重点防范的二类传染病。通过对赤羽病病原学、检测诊断技术、传播与流行病学特点、传播媒介、综合防控措施等流行和防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建立赤羽病新型快速诊断方法,从而实现赤羽病的综合防控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牛羊赤羽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羽病是由吸血昆虫进行传播的一种虫媒性病毒病 ,常导致牛羊繁殖障碍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 ,因而对牛羊危害较大。该病毒于 1 95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首次被分离到。我国 1 998年首次分离并鉴定了该病毒 ,目前已证实我国至少有 1 3个省市地区有本病的流行。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诊断与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该病的防制和研究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牛羊养殖过程中常出现流产、死胎、新生动物畸形情况,造成严重的繁殖障碍,除了布病等常见病以外,阿卡斑病也能引发此类现象.本文从阿卡斑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在当前国内缺少疫苗的情况下提出防控阿卡斑病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养殖者能引起高度的重视,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赤羽病(akabanedisease,AKA)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diseasevirus,AKV)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AKA以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产为特征,能引起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1国内外流行情况  AKA曾以积水性无脑/关节弯曲综合症(AG/HE)和流行性暂时热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澳大利亚羊群中暴发,194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也发生本病,但病原一直处于不明阶段。1972~1975年,AKA在日本关东地区大流行时,先后蔓延到日本的四国、近畿、关东、北陆等地区,最后传播到秋田县。到1986年为止,日本除少…  相似文献   

19.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感染牛羊引起的一种以流产、早产、产死胎、胎儿先天性畸形为典型病理特征的虫媒传染病,蚊虫和库蠓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其中牛赤羽病被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对赤羽病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诊断是控制赤羽病传播和流行的关键。赤羽病诊断技术可分为临床诊断以及依据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通过对赤羽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赤羽病速诊断方法和制定诊断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Akabane)村的伊蚊、库蚊等蚊体内分离获得了一种病毒,称为阿卡班病毒,又名赤羽病病毒。研究证明该病毒属于布尼病毒科的辛波群。牛羊感染本病后,是以流产、早产,死产以及胎儿先天性关节弯曲(AG)和积水性无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