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SGB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GB可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依据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推拿治疗组和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每组33例,对两组分别进行推拿治疗,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进行红外线检查后依据异常点进行推拿,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和疼痛评定(VAS),其中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在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常规推拿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4例。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量化评分比较,常规推拿治疗组与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治疗后较常规推拿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红外热成像引导推拿组治疗后较常规推拿组治疗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定点后,在临床疗效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采用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采取分经辨证针灸即颈项部病经上的"六合"穴联合病经同侧的络穴及其对侧表里经的络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取穴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措施对疗效的影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分经辨证针灸方案治疗,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序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蒸、牵引及推拿序贯综合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序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推拿结合电针与单纯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湖北省中医院门诊两年来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 480例,遴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联合电针治疗)和对照组(牵引治疗)各10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Gill疼痛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RI、VAS和PP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以85.0%高于对照组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手术疗法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周围组织压迫,但相比单纯治疗治疗,复合型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效果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及针灸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P0.05);2组治疗前颈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P、VM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明显高于针灸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加推拿疗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组口服普瑞巴林的同时联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普瑞巴林用量,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减低、普瑞巴林用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7.71%、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腰痛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Ⅰ组应用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腰痛宁治疗,Ⅱ组应用硬膜外阻滞治疗,Ⅲ组应用中药腰痛宁治疗。硬膜外阻滞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腰痛宁胶囊5粒,每晚1次,连服3周。完成治疗1、3个月后观察镇痛效果、直腿抬高试验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3个月Ⅰ组痊愈及总有效率与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腰痛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与单独采用硬膜外阻滞或腰痛宁治疗比较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高,疗程短,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颈椎病术后患者颈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79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40例及常规护理组39例,均给予颈椎病治疗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干预前后颈部疼痛情况,使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价干预前后临床症改善情况,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法(NDI)评价干预前后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及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2组患者VAS、NDI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综合护理组干预后VAS、NDI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则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颈椎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肌内效贴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运用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针刺+传统贴布组、针刺+肌内效贴组,分别接受常规针刺、针刺+传统贴布及针刺+肌内效贴治疗,观察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VAS评分,CASCS评分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针刺+肌内效贴组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3%、90.3%、97.1%,针刺+肌内效贴扎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和针刺+传统贴布组(P<0.05)。针刺+肌内效贴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针刺+传统贴布组。结论 针刺配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可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且有着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简称零切迹)与钛板系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3-C7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接受零切迹治疗的患者10例,钛板系统1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VAS及NDI评分变化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病椎融合率、沉降比例,颈椎Cobb角术后改变及邻椎异位骨化情况。结果零切迹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升高,VAS及NDI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术后无吞咽困难发生,钛板组有4例(30.77%)(P0.05)。末次随访中2组病椎融合率及沉降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颈椎Cobb角明显改善(P0.05),且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零切迹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效果与钛板系统相似,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颈椎曲度改善明显、吞咽困难及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低等优势,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B-UVB光疗机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光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A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物理治疗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疼痛评分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ROM(关节活动范围)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效果.方法67例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分别用银质针(n=35)和针刀治疗(n=32),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4周和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局部压痛点评分(LTPS).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值和LTPS评分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质针组平均费用低于针刀组(P<0.01).结论 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红蓝光治疗仪光照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AGS)对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状况分级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AG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红蓝光治疗仪光照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异方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生活指导及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消异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VAS疼痛评分及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胞饮突成熟度及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异方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影像特征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LDH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MRI影像特征改变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膨出程度、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硬膜外压痕纵轴及血清P物质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SF-36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可显著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P物质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有关。MRI影像特征改变可有效评定LDH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该型病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采用颈舒十四味口服处理,对照组(B组)采用根痛平颗粒口服处理,疗程4周。观察指标为比较治疗两组患者疼痛症状VAS评分,各临床症状、体征情况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常规安全性指标。结果 (1)颈舒十四味的临床有效率为93.3%、根痛平颗粒的临床有效率为89.7%,治疗4周后,颈舒十四味与根痛平颗粒的疗效相等,两组在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主次症状、体征总积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舒十四味在改善疼痛方面基本与根痛平颗粒基本相等(P>0.05),但降低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根痛平颗粒(P<0.05)。(3)颈舒十四味未见任何不良事件,安全性高。结论 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氧氯普胺耳穴注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性治疗儿童无先兆型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并能很好配合治疗的无先兆型偏头痛儿童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甲氧氯普胺耳穴注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2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氧氯普胺耳穴注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和治疗无先兆型儿童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长期应用大量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调神法结合常规针法治疗; 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针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 腰痛病情(Fairbank J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临床效果较好,提示 其可能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