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杭茶13号(J1137)是从鸠坑群体种资源中采用单株选择-无性繁殖方法育成的早生高产茶树新品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杭茶13号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较福鼎大白茶早0~3 d,春季鲜叶667 m2平均产量为76.6 kg,较对照福鼎大白茶产量高61.6%,茶多酚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制龙井茶品质与龙井43相当。  相似文献   

2.
对光山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与评价。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 hm2,现有无性系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迎霜、安吉白茶、劲峰、碧云、浙农12号、茂绿、福鼎大毫等12个,栽培面积2100.0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本地群体种、信阳群体种、祁门槠叶群体种、福鼎大白、龙井43、鸠坑、湘波绿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233.3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4.8%。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并比较由8个品种(茂绿、翠峰、龙井43、迎霜、福鼎大白茶、鸠坑种、白叶1号、薮北种)茶树春季和秋季鲜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的粒径参数、色差数值和内含成分,联合感官审评结果,以期筛选出适制超微绿茶粉的茶树品种和采制季节。结果表明,由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粒径最小,由翠峰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颗粒最均匀;由翠峰春茶和福鼎大白茶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色泽最纯净艳丽;由福鼎大白茶春茶和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由薮北种春茶、迎霜秋茶和福鼎大白茶秋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审评总得分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龙井43、翠峰、福鼎大白茶和薮北种茶树的春茶适制超微绿茶粉,迎霜和福鼎大白茶的秋茶可用于制作饮用型超微绿茶粉。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信阳毛尖茶的品质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霞  张洁  赵仁亮  郭桂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817-3819,3909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工艺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茶中质量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两个茶树新品种在江北茶区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尖5号发芽期与对照相当,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产量与对照相当;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宜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南江2号发芽期比对照稍晚,为中生偏早种;适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近;产量比对照稍低,差异不显著;抗寒性较差,其它抗性一般,不适宜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川西茶区引进的十二个茶树良种抗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从浙江、福建等地引进四川川西茶区的乌牛早、平阳特早、龙井长叶、元宵茶等12个绿茶良种的叶片解剖结构、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新梢电导率进行了比较和抗性间接鉴定,同时采用田间观测方法对各品种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乌牛早、平阳特早等8个品种的抗性强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或与对照品种相当,迎霜等4个品种抗性弱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7.
山东茶树品种引进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山东茶树引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进茶树品种主要来源于浙江、福建、湖南和安徽,共引进茶树品种75个;引种方式主要为茶籽,以鸠坑和福鼎大白种植最广;无性苗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未形成规模,多处于试种阶段;山东引进品种的结构由单一适制绿茶向红绿茶兼制以及乌龙茶、多茶类适制方向发展;目前山东在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迎霜;适宜推广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中茶108、乌牛早、舒茶早、碧香早、平阳特早、金观音、金萱等。  相似文献   

8.
对9个引进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和绿茶适制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早白尖5号移栽成活率和产量高、抗寒性强、制茶品质好,适宜在陇南茶区推广;乌牛早、安吉白茶、南江1号、迎霜和名山早抗寒性较弱,成品绿茶品质较差,不适宜在陇南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含量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临沧市茶科所对全市种植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全面普查,全市共种植茶树品种(系)111个,其中:引进品种(系)84个,本地有性系品种4个,自选品系23个。1、引进品种(系)84个1)国家级21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鸠坑种、福云6号、龙井43、迎霜、英红1号、云抗10号、云抗14号、储叶齐、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棪(黄金桂)、福建水仙、本山、黄观音、茗科1号、黄奇。  相似文献   

11.
陇南地区茶树建园都是采用种子育苗栽植 ,但由于种子育苗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 ,不仅使生产名优高档茶受到限制 ,而且影响了茶叶产量、质量及效益。因此 ,自 2 0 0 2年以来 ,我们在康县阳坝、文县李子坝进行了茶树扦插繁殖技术试验示范 ,并取得成功。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 ,现将茶树扦插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供生产者参照。1 选用适宜品种适宜陇南茶树扦插繁殖的有性系品种主要有鸠坑种、宁州种、信阳种、宜兴种、迎霜、紫阳种等 ,无性系品种主要有龙井 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乌牛早、福鼎大白茶、早白尖 5号等 ,这些品种抗性强 ,产量高 ,扦…  相似文献   

12.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品种丹桂和瑞香引种汉中后的成活率、生长势、抗性、品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丹桂和瑞香移栽成活率低于福鼎大白茶;分枝数、树高、树幅、茎粗、定型修剪枝叶重均不及福鼎大白茶;春茶新梢生育期:丹桂与福鼎大白茶相当,瑞香比福鼎大白茶晚3.3~4.7 d;芽重:丹桂福鼎大白茶瑞香;发芽密度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制绿茶和红茶品质均较佳,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抗寒性强,抗旱性强。丹桂和瑞香两个茶树品种在陕西汉中表现中等,可作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品种引进,在汉中及相似气候区引种要对茶苗的质量严格把关,应选择一级茶苗,才能保证较高的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的选育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0.8%;黔茶8号抗旱性略低于福鼎大白茶,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名山早、名山白毫 2个茶树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 ,均为早生种 ;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 ;适制绿茶 ;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 ,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茶树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出适宜沂蒙山区生长的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茶农选择种植抗寒茶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进的8个4年生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浙农113、迎霜、安徽3号、乌牛早、舒茶早、劲峰、福鼎大白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结合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抗寒性试验分析,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结果]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乌牛早、安徽3号次之,抗寒性指数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劲峰、迎霜2个品种的抗寒性相对稍弱.[结论]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乌牛早、安徽3号适宜在沂蒙山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玉笋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笋(原代号81-8-65)是以日本薮北种为母本,用福鼎大白茶、槠叶齐、湘波绿和龙井43号等优良品种的混合花粉经人工杂交授粉育成,在实生苗苗圃选拔、无性繁殖、系统选育、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发芽早,品质优,产量高,顶端优势强,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槠叶齐和福鼎大白茶,适制高档名优绿茶。其成品茶外形、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鲜叶产量经方差分析极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是一个早生优质高产的绿茶新品种,2005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7.
以龙井43[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Longjing No.43]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品比试验方法育成了茶树新品种鄂茶11[C.sinensis(L.)O.Kuntze cv.E-Cha No.11,原代号20-3-2],经多年的品比鉴定及区域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属早生种,春茶1芽1叶期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C.sinensis(L.)O.Kuntze cv.Fuding Dabaicha]早2 d,育芽能力强、持嫩性较强,生长势旺,鲜叶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72.1%,氨基酸含量为4.1%,制绿茶品质优良;移栽成活率高,抗性强。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龙井长叶引种陕西汉中后的生长势、抗性、品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井长叶品种引种陕西汉中后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良好,新梢生育期明显早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发芽密度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制绿茶品质优,抗寒性中等,抗旱性强,在汉中及相似气候区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9.
苏茶120是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在对无锡市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时,在无锡市滨湖区向阳林场1974年种植的有性福鼎大白茶茶园中发现、经系统选育途径选育出的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苏茶120春季新梢1芽1叶期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早6 d;4~6年生茶园3年平均出产鲜叶3 143 kg/hm2,较对照高3.59%;1芽2叶原料中茶多酚含量26.73%,氨基酸含量4.51%,咖啡碱含量3.90%,叶绿素含量0.80%,可溶性生化成分比例协调;绿茶品质优,抗寒、抗旱性均较强,抗病虫性与福鼎大白茶相当.  相似文献   

20.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随着新梢叶片的逐渐成熟而增加,当叶龄在33~48天,叶片完全成熟时,蛋白水平达最高值并持续稳定,以后随叶龄的进一步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叶位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以芽下第4~6叶位叶中的蛋白水平为稳定最高;在年生育过程中,不同品种春梢叶在春、夏、秋三季中的蛋白水平均以夏季最低,但福鼎大白茶表现为春>秋,而龙井43与龙井长叶表现为秋>春;不同品种春、夏、秋三季新梢叶中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差异,福鼎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表现为春>秋>夏的规律,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水古四品种则以秋季最高,春、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