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燕窝的食用口感和营养价值,以常规工艺制备的燕窝口服液为对照,研究燕窝口服液在加工过程中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对其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后的燕窝的溶解度均>90%,燕窝原样,均质、酶解、均质结合酶解后的粒径分别为(600.00±17.89)、(75.54±2.21)、(296.60±21.12)和(93.52±6.00) nm,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能提高燕窝口服液的溶解度、稳定性、Zeta电位和电导率,降低燕窝口服液中颗粒的粒径和电泳迁移率.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能提高燕窝口服液的消化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会改变燕窝口服液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特性,且酶解和均质均能显著提高燕窝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蛋白-乳清蛋白混合体系性质的影响,为动植物混合蛋白的加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400 mg/L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乳清分离蛋白(WPI)和大豆蛋白-乳清蛋白混合蛋白体系(SPI-WPI),对其分别进行0,30,60,90,120,150 MPa的均质压力处理,观测高压均质处理前后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电位、表面疏水性、浊度以及乳液微观结构,研究高压均质处理对SPI-WPI混合体系性质的影响。【结果】与SPI和WPI相比,随均质压力增大,SPI-WPI混合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明显提高,在压力为150 MPa时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达到峰值,分别为80.6 m~2/g和16.1 min,较高压均质处理前(59.264 m~2/g和14.01 min)分别提高了36.06%和14.85%。经高压均质处理后,SPI-WPI混合体系的粒径分布由双峰转为单峰,与未处理样品相比平均粒径显著降低(P0.05)。SPI-WPI混合体系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均质压力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于压力为120 MPa时达到最高,为23.66 mV,此时混合体系稳定性最好;随着均质压力的升高,SPI、WPI、SPI-WPI混合体系的浊度均呈下降趋势。经高压均质处理后,SPI-WPI混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明显增强,混合体系中蛋白分子伸展,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体系相互排斥作用增强;乳液的微观结构由孔洞较大且排列不规则转为均一、稳定结构。【结论】高压均质处理有利于SPI-WPI混合体系中两种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混合体系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3.
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生产工艺,提高包封率,减小颗粒粒径,最终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作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胆同醇—卵磷脂比、番茄红素—卵磷脂比、旋转蒸发温度、磷酸缓冲液pH),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胆固醇—卵磷脂比1:3,番茄红素—卵磷脂比1:20,旋转蒸发温度30℃,磷酸缓冲液pH 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1.65%,平均粒径840nm.[结论]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具有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且脂质体包封率高、颗粒粒径小、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可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侯巍  王淑君  孙宽  王敏  王东星  刘巍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65-15967
[目的]探讨处方中几种辅料的加入对紫杉醇(Tax)脂质体粒径大小及Zeta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Tax脂质体,利用正交设计筛选出Tax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并测定Tax脂质体的粒径及Zeta电位。[结果]脂质体粒径及稳定性与处方中所加油酸钠等辅料有显著关系,且随着辅料量的增加,脂质体粒径变小,Zeta电位值降低,稳定性提高。[结论]油酸钠等辅料能显著降低Tax脂质体粒径及Zeta电位值。采用优选工艺制备的Tax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均匀,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干制牡蛎营养素的提取工艺,以干制牡蛎软体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利用高压均质和高静压2种物理辅助方式,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和作用压力为正交因素,以牡蛎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原和牛磺酸提取率为最优工艺稳定性的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干制牡蛎中营养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完善。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水提法,浸泡1 h,120 MPa高压均质。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糖原、牛磺酸的提取率分别为53.73%、84.99%、93.48%,提取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生产工艺,提高包封率,减小颗粒粒径,最终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作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胆同醇—卵磷脂比、番茄红素—卵磷脂比、旋转蒸发温度、磷酸缓冲液pH),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胆固醇—卵磷脂比1:3,番茄红素—卵磷脂比1:20,旋转蒸发温度30℃,磷酸缓冲液pH 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1.65%,平均粒径840nm.[结论]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具有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且脂质体包封率高、颗粒粒径小、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可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优选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评价其质量,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采用超速-离心滤过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1,HLB值为4. 3,载药量为20 mg,水合温度为65℃,所制得的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混悬液包封率为(90. 60±1. 12)%,平均粒径为(691. 00±39. 67) nm,Zeta电位为(-6. 18±0. 36) m V。正交试验优选的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的人参皂苷Rd类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外观形态好。  相似文献   

8.
王维坚  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50-7953
[目的]采用并优化高剪切均质和超声技术联合处理提取绿豆蛋白的工艺条件,以提高绿豆蛋白的得率。[方法]先运用单因素法以绿豆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均质-超声联合提取绿豆蛋白的工艺参数(均质次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方法进一步对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均质-超声联合提取绿豆蛋白的工艺参数为:均质次数6次、超声时间6 min、超声功率300 W。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均质-超声联合提取绿豆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均质次数为7次,超声时间为8.4 min,超声功率为300.69 W。以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的验证试验显示,响应面优化后的蛋白提取率为81.8%,与理论值82.4%相差0.72%,没有超出误差范围。[结论]运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均质-超声联合提取绿豆蛋白的工艺参数方法科学合理、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将豆粕、稻壳和玉米秸秆制成固态发酵培养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径40目,发酵温度37℃,菌液接种量12%,料液比1:1,此条件发酵后的活菌数可达1.24×109cfu·g-1。  相似文献   

10.
以油菜籽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原花青素。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油菜籽皮粒径、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菜籽皮粒径90目,纤维素酶用量35U/g(FPA),酶解时间100min,该工艺条件下的原花青素提取率为2.90%,与未添加纤维素酶相比,原花青素提取率提高了38.7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恩诺沙星为主药,研制一种可喷雾给药的纳米乳新制剂,并通过鸡全身感染疾病模型,对恩诺沙星纳米乳喷雾制剂的药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相转变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辅料进行筛选及处方工艺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纳米乳中恩诺沙星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乳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并开展人工诱发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和禽大肠埃希菌病感染模型的药效学试验,评估恩诺沙星纳米乳喷雾给药对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本试验所制备的纳米乳为水包油型,呈淡黄色,澄清透明,乳滴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79±1.5)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446,Zeta电位为?21.63 mV。药效学评估显示:高、中、低剂量预防给药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0.0%、83.3%、73.3%,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26.7%)(P<0.01)。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复方恩诺沙星纳米乳性质稳定,超声雾化喷雾给药对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鸡全身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抑制核桃蛋白的氧化、提高核桃蛋白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核桃产品的货架期,本文研究了蛋白质氧化对核桃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肪氧合酶催化不同添加量的亚油酸氧化形成的反应系统,亚油酸添加量分别为0、3、4.5、7.5、9 mL,对核桃蛋白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修饰,对核桃氧化蛋白的溶解度、粒径、电位、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二级结构以及内源荧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随着亚油酸的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与表面疏水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亚油酸添加量为3 mL时达到最大,Zeta电位绝对值为16.73 mV,疏水指数为52.33。当亚油酸添加量为0~3 mL时,溶解度降低,粒径变小,当亚油酸添加量大于4.5 mL,溶解度回升,并且在4.5 mL时达到峰值45.81%,粒径向粒度大的方向偏移,亚油酸添加量为9 mL时,核桃氧化蛋白溶解性开始降低,粒径开始向粒度小的方向偏移。随着体系中亚油酸添加量的增加,游离巯基含量呈下降趋势,从75.58μmol·g-1下降到41.90μmol·g-1;当亚油酸添加量大于4.5 mL时,二级结构的酰胺Ⅰ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机械-酶法处理米糠,以提高米糠中的可溶物含量。[方法]研究了粉碎方式,纤维素酶的添加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pH值等因素对可溶物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验证,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纤维素酶酶解米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8%、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2.0h、pH值4.5,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中的可溶物含量可以达到62.47%。[结论]利用高压均质和纤维素酶酶解处理能提高米糠中可溶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得到高效的人参(Panax ginseng)黄酮提取方法,以提高人参黄酮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总黄酮,采用L_9(3~4)的正交试验对人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人参样品进行了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人参总黄酮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对人参总黄酮的提取进行单因素考察,选取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m(料)∶V(液)、提取次数作为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以其中影响较小的因素作为误差),按照正交试验方法对人参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85%、提取3 h、m(料)∶V(液)为1 g∶20 mL、提取2次。按照优化工艺对人参样品中的黄酮进行提取,对人参样品中的黄酮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市售人参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相差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提高雨生红球藻粉中虾青素的溶出度,使用自乳化给药系统。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液体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最佳组成,使用未经提取的雨生红球藻粉制备含虾青素的自微乳,并进行体外评价。以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用量为影响因素,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 ( PDI) 、雨生红球藻粉中虾青素的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然后,考察自微乳外观形态、粒径、PDI、Zeta电位、载药量、溶出度。最佳处方为油相 (三乙酸甘油酯) 用量 5%,乳化剂(吐温80)用量 67.86%,助乳化剂 (聚乙二醇800) 用量 27.14%,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微乳呈圆球状分布,大小均匀,平均粒径 ( 50.32±0. 33) nm,PDI ( 0. 131 ± 0. 02) ,Zeta电位 (-14.6± 0. 06) mV,虾青素载药量为3.06±0.23 mg /g。含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粉自微乳制备简单,增加了虾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胃肠道吸收,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食品和药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提高橡实壳的利用价值,试验以废弃的橡实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橡实壳中的多酚,并优化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物料粒径为因素,设计L9(34)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橡实壳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5、超声波功率320 W、提取时间12min、物料粒径100目。在此条件下,橡实壳多酚的平均提取率为31.92%,相对标准偏差为0.03%。  相似文献   

17.
采用壳聚糖涂膜剂对豆腐进行保鲜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对豆腐涂膜保鲜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根据测定豆腐样品的感官指标、菌落总数,确定豆腐涂膜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豆腐的最佳涂膜保鲜配方和工艺为:柠檬酸浓度1.2%,壳聚糖浓度0.3%,淀粉浓度0.8%,80℃下浸泡4 min,并对涂膜处理的豆腐采用保鲜袋密封包装。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20,(5):172-175
[目的]对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选取影响制川乌质量的关键工艺步骤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考察的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制川乌最佳炮制工艺为清水浸泡6 h,高压蒸制60 min,切片,60℃烘干。[结论]该研究为制川乌炮制工艺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临床用药质量的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得到包合反应最佳条件为: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1 h,羟丙基-β-环糊精与甲砜霉素摩尔比为1∶1。并经X-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验证,证明甲砜霉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溶解度试验证明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形成包合物溶解度增大了约13倍,显著提高了甲砜霉素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并确立大青叶中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邻氨基苯甲酸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邻氨基苯甲酸的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大青叶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为药材的8倍,提取次数2次,每次提取时间2小时为最佳提取工艺。此正交试验优化的提取条件可有效提高有机酸的提取率,且提取的样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