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斑叶蝉对葡萄的危害已严重影响我地区葡萄的安全生产.近年来,我们一直采用吡虫啉类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为防止斑叶蝉产生抗药性,我们进行此项试验,为今后防治时交替轮换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葡萄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葡萄二星叶蝉。2000年葡萄斑叶蝉首次在葡萄上发生危害,到2002年葡萄斑叶蝉发生面积达到4533公顷,由于这两年对一遍净、农家盼等常规农药的反复使用,易使葡萄斑叶蝉产生抗药性,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筛选,用于替代一遍净、农家盼等农药,提高防效,指导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新疆生产实际、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用叶片浸叶法测定了2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3龄若虫的毒力.选用4种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阿克泰对葡萄斑叶蝉的活性高于吡虫啉,毗虫啉和阿克泰的LC50分别是46.26和19.31μg/mL.田间试验表明:吡虫啉、阿克泰、毗蚜酮和矿物油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且前两种农剂药后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是100;.[结论]防治葡萄斑叶蝉除生产中已应用的吡虫啉、阿克泰外,吡蚜酮和矿物油也可作为备选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4.
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群集于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正面呈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焦枯并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合新疆生产实际,筛选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生物源农药,为安全、高效治理葡萄斑叶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四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及评价.[结果]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顺序是0.3;印楝素乳油500倍最好,其次是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和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药剂持效期为7~9d.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200倍)、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4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64;~80;.[结论]四种生物源农药表现出了不同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可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产品,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葡萄斑叶蝉在我区发生和蔓延,此虫危害大,传播快,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我区葡萄产业的发展.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葡萄斑叶蝉,2001年4~9月间对鄯善县山北斑叶蝉的发生防治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葡萄斑叶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为无公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棚架式葡萄园探索黄板不同高度不同密度悬挂处理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悬挂30块/667m2黄板诱杀效果最佳,15 d防效达78.32%;悬挂黄板于葡萄架面下10 cm处,诱虫效果最好,诱虫数量达83.55头/(d·板).  相似文献   

7.
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葡萄斑叶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为无公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棚架式葡萄园探索黄板不同高度不同密度悬挂处理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悬挂30块/667m2黄板诱杀效果最佳,15d防效达78.32%;悬挂黄板于葡萄架面下10cm处,诱虫效果最好,诱虫数量达83.55头/(d·板)。  相似文献   

8.
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选择4种生物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2.5;菜喜悬浮剂(1 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14 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 74; ~ 86;.25;灭幼脲3号属昆虫生长调节剂,其2 000倍水悬浮剂,具有较好持效性但速效性较差.21 d的药剂防效变化较大.菜喜和灭幼脲3号对葡萄斑叶蝉仍保持在70;以上,尤其菜喜防治效率高达83.39;,具有很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既能防治虫害又能使葡萄达到无公害的要求,我们选了纯生物的农药进行试验,从而选择出适合于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斑叶蝉[Ezythroneumapicahs(NaWa)]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又名葡萄二星叶蝉。最近几年以来,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合理引种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自2000年7月在吐鲁番葡萄上首次发现葡萄斑叶蝉后,成为吐鲁番市葡萄的主要害虫,对葡萄产业构成了威胁。经过2年的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基本掌握了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市发生的规律,并在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抓防治示范区,将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到大田中,有效地遏制了葡萄斑叶蝉迅速扩散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葡萄叶蝉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危害葡萄的叶蝉主要有2种,即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叶蝉,2种叶蝉常混发,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白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葡萄斑叶蝉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3年对葡萄斑叶蝉种群动态开展定点定时系统监测,每3 d调查1次,分析种群数量、虫态、龄期,确定其年生活史和各代发生期.[结果]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缝和墙缝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迁入葡萄园危害,8月为发生盛期,10月初种群密度迅速下降,斑叶蝉进入越冬场所;5月中旬1代若虫孵化,6月中旬2代若虫孵化,7月下旬3代若虫孵化,9月上旬4代若虫孵化.[结论]5月中下旬1代若虫发生高峰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7月在哈密市伊州区葡萄上首次发现葡萄斑叶蝉以来,近几年该虫已成为哈密庭院葡萄上的主要害虫,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叶片被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品质。因此有必要探讨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葡萄斑叶蝉是威胁新疆葡萄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其田问为害特点,选用5个葡萄品种,研究了葡萄斑叶蝉为害与葡萄品种营养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之间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叶片被害指数差异明显,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对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叶片被害指数与葡萄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单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845,P<0.01),叶片被害指数与单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155,P<0.05),与粗蛋白含量也呈负相关关系(r=-0.9261,P<0.05).在17种氨基酸中,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各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叶片被害指数与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389,P<0.05;r=-0.8925,P<0.05;r=-0.8905,P<0.05).  相似文献   

18.
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主要危害葡萄,近年来由于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巳成为影响吐鲁番葡萄安全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摸清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地区的越冬情况。我们通过两年的大田普查,结合定点系统监侧,对葡萄斑叶蝉的越冬场所、寄主、越冬死亡率及斑叶蝉迁入、迁出越冬场所的时间等进行调查。初步查明了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地区的越冬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条件 ①供试作物 无核白葡萄. ②试验对象 葡萄斑叶蝉. ③环境条件 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肥水管理一致,葡萄长势良好,葡萄斑叶蝉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20.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的特点,符合无公害果蔬生产的需要。目前阿图什市被国家列为无公害木纳格葡萄的生产基地,因此,对农药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防治危害严重的糖槭蚧壳虫和斑叶蝉,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