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旨在通过设计不同密度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研究其对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D0)为玉米单播,试验组(X1~X10)为不同密度拉巴豆(3000~12000株/亩)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研究发现,(1)生物产量:X8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X5组显著高于D0组(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先增加至10000株/亩后开始下降|(2)干物质含量:X1、X2、X5、X6、X9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X5组为中心随着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粗蛋白质含量:X8、X10组显著高于X4、X7、X9组(P<0.05),试验组除X7组外其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密度增加有微弱增加的趋势|(4)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X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X4、X5组显著高于D0、X1、X3、X7、X8、X9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总可消化养分含量:X4组显著高于X1、X2、X5、X6、X7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6)pH:X7组显著低于X5组(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7)7?h消化率:X9组显著高于X1、X2、X5、X6、X7、X8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论: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能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密度为10000株/亩时,虽然生物产量最高,但混合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较低。因此,综合各项指标建议拉巴豆间作密度为6000~7000株/亩。 [关键词]拉巴豆|玉米|间作密度|混合青贮|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栾伟东 《中国饲料》2024,(6):121-124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化学处理水稻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在规模化肉羊养殖场选取156头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肉羊,随机分为对照组、T1、T2和T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各组饲喂同营养成分日粮,对照组饲喂未经处理的水稻秸秆,T1饲喂碱化处理的水稻秸秆,T2饲喂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T3饲喂碱化+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饲喂为期30?d。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T1、T2和T3肉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3显著高于T1和T2(P <0.05),T1和T2无显著差异(P> 0.05),T3料重比显著低于T1、T2和对照组(P <0.05),T1、T2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2)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各组肉羊对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 0.05);T3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T1、T2组和对照组(P <0.05),T3组对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T1、T2组和对照组(P <0.05),且T1和T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乳酸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90头肉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1组在日粮中添加市售普通植物乳杆菌,T2组在日粮中添加经分离处理的乳酸片球菌,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日平均增重显著低于T1组和T2组(P <0.05);对照组末重显著低于T1组(P <0.05),极显著低于T2组(P <0.01);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TI组、T2组(P <0.05);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T1组(P <0.05),极显著低于T2组(P <0.01);对照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T1组、T2组(P <0.05,P <0.01)。综上所述,日粮添加乳酸菌可提高肉羊生长性能,调节血清生化指标,分离后的乳酸片球菌总体效果优于市售普通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4.
孙永 《中国饲料》2021,1(16):17-20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处理方法对青贮高粱发酵品质、体外消化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将收割的全珠高粱切割成2 cm,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高粱青贮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T1~T3组高粱在青贮过程中分别加入0.1 mg/g纤维素酶,105CFU/g植物乳杆菌及0.1 mg/kg纤维素酶+105CFU/g植物乳杆菌,发酵30 d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和T3组青贮高粱中乳酸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8.96%和9.70%(P<0.05),但T1~T3组青贮高粱中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77.78%、72.22%和77.78%(P<0.05)。T3组青贮高粱中干物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8.33%(P<0.05),而T2和T3组青贮高粱中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7.12%和18.04%(P<0.05)。T2和T3组青贮高粱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T1组(P<0.05),而T2组青贮高粱乳酸含量较对照组和T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9.71%和15.06%(P<0.05)。T2和T3组青贮高粱乙酸含量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64.16%和72.60%(P<0.05)。甲烷排放量以L/kg干物质表示时,对照组和T1组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而当以L/kg有机物表示时,对照组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0.1 mg/kg纤维素酶+105CFU/g植物乳杆菌可改善青贮高粱的发酵品质,降低体外甲烷排放量。 [关键词]青贮高粱|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5.
郭晓宇  丁德 《中国饲料》2023,1(4):96-99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温度对液体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挥发性脂肪酸和活菌数的影响。试验分别设定20、25、30℃三个发酵温度,每个发酵温度设置6个重复,厌氧发酵24?h。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 <0.05),粗纤维含量无显著变化(P> 0.05),但总能显著降低(P <0.05);25和30℃发酵时,液体饲料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20℃组(P <0.05),但25和30℃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而挥发性脂肪酸方面,25和30℃发酵时,饲料中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20℃发酵组(P <0.05),而25和30℃之间的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乙酸含量25℃发酵组高于30℃发酵组(P <0.05)。丁酸含量则随发酵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5);液体饲料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活菌数显著升高(P <0.05),其中25和30℃发酵组酵母菌活菌数无显著差异(P> 0.05);液体饲料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膨化亚麻籽对平坝灰鹅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60只1日龄平坝灰鹅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试验1组)、3.8%(试验2组)和5.7%(试验3组)的膨化亚麻籽,试验为期74?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膨化亚麻籽对平坝灰鹅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各试验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与白蛋白(ALB)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2.0%和3.8%组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7%组(P <0.05);各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8%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发酵特性及其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且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在全株"张杂谷"青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4%和6%糖蜜,室温条件下贮存60 d,评定添加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4%糖蜜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2%、6%糖蜜组(P<0.05),但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糖蜜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②添加4%糖蜜后干物质消失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4%糖蜜组粗蛋白质消失率(CPD)、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6%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糖蜜组代谢能(ME)、泌乳净能(NEL)和72 h总产气量(GP72 h)升高(P>0.05);添加4%糖蜜组产气量达到理论最大产气量的1/2时的时间(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添加糖蜜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非生糖类挥发酸与生糖类挥发酸比例(NGR)、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支链脂肪酸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4%糖蜜组各项发酵指标均较好。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糖蜜最适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青贮饲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健康无病、体重无显著差异(P> 0.05)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3组肉牛饲喂相同水平的精料,其中对照组饲喂50%青贮玉米,试验1组饲喂50%青贮苜蓿,试验2组饲喂50%青贮高粱,试验为期60?d。结果显示:(1)试验1组肉牛末重、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试验1组肉牛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2)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1组肉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3)试验1组肉牛血清中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对照组肉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 <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牛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青贮玉米相比,饲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燕麦中添加乳酸菌、蔗糖和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及添加量对青贮燕麦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燕麦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各浓度处理组的pH、氨态氮比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添加0.005 g/kg乳酸菌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 > 0.05)|添加2%蔗糖组与0.15 g/kg纤维素酶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均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综合考虑,添加0.005 g/kg乳酸菌、2%蔗糖和0.15 g/kg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 [关键词] 青贮|燕麦|添加剂|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系统的影响。试验将60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不同区域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作为试验饲料。试验为期42?d。试验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华北和东北地区(P <0.05);华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西北地区(P <0.05)。饲料中添加15%西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可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P <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 <0.05);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 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肉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 0.05)。饲料中添加15%西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IgM和IgG含量(P <0.05);显著降低了IL-1β和TNF-α含量(P <0.05);对IgA、IL-6、IL-2和IFN-γ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11.
杨建华 《中国饲料》2023,(16):77-80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发酵物对水稻秸秆饲料酸化和降解的影响。试验共5组:对照组(不做发酵处理)、试验组1(益生菌)、试验组2(益生菌+纤维素酶)、试验组3(益生菌+木聚糖酶)和试验组4(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将各组水稻秸秆置于避光干燥的条件下15℃?贮存10?d。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5),此外,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2.71%、34.54%和26.35%(P <0.05);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0.05),同时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中苦味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而甜味氨基酸(脯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对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在高寒地区燕麦、玉米青贮中的作用,以无添加剂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复合乳酸菌添加剂(ZLM)和单一乳酸菌添加剂(GN1)对燕麦和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GN1可显著提高燕麦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与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22.75%、7.62%、62.31%、50.00%(P <0.05),对丁酸与酵母菌的含量有显著(P <0.05)的抑制作用;ZLM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14.46%、12.71%、37.67%、95.92%(P <0.05);同时通过青贮的感官评价得出,燕麦添加GN1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7分,玉米添加ZLM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6分。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甜菜块根和玉米秸秆按照不同混合比例青贮后营养品质及有氧暴露期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筛选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最优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T2组粗蛋白、Ca和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T1、T3、T4组(P<0.05),T1、T2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干物质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T2组pH分别显著低于T0、T1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T0、T1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T0、T1组未检测到丙酸、丁酸;在整个有氧暴露期,随着甜菜块根添加比例的增加,酵母菌和霉菌数量逐渐升高,乳酸菌数量逐渐降低,且T1组乳酸菌数量最高,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最低。综合分析,二者比例为10:90时,更有利于甜菜营养品质的长期保存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讨6种不同添加剂(甲酸、丙酸钙、双乙酸钠、葡萄糖、纤维素酶、乳酸菌接种剂)对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甲酸可以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青贮pH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增加(P0.05),氨氮含量减少(P0.05),粗蛋白、总糖和淀粉含量增加;丙酸钙组氨态氮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粗纤维及总糖等营养成分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添加双乙酸钠对青贮的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影响不大;添加酶制剂组,pH显著下降(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丁酸和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乳酸菌组,氨态氮及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纤维高于对照组,粗蛋白低于对照组;添加葡萄糖组,pH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增加(P0.05),氨态氮及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粗蛋白及总糖含量低于对照组,水分、粗纤维、总能及淀粉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在上述6种添加剂中,甲酸青贮效果最佳,发酵品质好、蛋白质损失小。  相似文献   

15.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2,1(11):101-105
为探讨紫花苜蓿添加比例对大黑山薏苡混贮饲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以大黑山薏苡与紫花苜蓿质量比,分别设置60:40,70:30,75:25,80:20,90:10以及对照(不添加苜蓿)进行混贮。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添加比例降低,混合青贮料的pH差异显著,当比例为75:25时pH较对照组降低2.36%(P < 0.05)|混贮处理的氨态氮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2.69倍、2.50倍、2.57倍、2.44倍、1.81倍(P < 0.05)|(2)混合青贮料的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混贮料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1.09%、30.44%、22.28%、22.78%、13.40%(P < 0.05)|除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混贮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1.40%、176.74%、116.28%、81.40%(P < 0.05)|混合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因此,添加适当比例的紫花苜蓿可以提高大黑山薏苡青贮品质,建议两者混贮比例为75:25。 [关键词] 薏苡|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春吉 《中国饲料》2023,1(2):33-36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全价饲料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处理组1和处理组2。对照组为不发酵组,处理组1和2分别于37℃厌氧发酵3和7d,每个处理6个重复。发酵结束后测定饲料常规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3和7d后,干物质损失率显著增加(P <0.05),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P <0.05);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P <0.05)。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均含量显著提高(P <0.05),但处理组1和处理组2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 0.05)。饲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均有显著提高(P <0.05),能量消化率显著降低(P <0.05)。综上所述,全价饲料用呼吸膜袋发酵3d为宜。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品种菜籽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及肠道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240头平均体重为(40.8+2.1)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饲料中分别含有10%的甘蓝型菜籽粕和双低型菜籽粕,试验为期42?d。结果表明,双低型菜籽粕组日增重、料重比均显著高于甘蓝型菜籽粕组(P <0.0.5),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对照组干物质、粗蛋白质、钙、磷的消化率显著高于甘蓝型菜籽粕组(P <0.0.5),双低型菜籽粕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双低型菜籽粕试验组生长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 <0.05),乳酸菌数量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综上所述,在双低型菜籽粕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加,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甘蓝型菜籽粕相比,双低型菜籽粕显著提高了生长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了肠道微生物稳定性和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虾青素对秀丽白虾亲虾抗氧化、繁殖及免疫能力的作用。试验选取3种等氮等脂饲料,通过加入加丽素红(含虾青素),使饲料内虾青素含量分别达到5%、10%、15%,依次标记为低、中、高3种含量组。试验选择雌雄亲虾各90尾,随机分配到18个培育池,每池10尾雌(雄)虾,试验为期10周。结果表明:(1)低含量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低于其余2组(P <0.05),高含量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余2组(P <0.05)。(2)3组亲虾性腺指数、产卵数量等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中含量组雌虾卵黄蛋白含量高于高含量组(P <0.05),与低含量组无显著差异(P> 0.05)。(3)高含量组溶菌酶活性、转化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其余2组(P <0.05),低含量组核因子含量低于其余2组(P <0.05),高含量组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低于其余2组,白介素含量随虾青素含量增加而提升(P <0.05),3组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使用合理含量的虾青素饲料可提升亲虾的抗氧化与免疫力,提升卵黄蛋白含量,从而提升亲虾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何斌 《中国饲料》2023,(18):61-64
文章旨在对比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对肉牛的饲喂效果。试验选取3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30 kg的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5组肉牛均采用相同精饲料饲喂,各组肉牛的粗饲料组成如下:100%青贮玉米(对照组)、100%紫花苜蓿(试验1组)、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试验2组)、50%紫花苜蓿+50%青贮玉米(试验3组)、25%紫花苜蓿+75%青贮玉米(试验4组),试验为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2组肉牛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1、2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3、4组(P<0.05),试验2、3组肉牛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2)试验1、2、3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3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数值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其他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组合粗饲料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处理咖啡渣,提高咖啡渣的营养水平和饲用价值。采用鼠李糖乳酸杆菌、罗伊氏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拉迪酵母菌等为发酵菌种,分别将不同比例的尿素、麦麸添加到咖啡渣中进行28 d的厌氧发酵,检测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氨态氮和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含量,评估咖啡渣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1)添加尿素的三个处理组感官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乙酸、氨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0.5%组和1.0%组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63.28%和68.97%,1.5%组发酵咖啡渣的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6.96%(P <0.05);(2)添加不同麦麸处理组的pH均低于对照组(P <0.05),粗灰分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5%与15%麦麸处理组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3.88%和5.99%(P <0.05)。添加1.5%尿素可以显著提高发酵咖啡渣的尿素氮含量,添加麦麸可以改善发酵咖啡渣的发酵品质,其中添加15%麦麸可以显著提高发酵咖啡渣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