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年产棉籽粕600万t,其中新疆地区是棉籽粕主产地,占总产量60%以上,资源丰富且蛋白质含量较高,棉籽蛋白的生物效价与豆类蛋白相近,是畜牧业、水产业中物美价廉的蛋白来源,且棉籽糖也是优质的食用功能性糖类,但棉酚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棉籽粕的利用,因为动物食用过量棉酚物质后,会出现中毒症状.20世纪80年代,国内棉花主产区棉籽浸出粕抽样检测游离棉酚518 mg/kg,20世纪90年代在新疆建设兵团主产棉区所测样品中游离棉酚平均含量为608 mg/kg;2001年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为760 mg/kg;2009年,王安平收集的中国5个不同主产区棉粕样品游离棉酚平均含量为1021 mg/kg.主要原因是随着油脂提取工艺的改进,降低了棉油中FG含量,将更多棉酚保留于棉粕副产物中,因而棉粕中棉酚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进一步研究我国棉籽蛋白的营养价值及棉酚特性,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棉酚降解技术,对于促进棉籽粕及棉籽蛋白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考察了影响棉籽粕中游离棉酚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游离棉酚时做空白对照时苯胺试剂的影响:检测游离棉酚时原料粉碎与否的影响:检测过程中浸提方式的选择。结果表明:对照组中苯胺若被氧化后测出的空白值偏高:原料被粉粹后.检测结果偏高:自然浸提12h检测游离棉酚和国标中振荡1h浸提游离棉酚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间苯三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通过对提取方法和样品称量等测定条件筛选,并分析比较测定结果及回收率。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滤取,间苯三酚法测定游离棉酚,具有操作简便、条件要求低、回收率高等优点,可作为企业内控质量检测推广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游离棉酚快速测定适宜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间苯三酚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比较分析棉酚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样品称量的测定结果及回收率。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滤取,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游离棉酚,操作简便、条件要求低、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棉籽粕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素的饲料蛋白源,蛋白含量高达30─50%,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氨基酸组成接近理想蛋白质。我国是产棉大国,棉籽粕资源丰富。然而,棉籽粕含有棉酚毒素,其中游离棉酚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是主要毒性物质。试验证明,棉酚除对反刍动物没有影响外,对人和其它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这就限制了棉籽粕的利用。世界各产棉国都在研究棉籽粕脱酚方法,但是都未见有工业化生产的报道。我们根据国内外有关脱酚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产品:TG─l型脱酚剂。这种脱酚剂以FeSO_4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少量增效剂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集了不同来源的豆粕、棉粕和脱酚棉籽蛋白样品,测定它们在0.2%KOH溶液中的蛋白质溶解度(Protein Solubility,PS),比较两种豆粕品质的优劣以及探讨PS法评价棉粕、脱酚棉籽蛋白品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带皮豆粕PS范围为78.01%~81.27%,去皮豆粕PS范围为85.00%~86.59%,去皮豆粕的品质优于带皮豆粕;棉粕PS范围为52.24%~66.56%,脱酚棉籽蛋白PS范围为56.60%~64.72%,PS法评价棉粕或脱酚棉籽蛋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适宜评价棉粕或脱酚棉籽蛋白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豆每年进口量1亿t左右,其中约90%用于畜牧业,大豆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寻求高效的大豆替代饲料原料是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棉籽饼粕是世界上除大豆粕和菜籽粕外第三大贸易类蛋白质饲料原料,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较高和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升棉籽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对于实现大豆蛋白的高效替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棉籽加工工艺的发展,采用脱糖法和脱毒法萃取棉酚和棉子糖生产棉籽蛋白的技术逐渐成熟。棉籽蛋白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50%,且具有氨基酸平衡好、营养价值高和适口性好等优点。本文通过综述棉籽蛋白营养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棉子糖和小肽等功能性物质,探讨了棉籽蛋白在仔猪饲粮中应用潜力,旨在为提高仔猪生产中棉籽蛋白利用效率和降低我国大豆进口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棉籽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蛋白饲料,棉籽粕的有效脱毒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实验建立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棉籽粕游离棉酚的HPLC方法,并采用不同的脱毒方式对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进行降解,筛选最优脱毒方法。结果显示:(1)HPLC法测定棉籽粕中棉酚含量,棉酚色谱峰出峰稳定性良好、分离效果好、峰型理想、灵敏度高,可以高效地检测棉酚含量;(2)不同处理方法对棉籽粕脱毒效果不同,棉酚脱毒率大小排序为:微生物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高温高压法。最优的方法为微生物法,酵母菌发酵48 h后的发酵棉籽粕棉酚降解率高达93.86%;化学法(硫酸亚铁法和尿素法)脱毒率在53.64%~78.18%,物理法(高温高压)脱毒率最低为41.00%。  相似文献   

9.
棉籽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蛋白质饲料,棉籽粕的有效脱毒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棉籽粕游离棉酚的HPLC方法,并采用不同的脱毒方式对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进行降解,筛选最优脱毒方法。结果显示:(1)HPLC法测定棉籽粕中棉酚含量,棉酚色谱峰出峰稳定性良好、分离效果好、峰型理想、灵敏度高,可以高效的检测棉酚含量;(2)不同处理方法对棉籽粕脱毒效果不同,棉酚脱毒率大小排序为:微生物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高温高压法。最优的方法为微生物法,酵母菌发酵48 h后的发酵棉籽粕棉酚降解率高达93.86%;化学法(硫酸亚铁法和尿素法)脱毒率为53.64%~78.18%,物理法(高温高压)脱毒率最低,为41.00%。  相似文献   

10.
以超声萃取对棉籽饼进行预处理,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饼中棉酚含量.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影响棉酚提取率因素的范围和最佳组合,以SinoChrom ODS-BP为色谱柱,甲醇-1%磷酸水溶液(83:17)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0.9 mL/min测定棉籽饼中棉酚含量.结果表明:棉籽饼中棉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90W.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棉籽饼中棉酚的平均提取率为0.086 58mg/g;测定棉籽饼中游离棉酚含量,棉酚线性范围为0.044~0.352μg,相关系数R=0.999 5.样品回收率为97.3%~99.47%.说明方法快速、灵敏且准确,适用于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7,(24):56-59
分别采用苯胺法和间苯三酚法测定了棉粕和棉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品,间苯三酚法测得的结果高于苯胺法。就标准加入量的回收率而言,只有当样品提取液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苯胺法才能获得理想的回收率;而间苯三酚法对所有样品提取液的回收率均在100%~108.8%。由此可见,使用间苯三酚法对棉粕或棉油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定量要比苯胺法优越。  相似文献   

12.
棉籽粕中因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成本低、效果好、较安全的脱毒方法。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用菌株芽孢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棉籽粕,研究其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棉籽粕的营养指标如活菌数、酸溶蛋白、中性蛋白酶活性、pH和游离棉酚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降解棉籽粕中游离棉酚效果的菌株排序为芽孢杆菌优于酵母菌优于乳酸菌,其中芽孢杆菌BLCC1-0039组发酵棉籽粕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93.89%(P0.05),酵母菌BLCC4-0327组发酵棉籽粕发酵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72.72%(P0.05),本研究的5株乳酸菌几乎都没有降解游离棉酚的能力。芽孢杆菌各菌株发酵棉籽粕均可以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发酵24 h时,芽孢杆菌BLCC1-0039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54.80%(P0.05),中性蛋白酶活性达到4111.40U/g(P0.05);发酵24 h时,酵母菌BLCC4-0327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23.20%(P0.05);乳酸菌发酵可有效改善发酵风味,发酵24 h时,乳酸菌BLCC2-0092组发酵料的p H降至5.47(P0.05)。这说明,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影响棉籽粕脱毒效果和饲料营养品质的首要条件,这为下一步棉籽粕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及棉籽粕中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及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及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522.79和503.87mg/kg(P<0.01)。综上所述,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1.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另4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mg/kg、522、79mg/kg和503.87mg/kg(P〈0.01)。这表明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棉籽直接膨化法生产棉仁蛋白的工艺,产品中游离棉酚含量及替代部分豆粕的喂猪试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棉大国,目前全世界年产棉籽约3000万吨,其中我国年产棉籽约1000万吨,占了三分之一。影响棉籽饼粕利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它含有以棉酚为主的有毒物质(如游离棉酚、棉绿素、棉酚紫、环丙烯类脂肪酸等);二、棉籽饼粕蛋白品质低下,尤其是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利用率都较低。当前对棉籽饼粕去毒问题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棉籽饼粕蛋白品质低下影响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得不够。棉籽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棉籽榨汕各道工序样品成分分析见表1。据资料报道,棉籽仁蛋白质消化率为88%─90%,赖氨酸有效性100%…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畜产品中游离棉酚残留的分析方法。组织样品用乙腈震荡提取,样液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棉酚浓度在0~8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mg/kg。以1.2mg/kg和5.0mg/kg浓度进行加标后测得回收率为91.4%~94.5%,相对标准偏差为2.3%~6.3%。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稳定,可用于畜产品中棉酚残留量的快速确定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效降解游离棉酚并改善棉籽粕营养品质的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菌发酵棉籽粕,研究其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棉籽粕的营养品质指标如活菌数、中性蛋白酶活性、酸溶蛋白质含量、pH、游离棉酚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可高效降解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为BLCC1-0039,可有效改善发酵风味的植物乳酸菌菌株为BLCC2-0092。综合上述2株益生菌的优点,筛选出最优复配发酵方式为植物乳酸菌BLCC2-0092与枯草芽孢杆菌BLCC1-0039按照1∶1比例接种,37℃需氧发酵24h再厌氧发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最优复配发酵组各发酵阶段发酵棉籽粕的pH显著降低(P0.05),厌氧发酵72h时pH降至5.27;酸溶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厌氧发酵72h时酸溶蛋白质含量达到23.54%;游离棉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需氧发酵24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52.12%,厌氧发酵72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61.58%。由此可知,植物乳酸菌BLCC2-0092与枯草芽孢杆菌BLCC1-0039复配发酵可有效降低发酵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并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乙醚作萃取剂,提取牛乳中的氨基酚、硝基苯胺和硝基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三种物质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固定相为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0.008mol/LKH2PO4溶液:色谱纯甲醇(60:40);离子对为四丁基溴化胺(终浓度为0.003mol/L);柱温25%;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牛乳中的氨基酚、硝基苯胺和硝基酚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两种游离棉酚检测方法对常规棉粕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常规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200~1000mg/kg)中游离棉酚含量的检测,用美国油化学家学会官方方法AOCSBa7-58和国标GB13086方法作对比检测,以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和对结果的影响。参照AOCSBa7-58制定标准曲线,计算换算因子F1,AOCSBa7-58和GB13086的回收率检验,并选择3种游离棉酚含量梯度的常规棉粕测定游离棉酚含量。AOCSBa7-58标准曲线换算因子F1=0.370,R2=0.999,回收率101.14%,RSD=2.56;GB13086质量吸收系数,游离棉酚为62.5L/(cm·g),回收率104.98%,RSD=9.85。结果表明,AOCSBa7-58对棉酚及其衍生物的提取充分,检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而GB13086对棉酚及其衍生物的提取不稳定,时高时低,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稳定性,重复性差。建议饲料行业应由AOCSBa7-58代替GB13086检测棉粕及饲料中游离棉酚含量,更能体现棉粕及饲料中棉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