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玉米自交系宜群1-79的选育研究总结,采用“玉米群体改良”方法,实现了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杂交玉米育种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番兴明  陈洪梅 《玉米科学》1999,7(4):008-010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于1984 年开始进行杂交玉米研究,其研究表明热带、亚热带玉米的耐自交能力可以通过轮回选择的方法加以改良,并通过组建综合种来培育以选育自交系为目的的基础群体;用双列杂交或NC2杂交的方法鉴定测验种。CTMMYT 用轮回选择的方法把杂交种的选育和群体改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目前已选育出许多产量超过现有生产上用的品种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玉米改良的主要任务,是选育适于发展中国家直接种植的玉米改良群体,或可被世界各国间接利用的育种中间材料,以提高世界玉米产量,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各国利用 CIMMYT 材料育成的品种和杂交种有170多个,每年直接种植CIMMYT 改良群体的面积在300万公顷以上,年增产玉米60多万吨。  相似文献   

5.
育种群体的选育和改良以及从遗传改良群体中有效地选育出自交系和杂交种,这两个各有特点的玉米育种阶段对系统遗传进展是必要的。交互全姊妹轮回选择是作为群体间改良法提出的,着重对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进行选择,并结合每轮选择的选系和杂交种进行群体改良(Hallauer 等,1970)。交互全姊妹轮回选择于1963年在研究2个丰产群体(BS10和 BS11)时产生的(Hallauer,1967a、  相似文献   

6.
刘旭  高洪敏  赵文媛 《杂粮作物》2010,30(3):159-162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20年来改良Reid及旅大红骨类群在辽宁省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玉米育种与杂优模式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俊光 《杂粮作物》2009,29(5):307-309
阐述了中国玉米育种和利用杂优模式研究的状况,主要总结了玉米自交系选育的重要性、在选育自交系主要采用了二环系、回交改良和群体改良;明确了杂优模式的概念和利用的几种主体杂优模式;重点阐述了杂种优势群构建方法:包括系谱分析法、形态标记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同工酶标记法、分子标记法。  相似文献   

9.
优良玉米自交系ZA5716与ZA6192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轮回选择法改良的玉米育种群体中,选育出了配合力高、抗病性强的玉米新自交系ZA5716和ZA6192。利用其作亲本,育成张单251、张单476等4个玉米新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引自美国和选自美国血缘的自交系为基础材料,组建玉米辽综群体。采用S1表型选择法、S1家系密植鉴定选择法、配合力选择法对玉米辽综群体进行3轮改良,系统评价8个改良群体的育种潜势。结果表明,S1家系密植鉴定选择法改良群体效果显著,且方便、实用。以密植鉴定选择法改良的群体辽综C3-3穗行数增加明显、产量性状GCA水平较高、育种潜力较大。以其为基础群体,运用S1密植选择法结合新种质导入进行后续两轮改良。从不同轮次的改良群体中陆续选育出了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出6个相应的玉米杂交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22.5万hm2。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增大选择密度、选择农艺性状、早代选择大群体、增大选择压力、提高自交系的抗逆性、目测选择外观性状、田间测定配合力、耐密育种材料的改良与创新,和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热带玉米Tuxpeno种质形成、改良及育种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狭窄和杂种优势单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发展,发掘优异种质,获得突破性育种材料是选育优良品种的基础与前提,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入、改良和应用对促进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热带玉米Tuxpeno种质形成、改良以及演化进程。采用群体改良方法对玉米Tuxpeno-Reid种质进行4次轮回选择,构建温热人工合成Tuxpeno-Reid 1号(简称墨瑞1号)C0、C1、C2和C3群体,回顾玉米Tuxpeno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中的应用,为有效地利用热带玉米Tuxpeno种质提供技术支撑,并进一步拓宽与丰富我国现有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前贵州省玉米育种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敏娜  郑常祥  潘家文 《玉米科学》2005,13(Z1):034-036
从目前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了贵州玉米育种的现状和成绩。提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仍以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充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和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加强群体改良,创建新的杂交模式,以及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另外对特用玉米的选育和引种试验应加强力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审糯玉米新品种及其种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自2000年开展国家鲜食糯玉米区试以来,通过国审玉米新品种达14个,其食用品质、产量、抗病性、农艺性状等均明显优于上世纪末的主推品种,不仅育种水平有较大提高,而且研究内容得到拓宽,使我国糯玉米育种上了新台阶。通过对国审品种的种质分析说明,利用普通玉米的优良种质对糯玉米遗传改良是目前糯玉米选育的主要方法,其中应重点对地方种质资源进行改良,选育二环系目前还不宜作为糯玉米选育的主要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开展糯玉米群体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5.
轮回选择法培育玉米新杂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首先要选育优良的自交系,为了拓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新的优良基因的频率,我们从70年代起步,采用单姊妹轮回选择法与交互轮回选择法先后对6个玉米育种群体进行了改良,从中选获了一批早,中,晚不同熟性的玉米新杂交种,表现高产,优势,抗多种病害。随后又育成了白粒中熟玉米杂交种“张单251”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玉米群体改良和应用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铁成  王月 《玉米科学》1994,2(1):014-017
1993年3月我们考察访问了设在墨西哥的CIMMYT,并参观了Poza Rica和Tlatzapan实验站.与在玉米群体改良理论和实践方面造诣很深的S.K.Vasal博士等CIMMYT的玉米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CIMMYT的玉米群体改良和应用项目的有关进展情况介绍给国内同行,相信会有益于我国玉米育种工作.1 玉米群体改良1.1 玉米群体改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种质改良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丰富育种素材的种质基础,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否则很难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品种,就难以改变我国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玉米种质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外来种质利用,群体改良,转基因技术等。阐述了利用外来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来改良和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混合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运用适宜的改良方法可显著提高群体改良效率。从群体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角度,系统分析前人利用混合选择法实行群体改良获得的遗传增益、遗传变异及其对群体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选择法可以有效改良群体的产量、产量构成性状及一般配合力效应,保持群体遗传变异,是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利用研究的概况,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在玉米群体合成、改良与利用方面开展的研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结合玉米育种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提出思路。就研究方法和内容而言,应将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重点研究群体农艺性状及配合力表现、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和遗传组成等,探明群体育种潜势;合成群体时,应按杂优类群选择自身性状优良、配合力高且彼此又有一定差异的材料,以适当协调群体的遗传异质性与群体内优良个体出现频率两者的矛盾,在对群体遗传育种潜势评价的基础上,应针对群体存在的问题,确定好选择目标性状和选择强度,并利用适当的轮回选择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在群体改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群体改良效果评价,以便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改良方案;在利用人工合成改良群体选系前,应对群体的育种潜势进行评价,并根据群体遗传特性和自交后代配合力表现,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玉米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SR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芳  王化俊  王汉宁 《玉米科学》2006,14(2):030-032
采用改良的CTAB法,以玉米的黄化苗叶片为材料提取玉米基因组DNA,提取的DNA经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此法具有快速、高效、DNA质量好和纯度高等优点。对所构建的选育高直链淀粉玉米群体的双亲进行了SSR-PCR检测,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SSR标记,为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