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张弓  吉守祥  叶菊  毛继祖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0-11130,11268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龙井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85℃时多糖得率最大(3.842%);浸提时间为3 h时多糖得率最大(3.227%);料液比为1∶40时多糖得率最大(3.437%);醇沉浓度为90%时多糖得率最大(3.4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龙井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40,醇沉浓度90%,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可达6.333%。[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甲醇和乙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甲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乙醇,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所得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84mg/g。[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鱼胆草中的獐牙菜苦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先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用L_(16)(4~3)正交设计对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10%、提取时间10 min,獐牙菜苦苷提取率达88%。[结论]此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为鱼胆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8-22330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3。)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oC、水解时间105min、料液比1:35(g/m1);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蓝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蒋红芝  黄卫萍  莫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89-17490
[目的]优化红蓝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各因素对提取红蓝草总黄酮的影响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1:40的70%乙醇80℃提取15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6.018mg/g。[结论]该工艺条件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7.
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09-13411
[目的]探讨从芹菜叶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芹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抽提法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黄酮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47.85mg/g。[结论]索式抽提法提取芹菜叶中的黄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巨大型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引库  徐仲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81-14882
[目的]确定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方法]以青海省巨大型蒲公英为材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其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蒲公英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时,蒲公英黄酮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乙醇提取蒲公英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主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0。[结论]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经优化验证试验表明,蒲公英的总黄酮得率可达4.8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3.9%,证明此优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水溶性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生权  王周  林俊钦  敖宏  宁正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93-10995
[目的]为灵芝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赤灵芝子实体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灵芝多糖,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40min时灵芝多糖得率最高,当超声功率小于500W时,灵芝多糖得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快速增加。各因素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500W、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35min、料液比1: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灵芝多糖的得率为2.75%。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从苦碟子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4个主要因素对苦碟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了苦碟子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影响苦碟子总黄酮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次数。苦碟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  相似文献   

12.
迷果芹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迷果芹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迷果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迷果芹多糖提取的影响,筛选迷果芹根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当提取时间为2 h,浸提温度为90℃,料液比(g/ml)为1∶10和提取次数为2次时,迷果芹多糖的提取率最高。正交实验表明,影响迷果芹多糖提取率的因素的顺序是: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迷果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1次,加入10倍量的水。[结论]由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温度对迷果芹提取的影响作用最显著。其他3种因素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决明子蒽醌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黎燕  赵新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26-1727,1743
[目的]确定超声提取决明子中的蒽醌类成分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于40 kHz下采用超声提取决明子中的蒽醌类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决明子中蒽醌的工艺条件,并与热回流法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3种因素对超声波提取决明子中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次。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20 min的提取率相当于热回流1.5 h的提取率,大大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结论]超声法提取法避免了长时间高温加热对蒽醌有效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冉靓  刘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17-15919
[目的]优化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蒲公英为原料,采取正交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以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液料比对工艺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人工神经网络仿真优化所得条件为在75℃下用浓度65%的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30提取3 h。[结论]该试验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用于蒲公英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5.
水法提取普洱茶茶多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婷  谭胜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2-7384
[目的]筛选热水浸提法提取普洱茶中水溶性茶多糖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水溶性茶多糖,根据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普洱茶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普洱茶茶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提取次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最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20 g/ml、温度90℃、时间1.5 h、浸提2次;在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进行浸提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率是54.5%。[结论]为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燕麦油的提取及精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燕麦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燕麦油,以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脱胶、脱酸和脱色对燕麦粗油进行精制。[结果]3个因素对燕麦油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脱胶燕麦油得率约为91%,脱酸燕麦油得率约为80%,脱色后精制燕麦油得率约为64%。燕麦油在精制前后酸价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碘价和皂化值基本不变,密度、比重、黏度和折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利用石油醚从燕麦麸皮中提取燕麦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2 h。  相似文献   

17.
赖红芳  吴志鸿  邓晰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1-15253
[目的]研究半仿生法提取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料液比(C)、乙醇体积分数(D)4个因素对提取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浓度70%乙醇、料液比1∶14(g∶ml)、回流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70∶35∶35(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4.73%。[结论]半仿生提取法适合提取了哥王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18.
魏红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77-13080
[目的]探讨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预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山楂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预浸泡时间2 h,料液比1∶26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次数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李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08-110
[目的]寻求提取黑花生衣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黑花生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水浴浸提的方法,对黑花生衣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温度和微波时间4因素对黑花生衣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为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黑花生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黑花生衣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乙醇浓度。黑花生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50,提取功率350 W,微波时间3 min,而后在65℃下水浴浸提1 h,测得在523 nm下其吸光度为0.516。[结论]该研究为开发一种新型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