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别采用1%、2%、3%不同浓度莲子淀粉膜液(含天然防腐剂nisin)对鲜切菠萝片进行涂膜处理,再装入塑料盒中,用PE薄膜密封,于(5±1)℃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鲜切菠萝的成熟度、流汁率、色泽、硬度和细菌菌落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可食性莲子淀粉涂膜对鲜切菠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能延缓鲜切菠萝的衰老、褐...  相似文献   

2.
臭氧水不同处理时间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臭氧水处理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采用1.0mg/L的臭氧水分别浸泡处理2、4、6、8min,在冷藏(5℃)过程中每3d测定鲜切的茵落总数、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结果表明:在0d和9d,经臭氧水处理2min、4min、6min、8min的鲜切菠萝的茵落总数分别为对照的36.6%、1.6%、0.98%、0.74%和45.5%、0.40%、0.26%、0.25%,0~6d臭氧处理的鲜切菠萝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的含量低,而且臭氧处理时间越长含量越低,但6d后对照均比臭氧处理的含量低;整个贮存期内,臭氧水处理的鲜切菠萝的褐变和失重均比对照的少。臭氧水处理可以延长鲜切菠萝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鲜切莲藕复合涂膜保鲜剂.根据不同保鲜剂的功能特性,选择7种保鲜剂(L-半胱氨酸、柠檬酸、草酸、L-精氨酸、海藻酸纳、亚麻籽胶、壳聚糖),考察不同质量分数保鲜剂对鲜切莲藕色泽的影响.以此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Design-Expert.V8.0.6.1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方案设计.结果表明,所选7种保鲜剂均可显著(P<0.05)延缓鲜切莲藕表面褐变;鲜切莲藕复合涂膜保鲜剂最佳组合为:0.50%海藻酸钠+0.27%L-半胱氨酸+0.76%柠檬酸.在此条件下鲜切莲藕贮藏12 d后色差值为1.86,菌落总数为2.69×105 CFU/g,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表明海藻酸钠复合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涂膜处理可有效延缓鲜切莲藕表面褐变和微生物腐败,维持较好的鲜切莲藕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5%、1.0%、1.5%的普鲁兰多糖浸泡处理,探究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从硬度、失重率、色泽、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等方面评价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涂膜可延缓鲜切苹果硬度下降,减少水分和酸性成分的流失,减缓褐变程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苹果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较好地维持了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在研究的3个浓度中,在4℃冷藏条件下1.0%普鲁兰多糖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鲜切富士苹果涂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食性膜处理鲜切苹果,观测贮藏期间鲜切苹果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配方为1.5%羧甲基纤维素钠+1%D-异Vc钠+3%植酸+0.2%脱氢醋酸钠涂膜有效抑制了鲜切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失,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找到更好的保持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预处理方法,以巴厘菠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次氯酸钠(Na Cl O)处理、二氧化氯(Cl O2)处理、漂烫处理、空白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质量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处理,60℃水漂烫可使鲜切菠萝贮藏期延长至7 d,但容易破坏其品质; 20 mg/L Cl O2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可将其贮藏期延长至8 d; 200 mg/L Na Cl O的处理效果最好,能更好地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可将贮藏期延长至10 d。  相似文献   

7.
不同高压与温度处理对鲜切生菜及其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学杰  叶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60-4667
【目的】鲜切生菜存在微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开展高压与温度的协同研究,以获得鲜切生菜的冷杀菌加工技术,并确定高压处理对鲜切生菜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在5℃、15℃、25℃下,采用高压50、100、200 MPa分别处理鲜切生菜5 min、20 min,检测鲜切生菜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并在确定的温度、压力与时间下,开展高压处理后鲜切生菜货架期(4℃,6 d)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变化研究。【结果】压力(50-200 MPa)与保压时间(5-20 min)在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方面具有极显著的协同作用(P<0.01),但温度(5-25℃)在高压杀灭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方面没有产生协同作用,200 MPa处理20 min,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下降最多,分别降低了0.42 log CFU/g和0.71 log CFU/g。货架期间(4℃),尽管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与对照一致,均随着货架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到第6天,不论高压还是非高压处理(对照),菌落总数均增长了1.0 log,但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增长速度高于对照;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数量在货架期间下降较快,到第6天时未检出,而对照仍然存在9%的大肠菌群。【结论】高压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但温度(5-25℃)没有产生协同作用;4℃贮存6 d期间,高压处理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被显著抑制,但菌落总数增长超过对照;与其它加工技术相似,在鲜切果蔬加工方面,高压需要其它与产品品质及安全有关的因素如耐高压的品种、HACCP等的协同作用,以保证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朱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173-175
[目的]优化鲜切莲藕气调包装气体比例。[方法]以菌落总数和褐变度为指标,基于单纯形-重心设计考察O_2、CO_2和N_2的不同配比对藕片的保鲜效果。[结果]经与覆膜包装对照组比较发现,气调包装能有效抑制鲜切藕片冷藏期间的微生物生长和褐变,而其保鲜效果取决于气体配比。以鲜切莲藕贮藏至第6天的菌落总数和褐变度为响应值,分别建立以气体组成比例为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求解极小响应值获得最佳气体配比分别为67%O_2+33%CO_2和100%CO_2。进一步比较验证发现,采用100%CO_2气调包装鲜切藕片可获得较好的贮藏品质,4℃冷藏至第6天的菌落总数和褐变度分别为6.25 lg(CFU/g)和0.24。[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莲藕及其鲜切产品的贮运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淼  宿时  王传凯  陈雪洋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921-1925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鲜切冬瓜的保鲜效果,为鲜切冬瓜的保鲜提供新途径。【方法】在25℃下将鲜切冬瓜分别采用200、400和600 MPa加压处理10 min,再于4℃下贮藏9 d,以未经超高压处理为对照,每3 d测定1次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硬度和亮度。【结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和POD活性逐渐升高,硬度和亮度逐渐下降;贮藏至第9 d,对照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活性、POD活性、硬度和亮度L*分别为7.17±0.13 logCFU、(120.3±1.2)%、(136.5±0.8)%、1210±69 g和32.5±0.9,而4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分别为1.20±0.06 logCFU、(12.8±0.6)%、(9.2±0.5)%、2295±68 g和67.5±1.1,各项指标与对照存相比均在显著差异(P<0.05);2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6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400 MPa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400 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可杀灭鲜切冬瓜的微生物、抑制PPO和POD活性,有效保持硬度和亮度,保鲜期延长至9 d。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植酸处理对鲜切紫甘蓝低温贮藏期间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其在鲜切紫甘蓝保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植酸处理均能显著延缓鲜切紫甘蓝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恶化(P0.05),并能明显抑制鲜切紫甘蓝中微生物的繁殖,尤其对大肠菌群和酵母有明显的作用。但不同浓度间对褐变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0.6%植酸处理,在货架期7 d内对失重率、叶绿素含量、菌落总数的影响显著优于其他浓度,可进一步研究其在鲜切蔬菜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菠萝对云南幼龄橡胶林下的气候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幼龄橡胶林下间作的菠萝品种。【方法】在橡胶林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号、冬蜜、金菠萝和蜜宝等4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试验,收获前观察生育期,收获后测定果实产量与品质。【结果】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8号自然抽蕾率达29.84%,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金菠萝的单果重最重,为1057.50g;8号、冬蜜、金菠萝和蜜宝的果形指数分别为1.33、1.13、1.13、1.11,8号相对较好;8g-、冬蜜、金菠萝和蜜宝果心宽为1.43、1.82、2.08和1.56cm,金菠萝的果心最宽,与8号、蜜宝差异显著;可溶性总糖含量8号最高达12.97%;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8号最好,其次为金菠萝、蜜宝、冬蜜。【结论】8g-、金菠萝和蜜宝可作为鲜食品种在云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spices(cinnamon,rosemary,clove)extracts and chitosan on microbiological growth,drip loss,color,and lipid oxidation of fresh chilled meat stored for 28 days at 4℃were investigated.There were four treatments:control,coated with spices(cinnamon 1.5 g·L^-1+rosemary 1.5 g·L^-1+clove 1.0 g·L^-1),coated with 0.5%chitosan,coated with spices and chitosan.Chitosan coating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microbial growth(P〈0.05),while the lowest microbial counts were obtained in the samples containing both chitosan and spices,indicating a possible synergistic effect.Chitosan and its combinations with spices also showed the most intense antioxidative effect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P〈0.05).Meanwhile,chitosan coating could decrease water loss and keep better color of chilled meat.The combined spice extracts and chitosan coating could effectively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chilled meat.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烤烟不育系和杂交种的种子质量及产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本试验采用可溶性淀粉、纯藕粉和葡萄糖粉与云烟87纯花粉按重量比0.5∶1,1∶1,2∶1和3∶1的比例分别混合配成介质花粉,以纯花粉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粉介质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花粉中添加适量的花粉介质授粉,可以提高雄性不育(MS)云烟87成果率、单果粒数和单果种子重量,且不影响种子质量。其中,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粉作为花粉介质效果较好,与纯花粉分别按照1∶1和0.5∶1的重量比混合后授粉,成果率分别显著提高了6.86%和5.13%(P0.05),单果粒数分别显著提高了14.07%和10.89%(P0.05),单果种子重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4.68%和10.34%(P0.05),对种子质量影响不显著。该技术应用于烤烟不育系和杂交种种子生产,能节约花粉用量,降低单位重量种子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防治番茄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并培育壮苗的种子,选择以多菌灵、百菌清、普力克、杀毒矾、农用链霉素和CuSO4等6种杀菌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测定发芽率、籽苗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并在基质接种不同病菌处理中测定出苗率、成苗率、成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包衣延迟了番茄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和出苗时间,其中CuSO4和杀毒矾包衣的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对照,对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效较好,其余杀菌剂包衣均无明显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4种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效应。[方法]以大豆主栽品种阿豆1号作为试材,将大豆种子采用4种种衣剂处理后播种在根腐病严重的病土中,测定其出苗率、株高、病株率、死亡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在根腐病严重的土壤条件下,4种种衣剂处理中,除处理Ⅰ和Ⅳ的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以外,处理Ⅱ和Ⅲ均保持与对照相同的水平;虽然种衣剂处理后,大豆须根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株高有所提高,病株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病效果有差异,效果大小顺序依次为36.8%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ADF)悬浮种衣剂(Ⅱ)、40%卫福悬浮种衣剂(Ⅲ)、35%kdf悬浮种衣剂(Ⅰ)、18%福克悬浮种衣剂(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速冻鲜白莲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江西南昌白莲为原料进行加工,研究速冻鲜白莲的完整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指标。[结果]把成熟、均匀、饱满的新鲜白莲去壳后放入流动水中清洗,加入0.02%的果胶酶制剂,45℃酶解1.5 h后用清水漂洗。然后将捅去莲心的白莲立刻放入0.6%~0.8%的稀食盐护色液中浸泡后热烫,然后快速冷却,挑选品质优良的莲子在有孔冻盘中沥水2~3min,速冻16 min后,在-5℃以下包装送入冷藏库冷藏。要求速冻鲜白莲中的砷≤0.5 mg/kg,铅≤1.0 mg/kg,细菌总数≤300000 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结论]该加工工艺可增加鲜白莲的附加值,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产的影响效果,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2250mg·L^-1淮山药产量最高,达到33255.15kg·ha^-1,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产15.20%和13.22%;喷施CCC2250mg·L^-1有利于提高淮山药鲜薯的干物质含量,增加淮山药块茎干样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促进了淮山药淀粉含量的提高,并同时能维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而对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显著,从而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9.
用种子包衣肥包衣早稻种子,通过田间直播试验,首次研究了水稻种子包衣肥对直播早稻秧苗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种子按1:50、1:70、1:90包衣比用种子包衣肥包衣处理之后,除出苗率略低于CK外,3种包衣处理的其它苗素质和生化指标都优于CK;其中1:70包衣处理的成秧率、苗高、总根数、白根数、干重、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方面分别比CK提高了8.4%、2.1%、18.8%、4.4%、19.3%、10.8%、44.9%、32.9%、14.6%,优于其它包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