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的免疫学基础章金钢(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长春130118)丘鹤英李万猛(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第七讲免疫防治的理论与实验前面简要叙述了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应...  相似文献   

2.
猪的免疫学基础章金钢(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130061)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丘鹤英李万猛(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第五讲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应答,尤其是哺乳动物的免疫应答是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详见第四讲),这一生物学过程受到遗传基...  相似文献   

3.
猪◇的◇免◇疫◇学◇基◇础章金钢向华(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丘鹤英李万猛(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第四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Ir)是动物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特异性淋...  相似文献   

4.
1加强饲养管理 畜禽体质虚弱、营养不良.高密度饲养,畜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饲喂霉变饲料,感染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马立克氏病、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疾病(可直接侵袭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过量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等药物(可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都可使畜禽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影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发生免疫应答障碍。致病因素主要是通过损伤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或者免疫细胞组织机构,抑制或者阻断病原呈递,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体的形成等方面造成免疫抑制。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同一时期的猪群发生多种疾病,血清抗体检测合格率偏低等现象。多种因素可造成猪发生免  相似文献   

6.
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发生免疫应答障碍。致病因素主要是通过损伤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或免疫组织细胞,抑制或者阻断病原呈递,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体的形成等方面而造成免疫抑制。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比较藏猪和长白猪接种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后免疫应答特性的差异。分别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接种8日龄藏猪和长白猪,在免疫前和免疫后的6、8、12和16周分别采集抗凝血,采用血常规计数血液中免疫细胞的变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猪口蹄疫O型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定量RT-PCR检测与免疫应答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藏猪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和Th等免疫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长白猪,且TLR7、CCR7、CD62L和CD4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而长白猪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藏猪。  相似文献   

8.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罗勋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2):79-80,82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通过损伤猪的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猪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从而导致猪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猪发病的一类疾病。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对猪健康的威胁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9.
猪的免疫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免疫学基础章金钢(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130062)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丘鹤英李万猛(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第三讲免疫分子(上)免疫分子是指能够直接发挥各种免疫效应的分子。猪的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干扰素、淋...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长期大量地滥用药物、不合理疫苗接种以及饲养环境恶劣等多种应澈因素而导致猪体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加之近年来新的猪类疫病不断出现及某些病原体变异和毒力增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之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以使猪体接种疫苗后获得较高水平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宋宇琨  何俊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6):1709-1718
脾脏作为猪最大的次级淋巴器官,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因子,是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重要的应答场所,具有广泛的免疫调控功能;同时可清除衰老、损伤红细胞及过滤病原体,并在造血和储藏血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功能与脾脏的结构密切相关,其中红髓主要作为血液滤过器,执行造血、储血和清除异物的功能;白髓是免疫的主要区域,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可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调控功能;而边缘区是连接两个区室的重要桥梁,使所有细胞和抗原都能通过其进入脾脏不同部位。不同的发育和免疫关键基因是实现脾脏功能的根本,发育基因的表达保证了其结构的完整,为脾脏执行各种功能提供空间。免疫关键基因的表达确保了免疫反应进行,其中不同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表达保证了先天性免疫的吞噬和识别应答,而各种免疫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是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基础,实现机体清除和监控抗原的生理过程。随着脾脏研究的深入,对其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作者首先阐述了脾脏组织不同区域的生物学功能;然后结合机体免疫应答机制,论述脾脏先天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所需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作用与关联;最后简单介绍了脾脏胚胎期和出生后期的组织发育和免疫相关基因,总结了猪脾脏先天性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基因家族,为研究猪脾脏先天性免疫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脾脏作为猪最大的次级淋巴器官,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因子,是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重要的应答场所,具有广泛的免疫调控功能;同时可清除衰老、损伤红细胞及过滤病原体,并在造血和储藏血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功能与脾脏的结构密切相关,其中红髓主要作为血液滤过器,执行造血、储血和清除异物的功能;白髓是免疫的主要区域,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可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调控功能;而边缘区是连接两个区室的重要桥梁,使所有细胞和抗原都能通过其进入脾脏不同部位。不同的发育和免疫关键基因是实现脾脏功能的根本,发育基因的表达保证了其结构的完整,为脾脏执行各种功能提供空间。免疫关键基因的表达确保了免疫反应进行,其中不同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表达保证了先天性免疫的吞噬和识别应答,而各种免疫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是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基础,实现机体清除和监控抗原的生理过程。随着脾脏研究的深入,对其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作者首先阐述了脾脏组织不同区域的生物学功能;然后结合机体免疫应答机制,论述脾脏先天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所需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作用与关联;最后简单介绍了脾脏胚胎期和出生后期的组织发育和免疫相关基因,总结了猪脾脏先天性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基因家族,为研究猪脾脏先天性免疫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定菌动物感染模型感染猪肺炎吏原体,研究了几种细胞因子的免疫应答。在试验中发现,用热灭活的猪肺炎支原体全抗原感染无菌仔猪后,在无菌仔猪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发现了几种炎性因子(IL-1β、IL-8、IL-18、TNF-α)和抗炎性因子IL-10,但是没有发现炎性因子IFN-γ和IL-4。通过鼻内感染途径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在仔猪支气管帅泡灌洗液中也检测出了炎性因子(IL-1β、IL-8、IL-18、IFN-γ)。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的抗原特异性IFN-γ、IL-10免疫应答及感染早期的刀豆素和脂多糖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样逐渐受到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通过诱导几种细胞因子调节猪的免疫应答,在定菌条件下会造成猪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致病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或疫苗毒株可以激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也能导致免疫抑制效应,尤其是在感染了致病性的Ⅰ型毒株后。免疫应答和免疫抑制的相互作用在马立克氏病(MD)致病机理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免疫抑制相对平衡的破坏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1.免疫应答感染早期的溶细胞感染阶段产生的免疫应答对感染所能导致的结果非常关键。该阶段免疫应答的损伤会延迟潜伏期的建立,从而导致溶细胞感染的延长及随后通过病毒介导的细胞凋亡对免疫细胞的破坏。这种情况可出现在1日龄时的感染,因为此时免疫应…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后的细胞免疫应答,用含有E、F两种多肽抗原的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二免后两周采血分离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再用E、F两种合成肽及二者混合物对淋巴细胞刺激培养48 h,用MTT法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在抗原E、F混合物浓度为50μg/mL时,抗原对免疫组淋巴结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显著高于未免疫对照组(P〈0.01)。表明,该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能有效引起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正猪免疫抑制,主要是指猪由于受到某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损,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接种相应的疫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抵御能力下降,易受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继发或混合感染。现就几种因素引发猪"免疫抑制"对猪的危害及防控技术作扼要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免疫抑制,主要是指猪由于受到某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损,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接种相应的疫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抵御能力下降,易受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继发或混合感染。现就几种因素引发猪"免疫抑制"对猪的危害及防控技术作扼要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猪病毒病疫情越来越复杂,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PCVD)、猪伪狂犬病(PR)以及猪瘟(CSF)是公认的影响全球养猪业的重大疾病。为了防控疫情,控制猪场传染病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疫苗免疫接种。当疫苗进入动物体后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预防作用。同时,一种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又可能对另一种疫苗免疫产生影响,能够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或干扰疫苗免疫,因此研究疫苗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研究发现,CSFV与PRRSV疫苗同时免疫时的免疫效果不如单独免疫;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PCV疫苗能够显著增强CSFV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疾病风险;同时对母猪免疫CSFV疫苗和PRV疫苗可以有较好的免疫反应,2种疫苗在生产实践中并无干扰作用;其他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1猪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因素与种类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而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  相似文献   

20.
TGEV S基因重组乳酸菌小鼠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PNZ8149/NZ3900口服(灌胃)免疫BALB/C小鼠,第3次加强免疫后10 d捕杀小鼠,采集血液、脾脏、粪便,处理后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间接ELISA方法,检查免疫小鼠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应答情况。结果表明,含有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经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的IgG、粪便中的sIgA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说明,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全身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