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的免疫调节剂,本研究构建了共表达猪IL-4/6和猪抗菌肽融合基因VRP的重组毕赤酵母SG46P。通过猪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抑菌试验检测其发酵上清液的生物学活性和抑菌活性,并用该重组毕赤酵母对30只21日龄雌性ICR小鼠进行灌胃接种。接种后,每周采集小鼠尾部静脉血进行免疫功能分析试验;并在第28 d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小鼠腹腔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SG46P的发酵上清液较对照组能显著刺激猪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该发酵上清液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接种重组毕赤酵母SG46P的小鼠的体质量有所增加(p0.05)且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中Ig G、Ig G1和Ig G2a抗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其外周血中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LR4、TLR9、IL-2、IFN-γ、IL-4、IL-6、CD62L、IL-7、IL-23、CAMP和Crp4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后,接种SG46P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重组毕赤酵母SG46P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效提高动物的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水平,还可明显增强小鼠抗感染能力,这为研制高效安全经济的分子免疫调节剂和防治动物传染病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具有猪白细胞介素-2(pIL-2)和猪白细胞介素-6(pIL-6)双重活性的融合蛋白,研究其作为高效免疫佐剂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克隆到的pIL-2和pIL-6的成熟肽基因利用一段柔性Linker序列串联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转化大肠杆菌,42℃诱导表达得到融合蛋白pIL-6-2,对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后用MTT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pIL-6-2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很大,0.1μg/mL浓度的pIL-6-2活性最好。本研究为利用该蛋白作为高效免疫制剂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MA)的表达与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EB病毒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和对照组KM小鼠外周血中IL-6和TNF-α水平,结果显示EB病毒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KM小鼠,表明EB病毒膜抗原(MA)的表达可促使IL-6和TNF-α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猪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成功构建了IL-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IL-2),探讨了pcDNA-IL-2作为分子免疫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SC2-ORF5)免疫猪的增强作用。经间接ELISA法、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pcDNA3.1(+)空载体和灭菌水免疫对照猪的血清抗PRRSV抗体IgG、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的IgG含量、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与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pcDNA-IL-2能显著增强pcDNA-PRRSV-SC2-ORF5基因疫苗免疫猪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PRRSV基因疫苗的良好佐剂。  相似文献   

5.
IL-2和IL-6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佐剂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论文以pTIL-2和pTIL-6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猪白细胞介素2(pIL-2)和猪白细胞介素6(pIL-6)的全基因序列,通过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连接反应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融合表达质粒pETIL-2和pETIL-6。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和Rosetta(DE3),37℃在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了pIL-2和pIL-6,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6ku和30ku。将包涵体纯化并复性后免疫家兔,制备的兔抗pIL-2和pIL-6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效价在1∶1280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新型的PCV2基因疫苗,本研究将PCV2ORF2和猪IL-18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IRES中,构建共表达capsid (Cap)蛋白和猪IL-18的质粒pIRES-OFR2/IL18和表达Cap蛋白的质粒pIRES-OFR2.将质粒pIRES-OFR2/IL18和pIRES-OFR2通过腿部肌肉多点注射8周龄昆明小鼠,间隔3周再免疫1次.加强免疫3周后用PCV2 Wuzhi株进行攻毒.pIRES-OFR2/IL18免疫昆明小鼠后能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增加,能明显增强PCV2 DNA疫苗对强毒的攻击保护,pIRES-ORF2/IL18免疫组要优于pIRES-ORF2免疫组及其它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猪IL-18基因与PCV2ORF2共表达可增强猪体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对PCV2强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捷、大量地表达猪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试验采用PCR的方法,以含猪IL-6全基因的重组质粒p MD19-T-IL-6为模板扩增猪IL-6成熟蛋白基因,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 PICZαΑ-IL-6,转化毕赤酵母野生株X-33进行分泌表达,并进行表达蛋白的初步处理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SDS-PAGE可检测到预期的蛋白条带,诱导表达24,48,72,96 h后,分泌IL-6蛋白分别占总蛋白的76.1%、83.4%、84.6%、89.6%。第96小时时,猪IL-6表达产物浓度约为0.94 g/L。Western-blot试验证实,重组猪IL-6蛋白与兔抗猪IL-6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猪IL-6表达产物浓度为10.5 mg/L时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浓度为105.0 mg/L时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新型高效安全的动物免疫调节剂,本实验采用In-fusion克隆技术、2Aself-cleavage技术构建pVAX1融合抗菌肽与白细胞介素2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CAM PS-2A-IL2(VAP2)。构建的重组质粒用壳聚糖包裹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检测表达上清活性。将包裹的重组质粒纳米颗粒腹腔注射接种4周龄的雌性昆明小鼠作体内生物学活性研究。并于28d后用大肠杆菌(Amp、Kana高耐受)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mp、Kana高耐受)进行攻毒试验,观察每组小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实验结果表明VAP、VAP2两实验组CD~(4+)、CD~(8+)细胞,IgG,IgG1,IgG2a含量以及TLR s,IFN-r等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VAX1(P0.05)。而且两实验组相比较,VAP2组明显高于VAP组(P0.0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S包裹的VAP,VAP2能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小鼠,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并且VAP2的作用要明显优于单一抗菌肽融合基因,表明抗菌肽融合基因与白细胞介素2的共表达对动物有更好的保护效应,这为研究新型有效的免疫分子以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乌金猪、青峪猪和成华猪这些地方猪种繁殖力高、抗病耐逆性强等分子免疫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乌金猪、青峪猪、成华猪与约克夏猪的胸腺、脾脏、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中的选择素-L(CD62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7、IL-12、IL-15)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成华猪胸腺IL-2、IL-12、IL-6、IL-7、CD62L,脾脏IL-15,扁桃体CD62L,肠系膜淋巴结IL-2,肺门淋巴结TGF-β1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猪种(P0.05);乌金猪胸腺TGF-β1,脾脏CD62L,扁桃体IL-6、IL-7,肠系膜淋巴结IL-4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猪种(P0.05);青峪猪肺门淋巴结IL-4、CD62L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猪种(P0.05)。研究结果为培育抗病力强的动物新品种和筛选抗病分子标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具有猪白细胞介素-2(pIL-2)和猪白细胞介素-6(pIL-6)双重活性的融合蛋白,研究其作为高效免疫佐剂的可行性,作者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克隆到的pIL-2和pIL-6基因的成熟肽片段利用一段柔性Linker序列串联,然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2,转化E.coli DH5α、E.coli BL21(DE3)和E.coli Rosetta(DE3)后,42℃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7ku的重组蛋白pIL-6-2,对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后用MTT法检测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IL-6-2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差异很大,其中以0.1μg·mL-1浓度的pIL-6-2活性最好。本研究为利用该蛋白作为高效免疫制剂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猪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结构域蛋白(CISH)基因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基因表达的调控,深入研究CIS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采用猪CISH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CISH瞬时转染PK-15细胞,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CISH过表达对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CISH基因过表达并没有引起TLR4、MyD88、NF-κB、IL-1β、IL-6、TNF-α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显著改变;细菌脂多糖(LPS)刺激PK-15细胞后,IL-6、TNF-α和TLR4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LPS刺激CISH基因过表达的PK-15细胞后,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说明在LPS的刺激下,CISH过表达可以上调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2.
IBV M基因与IL-18基因共表达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M基因和禽白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双顺反子质粒pIRES-EGFP/DsRed中,构建IBV M和IL-18基因的共表达质粒pIRES-M/IL18及表达M基因的pIRES-M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Vero细胞,利用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质粒在体外的表达。将构建的质粒用脂质体包裹后,通过腿部肌肉多点注射免疫7日龄雏鸡,28日龄加强免疫1次;免疫前后均采血检测ELISA抗体效价和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二免后2周用IBV肾型强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pIRES-M/IL18、pIRES-M质粒均在Vero细胞中有效地转录并表达目的蛋白。从免疫后7 d起,pIRES-M/IL18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高于pIRES-M组。pIRES-M/IL18、pIRES-M组对强毒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65%和40%。以上结果表明,禽源IL-18基因与IBV M基因共表达可增强鸡体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对IBV强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0(IL-10)增高是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过程中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IL-10对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和T细胞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结果显示,与对照小鼠相比,FMDV感染小鼠(感染12、24、36和48 h)外周血T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FMDV感染小鼠的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TNF-α和IL-2均显著下降(均P<0.01),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也显著下降(P<0.01或P<0.000 1)。体内阻断IL-10/IL-10R信号或者敲除IL-10均能显著恢复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但不影响CD4+和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本研究首次揭示FMDV能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30-535
为了构建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本研究将CAP基因和猪IL-18基因分别置于pSY538的痘病毒启动子LP2EP2下,然后插入到含有痘苗病毒启动子P11启动的LacZ基因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lacZ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SY681/CAP/IL18。将重组质粒pSY681/CAP/IL18转染入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使CAP基因、猪IL-18基因和LacZ基因同源重组到禽痘病毒S-FPV-017中,产生重组禽痘病毒,经多次蓝斑克隆筛选纯化后,最终得到共表达CAP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CAP/IL18)。以rFPVCAP/IL18感染CEF,通过RT-PCR检测,CEF细胞中含CAP基因和猪IL-18基因的mRN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感染rFPV-CAP/IL18的CEF能表达CAP蛋白。重组禽痘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AP和猪IL-18,为进一步的免疫效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4,(6):883-888
本研究旨在建立鸡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检测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鸡外周血淋巴白细胞(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PBLs)的IL-6和IL-18基因片断,分别克隆至pGM-T载体上,将浓度梯度的IL-6和IL-18基因的重组质粒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并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经PCR、双酶切和测序分析显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克隆质粒pGM-T-IL-6和pGM-T-IL-18。标准曲线分析显示,IL-6和IL-18基因标准曲线的Ct值与其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IL-6和IL-18检测的灵敏度均达到10拷贝/μL。为下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L-6和IL-18基因的转录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猪IL-2基因的真核质粒和融合基因形式对pcDNA-E39.VP2真核共表达质粒的免疫增强作用,分别将IL-2基因插入pcDNA3.1(+)和pcDNA-E39.VP2(已构建)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IL2和pcDNA-IL2-E39.VP2。将真核质粒pcDNA-IL2-E39.VP2免疫小鼠,另外,将pcDNA-IL2分别先于和后于pcDNA-E39.VP2 3d免疫小鼠,同时设pcDNA-E39.VP2对照组。对免疫小鼠进行PPV(JEV)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检测。结果显示,1周后,pcDNA-IL2-E39.VP2免疫组和pcDNA-IL2后于pcDNA-E39.VP注射的免疫组JEV/PPV抗体水平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cDNA-IL2先于pcDNA-E39.VP注射的免疫组仅在第5周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组(除对照组外)CD8+值差异不显著(P>0.05),CD4+、CD4/CD8值都高于对照组,其中pcDNA-IL2-E39.VP2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2A自剪接技术构建猪白细胞介素4/6与牛融合抗菌肽(FBC)共表达重组毕赤酵母,为研究重组酵母对小鼠体内外的免疫协同效应,首先采用猪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抑菌试验研究重组毕赤酵母的体外生物学活性;再以发酵的重组酵母菌液进行小鼠灌胃试验,在试验的28d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腹腔攻毒,每周采血检测小鼠的生长和免疫功能变化。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刺激猪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大肠杆菌标准菌、大肠杆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生长(P0.05)。小鼠灌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Th和Tc细胞含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试验组tlrs(tlr-1,4,6,9),il-1,il-2,il-4,il-6,il-7,il-15,il-23和cd62l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中的IgG、IgG1和IgG2a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此外,试验组小鼠的体质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攻毒后试验组80%的小鼠存活,而对照组小鼠则有明显的炎症及临床症状,最后全部死于感染,这表明试验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4/6与牛融合抗菌肽共表达重组毕赤酵母能够有效提高小鼠免疫功能,为探索研制增强动物免疫机能的安全高效的免疫调节剂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自拟的紫黄散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试验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紫黄散组(高、中、低3个剂量组)、扶正解毒散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给药后第8,10,12天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免疫抑制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紫黄散和扶正解毒散,共灌胃14 d,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检测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紫黄散和扶正解毒散均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水平,紫黄散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扶正解毒散,且以中剂量的紫黄散效果最佳。说明自拟紫黄散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和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与DNA疫苗联合应用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不同的环节调节和增强DNA疫苗免疫效应,白细胞介素作为免疫佐剂能协同DNA疫苗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细胞因子是动物体内特异高效调控免疫细胞和协调免疫应答重要的信号分子,它主要包括淋巴毒素(LT)、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NF)、白细胞介素(IL,如IL-2、IL-4、IL-5、IL-6、IL-7、IL-8、IL-12)和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其中IL-2和IL-4对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真核表达影响的研究较多。主要综述了IL-2和IL-4作为免疫佐剂对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真核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更深入地进行IL-2和IL-4对DNA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西巴马小型猪IL-4和IL-1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猪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从ConA刺激的巴马小型猪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IL-4和IL-10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到PMD18-T 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IL-4和IL-10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其它猪种的IL-4和IL-10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100%、97.0%~99.3%和99.2%、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