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核桃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58.81、40.43、130.49和137.67 mg/L,水相部位对HeLa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核桃外果皮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认定氯仿萃取部位为核桃外果皮的抗肿瘤活性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液萃取法按极性大小对甘薯叶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部、氯仿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部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并利用FRAP法和DPPH·法比较各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部位显示了差异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正丁醇部和氯仿部次之,石油醚部和水部较低,与参照的抗氧化剂相比,乙酸乙酯部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维生素C和BHT;5个极性部位的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HN011抑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生防菌HN011在YPD条件下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HN011少量(1 L)发酵,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液-液萃取,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活性试验跟踪确定活性部位;通过放大发酵,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手段,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果]生防菌HN011少量发酵后,发酵液经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液-液萃取,萃取物的活性试验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强,其次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活性较弱,石油醚部位、水部位活性不明显.通过放大发酵,在活性部位分离出15个单体,结构鉴定表明,主要为小分子的环二肽.[结论]生防菌HN011在YPD的发酵条件下,次级代谢产物主要为一些小分子的环二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和鉴定生防菌HN011在 YPD条件下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HN011少量 (1 L) 发酵,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液-液萃取,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的活性试验跟踪确定活性部位;通过放大发酵,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手段,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果】生防菌HN011少量发酵后,发酵液经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液-液萃取,萃取物的活性试验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强,其次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活性较弱,石油醚部位、水部位活性不明显。通过放大发酵,在活性部位分离出15个单体,结构鉴定表明,主要为小分子的环二肽。【结论】生防菌HN011在YPD的发酵条件下,次级代谢产物主要为一些小分子的环二肽。  相似文献   

5.
采用极性从低到高的5种有机溶剂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中垫料的物质组分进行梯度萃取,物质提取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不同溶剂层的物质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垫料中的物质组分以酯类物质和烃类物质为主,其中石油醚和氯仿对低极性的酯类物质和长链烷烃的提取效果较好,但氯仿层提取的种类更多,对不饱和烃的提取效果要优于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对烯烃类化合物(包括多环芳烃)有较好的提取效果;丙酮适合全物质提取,对垫料中低极性的烷烃组分到高极性酯组分的提取效果均较好;乙醇溶剂适合极性较高的酯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以假单胞菌Pseudomnas aeruginosa、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ede为供试食用菌病原菌,评价海头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中抑菌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相、氯仿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氯仿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00mg·mL-1浓度下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mm和8mm;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相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好,72h抑制率分别达54.57%和36.55%。对乙酸乙酯组分通过2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D,其对假单胞菌的抑菌圈为13mm(100mg·mL-1),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72h抑制率为48.53%(50mg·mL-1)。对组分D进行GC-MS分析,初步判定其中抑菌有效成分为4-羟基苯甲醛,有关其抑菌有效成分的纯化与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丁建海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90-11890,11893
[目的]分离扁蓄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方法]采用液-液分配萃取法分离扁蓄乙醇粗提物的活性物质,以小菜蛾为试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杀虫活性跟踪测试,计算萃取率、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结果]扁蓄粗提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为0.0118g/ml。扁蓄乙醇浸膏的石油醚萃取部位的活性最强,得率最高,为21.80%,各溶剂萃取率大小依次为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各萃取物的活性为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72h对小菜蛾的3龄幼虫触杀活性最高,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7%、96.6%。[结论]扁蓄对小菜蛾具有很高的触杀活性。扁蓄的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在粗提物中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通过活性跟踪的方法,对瑞香狼毒(StellerachameajasmeL.)根的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作了进一步分离,从其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活性成分β-谷甾醇;从其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3种活性成分,即伞形花内酯、瑞香亭和狼毒色原酮.  相似文献   

9.
刺苍耳是恶性入侵杂草,为了研究其种子中的化感活性物质,对种子的95%乙醇浸提物,经石油醚、氯仿、正丁醇分级萃取,研究不同萃取组分(浓度为1 mg/mL)对小白菜、莴苣、黑麦草、金色狗尾草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相对小白菜、莴苣、金色狗尾草3种植物根长生长表现出了显著的化感促进作用,其强弱顺序为小白菜莴苣金色狗尾草;而氯仿萃取相对小白菜、莴苣、黑麦草3种植物根长、苗高生长都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其强弱顺序为莴苣小白菜黑麦草;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对4种植物幼苗的根长无显著影响。表明几种受试植物对相同萃取相组分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且刺苍耳中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氯仿相和石油醚相;刺苍耳种子氯仿萃取相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可进一步从中分离提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1 000 L工业级别发酵罐规模化制备赤芝液态深层发酵活性产物,获得的30 L发酵产物经醇提浓缩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得到3种不同极性部位的萃取物,分别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添加油酸可以促进活性产物的合成,发酵产物中三萜及甾醇含量高达8.91 mg∕(100 mg干菌丝);石油醚萃取物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L1210和K562肿瘤细胞活性。可见,液态深层发酵技术是规模化制备赤芝活性物质的有效手段,可为后续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杨酸法、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和Fe3+还原能力试验3种方法,对绞股蓝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以乙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样品提取剂,以Vc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除石油醚提取物外,绞股蓝各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其中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203 mg/mL;绞股蓝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008 mg/mL。同时,以上提取物还对Fe3+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还原力优于对照品Vc。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经典的植物化学研究方法,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用波谱解析技术及核磁共振谱图(1H-NMR、13C-NMR、DEPT)和EI-MS谱图鉴定,它们分别为为大戟素(1)、Euphoscopin B(2)、Epieuphoscopin B(3)、Euphornin D(4)。  相似文献   

13.
小桐子种子提取物对小菜蛾、家蝇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为溶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粗取,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小菜蛾和家蝇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种子的5种溶剂提取物对2种试虫的杀虫活性均较强,其中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高,48h校正死亡率达93.6%,最低的石油醚为78.9%;乙醇提取物对家蝇的胃毒效果最强,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石油醚最低,为58.3%。  相似文献   

14.
靳有才  庆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21-7121,7127
[目的]对青海野生薄荷的乙醚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乙醚作提取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青海野生薄荷中的化学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L-薄荷酮(25.17%)、11-十八烯酸甲酯(15.64%)、D-柠檬烯(9.17%)、大根香叶烯(6.83%)、胡椒酮(3.37%)、6-甲基-3-异丙基-2-环己烯酮(4.18%)和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16%);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占鉴定量的67.52%。[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野生薄荷乙醚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硬皮马勃萃取物柱层析馏分的杀虫活性。[方法]对黄硬皮马勃总浸膏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经过梯度洗脱以及等体积收集,选择Rf值相同的收集液进行合并、减压浓缩,并对不同的馏分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黄硬皮马勃萃取物柱层析馏分对粘虫3龄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黄硬皮马勃二级柱层析馏分B2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结论]可望开发出基于馏分B2的新杀虫剂产品。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烟区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等级、产地和品种间烤烟化学成分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①湖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较高,总氮含量较低,糖碱比B2F偏低、C3F适宜、X2F偏高,钾氯比在不同等级均较适宜,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低.②不同产地间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广泛的变异,B2F的氯和石油醚提取物总量,C3F的还原糖、糖碱比、总氮、钾、氯、氮碱比和石油醚提取物,以及X2F的总氮、氯和氮碱比在不同产地间差异达显著水平.③不同品种间烤烟化学成分含量亦表现较大变异,B2F的氯离子含量,C3F的烟碱、总氮、石油醚提取物、还原糖、氯离子含量和糖碱比,以及X2F的氯离子、烟碱、总氮、石油醚提取物总量和糖碱比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野菊花序采用微波粗提,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得萃取物,通过K-B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水相的抑菌活性〉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效果;水相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15.62 mg/mL和7.81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3.90 mg/mL和1.95 mg/mL,正丁醇相的MIC在15.62~31.25 mg/mL之间。水相和正丁醇相呈现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云烟87为试材,于2005年~2006年在河南南阳研究了不同成垄方式与分次施钾对烤烟多酚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土成垄和分次施钾可以使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明显增加,以低起垄2次培土成垄,钾肥2次追施处理最高。(2)施钾次数相同,低起垄培土成垄处理的烟叶中多酚类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于平栽培土成垄处理;成垄方式相同,钾肥追施2次对多酚类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大于钾肥作基肥1次施入。  相似文献   

19.
Acaricidal activity of 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 against Panonychus cirri was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Four solvents were used to prepare crude extracts, petroleum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and ethanol, among which ethanol was the most effective on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thanol extracts of B. sessilicarpa had eminent acaricidal and ovicidal activities. Concentrated extracts were prepared using petroleum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or distilled water as solvent. Mite mortality rates in the concentrated extracts by petroleum ether, chloroform, or distilled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y ethyl acetate. The LC50 values of eggs and female mites were 0.7639 and 1.1033 mg mL^-1, respectively. After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he concentrated extracts were separated into 14 groups of fractions and further tests for their acaricidal and ovicidal activities were conducted. Fraction 2 was found to possess higher acaricidal and ovicidal activities. The mortality of eggs and adult mites were 85.83 and 63.07%, respectively. Moreover, fraction 2 showed moderate oviposition inhibition effect (0.8795) against P. citri when the used dose was higher than 2.5 mg 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