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新平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74-75,150
通过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了建立和完善漓江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东江源区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东江源区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源区农、林、水、矿产各产业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对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为实现东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实行居民外迁是解决保护区内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要顺利实施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机制.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生态移民补偿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标准及依据,提出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我国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损益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损益驱动过程是生态补偿价值核算和定价研究的基础,明确生态损益过程寻找驱动来源并度量其生态影响,确定驱动源与生态影响变化关系,可为生态补偿主客体划分和价值核算提供理论和计算依据.从公路建设行为的岩土过程、景观过程及运营过程3个方面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系统分析建设期、运营期的公路建设行为影响源及生态影响,构建生态损益驱动特征的量化分析方法与模型及其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损益的驱动网络,可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定价及价值核算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孙湘艳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50-6652
结合漓江流域上游长期不重视水生态保护而造成水质污染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从提升全民流域水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水源林区的植被保护、加快备用水源水质的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着手的措施,以期达到对漓江流域上游水生态的保护、改善漓江水质的目标,确保桂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红树林湿地作为海岸生态关键区,其自然分布日益缩减,湿地保护及恢复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对政府的保护管理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探索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主要从3方面探讨:1)建立DPSIR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机理;2)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条件评估法,调查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的基本情况及生态补偿意愿,建立Tobit模型,分析居民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3)针对不同地区对3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保意识薄弱,非现金补偿优先考虑土地补偿、安排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3种方式,不同村庄之间的受偿意愿有较大差异,被调查者的学历、家庭人口、红树林湿地生态效益了解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对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12):17-18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特殊,熔岩地形导致石漠化问题严重。本文在分析岩溶区石漠化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石漠化恶化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生态国内优先原则,对其中的核心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尤其以生态功能的补偿和优化为先导,通过生态补偿、石漠化区域人口转移降低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深化生态治理理论,加大政府支持独立,以维护岩溶区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石漠化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对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1.614亿元增长到2015年15.498亿元,每公顷耕地的补偿则由38.3元增长到263.7元;耕地生态补偿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和各地级市呈现出“中心城市低,周边县高”的空间格局;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主要受到生态赤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且三者对耕地生态补偿呈正相关关系;耕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进行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对保护耕地生态,提高农民耕地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农民权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为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境成本是衡量经济发展代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方式,也是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现有研究中很少明确提出以环境成本为依据核算生态补偿标准。主要从环境成本入手,在全面总结国内外近期有关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以及环境成本的基础之上,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目前环境成本核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环境成本与保护成本关系、环境成本空间化进行了讨论,认为环境成本学科综合化、核算方法科学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环境成本的空间化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政府、企业、居民三个利益主体在跨区域森林保护生态补偿过程中,都持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且会发生行为导向冲突,致使跨区域森林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提出跨区域森林保护生态补偿的演化博弈分析.分析了政府、企业、居民三个博弈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和逻辑关系,明确博弈主体之间关系;以演化博弈论作为理论依据,以"谁破坏...  相似文献   

11.
王玉圳  庞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34-3836
首先,阐述了历史学家研究生态学的学术背景——环境史以及环境史中所包含的生态学意识;其次,分析了生态学与神学、伦理学、文学等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最后,基于历史学视角总结了生态学在历史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探讨了生态学在现代社会所应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吴浩  柳凤  何衍彪  李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88+14836
从瓜实蝇实验种群的建立、瓜实蝇种群生态学、瓜实蝇种群遗传分化和瓜实蝇相关基因的克隆4个方面对瓜实蝇种群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瓜实蝇的生态控制进行了展望,为更有效地防治瓜实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优先--城市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滨河空间的概况,对其生态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如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探索了城市滨河空间的规划设计,即水体的生态净化、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  相似文献   

14.
西部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西部城市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而强有力的城市竞争力对加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全国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西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唯经济发展”观念;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减轻人口对城市区域环境的压力;大力培育发展环境产业,走生态建市的道路;推行投资项目评估制度,确保西部城市投资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根除环境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彤  王留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55-14557
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所在。在对现有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角度探索建立了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通过对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可提高生态补偿方案的可操作性,还为建立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敏  杨晓杰  厉悦  梁艳  张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18-18519,18521
在分析园林专业生态类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无限课堂的建设,以期形成全新的生态教学体系,创建生态课堂,塑造生态人格等。  相似文献   

17.
马文斌  李建强  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2-1663,1673
针对我国在水源地生态补偿方面存在法律、政策上的差异,致使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情况,从公共产品产权理论出发,分析了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理论内涵,在详细分析重庆市水源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政策建议。通过对重庆市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有助于加强我国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有效管理,对水源地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运用景观分类生态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建立了武夷山风景区景观二级分类系统。其中,一级景观包括马尾松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茶园、农田、河流、居住地和裸地10个景观类型,二级景观包括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过熟林4个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景观类型的生态特在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峥  刘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34+19937-19934,19937
探索了新农村生态绿地的改造方式与方法,从农村根本需要出发,探索现代农村景观发展和改造的原则与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新农村景观绿地进行分类研究并配以案例解析,探讨如何借鉴成功的案例精神,将其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倡导在"大都市主义"的城市农村一体化进程中坚持以绿色生态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的区域生态和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与京津地区相比经济差异落后的原因.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