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一般12小时排出胎衣,若12小时后还未见胎衣排出便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无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由于钙、磷等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由于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一般12小时排出胎衣,若12小时后还未见胎衣排出便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无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由于钙、磷等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由于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胎衣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已经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在常熟市碧溪动物防疫站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例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诊断为胎衣不下。经过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分离及防止子宫感染等治疗3天后基本痊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深入研究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本文将介绍接诊病例胎衣不下的痛史、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母畜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叫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牛正常排出胎衣时间为12h。胎衣不下是母牛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牛的发情及再次受孕,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养牛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成功治愈了多例胎衣不下的病例,本文例举一例典型母牛胎衣不下的诊治过程,为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于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很多,通常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促使胎衣排出,或采用手术疗法进行胎衣剥离,并用消毒液对子宫进行冲洗。然而,碰到重危胎衣不下的病牛,用上述方法不能奏效,甚至造成不良后果。为此,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对两例病重胎衣不下病牛进行综合治疗,收到良效,现总结于下。一、治疗方法: 1、补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毫升。 5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  相似文献   

8.
在工作中遇到养殖户母牛胎衣不下的两例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发现在阴门外有部分胎衣残留,产道检查时可摸到部分胎衣滞留在子宫内。对病牛给予预防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的药物,并采取补充营养、增加运动等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结合本地区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对奶牛养殖户提出了胎衣不下一些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生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息胞。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胎衣还未全部排出即为胎农不下,胎农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使子宫的修复时间延长,妊娠间隔延长,甚至引起全年感染和自体中毒,继发乳房炎,导敛子宫内膜炎引起不孕而迫使奶牛过早淘汰,给乳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母牛胎衣不下主要是因为在分娩后未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胎盘,通常情况下,若是母牛在分娩后12h内没有排出胎盘,胎盘会出现腐败,引发子宫内膜炎症。本文首先分析母牛胎衣不下病因,同时阐述母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表现,最后总结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12h胎衣仍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常并发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造成奶牛败血症。1病因1.1胎盘分离障碍①胎盘未成熟:这是发生流产的母牛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取决于排出胎儿时妊娠时间的长短。流产或早产时,内分泌激素对分娩的控制失调,影响了胎盘成熟及产后子宫的正常收缩活动,致使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从实际病例分别分析胎衣不下的两种情况,提出产前灌服产的乐能有效预防;肌肉注摄速解灵并向子宫内投放氯霉素栓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措施。笔者认为治疗奶牛胎衣不下,预防是本病在临床中的重要因素,及时治疗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就是奶牛在分娩之后24小时之内,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部分或者全部滞留在子宫里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养奶牛的农户逐年增加,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也越来越常见,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主要从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症状、治疗方面总结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不下为常见的产科疾病,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不全及诱发乳房炎,从而使奶牛不孕或者推迟发情周期,降低繁殖能力,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全身败血症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4小时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小时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由此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的繁殖力,也可能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如果奶牛胎衣在产后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为30~40%,甚至某些季节高达50%以上,是奶牛产科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常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而继发子宫内膜炎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分部分胎衣不下和全部胎衣不下2种,可造成子宫炎、不孕症、胎次减少、产奶量下降、败血症等。胎衣不下的诊断、治疗要及时,尤其要加强饲养管理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