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同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设计,研究其草产量及品质差异,探讨其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皮燕麦的草产量、粗灰分含量均高于苜蓿;而粗蛋白含量则是苜蓿较高.表现较好的皮燕麦品种为蒙燕1号和坝燕4号.蒙燕1号的子粒产量较坝燕4号高(两品种分别为4 264.7、3 293.9 kg/hm2);而坝燕4号草产量较蒙燕1号高,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高6 558.0、2 821.1 kg/hm2.苜蓿品种中紫花苜蓿是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
刘卓  王志锋  耿慧  于洪柱  徐安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42-17444
[目的]研究15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15个苜蓿品种进行人工干旱胁迫,测定其干旱胁迫后植物体的相对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水饱和亏缺3个抗旱指标。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将15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类,高抗旱苜蓿品种:敖汉、公农2号、宁苜1号、龙牧801;中抗旱苜蓿品种:公农1号、龙牧803、MagnumV-wet、农宝、竞争者、大叶、中苜1号;弱抗旱苜蓿品种:公农3号、WL-525、朝阳、胜利者。[结论]高抗旱苜蓿品种为敖汉、公农2号。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对引自国内外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物候期、返青率、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育时期有较明显的差异;返青率国内苜蓿好于国外苜蓿,其中国外苜蓿返青率第三、四年明显下降;农菁1号品种一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品种二、三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苜蓿产量最高,农菁1号与草原1号次之,敖汉最低,国外品种第三年后产量降低明显。综合评价认为,农菁1号、肇东苜蓿、草原1号及龙牧801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适宜黑龙江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 033.13 kg/hm2(干7 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 770.4 kg/hm2(6 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033.13 kg/hm2(干:7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770.4 kg/hm2(6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选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水分饱和亏缺4个抗旱指标,对国内外24个苜蓿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评价。将24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类,高抗旱苜蓿品种:陇东、Maya、DK141、美熊杂一号、Poblonc、WL-323、皇后;中抗旱苜蓿品种:DK124、DK134、内蒙苜蓿、HSPLRC、DK143、DK140、北极星、宁夏一号、柏拉图、DK120、费纳尔、DK127、阿尔冈金;弱抗旱苜蓿品种:ABOUND、陕北苜蓿、德贝、三得利。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旱作条件下,对9个苜蓿品种分枝期、现蕾期和初花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水势进行观测,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比较这些指标。结果表明:(1)叶片水势方面。各茬分枝期不同苜蓿品种叶片水势维持在较高水平,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花期品种间差异最大,其中准格尔苜蓿叶片水势较高,表现较优,其次是敖汉苜蓿、中苜1号和草原2号,较差的为公农1号、肇东苜蓿。(2)叶绿素荧光方面。基于聚类分析对9个苜蓿品种叶绿素荧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分为两大类,荧光特性较优的一类为草原2号、准格尔苜蓿、敖汉苜蓿、中苜1号和龙牧801,荧光特性较差的一类为甘农3号、肇东苜蓿、公农1号和龙牧803。(3)生产特性方面。中苜1号和龙牧803年产量较优,准格尔苜蓿和敖汉苜蓿产量较差。(4)灰色关联系数法综合评价显示,表现较好的品种依次为龙牧801、准格尔苜蓿、中苜1号、草原2号和敖汉苜蓿,与参考品种加权关联度在0.65~0.75之间;表现较差的为甘农3号、龙牧803、公农1号和肇东苜蓿,加权关联度在0.35~0.55之间。  相似文献   

8.
苜蓿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多适应于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为能在南方低pH条件下大面积推广种植,利用地方品种提高苜蓿的酸铝耐性成为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该研究以6个品质优良、具有潜在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引进栽培种和云南野生种德钦苜蓿为材料,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耐酸铝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7个品种中,耐酸铝性水平依次为GT13R牧歌701=牧歌702AcroraAC-3射手2号=德钦苜蓿。  相似文献   

9.
鲁苜1号紫花苜蓿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现的高度耐盐苜蓿植株为母本,从国内外收集的具有高产优质性状的品种作父本,通过开放授粉杂交,多次单株选择,以返青早、侧根发达、开花晚等性状特征为选育目标,选出符合既定目标的1、8、16三个优株系混合后,通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出耐盐苜蓿新品系96S016,定名鲁苜1号。本文介绍了鲁苜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来对苜蓿进行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品种WL320产草量最高,国产品种以草原1号最好;要实现苜蓿高产,在播种前要施足底肥,调节土壤pH酸碱度至6.5~7.5;而苜蓿刈割后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更有利于其萌芽生长;秋分后不再刈割,则为第2年丰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人工模拟高温环境,测定了9个苜蓿品种幼苗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受害率及恢复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膜透性变化、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苜蓿品种幼苗的抗热能力呈负相关;各品种幼苗的受害温度范围是>42℃<47℃;根据综合评定,9种苜蓿品种幼苗的抗热能力的次序为:草原2号苜蓿>公农1号苜蓿>新疆抗旱苜蓿>沙湾苜蓿=芋县苜蓿>紫花苜蓿>阳高苜蓿>公农2号苜蓿=准格尔苜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综合评价苜蓿新品种(系)的抗旱性,对不同苜蓿品种(系)的蓿产量、电导率、叶绿素含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苜蓿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杂选1号苜蓿巨人苜蓿陇中苜蓿中兰1号苜蓿CK×杜苜蓿CK×图苜蓿CK×埃苜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耐盐苜蓿品种,试验通过对9个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萌芽率、生长量、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和综合加权分析,认为:苜蓿品种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劳博、游客、WL 323、创新、苜蓿王、中苜1号、青睐、龙牧801、皇后.对培养皿发芽试验和脯氨酸含量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保丰和宁苜1号也是较有希望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几个苜蓿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沧州地区,对沧州苜蓿、中苜1号、保定苜蓿、皇后苜蓿、安斯塔和北若叶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观察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安斯塔、中苜1号、皇后苜蓿、北若叶、保定苜蓿5个品种之间产草量差异不显著,但5个品种与沧州苜蓿之间产量差异显著;安斯塔和保定苜蓿产草量较高,再生性也较强,但品质较差;中苜1号、皇后苜蓿和北若叶3个品种不仅产草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沧州苜蓿虽然品质优良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外15个广泛栽培的重点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开展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根据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灌溉条件下综合性状优良的苜蓿品种。结果显示,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排序方法下,巨能401、柏拉图、草原2号杂花苜蓿为综合排名较高的品种,是本地区优选苜蓿品种,斯贝德和陇东苜蓿表现最差,不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加大及畜牧业快速发展,对牧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本文选择8个苜蓿品种设置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阿克苏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为农户选择苜蓿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试验目的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合新疆生态条件的新品种和相应栽培技术,为牧草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品种资源。2试验情况2.1参试品种一年生品种有美国籽粒苋菜、大米小麦旱高粱、东科巨谷、98吨谷、超优金谷,多年生品种有俄罗斯饲草菜、沙打旺、苜蓿益丰1号、益丰2号共9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筛选出耐盐苜蓿品种,试验通过对9个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萌芽率、生长量、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和综合加权分析.认为:苜蓿品种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劳博、游客、WL323、创新、苜蓿王、中苜1号、青睐、龙牧801、皇后。时培养皿发芽试验和脯氨酸含量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保丰和宁苜1号也是较有希望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8个国产苜蓿品种的抗寒性判定方法,为科尔沁沙地筛选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苜蓿品种(草原2号、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农菁8号、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的1龄期越冬器官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10,-15,-20,-25,-30和-35℃低温处理,4℃处理为对照,统计不同处理材料在盆栽试验中的存活率,测定其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对8个品种抗寒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存活率表现较好,而草原2号和农菁8号存活率表现较差。8个苜蓿品种根颈相对电导率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上升,根颈活力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减弱;用电导率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所得LT50的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排序为: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公农1号肇东龙牧801草原2号农菁8号;根据根颈活力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所得LT50的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草原3号农菁1号公农1号龙牧801肇东农菁8号草原2号;用单一电导率法或根颈活力法对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且以根颈活力法可信度较高,而综合2种方法的聚类分析更具代表性、准确性更高;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可分为3类,其中东苜1号、草原3号和农菁1号为高抗寒品种,公农1号、肇东和龙牧801为一般抗寒品种,草原2号和农菁8号为低抗寒品种;8个苜蓿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的植株存活率与其抗寒性测定结果表现一致。【结论】利用电导率法或根颈活力法协同Logistic方程计算苜蓿LT50可行,LT50可作为评价苜蓿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逊克县引种国内外11个苜蓿品种,通过对其越冬率、抗逆性、生长速度、茎叶比、产草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草原2号、龙牧801、龙牧803、公农1号、龙牧806、草原1号、肇东苜蓿优于其他品种,可在北部山区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